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語氣里居然有幾分開玩笑的意思。

  她今日心情很好麼?

  東瑗惴惴不安,說了句多謝娘娘慈愛,就起身半坐在錦杌上,神情恭敬又端著,並沒有因為皇后娘娘偶然的玩笑話兒放鬆下來,對皇后不敬。

  皇后娘娘瞧著她這樣,眼底就真的有了幾分笑意。

  她突然好似對這個小九妹有了些許好感。

  「最近宮外有什麼有趣傳聞麼?」皇后娘娘話音一轉,問東瑗道。語氣也變得疏遠起來。

  宮外的傳聞有很多,東瑗撿了一兩件說了,就是沒說文靖長公主的嫡親孫女可能做太子妃這件事。

  皇后娘娘聽著她扯些不著邊際的,也不打斷她,靜靜聽著。最終,她看著天色不早,對東瑗道:「時常到本宮面前走走。今日本宮才知道,你說話有趣得很。本宮也想有個人時時說些趣事給本宮聽。對了,下次打聽打聽文靖長公主家裡的事,說給本宮聽聽。本宮隱約聽說,文靖長公主府近來很熱鬧……」

  東瑗倏然覺得背後有些涼。

  明明還是那麼溫和的聲音,卻讓東瑗放佛跌入了寒冰煉獄。冷氣才脊椎骨冒上來,瞬間滲透了心肺。

  作為當權者的好處就是,不管旁人怎麼心思縝密,巧舌如簧,只要絕對掌控權,就可以把別人當玩偶般耍。

  東瑗覺得皇后娘娘就是這樣對她。

  皇后娘娘冷靜看著她顧左右而言他,冷靜看著她努力掙扎來換取皇后的好感,最後一句話,將她打入地獄般,警告她:她的小把戲,皇后娘娘看得一清二楚。

  宮外有什麼傳言,這次可以不說。但是東瑗不說,旁人會說。

  皇后娘娘的意思,無非就是告訴東瑗,不要以為是姊妹,就可以在皇后娘娘面前得意忘形,忘了尊卑。

  「是!」東瑗恭敬道是,轉身退了出去。

  從宮裡出來,東瑗和盛夫人都沒什麼情緒。兩人坐在馬車上,默默無語回了盛昌侯府。

  到了府里,已經是華燈初上。盛修頤也剛剛從太子府回來,正好在門房處遇上了。

  盛修頤便陪著盛夫人去了元陽閣。

  盛夫人見天色晚了,留東瑗夫妻吃晚飯。

  而後三爺盛修沐也從宮裡回來,正好趕上盛夫人這樣用膳,就留下來一起。

  盛昌侯和三爺都問五皇子如何。

  盛夫人斂了情緒,笑道:「長得很討人喜歡。眼睛、鼻子都像皇上,嘴巴越來越像娘娘……」

  旁的話,也說不出來。

  吃了飯回到靜攝院,盛修頤問東瑗:「今日發生了何事?我瞧著娘臉色不太好。是不是五皇子?」

  東瑗沒有隱瞞,把有個侯爺夫人說錯話,被皇妃揪住大題小做、差點讓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起了衝突、最後貴妃娘娘下跪求饒等等,全部告訴了盛修頤。

  盛修頤聽著,半晌沒有說話。

  宮裡這些爭鬥是家常便飯,他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日子就這樣平靜渡過。

  沒過幾日,盛樂蕙果然給誠哥兒繡了一方絲帕。

  極佳的潮州湖絲,很是珍貴,應該不是蕙姐兒能有的東西。東瑗瞧著繡了兩朵雪菊和一個小巧精緻的「誠」字的絲帕,就知道這是二奶奶的意思。

  她很高興,回頭就叫丫鬟給蕙姐兒送了一對手鐲。

  那對手鐲原是平常,只是上面鑲嵌了兩顆血色雞心石,是千金難求的東西。那是東瑗出嫁時,老夫人給的陪嫁之一,不算在禮單上的。

  二奶奶接到東瑗的回禮,滿心愉悅,破天荒賞了送禮的尋芳兩個八分的銀錁子。

  她們妯娌來往的第一個回合,算是成功的吧?

  到了冬月十六,是個吉利日子,東瑗娘家大伯的府邸終於建好完工,十六日是喬遷之喜,擺了三日流水席,請了盛京各公卿之家來喧鬧一番。

  東瑗和盛夫人、二奶奶葛氏也收到了邀請。

  盛夫人不慎染了風寒,東瑗原本要侍疾。可盛夫人想著是薛家長房辦喜事,東瑗婆媳都不去,怕一向維護東瑗的大夫人多想,就讓東瑗和二奶奶一定要前往。

  東瑗無法,只得和二奶奶前去恭賀。

  雖說延熹侯府還是和鎮顯侯府有院牆相連,大門卻是南北不同的方向。

  盛修頤陪著東瑗和二奶奶去延熹侯府。

  東瑗下了馬車,進了延熹侯府的垂花門,看著迎客的大嫂,笑著和她寒暄,就把二奶奶交給了大嫂,自己抽身帶著薔薇,繞過延熹侯府的角門,去了鎮顯侯的榮德閣。

  很久沒有看望老夫人了。

  第227節叮囑

  東瑗和薔薇繞過延熹侯府角門時,遇到了大夫人身邊的一等丫鬟花忍。

  她看到東瑗主僕,先是微愣,繼而恍然大悟般輕笑:「九姑奶奶是去榮德閣吧?二姑奶奶方才去了。奴婢給九姑奶奶引路,這邊重新開了角門,您還沒有走過。」

  花忍的意思,應該是延熹侯府和鎮顯侯府重新通了路,到老夫人那裡有捷徑。

  東瑗笑著道謝,跟著花忍去了榮德閣。

  二姑娘薛東喻果然在老夫人跟前說話。

  看到東瑗來,她沒有吃驚,笑著和東瑗見禮。

  東瑗還了她的禮,又忙給老夫人行禮。

  老夫人氣色紅潤,面容慈祥,看到東瑗來就忍不住眼角堆笑。

  「不用服侍你婆婆?」行禮後,老夫人拉了東瑗到身邊坐定,問起盛家的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