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頁
有了情報,悄然拿下張寶瑞很容易,但我沒有把他交給古司長,而是把他帶走了。在黃海岸邊我告訴了他很多事,而他一直用錯愕的神色看這我這個戴這面具的神秘人。後來我不想多做無謂的解釋。用青冥鏡照月為引,送他入了妄境,一個平凡人自命不凡的妄境。
他終究沒有自己出來,是我用靈引之術將他喚了回來。當他又一次睜開眼睛看見日出的時候,茫然如大夢未醒。良久之後他問的第一句話是:「這些能成為真的嗎?」
「有區別嗎?須問真心何在!……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你我緣盡於此,今後好自為之!」
我送走了張寶瑞,飛天渡海將他送到了關島。他近年來也得到了境外別有用心者的資助,在境外也設立了分支機構,就讓他去那裡吧。在那裡如果他還想繼續這種行為,就去做一枚毫無意義的棋子,卻一樣永遠實現不了妄心。
我也並非毫無收穫,在黃海邊初步領悟了化身境界——否則我怎麼能帶著一個普通人飛天渡海?
化身是什麼?不是另一個我,也不能說就是我。其實說起來,每個人都是有化身的。比如說現代人上網發言,註冊不同的馬甲說不同的話,現實中彬彬有禮的人也會滿嘴污言穢語,你甚至分不清他是什麼人?其實他自己心裡知道,所有的馬甲都是他,所有的話都是他說的,看似矛盾卻完完全全都是他自己。不說上網,就說現實中的每一個人——
在下屬面前是頤指氣使的領導,在上級面前是點頭哈腰的孫子,在家中是慈祥的父母,出門又是無良的流氓……張寶瑞就是靠招搖撞騙起家,後來成了氣候又自立為人間聖賢,這看穿了並不矛盾。化身五五的「神通」誰都有,你不能說哪一個就是他,其實都是他!
那麼修行人的修行又是怎麼回事?其實一開始就是要將這些所謂的「化身」都收起。比如我所學的丹道,金丹大成可稱真人,那麼金湯境界為何會被稱為「大成」?因為此時的境界是內外身心合一不二,真如常在了無分別,而且此時也渡過了妄心天劫。這樣的境界,就象澤仁曾經在正一三山對百合說的那句話:「心口相對,知行合一,應為便是願為。」
那麼再往上呢?到了陽神境界,精神得到了超脫,甚至能夠擺脫肉體與形骸的束縛,那是一種純粹的存在自由,這是千古以來所有哲人的追求。這時的化身境界又是另一種含義。
要理解修行中化身境界,首先要能用一種超脫的眼界去看人生,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存在,因為我們在做自己同時也在做他人。一個人從孩提時代起,形成思想、學會語言、化為行動、養成習慣、確立性格、然後命運也就從此決定。回頭看這就是抽象的人生,當你能夠去審視這一切時,你看見的是自己,那麼這一雙超然的眼睛又來自何處?理解了陽神境界身外之身的含義了嗎?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是超然存在!
有這種感悟與求證之後,那一雙超然的眼睛能看見多少個自己?與上述一人千面的情況又有不同,你看見的是在多少種視角下都能如一的自己?觀音菩薩可以是街邊賣棗的關大嫂,但關大嫂還是觀音菩薩,儘管她在街邊賣棗,區別只在他人眼中。
我在張寶瑞眼中是神秘人。我告訴了他前因後果,但我還是那個如上帝一樣神秘人。這就是我的化身,不是他人所認知的我,但又的確是真正的我。境界到此其實無法言傳,我只能講出感悟它的思路。有了感悟還需實修,才能分出真正的陽神化身。而此時的我剛剛窺入一絲門徑,但足夠帶著張寶瑞飛天——以剛剛得到的化身之力。
我讓他閉上眼睛,等他再睜開的時候,我們已經到了地方。將他留在一處市郊,我又飛天而回。
……
「古司長,對不起!我沒有完成任務……張寶瑞已經逃走了。」這是在淝水基地里,我在向古司長匯報,兩人都心照不宣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
古司長板著臉:「情報應該很準確,你為什麼沒有抓到人?」
「我執行的任務,情報從來就沒準確過,從第一次開始。」
古司長:「你這麼說,似乎對組織很不滿?」
「沒有不滿或者滿意。我只是在說事實。任務失敗,領導打算怎麼處分我?」
古司長:「不會處分你,相反,組織會給你一筆錢,既是遣散費也是保密費。你以後的行為與我們這個組織毫無關係,但是你的行為仍會受到監控。你不能和任何人提起在組織中的經歷,也不能以你的特殊能力做違法的事情,否則會受到嚴厲地處罰。」
「聽你的意思,不用特殊能力難道就可以違法嗎?想亂來有沒有異能都一樣。」
古司長:「不要和我油嘴滑舌!」
「我被開除了是嗎?請問為什麼?」
古司長嘆了一口氣:「不是開除你,而是上面決定解散你所在的編外特勤部門,所有不適合內部消化的隊員都遣散。你的遣散費是兩萬元,感謝長期以來你做出的貢獻。」
「我下崗了?」
古司長笑了笑:「你不是正式在編的人員,從來沒有上過崗,談什麼下崗?」
「明白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不會讓你操心的,希望你以後也不要讓我操心。」
我所在的編外特勤部門被秘密解散,其實古司長在私下裡已經告訴了我。我很高興,這是一個脫身的好機會,要求古司長無論如何要把我給遣散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可以說與張寶瑞之流的出現有一定的關係,更主要原因的恐怕還是上層態度的轉變。
他終究沒有自己出來,是我用靈引之術將他喚了回來。當他又一次睜開眼睛看見日出的時候,茫然如大夢未醒。良久之後他問的第一句話是:「這些能成為真的嗎?」
「有區別嗎?須問真心何在!……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你我緣盡於此,今後好自為之!」
我送走了張寶瑞,飛天渡海將他送到了關島。他近年來也得到了境外別有用心者的資助,在境外也設立了分支機構,就讓他去那裡吧。在那裡如果他還想繼續這種行為,就去做一枚毫無意義的棋子,卻一樣永遠實現不了妄心。
我也並非毫無收穫,在黃海邊初步領悟了化身境界——否則我怎麼能帶著一個普通人飛天渡海?
化身是什麼?不是另一個我,也不能說就是我。其實說起來,每個人都是有化身的。比如說現代人上網發言,註冊不同的馬甲說不同的話,現實中彬彬有禮的人也會滿嘴污言穢語,你甚至分不清他是什麼人?其實他自己心裡知道,所有的馬甲都是他,所有的話都是他說的,看似矛盾卻完完全全都是他自己。不說上網,就說現實中的每一個人——
在下屬面前是頤指氣使的領導,在上級面前是點頭哈腰的孫子,在家中是慈祥的父母,出門又是無良的流氓……張寶瑞就是靠招搖撞騙起家,後來成了氣候又自立為人間聖賢,這看穿了並不矛盾。化身五五的「神通」誰都有,你不能說哪一個就是他,其實都是他!
那麼修行人的修行又是怎麼回事?其實一開始就是要將這些所謂的「化身」都收起。比如我所學的丹道,金丹大成可稱真人,那麼金湯境界為何會被稱為「大成」?因為此時的境界是內外身心合一不二,真如常在了無分別,而且此時也渡過了妄心天劫。這樣的境界,就象澤仁曾經在正一三山對百合說的那句話:「心口相對,知行合一,應為便是願為。」
那麼再往上呢?到了陽神境界,精神得到了超脫,甚至能夠擺脫肉體與形骸的束縛,那是一種純粹的存在自由,這是千古以來所有哲人的追求。這時的化身境界又是另一種含義。
要理解修行中化身境界,首先要能用一種超脫的眼界去看人生,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存在,因為我們在做自己同時也在做他人。一個人從孩提時代起,形成思想、學會語言、化為行動、養成習慣、確立性格、然後命運也就從此決定。回頭看這就是抽象的人生,當你能夠去審視這一切時,你看見的是自己,那麼這一雙超然的眼睛又來自何處?理解了陽神境界身外之身的含義了嗎?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是超然存在!
有這種感悟與求證之後,那一雙超然的眼睛能看見多少個自己?與上述一人千面的情況又有不同,你看見的是在多少種視角下都能如一的自己?觀音菩薩可以是街邊賣棗的關大嫂,但關大嫂還是觀音菩薩,儘管她在街邊賣棗,區別只在他人眼中。
我在張寶瑞眼中是神秘人。我告訴了他前因後果,但我還是那個如上帝一樣神秘人。這就是我的化身,不是他人所認知的我,但又的確是真正的我。境界到此其實無法言傳,我只能講出感悟它的思路。有了感悟還需實修,才能分出真正的陽神化身。而此時的我剛剛窺入一絲門徑,但足夠帶著張寶瑞飛天——以剛剛得到的化身之力。
我讓他閉上眼睛,等他再睜開的時候,我們已經到了地方。將他留在一處市郊,我又飛天而回。
……
「古司長,對不起!我沒有完成任務……張寶瑞已經逃走了。」這是在淝水基地里,我在向古司長匯報,兩人都心照不宣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
古司長板著臉:「情報應該很準確,你為什麼沒有抓到人?」
「我執行的任務,情報從來就沒準確過,從第一次開始。」
古司長:「你這麼說,似乎對組織很不滿?」
「沒有不滿或者滿意。我只是在說事實。任務失敗,領導打算怎麼處分我?」
古司長:「不會處分你,相反,組織會給你一筆錢,既是遣散費也是保密費。你以後的行為與我們這個組織毫無關係,但是你的行為仍會受到監控。你不能和任何人提起在組織中的經歷,也不能以你的特殊能力做違法的事情,否則會受到嚴厲地處罰。」
「聽你的意思,不用特殊能力難道就可以違法嗎?想亂來有沒有異能都一樣。」
古司長:「不要和我油嘴滑舌!」
「我被開除了是嗎?請問為什麼?」
古司長嘆了一口氣:「不是開除你,而是上面決定解散你所在的編外特勤部門,所有不適合內部消化的隊員都遣散。你的遣散費是兩萬元,感謝長期以來你做出的貢獻。」
「我下崗了?」
古司長笑了笑:「你不是正式在編的人員,從來沒有上過崗,談什麼下崗?」
「明白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不會讓你操心的,希望你以後也不要讓我操心。」
我所在的編外特勤部門被秘密解散,其實古司長在私下裡已經告訴了我。我很高興,這是一個脫身的好機會,要求古司長無論如何要把我給遣散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可以說與張寶瑞之流的出現有一定的關係,更主要原因的恐怕還是上層態度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