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1頁
見兒子們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李瑛長嘆一聲,最終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已經說過,從今往後,我不再是李唐宗室。天子無道,天下討之,和我再無半點關係。既然我已經見到了兒孫,完成了今生最大的心愿,我打算和五弟八弟一起,出海東渡,先去新羅,再去日本,一覽海外風光。」
幾乎是下意識的,李伸便接口說道:「阿爺既然這麼說,我們也同去!」
燈火通明的廳堂之外,聽到這裡,杜士儀悄然轉身,和羅盈相視一笑,隨即步履輕快地離開。等離開這宴客之地,他們站在漆黑的天穹之下,仰望著滿天星光,久久沒有出聲。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羅盈方才開口說道:「我一直都很佩服你看人的眼光,這次還是一樣。利字當頭,也不知道多少人為之顛倒迷醉,可這一家子竟然還能清醒地知道該如何抉擇,倒著實是異數。」
「救都救了,如果有人冥頑不靈,那頂多就是白費功夫,不得不殺人而已。更何況,每逢改朝換代,縱使殺盡宗室,也有的是前朝餘孽跳出來,多他們不多,少他們不少。」杜士儀隨口笑了笑,這才轉過身來,和羅盈面對面而立,「長安城中局勢一旦真正失控,就是圖窮匕見之日。我這一走,也許今生今世,我們便很難再有相見的機會了。」
「你想說成王敗寇?要我說,你只會成功,不會失敗,李璬登基,來不及惠民便陷入內鬥的泥沼,嫡系宗室快給他清洗得差不多了。如此一來,縱有反彈,也不可能真的威脅到你。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太宗皇帝的原話,只可惜他的子孫後代早已經忘了。」羅盈說到這裡,笑容可掬地拱了拱手道,「弟便在此恭祝賢兄,馬到成功!」
「希望承你吉言!」杜士儀長長吐出一口氣,對羅盈一點頭,旋即便大步往前走去,不多時便消失在那夜色之中。
羅盈卻一直看著那深沉如水的夜色,隔了許久方才轉身離去,龍行虎步,昔日的小沙彌,雖已華年不再,卻早已是王者之姿。
也許今後,他和杜士儀的子孫不會如同他們倆這樣和睦,也許會忘了祖輩之間的情義,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天下大勢,本就是分分合合,不由人心!
幽州薊北樓上,幾個女子正在仰望著同樣一片璀璨星空。王容挽著帶了孩子大老遠跑來探望自己的女兒杜仙蕙,正若有所思地聽女兒指給自己看那些二十八宿之類的星星。杜仙蕙小時候當了多年女冠,閒來沒事讀了很多天文觀星之書,這會兒說得頭頭是道,振振有詞。而群星之下,崔五娘卻正在和固安公主討論者最沒有詩情畫意的話題,也就是今年河北各州郡的收成,與江南那邊的貿易來往。可不一會兒,杜仙蕙就過來拖了她們過去。
「看,那顆就是紫薇帝星,是不是黯淡無光?就算是照星象所說,這也是隕落之兆!」
「真要是星象就能看出人間帝位更迭來,那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固安公主笑著在杜仙蕙的額頭上彈了一指頭,這才對王容和崔五娘說道,「想來這時候,儀王那幾個倖存的孫兒應該已經遍發檄文於州縣邊鎮。等到阿弟這次回來,一切差不多就要開始了!」
王容和崔五娘交換了一個眼色,想到崔家其他人已經悄然離開長安,杜仙蕙也帶著兒女到了幽州,可長安那邊尚有杜幼麟和崔朋郎舅倆,兩人不免心中沉甸甸的。這時候,杜仙蕙嫌氣氛太沉鬱,遂岔開話題道:「今天師尊和阿姊怎麼沒來?我記得今天是師尊的生辰,一早還親手做了壽麵送過去。」
杜仙蕙問到玉真公主和玉奴,這薊北樓上反而更加沉默了。良久,王容方才低聲嘆道:「換做是我,此時此刻也同樣會心結難解。」
幽州城內一處幽靜的別院中,玉真公主和玉奴師徒二人也在看著天上的群星。她們是世人眼中已經化成一杯黃土的死人,泰陵的公主園中,有玉真公主的一席之地,而楊家的祖塋之中,也有楊氏玉環的墓碑墳塋。當她們被杜士儀從雲州接到幽州的時候,最初還有些不敢在人前出現,可很快便發現,這天底下認識她們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畢竟,這是距離長安數千里之遙的幽州。
李隆基的死,對外人來說,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可對於玉真公主來說,死去的雖是她一母同胞的嫡親兄長,卻已經不再是昔年在宮中相依為命的親人,只是君王。她在痛哭了一場之後,不飲不食三日,此後便再不進葷腥。
她心裡很明白,不論如何,她和杜士儀之間已經回不到從前了。因為,杜士儀謀取的是這個天下!可當廣平王妃崔氏及其子千里迢迢來到自己和玉奴面前之後,得知長安城中宗室亂象,她卻說不清自己到底是個什麼心情。
玉奴為了習練龜茲樂舞,本就體態輕盈了不少,得知嫡親阿姊楊玉瑤和族兄楊國忠的死訊後,也同樣消沉清減,外甥女崔氏和孫外甥李傀到了身邊後,她心情有了寄託,總算漸漸又開朗了起來。想到崔氏留在房裡看護有些咳嗽的李傀,她此時出神片刻便開口說道:「師尊,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我們帶著六娘和小傀去一趟江南吧?」
「你說服了你師傅再說。」玉真公主見玉奴登時嘆了一口氣,低頭看著手腕上那隻無暇玉環,呆呆出神,她知道那是上次玉奴生辰時杜士儀送的,只覺得心中惘然。
幾乎是下意識的,李伸便接口說道:「阿爺既然這麼說,我們也同去!」
燈火通明的廳堂之外,聽到這裡,杜士儀悄然轉身,和羅盈相視一笑,隨即步履輕快地離開。等離開這宴客之地,他們站在漆黑的天穹之下,仰望著滿天星光,久久沒有出聲。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羅盈方才開口說道:「我一直都很佩服你看人的眼光,這次還是一樣。利字當頭,也不知道多少人為之顛倒迷醉,可這一家子竟然還能清醒地知道該如何抉擇,倒著實是異數。」
「救都救了,如果有人冥頑不靈,那頂多就是白費功夫,不得不殺人而已。更何況,每逢改朝換代,縱使殺盡宗室,也有的是前朝餘孽跳出來,多他們不多,少他們不少。」杜士儀隨口笑了笑,這才轉過身來,和羅盈面對面而立,「長安城中局勢一旦真正失控,就是圖窮匕見之日。我這一走,也許今生今世,我們便很難再有相見的機會了。」
「你想說成王敗寇?要我說,你只會成功,不會失敗,李璬登基,來不及惠民便陷入內鬥的泥沼,嫡系宗室快給他清洗得差不多了。如此一來,縱有反彈,也不可能真的威脅到你。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太宗皇帝的原話,只可惜他的子孫後代早已經忘了。」羅盈說到這裡,笑容可掬地拱了拱手道,「弟便在此恭祝賢兄,馬到成功!」
「希望承你吉言!」杜士儀長長吐出一口氣,對羅盈一點頭,旋即便大步往前走去,不多時便消失在那夜色之中。
羅盈卻一直看著那深沉如水的夜色,隔了許久方才轉身離去,龍行虎步,昔日的小沙彌,雖已華年不再,卻早已是王者之姿。
也許今後,他和杜士儀的子孫不會如同他們倆這樣和睦,也許會忘了祖輩之間的情義,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天下大勢,本就是分分合合,不由人心!
幽州薊北樓上,幾個女子正在仰望著同樣一片璀璨星空。王容挽著帶了孩子大老遠跑來探望自己的女兒杜仙蕙,正若有所思地聽女兒指給自己看那些二十八宿之類的星星。杜仙蕙小時候當了多年女冠,閒來沒事讀了很多天文觀星之書,這會兒說得頭頭是道,振振有詞。而群星之下,崔五娘卻正在和固安公主討論者最沒有詩情畫意的話題,也就是今年河北各州郡的收成,與江南那邊的貿易來往。可不一會兒,杜仙蕙就過來拖了她們過去。
「看,那顆就是紫薇帝星,是不是黯淡無光?就算是照星象所說,這也是隕落之兆!」
「真要是星象就能看出人間帝位更迭來,那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固安公主笑著在杜仙蕙的額頭上彈了一指頭,這才對王容和崔五娘說道,「想來這時候,儀王那幾個倖存的孫兒應該已經遍發檄文於州縣邊鎮。等到阿弟這次回來,一切差不多就要開始了!」
王容和崔五娘交換了一個眼色,想到崔家其他人已經悄然離開長安,杜仙蕙也帶著兒女到了幽州,可長安那邊尚有杜幼麟和崔朋郎舅倆,兩人不免心中沉甸甸的。這時候,杜仙蕙嫌氣氛太沉鬱,遂岔開話題道:「今天師尊和阿姊怎麼沒來?我記得今天是師尊的生辰,一早還親手做了壽麵送過去。」
杜仙蕙問到玉真公主和玉奴,這薊北樓上反而更加沉默了。良久,王容方才低聲嘆道:「換做是我,此時此刻也同樣會心結難解。」
幽州城內一處幽靜的別院中,玉真公主和玉奴師徒二人也在看著天上的群星。她們是世人眼中已經化成一杯黃土的死人,泰陵的公主園中,有玉真公主的一席之地,而楊家的祖塋之中,也有楊氏玉環的墓碑墳塋。當她們被杜士儀從雲州接到幽州的時候,最初還有些不敢在人前出現,可很快便發現,這天底下認識她們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畢竟,這是距離長安數千里之遙的幽州。
李隆基的死,對外人來說,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可對於玉真公主來說,死去的雖是她一母同胞的嫡親兄長,卻已經不再是昔年在宮中相依為命的親人,只是君王。她在痛哭了一場之後,不飲不食三日,此後便再不進葷腥。
她心裡很明白,不論如何,她和杜士儀之間已經回不到從前了。因為,杜士儀謀取的是這個天下!可當廣平王妃崔氏及其子千里迢迢來到自己和玉奴面前之後,得知長安城中宗室亂象,她卻說不清自己到底是個什麼心情。
玉奴為了習練龜茲樂舞,本就體態輕盈了不少,得知嫡親阿姊楊玉瑤和族兄楊國忠的死訊後,也同樣消沉清減,外甥女崔氏和孫外甥李傀到了身邊後,她心情有了寄託,總算漸漸又開朗了起來。想到崔氏留在房裡看護有些咳嗽的李傀,她此時出神片刻便開口說道:「師尊,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我們帶著六娘和小傀去一趟江南吧?」
「你說服了你師傅再說。」玉真公主見玉奴登時嘆了一口氣,低頭看著手腕上那隻無暇玉環,呆呆出神,她知道那是上次玉奴生辰時杜士儀送的,只覺得心中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