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之後,同住持一起用了齋飯,二人在這廟中逛了起來。來到傳聞香火極盛的主供菩薩殿前,「清和想要去看看姻緣麽?」
嚴既明站在對方身前,靠近耳邊道,「不用了,尋之便是我的姻緣,既然已經求到,便不再去占了旁人的份兒。」
夜裡,二人又在住持的安排下夜宿寺中,「唯覺住持是那三十一人中年紀最大的一位,算是除教我測算的師父外最叫我親近之人了。」阮亭勻躺於床上,擁著嚴既明說道。
「嗯,看出你與其的親近之處了。」若是旁人,先生萬不會露出如此開懷真心的笑容,受到感染的嚴既明心情也是出奇的放鬆。
阮亭勻低笑著閉上眼,嚴既明躺在其懷中,心裡默念,願他和尋之關心和關心他們的所有人,都能長順安康,福澤綿延。
-----------------------
「尋兒,你亦決定好要如此行下去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誠如師父所知。」
「你亦知因你所為,他便不能於父母身旁盡其孝道,不能延綿子嗣。」
「那我便傾我所有去彌補。」
「如何彌補?」
「用這天下。」
-----------------------------------
晨起,嚴既明已然穿戴整齊,卻見先生竟還在床間怔愣,衣衫半露,到別有一番氣韻。「先生想什麽呢?」
阮亭勻垂下眼瞼,「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夢,夢裡有故去已久的師父。」
「師祖葬在何處,不若我們去祭拜一番?」嚴既明走過來。
「不急,以後有的是時間。」
59 尋寶
二人同住持用了早膳,一直被送到寺廟正門口,天色尚早,門庭清冷,只一輛馬車獨留。
唯覺喚來身邊的沙彌,取過灰色布兜,「一件給嚴施主,一件給阮施主,望路途平安。」
阮亭勻莞爾,「住持有心了。」
「唯覺住持,有緣再見。」嚴既明立掌告別。
待二人上了馬車,徐徐前進之後,阮亭勻才打開了包裹,一大一小。「是天盤?」嚴既明眼前一亮,自從上次因天盤撿回一命,先生便一直沒有稱手的演算工具。
此盤似玉非玉,質地晶瑩,盤上刻畫細緻,竟是比之前那塊的符文描繪的更加精準。「這是輕余石,我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說完還看了看先生。
「嗯,這麽大一塊,確實難得。」輕余石質地輕盈,攜帶方便,又有如美玉般的色澤,最重要的是,此石經久耐摔,輕易不會損壞。
至於那一小物,便是一小串金剛菩提子,有仁慈之意,象徵吉祥。「菩提子要多把玩便不會開裂,這亦是其養護之法。」阮亭勻取出為嚴既明戴上,頗有祥靜之意。
車途勞頓,還有兩日便能到濟州,這日到一小鎮,二人入客棧歇息,吃過午食,阮亭勻拉著嚴既明要出去逛逛。
除卻路上的乾糧,阮亭勻又於街上兜兜轉轉。「先生這是要找什麽?」嚴既明出口問道。
阮亭勻抿嘴,思索片刻才道,「嚴伯父……有些甚麽愛好?」
嚴既明頓時失笑,先生如此模樣竟然會叫他覺得有些可愛。「父親平日無事倒是喜愛收藏有獨特之處的印章。」
「印章麽?」阮亭勻點點頭,「嗯,我們回去罷。」
馬車載著二人去了理縣,雖然繞了一點,但離濟州倒也不遠。馬車在一處停下,嚴既明下車後抬頭一望,「青雲觀。」這又是何處。
門口一童子見二人走來,機靈的觀察著,然後迎上來,「先生?」
阮亭勻笑著點點頭,「雲鶴觀主可在?」
「觀主正在內廳等著呢,請先生和這位同小道來。」童子尊敬的弓腰,引得兩人前往。
「阮先生難得過來,可是有什麽要事?」說話的道士頭戴偃月冠,著得羅衣,腳蹬十方鞋,對方看起來同先生的年紀不相上下,一臉笑意,頗有幾分靈動,看著倒不似心中威嚴形象,同唯覺住持更是大相逕庭。
「順路過來,便看看玄微閣。」阮亭勻走近幾步,雲鶴亦湊近了,「嗯,有唯覺老住持的味道,是從萬祥寺來的罷。」
阮亭勻失笑,「鼻子真靈。」
嚴既明發覺身上衣物還沾有之前的佛香,在這飄著道觀清香的房間裡還真是難以察覺。「好了,玄微閣的鑰匙。」阮亭勻伸手來要。
雲鶴觀主晃了晃手中拂塵,「隨我來吧。」神情看著好似很不情願,倒是逗笑了旁人,他雙眼一瞪,小道便止了笑意。
玄微閣在道觀的後院,是一處不起眼的小樓。雲鶴觀主開了門,「阮先生和嚴先生請吧。」
「我可不敢當先生一詞。」嚴既明謙和的拱拱手。
雲鶴在二人之間掃視,寓意難明,「自然是當得的。」
「行了,去收你的香油錢吧,還堵不住這張嘴。」阮亭勻拍一拍對方的肩膀,敦促著對方離開,動作自然,笑意叢生。
二人進去,順手關上閣門。「這處是……先生的藏寶之地罷。」嚴既明轉了一眼,確是各種奇珍異寶,晃花了眼。
阮亭勻沒有明確回答,只承了一句,「他們雖四散各處,但仍是各司其責。」隨即一笑,彷佛想到了什麽好玩之事。
「雖說是死士,如今,怕也變成了難得的摯友了吧。」嚴既明還是有些羨慕的,如此說來,先生的老友,果真是遍布四海了。
「嗯。」阮亭勻拉著對方,「過來看看,是否能合嚴伯父之心意。」他走至一錦盒旁,方形盒子看著無奇,打開後便是更多小錦盒,有一盒高五寸,在其中獨立,十分顯眼。
果然,阮亭勻取過錦盒打開,「荷花石方印。」嚴既明眼前一亮,他雖對此不感興趣,但跟著父親,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一些名作,此印便是其一。
昌化石質,其質地極溫潤,最難得的是,印面極為平整,竟然還未刻字。如此,倒是省了追其來源的麻煩,亦能安心收藏了。
「父親定會無比欣喜的。」嚴既明放回石印。
阮亭勻包好,「如此甚好。」
二人又轉了一圈,選了一套寶藍點翠珠釵和雙鳳紋玉項飾,便作予伯母之見面禮。
阮亭勻問嚴既明可有喜歡的物件,也一併拿了。對方搖搖頭,這些東西雖然難得,他卻並不需要,還是侍弄些糙藥丹爐更有意思。
二人告別了雲鶴觀主,於馬車上再次起程。
60 回家
馬車到了濟州,打發了車夫,由嚴既明帶著阮亭勻去了元慶成衣鋪,即是嚴家的總店。其父嚴義福在濟州總共開了三家成衣點,這家元慶成衣鋪是生意最好,人手最多,亦是離家最近的,多半時候,嚴老爺也會鎮守在店中。
嚴既明在看到店鋪牌匾的時候便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動,快步上前,才踏進屋內,便有夥計上前熱情招呼,「客官想要什麽樣式的衣衫?最近我們鋪子裡……」
嚴既明抓住對方的肩頭,嘴角含笑,「三七,怎麽,才幾年不見,便認不得我了。」
「少,少爺?!」三七大驚,「我,我去叫老爺!」說完不等嚴既明反應便徑直跑到裡間去了。倒叫心緒起伏的嚴既明哭笑不得,對方還是這麽毛躁啊。
阮亭勻站在一旁,四處觀望鋪子裡的成衣,多為男子衣衫,樣式有簡有繁,確是不錯。一轉頭,便看到一年近不惑,身著藏青色長袍,面有虬髯的嚴義福匆匆走了出來。
「你怎麽回來了,還是這樣的大白天,可有叫旁人看見?」眼老爺急匆匆的問到,眼中滿含擔憂。
嚴既明熱淚盈眶,對著嚴父便是一跪,「是孩兒不孝!」
嚴義福扶著對方,「起來罷。」這時才注意到旁邊的阮亭勻,「這位是?」
「哦,這位便是先生。」嚴既明向父親介紹到,他在書信中都有提到,嚴父定是知道的。
果然,嚴父表情慎重,「阮先生幸會,」說著拱拱手,「多謝先生對犬子的救命之恩!」如今能見到完整無缺的兒子,自然是要感謝對方的庇護。
「嚴伯父嚴重了,我虛長清和幾歲,伯父叫我亭勻即可。」阮亭勻面色親和,幾句話便拉近了距離。
「好好,」嚴父亦有些激動,「我們進去內間詳聊。」順便吩咐三七看好鋪子,招人端來茶水。
俗語道,父母在,不遠遊。嚴既明亦是沒有辦法,如今父子能得見,二人都有些難以自持。
「既明怎的突然回來了,可是出了什麽事?」嚴父坐到二人對面,隨即話鋒一轉,面帶愁容。「你走的這幾年,陶知府攀上了左相大人,期間起起伏伏,如今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我聞言,不過兩月他便要攜家眷上京述職,已暗定了通政使司一職。」嚴父在濟州城紮根了幾十年,獲取消息的渠道自然也多。他更是擔心兒子的安危,對方又在這種時候回來。
「他們離開此處,不是更好。」嚴既明看向嚴父。
「誒,陶家女兒今年都十八了,已然是個老姑娘了,還是如此死心眼。」
「您的意思是……他們還沒放棄?」嚴既明驚奇不已。
「所以我才擔心那,你這次回來是何事?辦好了……便快些離開吧。」嚴父不忍再言。
「清和不會再躲了,您放寬心。」阮亭勻喝一口香茶。
「阮先生難道還有何辦法?」嚴父心中期盼道。
也不怪他不知曉阮亭勻的身份,嚴既明在信中多是報平安,並沒有提及先生身份,更沒有告知後來宮中的事情,玄師一事雖被傳的玄乎其玄,但畢竟無人見過真人,嚴義福又怎會想到面前這人便是連宣帝都要敬上幾分的人。
「父親不必驚慌,我既然敢回來,便是不懼他們的。」嚴既明看了眼阮亭勻。
難道真的有什麽憑仗?嚴父猶豫著。
「父親放心,有先生在,定不會叫我們一家遭難的。」嚴既明眨眨眼,頗有些狐假虎威的模樣,看得阮亭勻一笑,「清和說得沒錯。」
「這……」嚴父看著二人,「好吧。」
「父親,我亦許久沒見母親了,這就回去看看。」嚴既明起身,迫不及待想要回家。
「啊,」嚴父突然出聲,「這……」吞吞吐吐,好似有什麽難言之隱。
「怎麽了?」嚴既明心下一震,不會是母親出什麽事情了吧。肩膀被拍了一下,他扭頭看去,「不是壞事,是好事。」阮亭勻輕聲道。
嚴既明一怔,立即反應過來,先生這是算過了!已然知曉是何事了,於是他乾脆也不問了,「父親,左右我都是要歸家的,有什麽問題,我總得知曉的。」
嚴父沉吟片刻,「也罷,我同你一起回去,走罷。」
61 親人
嚴府本是大門緊閉,幾人於正門光明正大的進入,倒真是毫無所懼,按嚴既明的說法,若不是陶知府欺人太甚,他又何須如此,錯本來便不在他,自然不需躲躲藏藏。
回到家中,見到了思念已久的孩兒,李氏自然亦是淚眼婆娑,拉著兒子的手,看了對方好幾遍,口中直念,「回來了,是真的回來了。」
嚴既明站在對方身前,靠近耳邊道,「不用了,尋之便是我的姻緣,既然已經求到,便不再去占了旁人的份兒。」
夜裡,二人又在住持的安排下夜宿寺中,「唯覺住持是那三十一人中年紀最大的一位,算是除教我測算的師父外最叫我親近之人了。」阮亭勻躺於床上,擁著嚴既明說道。
「嗯,看出你與其的親近之處了。」若是旁人,先生萬不會露出如此開懷真心的笑容,受到感染的嚴既明心情也是出奇的放鬆。
阮亭勻低笑著閉上眼,嚴既明躺在其懷中,心裡默念,願他和尋之關心和關心他們的所有人,都能長順安康,福澤綿延。
-----------------------
「尋兒,你亦決定好要如此行下去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誠如師父所知。」
「你亦知因你所為,他便不能於父母身旁盡其孝道,不能延綿子嗣。」
「那我便傾我所有去彌補。」
「如何彌補?」
「用這天下。」
-----------------------------------
晨起,嚴既明已然穿戴整齊,卻見先生竟還在床間怔愣,衣衫半露,到別有一番氣韻。「先生想什麽呢?」
阮亭勻垂下眼瞼,「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夢,夢裡有故去已久的師父。」
「師祖葬在何處,不若我們去祭拜一番?」嚴既明走過來。
「不急,以後有的是時間。」
59 尋寶
二人同住持用了早膳,一直被送到寺廟正門口,天色尚早,門庭清冷,只一輛馬車獨留。
唯覺喚來身邊的沙彌,取過灰色布兜,「一件給嚴施主,一件給阮施主,望路途平安。」
阮亭勻莞爾,「住持有心了。」
「唯覺住持,有緣再見。」嚴既明立掌告別。
待二人上了馬車,徐徐前進之後,阮亭勻才打開了包裹,一大一小。「是天盤?」嚴既明眼前一亮,自從上次因天盤撿回一命,先生便一直沒有稱手的演算工具。
此盤似玉非玉,質地晶瑩,盤上刻畫細緻,竟是比之前那塊的符文描繪的更加精準。「這是輕余石,我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說完還看了看先生。
「嗯,這麽大一塊,確實難得。」輕余石質地輕盈,攜帶方便,又有如美玉般的色澤,最重要的是,此石經久耐摔,輕易不會損壞。
至於那一小物,便是一小串金剛菩提子,有仁慈之意,象徵吉祥。「菩提子要多把玩便不會開裂,這亦是其養護之法。」阮亭勻取出為嚴既明戴上,頗有祥靜之意。
車途勞頓,還有兩日便能到濟州,這日到一小鎮,二人入客棧歇息,吃過午食,阮亭勻拉著嚴既明要出去逛逛。
除卻路上的乾糧,阮亭勻又於街上兜兜轉轉。「先生這是要找什麽?」嚴既明出口問道。
阮亭勻抿嘴,思索片刻才道,「嚴伯父……有些甚麽愛好?」
嚴既明頓時失笑,先生如此模樣竟然會叫他覺得有些可愛。「父親平日無事倒是喜愛收藏有獨特之處的印章。」
「印章麽?」阮亭勻點點頭,「嗯,我們回去罷。」
馬車載著二人去了理縣,雖然繞了一點,但離濟州倒也不遠。馬車在一處停下,嚴既明下車後抬頭一望,「青雲觀。」這又是何處。
門口一童子見二人走來,機靈的觀察著,然後迎上來,「先生?」
阮亭勻笑著點點頭,「雲鶴觀主可在?」
「觀主正在內廳等著呢,請先生和這位同小道來。」童子尊敬的弓腰,引得兩人前往。
「阮先生難得過來,可是有什麽要事?」說話的道士頭戴偃月冠,著得羅衣,腳蹬十方鞋,對方看起來同先生的年紀不相上下,一臉笑意,頗有幾分靈動,看著倒不似心中威嚴形象,同唯覺住持更是大相逕庭。
「順路過來,便看看玄微閣。」阮亭勻走近幾步,雲鶴亦湊近了,「嗯,有唯覺老住持的味道,是從萬祥寺來的罷。」
阮亭勻失笑,「鼻子真靈。」
嚴既明發覺身上衣物還沾有之前的佛香,在這飄著道觀清香的房間裡還真是難以察覺。「好了,玄微閣的鑰匙。」阮亭勻伸手來要。
雲鶴觀主晃了晃手中拂塵,「隨我來吧。」神情看著好似很不情願,倒是逗笑了旁人,他雙眼一瞪,小道便止了笑意。
玄微閣在道觀的後院,是一處不起眼的小樓。雲鶴觀主開了門,「阮先生和嚴先生請吧。」
「我可不敢當先生一詞。」嚴既明謙和的拱拱手。
雲鶴在二人之間掃視,寓意難明,「自然是當得的。」
「行了,去收你的香油錢吧,還堵不住這張嘴。」阮亭勻拍一拍對方的肩膀,敦促著對方離開,動作自然,笑意叢生。
二人進去,順手關上閣門。「這處是……先生的藏寶之地罷。」嚴既明轉了一眼,確是各種奇珍異寶,晃花了眼。
阮亭勻沒有明確回答,只承了一句,「他們雖四散各處,但仍是各司其責。」隨即一笑,彷佛想到了什麽好玩之事。
「雖說是死士,如今,怕也變成了難得的摯友了吧。」嚴既明還是有些羨慕的,如此說來,先生的老友,果真是遍布四海了。
「嗯。」阮亭勻拉著對方,「過來看看,是否能合嚴伯父之心意。」他走至一錦盒旁,方形盒子看著無奇,打開後便是更多小錦盒,有一盒高五寸,在其中獨立,十分顯眼。
果然,阮亭勻取過錦盒打開,「荷花石方印。」嚴既明眼前一亮,他雖對此不感興趣,但跟著父親,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一些名作,此印便是其一。
昌化石質,其質地極溫潤,最難得的是,印面極為平整,竟然還未刻字。如此,倒是省了追其來源的麻煩,亦能安心收藏了。
「父親定會無比欣喜的。」嚴既明放回石印。
阮亭勻包好,「如此甚好。」
二人又轉了一圈,選了一套寶藍點翠珠釵和雙鳳紋玉項飾,便作予伯母之見面禮。
阮亭勻問嚴既明可有喜歡的物件,也一併拿了。對方搖搖頭,這些東西雖然難得,他卻並不需要,還是侍弄些糙藥丹爐更有意思。
二人告別了雲鶴觀主,於馬車上再次起程。
60 回家
馬車到了濟州,打發了車夫,由嚴既明帶著阮亭勻去了元慶成衣鋪,即是嚴家的總店。其父嚴義福在濟州總共開了三家成衣點,這家元慶成衣鋪是生意最好,人手最多,亦是離家最近的,多半時候,嚴老爺也會鎮守在店中。
嚴既明在看到店鋪牌匾的時候便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動,快步上前,才踏進屋內,便有夥計上前熱情招呼,「客官想要什麽樣式的衣衫?最近我們鋪子裡……」
嚴既明抓住對方的肩頭,嘴角含笑,「三七,怎麽,才幾年不見,便認不得我了。」
「少,少爺?!」三七大驚,「我,我去叫老爺!」說完不等嚴既明反應便徑直跑到裡間去了。倒叫心緒起伏的嚴既明哭笑不得,對方還是這麽毛躁啊。
阮亭勻站在一旁,四處觀望鋪子裡的成衣,多為男子衣衫,樣式有簡有繁,確是不錯。一轉頭,便看到一年近不惑,身著藏青色長袍,面有虬髯的嚴義福匆匆走了出來。
「你怎麽回來了,還是這樣的大白天,可有叫旁人看見?」眼老爺急匆匆的問到,眼中滿含擔憂。
嚴既明熱淚盈眶,對著嚴父便是一跪,「是孩兒不孝!」
嚴義福扶著對方,「起來罷。」這時才注意到旁邊的阮亭勻,「這位是?」
「哦,這位便是先生。」嚴既明向父親介紹到,他在書信中都有提到,嚴父定是知道的。
果然,嚴父表情慎重,「阮先生幸會,」說著拱拱手,「多謝先生對犬子的救命之恩!」如今能見到完整無缺的兒子,自然是要感謝對方的庇護。
「嚴伯父嚴重了,我虛長清和幾歲,伯父叫我亭勻即可。」阮亭勻面色親和,幾句話便拉近了距離。
「好好,」嚴父亦有些激動,「我們進去內間詳聊。」順便吩咐三七看好鋪子,招人端來茶水。
俗語道,父母在,不遠遊。嚴既明亦是沒有辦法,如今父子能得見,二人都有些難以自持。
「既明怎的突然回來了,可是出了什麽事?」嚴父坐到二人對面,隨即話鋒一轉,面帶愁容。「你走的這幾年,陶知府攀上了左相大人,期間起起伏伏,如今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我聞言,不過兩月他便要攜家眷上京述職,已暗定了通政使司一職。」嚴父在濟州城紮根了幾十年,獲取消息的渠道自然也多。他更是擔心兒子的安危,對方又在這種時候回來。
「他們離開此處,不是更好。」嚴既明看向嚴父。
「誒,陶家女兒今年都十八了,已然是個老姑娘了,還是如此死心眼。」
「您的意思是……他們還沒放棄?」嚴既明驚奇不已。
「所以我才擔心那,你這次回來是何事?辦好了……便快些離開吧。」嚴父不忍再言。
「清和不會再躲了,您放寬心。」阮亭勻喝一口香茶。
「阮先生難道還有何辦法?」嚴父心中期盼道。
也不怪他不知曉阮亭勻的身份,嚴既明在信中多是報平安,並沒有提及先生身份,更沒有告知後來宮中的事情,玄師一事雖被傳的玄乎其玄,但畢竟無人見過真人,嚴義福又怎會想到面前這人便是連宣帝都要敬上幾分的人。
「父親不必驚慌,我既然敢回來,便是不懼他們的。」嚴既明看了眼阮亭勻。
難道真的有什麽憑仗?嚴父猶豫著。
「父親放心,有先生在,定不會叫我們一家遭難的。」嚴既明眨眨眼,頗有些狐假虎威的模樣,看得阮亭勻一笑,「清和說得沒錯。」
「這……」嚴父看著二人,「好吧。」
「父親,我亦許久沒見母親了,這就回去看看。」嚴既明起身,迫不及待想要回家。
「啊,」嚴父突然出聲,「這……」吞吞吐吐,好似有什麽難言之隱。
「怎麽了?」嚴既明心下一震,不會是母親出什麽事情了吧。肩膀被拍了一下,他扭頭看去,「不是壞事,是好事。」阮亭勻輕聲道。
嚴既明一怔,立即反應過來,先生這是算過了!已然知曉是何事了,於是他乾脆也不問了,「父親,左右我都是要歸家的,有什麽問題,我總得知曉的。」
嚴父沉吟片刻,「也罷,我同你一起回去,走罷。」
61 親人
嚴府本是大門緊閉,幾人於正門光明正大的進入,倒真是毫無所懼,按嚴既明的說法,若不是陶知府欺人太甚,他又何須如此,錯本來便不在他,自然不需躲躲藏藏。
回到家中,見到了思念已久的孩兒,李氏自然亦是淚眼婆娑,拉著兒子的手,看了對方好幾遍,口中直念,「回來了,是真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