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頁
馬爾都克脫離阿努納啟神系之後,另創自在天世界,波茲帝國吞併天樞大陸;接著奧林匹斯神系伴隨著馬羅大帝國崛起,完成了天樞大陸前所未有的統一。阿蒙在人間的神域曾徹底失去,他在人間世世輪轉三百年直至約穌得證,被信奉阿羅訶的族人後裔釘上十字架。
可是約穌的門徒卻創立了新的宗教,成為了馬羅大帝國的國教,以人間的權威取締所有異教信仰,奉阿羅訶為唯一的神。這便是諸天之劫,也對應人間滄桑世事,阿蒙便是那應劫之人。目前的問題,只是他本人的修證尚未圓滿。
……
阿蒙回到了天國,默默的觀望著世間萬象,強大的馬羅帝國已在北方蠻族的不斷入侵下分裂、消亡。人們又在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新的國度,戰亂之後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社會上層建築,幾乎只有信奉約穌的教會以及它的組織。
這樣的組織立即被新的統治者所利用,戴上神權的光環成了世俗中公認的最高權威,也是最佳統治手段、並成為人們爭奪的目標。這一切伴隨著知識傳播的壟斷,於是教育本身也滲透了神學的性質。
其它一切知識都成了神學的分支,教會的教條同時就是政治信條,教會編訂後頒布的有關阿羅訶以及約穌記錄的經典,在各法庭上都有著法律效力。
既然統治者宣稱直接從神那裡接受了真理,那麼世人哪裡還有必要去尋找真理?假如阿蒙晚生千年來,到這個黑暗的世代代,他那堅韌的求索歷程,也會被那些所謂的信徒視為罪惡。世間種種天才的哲思,如今已墮落為神學的僕從,只用來被解釋神是如何存在的。
這比起阿蒙誕生的年代,種種他曾抗爭過的枷鎖,如今更加堅固冰冷,幾乎令人窒息。而那神壇上的約穌神像,仍被釘在十字架上,默默的看著這一切。
……
阿蒙在天國中嘆息,穆芸站在他身旁小聲撫慰道:「這不是你的錯,你不必如此嘆息!你看看這永恆的天國,是你與眾天使指引人們超脫永生的家園。在那黑暗的世代中,還是有人不斷從刑架上到達天堂,也有人守護心靈中的聖殿、超脫永生成為天國中的天使。」
阿蒙答道:「我也是在為我自己嘆息,約穌被人們稱為拯救者,可誰來拯救我呢?絕不是那些又把十字架插上神壇的人!」
穆芸抱住了阿蒙的胳膊:「我的神,您不需要誰來拯救!約穌在十字架上曾說要寬恕那些人,其實他們也不需要你寬恕,不得超脫的靈魂早已轉生。您能做到的都已經做到了,可人間不是天國,嘆息的時候,你又在想什麼?」
阿蒙苦笑道:「我在想句芒和遇先生說過的話,他們隱約都提到過太上忘情之道,若人們空談境界之時,仿佛崇敬不已。但此人若就站在你身邊,你在禱告呼喚的時候,便會明白那是多麼的難以接受了。此等境界,尚非我能及。」
阿蒙的話太玄、不好理解,但可以用世事打一個最最庸俗、很不恰當的類比。比如人間有一位高官,既清廉能幹又剛正不阿,親近他的人自然逢人便誇獎他的好,冠以種種崇高偉大之名。但有一天這些親近的人自己有私事請求這位高官,希望他不那麼清廉、正直一回,給他們好處方便。如果遭到拒絕的話,他們便會心生怨恨,在心裡或別的場合罵他沽名釣譽、迂腐固執、不近人情、難有好報等等。
人性的缺憾如此,對神的態度也是如此,這些並不會必然因信奉而改變。
穆芸若有所思道:「也許你應該站在別處,看看別的風景。雖然我不太懂,但也明白是怎麼回事,有些事恐怕是在一念之間。」
阿蒙心念一動道:「我想去拜訪一個人。」
……
遠方的天竺,文森特卜正在為弟子講法,身邊還有很多隨行供奉的善男子、善女子。有一名供奉者問道:「大師,請問如何修來世?我在今生奉善行,又怎知來世會如何?」
這個人在請教修來世之道,阿蒙已經悄然混進了信眾之間,不禁想起了句芒在玫瑰園中所說的話。句芒曾指著溫迪說過:「她就是她前生的後世、後世的前生。」卻不知這位文森特卜會怎樣回答。
文森特卜笑著反問道:「善男子,你可知你的前生?」
這句話問的有趣,若沒有渡過生生不息的考驗,凡人當然不知;若渡過了考驗,已不會因此而動念。那名信眾答道:「不知。」
文森特卜解說道:「你並不知你的前生是誰,前生的那個人,也並不知後世之你。看似毫無意義,又從何處談修呢?若談前生後世,與談世上他人並無分別。所以所謂修來生便是修入世之道,你若寄何願於來生,今生便以何願對待世上之人。」
阿蒙默默點了點頭,並沒有打擾這場問論,又轉身一步踏入了虛空。他的來去眾人不能察,文森特卜卻抬眼望了一眼阿蒙來過又消失的地方,輕輕點了點頭像是打招呼。
下一刻,阿蒙出現在佛國靈山腳下。
此山不知多高,或者說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便是那山的高度,從山腳到峰頂有無數祥雲環繞,祥雲中還托著諸菩薩與各乘天世界,列菩薩、羅漢、金剛、伽藍、明母、飛天於琉璃霄漢中隱現,頭頂圓光、披鱗曜日、彩羽凌空,千奇萬態難以盡述。
靈山腳下,若有天倫梵音飄渺,遠處花叢如祥雲擁簇,有一女子唱妙音而穿行。有兩個人站在花叢之外,雙手合什行禮迎接阿蒙的到來。其中一位是老熟人,穿著大紅披風,身材魁梧、圓臉含笑,便是當年的獅子王人云。還有一人孩童面目,宛若粉妝童子,身披素衣腳踏蓮台。
可是約穌的門徒卻創立了新的宗教,成為了馬羅大帝國的國教,以人間的權威取締所有異教信仰,奉阿羅訶為唯一的神。這便是諸天之劫,也對應人間滄桑世事,阿蒙便是那應劫之人。目前的問題,只是他本人的修證尚未圓滿。
……
阿蒙回到了天國,默默的觀望著世間萬象,強大的馬羅帝國已在北方蠻族的不斷入侵下分裂、消亡。人們又在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新的國度,戰亂之後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社會上層建築,幾乎只有信奉約穌的教會以及它的組織。
這樣的組織立即被新的統治者所利用,戴上神權的光環成了世俗中公認的最高權威,也是最佳統治手段、並成為人們爭奪的目標。這一切伴隨著知識傳播的壟斷,於是教育本身也滲透了神學的性質。
其它一切知識都成了神學的分支,教會的教條同時就是政治信條,教會編訂後頒布的有關阿羅訶以及約穌記錄的經典,在各法庭上都有著法律效力。
既然統治者宣稱直接從神那裡接受了真理,那麼世人哪裡還有必要去尋找真理?假如阿蒙晚生千年來,到這個黑暗的世代代,他那堅韌的求索歷程,也會被那些所謂的信徒視為罪惡。世間種種天才的哲思,如今已墮落為神學的僕從,只用來被解釋神是如何存在的。
這比起阿蒙誕生的年代,種種他曾抗爭過的枷鎖,如今更加堅固冰冷,幾乎令人窒息。而那神壇上的約穌神像,仍被釘在十字架上,默默的看著這一切。
……
阿蒙在天國中嘆息,穆芸站在他身旁小聲撫慰道:「這不是你的錯,你不必如此嘆息!你看看這永恆的天國,是你與眾天使指引人們超脫永生的家園。在那黑暗的世代中,還是有人不斷從刑架上到達天堂,也有人守護心靈中的聖殿、超脫永生成為天國中的天使。」
阿蒙答道:「我也是在為我自己嘆息,約穌被人們稱為拯救者,可誰來拯救我呢?絕不是那些又把十字架插上神壇的人!」
穆芸抱住了阿蒙的胳膊:「我的神,您不需要誰來拯救!約穌在十字架上曾說要寬恕那些人,其實他們也不需要你寬恕,不得超脫的靈魂早已轉生。您能做到的都已經做到了,可人間不是天國,嘆息的時候,你又在想什麼?」
阿蒙苦笑道:「我在想句芒和遇先生說過的話,他們隱約都提到過太上忘情之道,若人們空談境界之時,仿佛崇敬不已。但此人若就站在你身邊,你在禱告呼喚的時候,便會明白那是多麼的難以接受了。此等境界,尚非我能及。」
阿蒙的話太玄、不好理解,但可以用世事打一個最最庸俗、很不恰當的類比。比如人間有一位高官,既清廉能幹又剛正不阿,親近他的人自然逢人便誇獎他的好,冠以種種崇高偉大之名。但有一天這些親近的人自己有私事請求這位高官,希望他不那麼清廉、正直一回,給他們好處方便。如果遭到拒絕的話,他們便會心生怨恨,在心裡或別的場合罵他沽名釣譽、迂腐固執、不近人情、難有好報等等。
人性的缺憾如此,對神的態度也是如此,這些並不會必然因信奉而改變。
穆芸若有所思道:「也許你應該站在別處,看看別的風景。雖然我不太懂,但也明白是怎麼回事,有些事恐怕是在一念之間。」
阿蒙心念一動道:「我想去拜訪一個人。」
……
遠方的天竺,文森特卜正在為弟子講法,身邊還有很多隨行供奉的善男子、善女子。有一名供奉者問道:「大師,請問如何修來世?我在今生奉善行,又怎知來世會如何?」
這個人在請教修來世之道,阿蒙已經悄然混進了信眾之間,不禁想起了句芒在玫瑰園中所說的話。句芒曾指著溫迪說過:「她就是她前生的後世、後世的前生。」卻不知這位文森特卜會怎樣回答。
文森特卜笑著反問道:「善男子,你可知你的前生?」
這句話問的有趣,若沒有渡過生生不息的考驗,凡人當然不知;若渡過了考驗,已不會因此而動念。那名信眾答道:「不知。」
文森特卜解說道:「你並不知你的前生是誰,前生的那個人,也並不知後世之你。看似毫無意義,又從何處談修呢?若談前生後世,與談世上他人並無分別。所以所謂修來生便是修入世之道,你若寄何願於來生,今生便以何願對待世上之人。」
阿蒙默默點了點頭,並沒有打擾這場問論,又轉身一步踏入了虛空。他的來去眾人不能察,文森特卜卻抬眼望了一眼阿蒙來過又消失的地方,輕輕點了點頭像是打招呼。
下一刻,阿蒙出現在佛國靈山腳下。
此山不知多高,或者說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便是那山的高度,從山腳到峰頂有無數祥雲環繞,祥雲中還托著諸菩薩與各乘天世界,列菩薩、羅漢、金剛、伽藍、明母、飛天於琉璃霄漢中隱現,頭頂圓光、披鱗曜日、彩羽凌空,千奇萬態難以盡述。
靈山腳下,若有天倫梵音飄渺,遠處花叢如祥雲擁簇,有一女子唱妙音而穿行。有兩個人站在花叢之外,雙手合什行禮迎接阿蒙的到來。其中一位是老熟人,穿著大紅披風,身材魁梧、圓臉含笑,便是當年的獅子王人云。還有一人孩童面目,宛若粉妝童子,身披素衣腳踏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