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盛修頤也頓了一下,笑著半支起身子,問她:「怎麼了?」

  東瑗聲音靜而沉穩,問:「天和,陶姨娘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盛修頤一頓,也緩緩起身。

  「你別騙我家裡的姨娘送到莊子上去,旁人定會有不好的猜測。陶姨娘是個謹慎小心的人,她就算真的病重,也不會提這話她出去了,自有流言蜚語,鈺哥兒怎麼辦?哪怕她不替自己想,也會為了鈺哥兒忍著。」東瑗回眸,靜靜看著盛修頤,「況且府里才幾個池塘?因這樣就中了濕氣,也太滑稽陶姨娘不是這樣恃寵而驕的人。」

  盛修頤看著她。

  陰晦光線中,她的面容看不清楚,可字字清澈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打在盛修頤的心頭。

  他遽然覺得自己多事了。

  阿瑗不是他的母親。

  她比他的母親聰明、敏銳,並不是個會被人欺負的女子。她對待下人和孩子溫柔,平日裡文靜嫻雅,卻不是個懦弱的人。

  他想著替她擋了不愉快的事,卻忘了他的阿瑗是個敢弒君的女子。

  她骨子裡,並不曾對誰懼怕。她柔婉可親,卻將滿院子的人看的清楚,心中早已有數,不會著了誰的道兒。

  他的母親盛夫人是個糯軟善良的人,而阿瑗卻是個外柔內剛、見識過人的女子。

  他想著護她,卻只會讓她更加擔心。

  她這樣一番話,不僅僅合情合理,甚至把人性看得那麼清晰。對陶姨娘,阿瑗了如指掌。

  盛修頤的唇瓣有了個淺淺的弧度。

  「躺下,別受了涼。」盛修頤抱著東瑗,把她拉到被子裡,兩人合蓋一床被子,他摟住東瑗的腰,輕輕吻了吻她的面頰。

  東瑗順勢躺在他懷裡,靜靜等著後文。

  盛修頤就把今日睡蓮告狀的事,一一說給東瑗聽。說到陶姨娘收買戴媽時候,盛修頤語氣里有了些扼腕。

  他也覺得陶姨娘的計謀很巧妙,這樣聰明,卻不用在正途,叫人不由替她可惜。

  所以他方才去陶氏的院子,先說讓她不要多想事,把一切交給東瑗,而後句句在暗示陶姨娘他心中有數,對她敲打,先把她心裡的防線踩踏了。

  讓陶姨娘以為他早已掌握了具體的證據,甚至有了戴媽口供。

  陶姨娘心裡的防備被盛修頤推倒,心先亂了,才會有後面的胡編亂造,漏洞百出。

  盛修頤最擅長攻心。

  想要打倒一個人,先摧毀了他的心,而後就是瓮中捉鱉。

  「……鈺哥兒還在府里。孩子年紀小,倘若把她送去家廟,將來對鈺哥兒不好。」盛修頤又道,「讓她去莊子裡靜養半年,反省反省,倘若改過自新,再接回來。你不用替她說情。」

  東瑗半晌沒有說話,而後才嘆氣道:「其實我心裡也納悶,我進門的時候,芸姐兒對我還好,而後卻慢慢和我生疏起來。我想著自己像她那麼大的時候,也是情緒多變,就沒有深想。也不好常去她那裡走動。一則我懷著誠哥兒,自己精力也不濟;二則人言可畏,好心的,說我這個後娘是關心芸姐兒;若存了壞心,還以為我在打什麼壞主意。原來是有這麼一遭……」

  她頓了頓,又道:「聽說從前這院子裡是她幫襯著做主。如今我來了,她怕是想不通徹。出去散散心也好。」

  盛修頤微訝,笑了起來。

  她一句話就點出了陶姨娘這般行事的根本。

  她看待某件事,原來是如此的清楚明白。

  就這樣,陶姨娘出去的事,就算說定了。

  次日早晨去請安,盛修頤又把這件事告訴了盛夫人。

  盛夫人錯愕半晌。她想起昨日睡蓮說話時盛修頤那漠不關心的表情,還以為他心裡不以為然呢。

  哪裡知道,轉身直接就懷疑到陶姨娘身上,還把人給攆了出去。

  盛夫人心裡也擔心真的是有人搞鬼,寧可錯殺,也不能姑息。她自己是沒有很好的法子妥善處理,正犯愁呢。

  盛修頤來這麼一招,盛夫人樂得省力氣,就念了句阿彌陀佛:「陶姨娘生的單薄,咱們府里濕氣的確重。既然你們夫妻恩典她,就送出去吧。」

  她以為東瑗不知情,所以後面的話也沒說。

  盛修頤道是。

  請安後,東瑗回了內院,盛修頤去了外院,安排今日送陶姨娘走的馬車和隨從。

  巳初,陶姨娘穿著嶄新的藕荷色繡雙蝶戲花褙子,豆綠色八福襴裙,頭上戴著兩支嵌紅寶石金簪。她的丫鬟荷香也穿著簇新的衣裳,拎著包袱,跟在陶姨娘身後。

  陶姨娘不見了往日的明艷嫵媚,臉色煞白,眼底有深深瘀痕的,眼皮浮腫,似哭了一夜。

  薔薇、橘紅和羅媽媽,還有一群服侍的丫鬟們都不知道何事。見陶姨娘這樣憔悴,又是穿戴一新,還拎著包袱,像是要出門,都莫名其妙。

  陶姨娘跪下給東瑗磕頭,眼淚不由自主涌了上來:「姐姐……」

  她泣不成聲。

  第170節反應(2)

  陶姨娘這麼一跪,哭得傷心,屋裡服侍的丫鬟們都很聰穎,不等薔薇暗示,就退了出去。

  薔薇和橘紅年輕,怕陶姨娘在她們跟前抹不開,也退了出去,只留羅媽媽在東瑗跟前服侍。

  東瑗這才開口,對陶姨娘的丫鬟荷香道:「快扶你們姨娘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