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父親!」海從芮狠狠瞪了父親一眼,「您可是堂堂宰相,怎麼在家老是拿我開玩笑,無痕,來,我正好發現一個問題,你跟我到書房來。」他不像父親對風無痕那麼客氣,既然是學生,直呼其名也是應當,皇帝也知道他的書呆子習氣,因此並不以為忤。

  風無痕這下傻了,誰都知道海大公子是書痴,他要是和你論起學問來,三天三夜都難以脫身,自己可是體會過那種難熬的滋味,若是平常還不打緊,一個盹就過去了,可是現在,自己卻有事要請教海觀羽,哪有功夫聽老師嘮叨?

  「好了,從芮。你那學問不能先緩一緩?」海觀羽早知道風無痕的來意,見兒子這麼不知情識趣,未免有些著惱,「把七殿下的時間分一點給你父親不行嗎?」

  海從芮不滿地嘀咕了一句,但父親發了話,他這個作兒子的也不得不遵從,臨出門前,他還是轉過頭來怏怏道:「無痕,待父親這兒的事完結後,你到我的書房來,功課我已經很久沒考校你了。若是皇上怪罪下來,我這小小官員可吃罪不起!」言罷向自己的父親投去示威性的一睹。

  「唉,從芮就是這脾性,這下可好,借著皇上壓起我這個作爹的來。」話雖如此,海觀羽臉上卻儘是欣慰,他並不在乎兒子的官位,官職再高又如何,一個舉止失當,葬送錦繡前程的事何其多,兒子其實是大智若愚啊!「七殿下,你來找老夫想必是為了最近發生的事情?」

  「不錯,無痕愚鈍,還請老相爺指點。」此時室內只有他們兩人,風無痕一改開始的神采飛揚,疲憊之色盡顯無遺,「如今我雖因年紀尚幼,得父皇優容,但長此以往,恐怕日子會很難過。」他一古腦兒地吐出了自己的苦水,其中半真半假,他知道,只要給這個老人一點點意思,他就能夠猜出個大概來。

  聽了風無痕那一段長長的敘述,海觀羽隨手抓起一旁瓷盤中一個形狀奇特的果子,「這種奇果雖好,但若結在路旁,則剛強難屈,人人覬覦;若是長在豪富之家,則養尊處優,柔弱易折;若是長在大片果林中,它就只是一個普通的果子,殿下明白了麼?」

  看著風無痕略有些迷茫的樣子,海觀羽又繼續道:「老夫也不打啞謎了,七殿下為什麼不自請出京,暫避鋒芒?嘿,您一旦離開,朝廷上下的矛頭就要變向了。莫非殿下以為皇上沒下決心麼?還是認為貴妃娘娘……」

  風無痕瞬間睜大了眼睛,「海相爺,無痕將來若有成就,皆是拜您所賜,大恩不言謝,無痕在此謝過了。」說著竟大禮參拜了下去。

  海觀羽吃了一驚,立刻彎腰將他扶起,「老夫還想將孫女許配給你,自然不能看你在泥潭中愈陷愈深,不過,皇上這幾天氣性不好,你自己得揀個好機會。」

  聽了前面一句話,風無痕不禁臉一紅,但海觀羽後面的話卻是正理,他立即正色道:「老相爺放心,無痕省得。」想起自己若是離京,不知多久能歸來,他風無痕猶豫了一下,又開口道,「若欣小姐那裡,還請老相爺轉告一聲,我就不去告別了,免得多生事端。」他很是清楚,自己這兩年和海若欣朝夕相處,一旦去告別,恐怕自己是第一個受不了的。

  「放心,老夫自有分寸。」這種事情,風無痕不說,海觀羽也不會忘記,孫女可是他的心頭肉呢。

  第二十章 出京

  七皇子要去福建了,七月末的朝廷,又傳出了這麼個令人奇怪的消息。早朝上,當皇帝宣布這個消息,並加封風無痕為勤郡王時,一眾官員再次譁然,有些人甚至認為七皇子是不是被這炎熱的天氣燒糊塗了。二皇子的大殮都還沒過,他居然還敢到福建那地方去送死?幾個好事的甚至卜算起下一個出京的會是哪個皇子來。只有極少數大員心裡暗贊這七皇子的當機立斷,此時留在京城,確實束手束腳,還不如離京來得痛快,再加上七皇子起步本就晚,若是此去福建處理得當,說不定還能為自己打些基礎,遠比在京城看別人臉色強。

  瑜貴妃卻有些不明白這個兒子的意思,皇帝先前的旨意讓她很是狂喜了一陣,那些年長的皇子紛紛被遣出京,諸皇子之中,十二皇子最為年幼,但他的娘家勢力卻遠遠不及自己,那麼,自己的兒子十一皇子不就登龍有望了?這個體悟讓她在覲見皇后的時候也多了幾分優越感,她仿佛已經看見了風無惜坐在龍椅上的情景。

  但是,風無痕離京的消息讓她多了幾分驚疑不定,難道皇帝是為了剪除無惜的羽翼,這才將他同父同母的哥哥也遣離京城?待到聽說是風無痕自請前去福建的時候,她簡直懷疑這個兒子是不是瘋了,無奈自己和他的關係始終只浮於表面,並不交心,除了一些套話,哪能問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風無痕臨走,皇帝親自為他設宴送行,卻沒有請皇后,而是單單下旨請了瑜貴妃。席間,皇帝言語中似乎露出不久之後就會召迴風無痕的意思,讓其他兩人都不禁愕然。風無痕是心中懷疑父皇不想讓他有掌控福建的機會,而瑜貴妃卻是心存另外的想法。總而言之,一頓平平常常的送別宴,三人竟是用得別有一番滋味。

  有了二皇子風無論的死訊在前,風無痕這個皇子欽差的排場就相當驚人了。護衛的五百精兵不算,除了將徐春書和冥絕升為一等侍衛,其餘六人賞賜雙等俸祿外,皇帝又破例撥給了他十二名二等侍衛,算是頭等的殊遇,風無痕心知肚明,這是皇帝做給那些官員看的,否則,背後的謠言恐怕又要傳回京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