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頁
她第一次以商量的口吻與小孩說話,小孩哪能不答應,反正已經待了一個月,也不在乎再多留三天。
……
三天後,忘情宮風門殿,天月為傳人「風君」舉行入門儀式,那把大號的彈弓已經拆開,呈風節供在法壇上,等待儀式的最後賜器給他。
小孩挺高興,恭恭敬敬祭拜祖師之後,他就有了正式的風門弟子身份了。而且這寂寥無人的三夢峰上,昨天難得來了訪客,是一位來搗亂的修行高人,被他一頓彈弓打跑了。拜入師門之前就做了一件守護宗門的事,小孩覺得暗暗得意。
修行大派的入門儀式自古很繁瑣,但忘情宮中只有天月與風君兩個人,也免了很多過程,進行的倒也順利。祭祖拜天之後是受戒,天月先讓風君受了散行戒,完畢之後才開始講誦忘情宮的門規戒律,這時卻出了一個重大的意外。
跪在地上的男孩突然抬起頭,驚愕的問道:「仙子難道不知,我是個男孩子嗎?」他聽見了忘情宮的門規——忘情宮九門,只收女弟子入門。
天月沒有回頭,看著祭壇答道:「你一直沒有告訴我。」
「仙子沒問啊!我也不知忘情宮門規,而您直到此刻才說。實話告訴仙子,我就是男的,現在怎麼辦?」小孩明顯有些慌了。
天月向著祭壇跪了下去,似是自言自語道:「如此,我已違反門規,雖身為宮主也不能自免責罰。」
小孩卻站了起來,很著急的問:「仙子要怎麼罰自己?」
天月很平靜的答道:「依忘情宮門規,受七情分傷之罰。」
小孩喊道:「怎麼可以這樣,又不是你的錯,為什麼要罰你?」
天月答非所問:「依忘情宮之規,你亦應受風刃裂神之罰,但這不是你的錯,你若不願我也不能罰,你可立即下山,不必受罰。」
「我已經叫您師父,也祭祖拜天,此刻就是忘情宮風門弟子。我雖然年紀小,但在三夢峰上這一個月,也知道了很多事。我們都沒有錯,違反門規是因為我的原故,若因弟子之故而讓師父無辜受責罰,弟子可請求代受,對嗎?」
小孩越說越激動,上前兩步去拉師父。天月站了起來,轉身看著他,形容不出是什麼神情,聲音傳到耳中就似柔和的月光在撫摸心靈:「你可以不請求,若請求代受,須先自受風刃裂神之罰,事畢之後,我仍要將你逐出師門。」
第357回、當年相思如明月,曾經可望不可攀
這算什麼事?崩缺了土門殿的祭壇,天月都未曾有一句責罰,現在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緣故,卻要受這麼奇怪的懲罰,而且還將被逐出師門。
小男孩鼓著腮幫子,眼圈都紅了,最後一跺腳道:「無論如何,仙子都要逐我出師門,我也沒辦法。我從來沒有求過仙子什麼事,下山之前,只求這一次。七情分傷或是風刃裂神,我都不怕!」
天月第一次主動伸手,撫摩著小孩的頭頂問道:「你怕黑,卻不怕風刃裂神?你知道受罰之後,在三夢峰上所得的一切修為都將被洗盡,修行需重頭再來嗎?」
小男孩:「洗盡就洗盡,那就重頭再來!」
天月點頭,柔聲道:「那好,我答應你。」
……
這一天,小男孩終於走下三夢峰,不是請師命離山而是被逐出師門。他是空手上山的,卻不是空手下山,天月讓他帶走有緣法之物。忘情宮中有三本卷冊他正在翻閱還沒看完,揣在懷裡帶下山去看,入門儀式前泡了一壺茶還沒喝,連著茶壺一起端下山。
下山時脖子上掛著一串穿好的「山楂果」,那是天月親手所摘,讓他帶在路上吃的。
小孩走下忘情天梯,小心翼翼的將茶壺放在地上,轉身行師禮朝三夢峰跪拜,默默道:「仙子多保重,我走了,一定會想辦法回來看你的。」
穿過浮生谷再度進入密林,這條路很長,漸漸的天色又暗了下來,夜幕再度降臨。周圍卻一點都不黑,柔和的月光從身後照來,恰恰照亮了身前的道路。回頭望去,遠遠的天空上有一輪明月靜謐的浮現。
天色微明的時候,穿過山林,遠方已經可以看見炊煙,再回頭,天空的那一輪明月光已經隱去。短短一個月時間,卻恍若隔世,也是這孩子一生中最美好、最難忘的經歷。
……
轉眼人世間又過去了二十一年光陰,到了公元二零零八年,國慶黃金周,蕪城市郊外的昭亭山風景區遊人不少,三三兩兩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輕聲的談笑。
蕪城市境內有一條九連山脈,地圖上卻只能看見昭亭、飛盡、白莽、妙門、留陵、齊雲等六片斷續相連的山區。極少有人知道在一千三百多年前,遠方的青漪湖中,還有法柱、承樞、方正三峰,如今那裡早已成為隱於紅塵的洞天福地正一三山,是東崑崙第一修行大派正一門的根本道場。
正一三山承樞峰中,隨緣小筑西側的正一門禁地祭風台前,站著兩個人。
一位銀髮老者面容如嬰兒般紅潤細嫩,神情和藹,看上去就像塵世中一位坐堂的老中醫。老者身邊站著一位形容約三十多歲的道士,一身紫青色的道袍隱約有紫電青光流轉,胸前卻有一個碗口大小的白色補丁。
名震天下、被當代修行界尊為第一神器的雷神劍,就插在道士的髮髻中,它是自古以來正一門掌門的標誌與信物。這道士就是昨天剛剛即位的正一門當代掌門澤仁,而老者是正一門前任掌門守正真人。
……
三天後,忘情宮風門殿,天月為傳人「風君」舉行入門儀式,那把大號的彈弓已經拆開,呈風節供在法壇上,等待儀式的最後賜器給他。
小孩挺高興,恭恭敬敬祭拜祖師之後,他就有了正式的風門弟子身份了。而且這寂寥無人的三夢峰上,昨天難得來了訪客,是一位來搗亂的修行高人,被他一頓彈弓打跑了。拜入師門之前就做了一件守護宗門的事,小孩覺得暗暗得意。
修行大派的入門儀式自古很繁瑣,但忘情宮中只有天月與風君兩個人,也免了很多過程,進行的倒也順利。祭祖拜天之後是受戒,天月先讓風君受了散行戒,完畢之後才開始講誦忘情宮的門規戒律,這時卻出了一個重大的意外。
跪在地上的男孩突然抬起頭,驚愕的問道:「仙子難道不知,我是個男孩子嗎?」他聽見了忘情宮的門規——忘情宮九門,只收女弟子入門。
天月沒有回頭,看著祭壇答道:「你一直沒有告訴我。」
「仙子沒問啊!我也不知忘情宮門規,而您直到此刻才說。實話告訴仙子,我就是男的,現在怎麼辦?」小孩明顯有些慌了。
天月向著祭壇跪了下去,似是自言自語道:「如此,我已違反門規,雖身為宮主也不能自免責罰。」
小孩卻站了起來,很著急的問:「仙子要怎麼罰自己?」
天月很平靜的答道:「依忘情宮門規,受七情分傷之罰。」
小孩喊道:「怎麼可以這樣,又不是你的錯,為什麼要罰你?」
天月答非所問:「依忘情宮之規,你亦應受風刃裂神之罰,但這不是你的錯,你若不願我也不能罰,你可立即下山,不必受罰。」
「我已經叫您師父,也祭祖拜天,此刻就是忘情宮風門弟子。我雖然年紀小,但在三夢峰上這一個月,也知道了很多事。我們都沒有錯,違反門規是因為我的原故,若因弟子之故而讓師父無辜受責罰,弟子可請求代受,對嗎?」
小孩越說越激動,上前兩步去拉師父。天月站了起來,轉身看著他,形容不出是什麼神情,聲音傳到耳中就似柔和的月光在撫摸心靈:「你可以不請求,若請求代受,須先自受風刃裂神之罰,事畢之後,我仍要將你逐出師門。」
第357回、當年相思如明月,曾經可望不可攀
這算什麼事?崩缺了土門殿的祭壇,天月都未曾有一句責罰,現在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緣故,卻要受這麼奇怪的懲罰,而且還將被逐出師門。
小男孩鼓著腮幫子,眼圈都紅了,最後一跺腳道:「無論如何,仙子都要逐我出師門,我也沒辦法。我從來沒有求過仙子什麼事,下山之前,只求這一次。七情分傷或是風刃裂神,我都不怕!」
天月第一次主動伸手,撫摩著小孩的頭頂問道:「你怕黑,卻不怕風刃裂神?你知道受罰之後,在三夢峰上所得的一切修為都將被洗盡,修行需重頭再來嗎?」
小男孩:「洗盡就洗盡,那就重頭再來!」
天月點頭,柔聲道:「那好,我答應你。」
……
這一天,小男孩終於走下三夢峰,不是請師命離山而是被逐出師門。他是空手上山的,卻不是空手下山,天月讓他帶走有緣法之物。忘情宮中有三本卷冊他正在翻閱還沒看完,揣在懷裡帶下山去看,入門儀式前泡了一壺茶還沒喝,連著茶壺一起端下山。
下山時脖子上掛著一串穿好的「山楂果」,那是天月親手所摘,讓他帶在路上吃的。
小孩走下忘情天梯,小心翼翼的將茶壺放在地上,轉身行師禮朝三夢峰跪拜,默默道:「仙子多保重,我走了,一定會想辦法回來看你的。」
穿過浮生谷再度進入密林,這條路很長,漸漸的天色又暗了下來,夜幕再度降臨。周圍卻一點都不黑,柔和的月光從身後照來,恰恰照亮了身前的道路。回頭望去,遠遠的天空上有一輪明月靜謐的浮現。
天色微明的時候,穿過山林,遠方已經可以看見炊煙,再回頭,天空的那一輪明月光已經隱去。短短一個月時間,卻恍若隔世,也是這孩子一生中最美好、最難忘的經歷。
……
轉眼人世間又過去了二十一年光陰,到了公元二零零八年,國慶黃金周,蕪城市郊外的昭亭山風景區遊人不少,三三兩兩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輕聲的談笑。
蕪城市境內有一條九連山脈,地圖上卻只能看見昭亭、飛盡、白莽、妙門、留陵、齊雲等六片斷續相連的山區。極少有人知道在一千三百多年前,遠方的青漪湖中,還有法柱、承樞、方正三峰,如今那裡早已成為隱於紅塵的洞天福地正一三山,是東崑崙第一修行大派正一門的根本道場。
正一三山承樞峰中,隨緣小筑西側的正一門禁地祭風台前,站著兩個人。
一位銀髮老者面容如嬰兒般紅潤細嫩,神情和藹,看上去就像塵世中一位坐堂的老中醫。老者身邊站著一位形容約三十多歲的道士,一身紫青色的道袍隱約有紫電青光流轉,胸前卻有一個碗口大小的白色補丁。
名震天下、被當代修行界尊為第一神器的雷神劍,就插在道士的髮髻中,它是自古以來正一門掌門的標誌與信物。這道士就是昨天剛剛即位的正一門當代掌門澤仁,而老者是正一門前任掌門守正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