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瞧來,天和那孩子沒有讓我失望。我現在把瑗姐兒接走,只怕傷了他的心。他既瞞著瑗姐兒,自是相信她的,他真心想留下她。他若是沒有法子,又知我疼愛瑗姐兒,自會去求我和老侯爺。

  畢竟將來是他們夫妻過日子,同甘共苦過,感情牢固些,咱們先不插手了」

  薛老夫人慢慢道來。

  世子夫人一驚,道:「娘,話是不錯的。可天和到底是盛文暉的兒子,哪有兒子忤逆父親的?」

  薛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天和是兒子,也是父親和丈夫。他若是不能兩頭做好,我的瑗姐兒以後還要吃苦既這樣,讓他試試,咱們不是還有後招?等他實在留不住,我自有法子」

  一副運籌帷幄的模樣。

  世子夫人榮氏笑,想著也只得如此。

  到底還是覺得東瑗這孩子命途多舛。

  那邊,盛修頤一整日都在陪著家裡的客人,直到黃昏時分,來福說有事請他,他才出來,徑直往城西的觀音庵里去了。

  庵里的老尼見他來,忙叫了恩公,請他去了後面的廂房,就關了庵門。

  盛修頤見了塵風堂給他找的十個人,個個面容普通,一看就是城裡的小商小販,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引人注目。

  他很滿意。

  然後頓了頓,把他要辦的事說給幾個人聽:「……興平王府一共大小五坐門,你們兩人守一處,日夜看著,倘若有小廝或管事模樣的拉著馬車出去,就跟著,千萬莫驚了人。」

  眾人很乾脆道是。

  盛修頤有各自賞了他們銀子,讓他們去辦。

  回程的時候,來福對盛修頤道:「世子爺,咱們在袞州的例錢早上送到了,我存在了老地方。」

  盛修頤問:「一共多少錢?」

  「二萬兩」來福道,「前段日子有個屠戶借了五百兩,到了日子該還一千兩的,他給不出,那幾個渾不楞的就把他打死了。袞州的太爺剛剛到任,就拿此事作法。後花了二千兩銀子,才將這事平了。一來一回,就短了三千兩在裡頭。」

  盛修頤臉色一瞬間不好看:「我多次說過,不准沾了人命官司」

  然後頓了頓,又道,「過幾日我尋個事頭,派你出城一趟,你就去趟袞州。這事是誰負責的,要小懲大誡」

  來福道是。

  盛修頤嘆了口氣,道:「這些年咱們也存了將近百萬兩,以後不管做什麼,都夠打點的。這樣損陰德的錢,也該丟手了」

  來福錯愕,道:「世子爺,現在正是好時候,就算順著藤兒摸瓜,扯了瓜藤也尋不到您頭上,怎麼丟手啊?」

  盛修頤表情里有了幾分溫情:「替孩子積點陰德。」然後又笑,「哪怕我丟手了,也不會一下子就全部丟了。咱們經營了快八年的,每年總有些進益,少不得你的好處」

  來福就笑起來。

  第138節尋珠(2)粉紅270+

  第138節尋珠(2)粉紅270+

  盛修頤吩咐完辦事的人,又急匆匆回了盛昌侯府。

  府里恭賀盛昌侯和三爺盛修沐封爵的宴請,盛修頤只是略微陪陪,其餘時間回靜攝院,逗弄孩子。

  偶爾也會去看看他的長子盛樂郝,聽孩子滔滔不絕跟他說師傅新教的詞賦,父子倆其樂融融。

  有次盛昌侯瞧見,就訓斥盛修頤:「自古嚴父出孝子,你這般對郝哥兒,將來他不長進,都是你做父親的不是」

  盛修頤當面恭敬道是,背地裡照樣對孩子們很慈祥,絲毫拿不出嚴父的架子來。

  他的兩個兒子亦親近他,不像盛修頤兄弟那樣從小在父親面前畢恭畢敬的。盛修頤的兩個兒子,特別是二子盛樂鈺,甚至會在他懷裡撒嬌。

  盛昌侯氣得不輕,恨不能親自替盛修頤管教兒子。

  只是孫兒們見到他,又是另一副懼怕模樣,他想教訓不知從何下口。

  盛昌侯原本想好了把東瑗和盛樂誠送走,以為鎮顯侯府的薛老侯爺亦會同意。不成想鎮顯侯不認帳,甚至厲聲訓斥他,讓他不要對皇帝的話斷章取義。

  於是盛昌侯就不顧薛老侯爺是三朝元老,在薛家的外書房同薛老侯爺吵了一架,氣哄哄回了盛府。

  他每每問盛修頤對東瑗和孩子的意思,盛修頤總是淡淡:「爹爹拿主意就好,孩兒無異議」

  「那你不要回靜攝院,免得在薛氏面前走漏了風聲。」盛昌侯對盛修頤道。他預定盛修頤在薛氏面前就軟了,禁不住薛氏花言巧語的哄誘,什麼話都藏不住。

  盛修頤道:「倘若不回,娘也該擔心了」

  這才踩到盛昌侯的痛腳。

  這件事亦不好再提。

  三月初九,終於有人來回話。

  盛修頤依舊去了上次的那個觀音庵,見了塵風堂的人。

  那人稟道:「小的跟著興平王的夏管事,一路出了京師,兩天的路程。有個清原縣,縣城東北角一個僻靜的胡同,有處精緻的宅子。夏管事馬車裡栽了米糧、肉蔬,都是些日常嚼用。

  開門的是個大漢,模樣挺凶的。

  等夏管事走後,小的就借著到那一處租賃屋子,叫到那門上,敲了半日的門,都不見有人來開。四鄰說這宅子早賣出去。近三年才有人來住,卻不知道是些什麼人,他們都不見這屋子裡有人進入,只是偶然聽到男童的說話聲。倘若聲音高些,就立馬就低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