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姨娘的頭磕在地上,就是不起身。

  她重重給東瑗磕了三個響頭後,才抬起頭看東瑗,淚水磅礴,整個人虛弱得可憐,瞧著心生憐惜。

  她才二十三、四歲吧?

  在東瑗曾經生活的年代,她可能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子,正是人生如花盛綻的美好年華。而在這個年代,她已經是六歲孩子的母親。

  她跪在地上,挪動膝蓋向前,跪在東瑗腳邊,哭道:「姐姐,我身子骨不好。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痊癒回來。二少爺最是聽話孝順,求姐姐替妹妹看待一二,妹妹給姐姐磕頭。」

  舍不下鈺哥兒是真心的,卻也不是她哭成這樣的原因吧?

  她在等東瑗給她一個答案。

  她說,此去不知歸期…….

  她很聰明,清楚自己不是被送去家廟,而是莊子,她有被接回來的那天。可遙遙無期的等待,會讓她痛苦不堪。她想知道盛修頤是否向東瑗透露過,何時接她回來。

  所以她說著說鈺哥兒,想用鈺哥兒來打動東瑗。

  「別哭了。」東瑗卻溫和而笑,「世子爺昨夜告訴了我,你身子骨不好,爺體諒你,送你出去修養。你如今哭得這樣厲害,旁人瞧在眼裡,會道出是非的……你知道,府里的下人們總是說三道四,要是傳到鈺哥兒耳里……」

  陶姨娘身子一震,她的眼淚再也流不出來。

  薛氏知道,她知道陶姨娘為何被送走

  因為她說了盛修頤一模一樣的話:別叫人看出端倪,否則謠言對盛樂鈺不好這話昨晚盛修頤就說過。

  肯定盛修頤告訴薛氏的。

  陶姨娘拿盛樂鈺做藉口逼問東瑗歸期,東遊就拿盛樂鈺回擊她。

  「快起身」東瑗看了眼羅媽媽,讓羅媽媽和荷香一起,攙扶起陶姨娘。

  這次,陶姨娘沒有再掙扎,順勢站起了身子。

  「原先你們姊妹都在我跟前,大家一處,每日熱熱鬧鬧的。如今你要去莊子上,我心裡也是不忍的。」東瑗嘆氣道,「可留著你在府里,濕氣太重,對你也不好。我只能忍著,同意你出去……」

  她的語氣,好似從前和姨娘們姊妹情深,感情有多麼好似的。

  可東瑗進府這些日子,對姨娘們雖不打壓,卻也冷淡得很,還不如對自己身邊的丫鬟們親切。

  原來她也會做戲

  陶姨娘心頭又是一跳。

  為何到了這一步,她才發現府里的人藏龍臥虎,並沒有人比她笨。

  至少薛氏不比她笨。

  她從前真的小看了薛氏,還以為她只是個自恃美貌拉攏盛修頤心的嬌滴滴的貴族小姐。

  如今看著東瑗這番虛假卻聲情並茂的做派,陶姨娘對自己從前的大意與輕舉妄動悔恨不已。

  再給她一次機會,她絕對不會如此輕敵。

  她垂首,咬了咬唇。

  「俗話說,千里打廠棚,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東瑗又感嘆道,「況且你又不是不回來。世子爺說,濕毒不能用藥,要慢慢調養。雖說調養很慢,但只要你身上的病好了,心裡明白過來,自然會接你回府。」

  陶姨娘猛然抬頭,看了眼東瑗。

  這話是在回答她方才的問句嗎?

  薛氏的話,是不是在警告她:要等她想明白,等她徹底沒有了歪念,才會接她回府?

  那是什麼時候?是不是永無回府之日?

  盛修頤把陶姨娘的計謀都說給了薛氏聽,那麼薛氏為了自己和孩子,會不會在盛修頤面前說壞話,從此就不肯讓陶姨娘再次入府?

  想到這些,陶姨娘有種前所未有的清晰與絕望:原來她在世子爺和大奶面前,是如此渺小他們要打殺她,哪怕她有了孩子,哪怕她兒子再受寵,都可以用這等法子處理了她

  她再也不敢強勢和試探,又跪下磕頭:「姐姐,妹妹定會好好養病,早日健朗,回來盡心盡力服侍您您在府里保重身體,妹妹祝您和三少爺萬事如意,事事順心。」

  放下了一切,在哀求東瑗。

  同樣是孩子的母親,自然明白骨肉分離的痛苦。倘若讓誠哥兒立刻東瑗片刻,東瑗心裡都跟貓撓一樣。

  她又如何不能體會到陶氏想早日回府,害怕從此見不得盛樂鈺的心情呢?

  她既然已經能在求東瑗,而不是用鈺哥兒逼她,東瑗也見好就收,道:「你放心去吧,早日回來。」

  一句早日回來,終於讓陶氏的心微定。

  她的態度越發恭謙卑微。

  東瑗喊了薔薇進來,讓她打水來給陶姨娘洗臉。

  「抹些脂粉,出去的時候笑著。你是出去養病,是世子爺給你的恩典,對你的憐惜,應該高興。你又不是犯了錯。」東瑗笑著對陶姨娘道。

  陶姨娘看著東瑗自欺欺人,也跟著苦笑,頷首道是。

  東瑗就讓薔薇和橘紅服侍陶姨娘上妝,還賞了她一個赤金蝙蝠鬧春的鳳鈿。

  橘紅上妝手藝很好,東瑗的脂粉、胭脂又是宮裡內造的,片刻就將陶姨娘臉上的憔悴掩住,整個人比平日裡還要光艷幾分。

  她平日裡沒有化過這麼精緻的妝容。

  陶姨娘看著鏡中的自己,明眸若秋水,粉腮賽煙霞,只要不在薛氏跟前比,也是個艷麗奪目的女子。

  偏偏她倒霉,她的主母是名冠京華的第一美人,比東瑗一比,她就變得普通平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