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盛家三爺盛修沐忍不住心裡想,真夠為難人的,薛家肯定想立二皇子為儲,薛貴妃娘娘為後;盛家自然是想立三皇子為皇儲,盛貴妃娘娘為後。皇上明知兩家的心思,還故意如此問。

  這怎麼回答?

  兩位侯爺也半晌不語,都在猜測元昌帝的用意,生怕說錯了惹惱了皇帝。

  「薛太師,您說呢?」元昌帝突然開口問。

  薛老侯爺笑了笑,道:「陛下,老臣不過是太師閒職,倘若聖恩眷顧,早已致仕歸隱。朝中大事,老臣豈敢胡亂圈點?盛太傅年富力強,是國之棟樑,老臣想聽聽盛太傅的看法。」

  倚老賣老,把問題踢到盛昌侯這裡。

  盛昌侯心裡恨薛老侯爺的狡猾,也道:「薛太師過謙。您是三朝元勛,比我等有見識。我等皆洗耳聽薛太師的高見。」

  相互推諉。

  薛老侯爺哈哈笑起來:「什麼三朝元勛。老骨頭一把。不過是聖恩盛隆,才積年賴居朝堂。未來咱們聖朝,要靠盛太傅中流砥柱。您但說無妨。」

  元昌帝看出了這兩位老狐狸在相互推卸。便知道問不出所以然,呵呵笑起來,打斷了兩位侯爺的對弈:「今日留下幾位。亦並不是為了此事。天和得勝回朝,朕備了家宴款待,想請薛太師陪同。」

  說罷,轉臉問盛修頤,「天和還沒有見過四皇子吧?」

  盛修頤去西北,是盛昌侯和鎮顯侯共同保舉的。如今宮裡設宴為他接風,請鎮顯侯和鎮顯侯世子爺作陪,也是情理之中的。

  況且兩家都是皇親。

  盛修頤連忙起身,恭敬道:「臣恭喜陛下喜得龍子,臣尚未見過四皇子。」

  元昌帝笑起來。起身帶著他們去熙寧宮入宴。

  又吩咐婁友德:「去把四皇子抱來,給國舅爺瞧瞧。 」

  婁友德道是。

  幾個人跟著元昌帝,去了御書房西南角的熙寧宮用膳。

  那裡早已備了珍饈肴饌,瓊漿美醪。

  元昌帝居首席,依次是鎮顯侯、盛昌侯、沐恩伯盛修沐、薛子侑、盛修頤。坐定後。便有內侍進來服侍用膳。

  四周垂著湘竹簾幕,一陣悉悉索索的腳步聲,樂工輕坐在簾幕後。片刻便有悠揚絲竹聲入耳。

  酒過幾巡,元昌帝似有醉意。

  內侍抱了四皇子來。

  盛修頤上前給襁褓里的四皇子行禮,誇他面相富貴。

  元昌帝見盛修頤絲毫沒有年輕人的傲氣,言行謹慎小心。甚至有些膽小。他真的難以置信盛修頤可以收服西北大營的那群大老粗。

  可當著盛昌侯和鎮顯侯的面,元昌帝又不好質疑功臣。

  內侍抱著四皇子,鎮顯侯和盛昌侯亦紛紛上前行禮。

  一圈下來,內侍又把四皇子抱了下去。

  元昌帝看了眼坐在下首的盛文暉和盛修頤,將酒樽擱在案几上,笑著問道:「朕聽聞柔嘉身懷六甲,小公子尚未出世嗎?」

  東瑗是御賜的柔嘉郡主,是同元昌帝的姊妹。所以他問起柔嘉,語氣很隨意,好似兄長對妹妹的關心。

  盛修頤走的時候,東瑗只是猜測有了身孕,並未確診。

  看來是懷了身子。

  他拿著銀飾象牙著的手微微緊了緊,瞬間又鬆開。

  而在場的其他人都心裡一咯噔,怎麼好好問起東瑗?元昌帝對東瑗的心思,甚至被東瑗刺傷一次,旁人可能不知道,盛昌侯和鎮顯侯、薛子侑、盛修頤、盛修沐心裡卻是一清二楚的。

  盛昌侯心裡起了些許戒備,卻不敢不答:「回陛下,太醫說郡主是這幾日臨盆的日子。不過孩子尚未出世。」

  元昌帝的表情就微微頓了頓。

  眾人皆看得清楚。

  薛老侯爺心頭湧起些許的不安來。

  薛老夫人說過,元昌帝一生沒有吃過太多的虧。太后進宮八年才得了太子,先皇百般寵愛。倘若說讓他不得如願的,就是太后和蕭太傅。

  蕭太傅尚未除去,太后就瘋了。

  而今蕭太傅亦定罪。

  那麼近來讓他求而不得的,只有薛氏東瑗了。

  「朕……」元昌帝倏然站起身,身子有些晃,好似醉了般,婁友德忙攙扶著他。

  元昌帝推開他的手,道:「朕沒醉。」然後他搖搖晃晃般站立著,高聲道,「朕作踐六年,如今江山方才安定,竊國惡賊才除。這些年,朕的江山大權旁落,以致黎民百姓受苦。此乃為君不義。」

  然後他緩步下了高階,背著手,身子依舊微晃。

  御前侍衛小心跟在他身後。

  他繼續道:「太后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才有了朕。如今內亂使除,太后卻重病。神志不清,而朕束手無策。此乃為子不孝。」

  「皇后崩,尚未出服,蕭家就家破人亡。雖是國法難容蕭家,終歸是朕愧對結髮愛妻。此乃為夫不仁。」

  元昌帝一邊走,一邊慢慢道來。

  他好似在敘述自己的幾大罪狀。

  最後,他站在盛修頤面前。頓了半晌,才道:「……明珠遺海,此乃為父不慈。」

  這句話出口。在場眾人聽得一清二楚。

  饒是再老練沉穩,喜怒不顯於色,鎮顯侯爺也變了臉。

  明珠遺海…….

  為父不慈……

  怪不得剛剛說東瑗。

  盛昌侯手裡的金樽就哐當一聲落地。他的嘴唇都哆嗦起來。元昌帝的意思,是薛氏東瑗肚子裡的孩子,是龍種,是滄海明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