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坐定後,楊家的馬車繼續前行。

  楊二夫人突然問楊大夫人:「從此處往西邊拐,有哪些人家啊?」

  楊大夫人微愣,繼而掀起簾幕回頭看了眼,想了想道:「……人家不少。不過拐過西邊,那不是盛昌侯府?」

  此語一落,馬車滾動,往建衡伯府而去。

  楊薇安靜在一旁聽著母親和大伯母說話。聽到盛昌侯府幾個字,她的心猛然一跳。

  方才那個少年郎,是盛昌侯府的人?

  「那孩子不是盛昌侯府的吧?」楊二夫人沉吟道,「盛家的公子,最年輕的是三爺,可他任武職,應該身材結實魁梧;況且年紀二十,又是軍中出身,哪裡會如此面白如玉?那孩子像個讀書人家的。盛昌侯是軍中出身,應該教不出如此子弟啊。」

  楊大夫人猛然看了自己的妯娌一眼。

  她剛剛還以為楊二夫人是隨便一問的,可聽到這句話,又瞧見一旁美麗貞淑的楊薇,楊大夫人瞬間明白:楊二夫人這是看上了那少年公子呢。

  那公子舉止間流露淡淡貴氣,一看便是望族出身呢。

  人長得斯文漂亮,又只有十五、六歲模樣,和楊薇正是年紀相當呢。

  府里的馬車出門,偶然也會不慎撞了別人的馬車,可從來沒有哪次像這次,居然撞出個俊美少年。

  這算不算天定的緣分?

  「往西邊去……」楊大夫人笑起來,「回去和二弟說說,叫人去訪訪。咱們家車夫不懂事,撞了人家公子,難道不該上門看望?咱們家可不是那等輕薄傲慢人家。」

  楊二夫人聽著這話,心中大喜。

  對啊,那少年公子雖沒說什麼,可的確是有些輕傷啊。楊家的人難道不該去問候看望?

  只要去看望,就有了來往,楊家雖不及薛家顯赫,卻也是高門望族。況且楊家在朝中沒有勢力,不存在顧忌,稍微家資相當的人家,都願意結楊家這門親事吧?

  還有什麼比這個理由更好?

  楊二夫人一陣歡喜。

  ------

  東瑗和盛夫人在薛家吃了午飯,見薛老夫人身子恢復得不錯,薛大夫人又並不是很在意五夫人的惡言,一家人其樂融融,東瑗和盛夫人都吃了定心丸。

  中午雨勢變大,午後雨歇了會兒,盛夫人看著灰濛濛的天,怕等會兒雨又大起來,回程不便,就起身告辭。

  薛老夫人讓丫鬟寶巾拿了些藥材給她們婆媳帶回去,笑道:「你三伯送回來的,都是南邊的東西。不值什麼,只當是個新鮮物,帶些回去吧。」

  盛夫人要推辭,東瑗卻痛快道謝,收了下來。她知道祖母給東西很誠心,就沒有客氣。

  大夫人送東瑗婆媳出門。

  盛夫人就委婉說了盛家的歉意:「……是我們家沐哥兒的事,讓您受了委屈。」

  大夫人啼笑皆非,道:「這事您都知道了?您還特意跑一趟,我真過意不去。我們妯娌以往就是這樣,五弟妹那人心不壞,就是嘴巴直了些。我也是聽聽就忘了。您不用多心。」

  這話是說,五夫人一向如此,大夫人都見怪不怪。妯娌十幾年,大夫人對五夫人的惡語相對已經無甚感覺了。

  盛夫人不知內情,見大夫人說起來乾脆慷慨,沒有半點虛假,心裡不由敬佩她的好度量。

  回去的時候,盛夫人還跟東瑗說:「大夫人真叫人敬佩。」

  對於娘家的嬸嬸們,東瑗印象都很好,除了五夫人自幼嬌生慣養不成體統,其他幾位伯母各有長處。大伯母旁的先不論,作為宗族長媳,她有容人氣概,為人不陰私,該有的公正都有。

  她作為長嫂、長輩,都很合格。

  人都有缺點和私心,可是在其位謀其政,能做到她該做的,不刻意與人為難,大伯母這些方面都很好。

  「大伯母總是如此。」東瑗笑道,「在祖父、祖母面前,替家裡其他人維護;又在家裡其他人面前替祖父、祖母爭臉。」

  盛夫人就笑了笑。

  像薛家那麼大的家庭,嫡長子媳婦的確難做。

  能做到人人敬佩,是件很難的事。

  回到盛昌侯府,雨漸漸停歇,東瑗送盛夫人去了元陽閣後,才回了自己的靜攝院。

  羅媽媽等人迎了東瑗,說世子爺回來了,在小書房。

  「表少爺也來了……」羅媽媽輕聲笑道,「不知怎麼回事,弄得一身狼狽……」

  東瑗微微蹙眉,問哪個表少爺。

  「今年中了榜眼的那位表少爺啊。」羅媽媽笑起來,「你還有幾位表兄中了榜眼不成?」

  榜眼,就是三表兄韓乃華。

  東瑗不由吃驚,問他來做什麼。方才在薛家碰到韓大太太,也沒聽說有什麼事啊。

  羅媽媽等人都說不知。

  東瑗問:「小書房什麼時候上茶的?」

  尋芳道:「半個時辰前。」

  東瑗就讓小丫鬟去沏茶,她親自去給盛修頤和韓乃華添茶水。

  見東瑗親自拎了茶壺進來,韓乃華忙起身,恭敬沖東瑗作揖,喊了表妹。他比東瑗幾個月,雖然模樣很智齒,卻是東瑗的表兄。

  東瑗覺得被他喊表妹,心裡挺怪異的。他明明就是高中男生的模樣。長得像不太像韓大太太,身量頎長纖瘦。東瑗現在的容貌雖然瞧著也很年幼,可她感覺自己的言行舉止,嫣然是個成熟的大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