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瑗道:「娘今日沒來。她染了風寒,不便出門,讓我和二弟妹來給大伯母賀喜呢。」

  老夫人微微頷首。

  冬月的盛京酷冷,一個不慎就會感染風寒。對於這等小病,老夫人沒有多問。她轉而又問誠哥兒如何。

  東瑗一一答了。

  二姐薛東喻也含笑坐在一旁靜聽。

  老夫人抽了空隙,對薛東喻道:「你娘那邊待客也忙,你去你娘跟前服侍吧。祖母這裡,你九妹陪著呢。」

  薛東喻道是,起身行禮告退。

  她一走,老夫人就問東瑗:「最近皇后娘娘可有宣你進宮?」

  東瑗微訝,她沒有想到老夫人會這般問。她沒有隱瞞。把前些日子皇后娘娘宣她進宮的話,都告訴了老夫人。

  「我聽公公跟天和說起過,太子妃的人選,大約不會是文靖長公主的孫女。」東瑗道。「皇后娘娘的意思,還是想大哥的女兒瑞姐兒可以進宮。自己的親侄女,總要貼心些。」

  老夫人聽著。絲毫不驚訝,淡然笑道:「娘娘的心思,無非是怕後|宮大權旁落。她也是用心良苦。」

  可見皇后娘娘的動向,老侯爺和老夫人都知曉。

  頓了頓,老夫人又道:「你二姐說,皇后娘娘也宣了她幾回,想替你二姐夫謀個刑部郎中的差事。你二姐說你二姐夫是個閒散性子。難當大任,推了皇后娘娘的好意。可皇后娘娘再三宣她進去說話……」

  二姐和皇后娘娘是親姊妹,皇后娘娘想著替二姐夫加官進爵,倒也無可厚非。

  只是此前這個當口,如此輕舉妄動。會不會惹來非議?

  「皇后娘娘的意思……」東瑗輕聲問老夫人,「她還是想瑞姐兒選為太子妃,想著讓二姐也來幫襯說服祖父麼?」

  薛老侯爺不同意薛鳳瑞參選太子妃一事,東瑗早從盛修頤那裡略有耳聞。

  老夫人輕輕嘆了口氣:「皇后娘娘是怕了。從前太后可不是個好相與的,她在太后和先皇后底下多年,膽顫心驚養育著太子殿下。如今好容易做了皇后,卻總是不能安心。」

  這話是說,皇后娘娘雖然母儀天下,卻總沒有安全感。想要把一切都抓在手裡。

  她這樣的心思,和薛老侯爺的盤算相衝突。

  「你二姐來見祖母,說她聽祖父祖母的話,不參合太子妃一事。瑗姐兒,祖母也要告訴你,你跟天和要置身事外。」老夫人語重心長說道。「皇后娘娘整日在後|宮,她所瞧見的,只是內宮那方寸天地。咱們家不適合攙和選妃一事。」

  東瑗早就知道薛家不想攙和太子選妃之事,她和盛修頤就更加不想攙和。他們不是新貴,不會想著投機取巧,在太子選妃一事上站對風向,指望將來對仕途大有進益。

  只有新貴才會這般鋌而走險。

  薛家不會,盛家更加不會。

  東瑗的認知里,盛家是避嫌,薛家是怕太滿則溢。

  而老夫人卻繼續道:「皇后娘娘的心思,我和你祖父豈有不知?咱們家子孫里,真正才學過人者不多。將來皇后娘娘會老,薛家的恩寵會慢慢消弭。能成為兩代後族固然是最好的,能保證家族的富貴榮華、經久不衰。」

  東瑗一愣。

  原來老夫人覺得薛家並不需要避風頭?

  那麼薛家不願意攙和這件事,難道是另有原因?

  她靜靜聽著。

  「……可薛家沒有這樣的立場。有些事,薛家若是插手,將來要受人攻訐的。」老夫人嘆了口氣,「瑗姐兒,皇后娘娘若是再宣你進宮,你就告訴她,說是祖母的話:老侯爺和娘娘的心一樣。薛家只是會為了娘娘更好……」

  東瑗不太明白其中緣由,也不明白老夫人口中的立場到底是什麼。

  她一直以為薛家是要避免鮮花著錦被人忌憚。

  可老夫人的意思,這不是主要原因。

  薛家有不得已。

  這大約就是盛修頤說的「陛下除了太子爺,還有一個放心不下的人」。陛下另外一個放不下的人,應該就是薛家的掣肘。

  雖然不明白,東瑗還是微微頷首,跟老夫人保證道:「天和一向穩重,我們又不貪求高官厚祿,自然不會在此刻去鑽營。祖母放心。」

  老夫人眼底的笑意更深,微微頷首。

  祖孫二人在內室說了半晌的話,話題從太子選妃上繞開,繞到了薛家各房的事情上。

  東瑗避開五房,不問五夫人和十二妹薛東琳如何,只問了其他幾房。

  「你三嫂又有了身子。」老夫人提起世子夫人蔡氏,語氣很是親昵,「今日你大伯母那邊喜宴,早先說好她去幫襯。如今才診斷有了兩個月的身子,我讓她歇著,她非要鬧著去,跟孩子一樣。」

  語氣里滿是喜愛。

  東瑗覺得老夫人的喜好很奇怪。家裡的孫女裡面,她喜歡東瑗和四姐薛東婷那種溫柔裡帶著上進和努力的;而媳婦裡面,她則喜歡三夫人和三奶奶那種潑辣開朗的。

  她莞爾一笑,道:「我都不知道。過幾日再帶了禮來瞧三嫂吧。」

  老夫人只是笑了笑。

  「二伯母身子還好麼?」東瑗又問。

  老夫人眼裡的笑意微斂,搖搖頭道:「越發差了。最近聽你三嫂說,你二伯母夜裡時常夢到你二伯。蓉姐兒的事讓她吃了很多苦,原本身子就弱,因為蓉姐兒的事虛空了,一直就回不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