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對薔薇道,「你等會兒把那茶葉分開,給二奶奶送一半去。」

  盛修頤問;「當時她也在跟前,爹爹沒有賞她?」

  東瑗搖頭,道:「當時五姑奶奶才走,爹爹正生氣呢。他問茶是誰沏的,二弟妹連忙說是我。在這之前,爹爹把泡茶的丫鬟打十杖,攆出去了呢。二弟妹急著摘清,爹爹大約是因為這個,才沒有一併賞她。爹爹的心情誰也摸不透,我和娘都沒敢多嘴。」

  盛修頤聽到二奶奶葛氏出了事就把東瑗推出去的話,眼眸微沉,繼而才笑:「不過是點茶葉。你再叫人送去,她還以為你誠心噁心她。算了,你留著自己喝吧。」

  東瑗笑道:「她怎麼想是她的事。不過是點茶葉,她要是真噁心,以後咱們妯娌間也別處了。」

  盛修頤看了眼自信又大度的妻子,心裡充盈著暖意,他笑了笑,放了碗,不由自主伸手摸了摸她的頭。

  東瑗蹙眉:「哎呀,你端碗的手又沒洗,油沾到我頭髮上了…….」

  盛修頤看了看自己的手,並無油漬,但是很不服氣的往自己衣裳上使勁揩了揩,攤給東瑗看:「已經沒油了。」然後端起碗,若無事情吃了起來。

  東瑗看著他的動作,瞠目結舌。

  怎麼覺得這樣的盛修頤有些痞氣?

  而一旁服侍的羅媽媽和薔薇想笑又不敢笑,兩人憋得要死。

  第197節補償(1)

  第197節補償(1)

  吃了飯,誠哥兒也睡了,乳娘和丫鬟們把誠哥兒抱回了楨園,東瑗和盛修頤亦躺下歇了。

  東瑗睡意不足,盛修頤拿著本書斜靠在引枕上看著,帳內有光線,東瑗更加睡不著。

  她翻了身,問盛修頤:「這幾天教太子念書,吃力麼?」

  盛修頤輕笑:「太子很聰明,也好學,從前請的先生都是博學鴻儒,他一肚子學問。很容易教。」

  他說的很輕鬆,東瑗卻覺得不會那麼容易。

  學生一肚子學問,對先生往往更加苛刻。先生若是不如學生,學生別說敬重先生,只怕先生飯碗不保。

  盛修頤的語氣里不像是強撐,那麼他果然是能震住太子了。

  淡淡燈火中,東瑗望著他的側顏沒有挪眼。經過這段日子的調養,他長胖了些,臉色也恢復了從前的模樣,下巴曲線堅毅完美,眼睛明亮,是個很英俊的男子。

  從新婚最初的相互試探,到如今的自在相處,時間仿佛在細水長流中不知不知消磨。

  她微微笑了笑。

  盛修頤放了書,回眸問她笑什麼,東瑗就側身不理他。盛修頤一邊看書,手不老實在她後背輕輕摩挲著。

  東瑗被他弄得有些身子酥麻,就轉身對著他,把他的手抱在懷裡,不准他的手臂亂動。

  「天和,五姑奶奶跟爹娘到底結了什麼仇怨?」東瑗輕聲問盛修頤。東瑗一直對五姑奶奶很好奇的:是什麼樣的妹子,可以在兄嫂面前如此囂張?

  盛家不是盛昌侯撐起來的嗎?

  嫁出去的姑奶奶,不都依靠娘家勢力才能在婆家昂首挺胸嗎?離了娘家的支撐,婆家也不會高看她吧?

  盛修頤聽到東瑗這樣問,看著她清湛的眸子裡帶著疑惑,他微微頓了頓,才道:「她是我祖父的姨娘生的……」

  東瑗更是錯愕。

  一個庶出的女兒,能嫁到文靖長公主府,絕對是靠了盛昌侯府的勢力。她是依仗盛昌侯,才謀取今日的地位,應該敬重盛昌侯才對。就算是嫡妹,有盛昌侯這樣權勢的哥哥,也會畏懼,何況五姑奶奶還是個庶妹。

  「她和大伯都是祖父的夏姨娘生的。」盛修頤提起他們,口吻平淡,而後想起盛家誰也沒在東瑗面前提過大伯父,就特意解釋,「在徽州老家,咱們還有個大伯。他早年死了,留下大伯母和大堂兄…….」

  「我知道。」東瑗道,「大堂兄去年來過。」

  她把去年盛修頤去了西北期間,盛修辰來京報喪、三爺去送葬等話,都告訴了盛修頤。

  「大堂兄來過?」盛修頤問。

  東瑗頷首,道:「……爹爹好像不高興。大堂兄也沒有多留,見了爹爹就又匆匆回去了。過了兩個月,大伯母沒了,是三弟回去送的。」

  盛修頤眼眸里閃過幾縷莫辯神色,看不出喜悲。他道:「大伯母人很好,她比娘大不了兩歲,竟然走的這麼早。」

  東瑗不知該如何接腔。

  盛修頤倒也沒有太多的感嘆,繼續說五姑奶奶:「我們北上的時候,夏姨娘正好去世,大伯身子骨不好,他們一家人便留下來守祖墳,五姑姑跟著我們來到了京城。」

  雖不忍心丟下祖父的血脈,卻也沒必要把庶妹認成嫡妹吧?

  「五姑奶奶手裡捏著爹爹的把柄?」東瑗小心翼翼問道。

  她想起當初嫁到盛家時,打聽到盛家的僕人都留在徽州,只有盛夫人身邊得力的康媽媽帶著同來。那麼,盛家在徽州自然是發生了不光彩的事。

  而五姑奶奶這般蠻橫,難道不是手裡捏了把柄?

  盛修頤沉思須臾,看著妻子白玉似的面頰,想著她的種種,心裡對她也放心,盛家的事,雖說不夠體面,卻也應該讓她知曉,畢竟她是盛家的人。

  對盛家,薛東瑗從未有過二心。

  「不算把柄。」盛修頤緩緩道,「五姑奶奶的生母夏姨娘是爹爹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