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盛夫人很感激:「老祖宗太客氣了,我們怎麼受得起?平日裡我都沒好東西孝敬老祖宗,還收老祖宗的東西。再說,大雪天勞您跑這一趟,我心裡就更加不落忍了。」

  榮氏呵呵笑道:「親家夫人客氣了。您別怪我們府里多事才好。」然後拿了護膝給盛夫人瞧,「倘若是普通的東西,也不會巴巴跑這一趟。這是海貂皮做的,滴水不透,比山裡的皮毛都好。」

  盛夫人這才目露驚詫,用手摸了摸,的確跟山裡的皮毛不同,很滑溜。

  榮氏又解釋道:「我們家三老爺在南宛國遊學,不知是什麼造化,居然做了那國主的師傅,教那國主些咱們中原的詩詞。知曉盛京冬日寒冷,三爺從南宛國宮裡拿了這個,前幾日才送到盛京。」

  盛夫人這回不敢收了,推辭道:「老祖宗年紀大些,這個應給老祖宗的,我怎能收下?」

  想著又覺得不妥,人家送這個來,分明不是為了給盛夫人的,而是給東瑗的。

  盛夫人正想怎麼改改這話,留下一副給東瑗,世子夫人榮氏已經笑道:「您瞧,這大雪天我來一趟,您叫我又帶回去?老祖宗還不罵我辦事不利?您放心吧,總共送了三副來,老祖宗留著呢。」

  三副,大約是鎮顯侯和老夫人一人一副,另外一副或許是給薛家什麼要人的。

  倘若是平日裡,盛夫人也就順勢收下了。東西雖然很珍貴,盛家也是還得起的。

  可恰逢國喪,這東西大有用處。

  薛東瑗頭胎懷子,薛家是怕東瑗凍著了落下病根,又怕只給東瑗送、不給盛夫人送,盛夫人對媳婦和薛家有意見。

  這點情理,盛夫人會怎會不明白?

  她接了下來,對榮氏道:「您回去替我給老祖宗磕頭。」然後拿出一副,另一副依舊用榮氏帶來的包袱裹著,推到榮氏面前,笑道,「我是用不著的,阿瑗身懷六甲,我替她留了一副。這一副,您替我帶回去給老侯爺。我和侯爺是晚輩,老侯爺是長輩,自然先孝敬老侯爺。」

  榮氏推了再推,盛夫人很堅持,榮氏只得收下。

  盛夫人又把留下的那副當著榮氏的面給東瑗:「你收著,明日就戴它。娘正愁明日你凍著,這下放心了。」

  東瑗推辭:「媳婦不敢受。怎能媳婦戴著這東西,叫爹娘受凍?」

  盛夫人笑:「家裡有山裡的皮草護膝,雖不及這個滴水不浸,卻也是暖和的。你安心收下,來日誕下個大胖孫子,就是對爹娘極大的孝順了。」

  再推辭下去,顯得很虛偽,東瑗臉微紅,感覺接了,讓薔薇收著。

  榮氏在一旁瞧著,微微頷首。

  第126節歸期(1)粉紅票60+

  世子夫人榮氏給東瑗鬆了護膝,在盛家吃了午飯,又冒雪回鎮顯侯府。

  盛夫人和東瑗也踩著厚厚積雪,一直送到垂花門前。

  世子夫人回了薛府,剛到大門口時,見一隊車馬停頓,幾個穿著蓑衣的婆子撐著傘,扶一位穿孔雀藍緙絲斗篷的四旬婦人下車。

  身後跟著兩個石青色緙絲風氅的年輕男子。

  世子夫人定睛瞧了瞧,見他們高馬敞車,隨行的都是強壯的腳力,像是從外地趕路而來。

  瞧了再瞧,依舊不太記得是誰。

  停了馬車,婆子和花忍攙扶世子夫人下了馬車。

  門房上的人忙迎上來,給世子夫人撐傘。

  停在世子夫人前面馬車裡下來的人就都回眸看。

  門房的小廝見他們車馬華麗,也上前恭敬問:「哪裡來的貴客?」

  來客里的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子正要答話,那四旬婦人卻看著世子夫人出神,此刻哎喲一聲:「您是世子夫人吧?」

  榮氏微愣,越看這婦人越覺得眼熟,可現成的人就是想不起到底是誰,只得由丫鬟攙扶著走進些。

  那婦人迎了幾步,笑道:「多年不見,您還是這樣的好氣色。」

  笑起來,右邊臉頰有個小小梨渦,一臉的慈祥和藹。

  電光火石間,世子夫人猛然想起,驚愕道:「您……您是韓家大太太?」

  那婦人頷首:「正是妾身。給您請安了。」

  說著,沖世子夫人福了福身子。

  世子夫人忙上前,攙扶了她:「大舅母什麼時候進京的?」

  確定了對方的身份,世子夫人就換了稱呼。

  這婦人是當年韓尚書的大兒媳婦,東瑗生母韓氏的大嫂。他們家早年就搬回來韓尚書的桑梓安慶府。時過境遷。音容暗換,世子夫人一時間真沒有想到是韓家的人來了。

  「快裡頭請,快裡頭請!」世子夫人笑,也顧不上多問,「裡頭說話,怎麼站在雪地里?」

  韓大太太笑著道是。又喊了兩個年輕的公子上前給世子夫人請安。

  「這是老大乃宏。這是老三乃華……」韓大太太把兩個年輕的公子介紹給世子夫人認識。

  世子夫人笑著應了。見他們的車馬隨從,就知道他們是從安慶府剛剛進京的,世子夫人一手挽著韓大太太,一邊吩咐管事把韓家的車門從側門牽進去。 好生款待韓家的隨從。

  自己則領著韓大太太和兩位少爺去了老夫人的榮德閣。

  老夫人年紀大些,應說記性不如世子夫人,卻一眼認出了韓大太太。

  韓大太太感激得眼裡有淚。忙要跪下給老夫人磕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