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是在告訴東瑗,盛夫人送過來的兩個丫鬟,蘼蕪、杜若,行事不規矩?

  可盛夫人的本意,就是給盛夫人做通房丫鬟的吧?

  好像他不想要。他只想院裡規矩分明,丫鬟就是丫鬟,妻妾就是妻妾,所以把挑選丫鬟的任務交給了東瑗?

  東瑗忙道是,盤算著把紅蓮和綠籬的先派給他用,回頭稟明了婆婆,等到添置丫鬟的時候,再添兩個一等丫鬟在自己院裡。

  說著話,東瑗起身給他舀了碗湯,自己卻小口慢慢吃著。

  盛修頤見她吃得很勉強,以為她沒有胃口,就道:「你喜歡吃什麼,擬個單子給娘,讓廚房添上。忍讓一次,以後就處處委屈,日子還怎麼過?你不用害怕,爹娘都是通透的人。」

  東瑗倏然抬眸望著他。他已經低下頭去吃飯了。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這句話都讓東瑗心湖一動,漣漪陣陣。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他不想東瑗受委屈。

  她斂了情緒,笑道:「我沒有什麼忌口的東西,只是一邊想著事兒,吃飯慢些罷了。我剛剛在想,世子爺下午說在外院吃飯的,怎麼回來了?可是有事?」

  盛修頤正在夾菜,動作微頓,半晌沒有答話。

  東瑗不由忐忑,抬眸瞧他。感覺他耳根處有暗紅湧上,又仿佛是她的錯覺。他習武回來,肌膚泛紅很正常。

  他沒有回答東瑗的話。半晌,他放下筷子,起身道,「你多吃些,我去書房看會書……」

  臉比剛剛進屋時還要紅,似落荒而逃。

  東瑗先是微詫,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愣神,而後倏然醒悟過來:他是不是特意回來陪她的?

  一開始她沒有往這方面想。

  一旦想到了,又想起自己問他為何回來時,他的窘迫,好像真的是這麼回事。

  她的臉不禁也熱了起來。

  她居然問出這麼笨拙尷尬的話沒有經歷過感情,對這種事不能迅速判斷,直到事後左思右想才明白。可惜晚了。

  東瑗很懊惱,不知道盛修頤會不會惱羞成怒?他們在新婚中,丈夫回來陪妻子吃飯,怕她人生地不熟不自在,她居然巴巴去問他。

  怪不得他尷尬說不出話來。

  東瑗想到自己處處仔細,偏偏犯了這麼大的錯,悶悶吃了兩口飯,就放下筷子。

  大約半柱香的功夫,薔薇從外面回來了。

  她一邊服侍東瑗梳洗,一邊低聲跟她私語:「兩位林姨娘進府快十二年,一直無子嗣;二爺有兩個姨娘,也無子,二奶奶這些年只有二小姐,後來也不見動靜。世子爺房裡的范姨娘過府兩年,也無子。」

  然後,她的聲音更加低了:「大奶,二房、三房同四個少爺,都成親,妻妾好幾個,都是女兒,一個男孫都沒有」

  東瑗聽到這話,面上一肅。

  是天意還是人為?

  就說她們這一房,二奶奶房裡的姨娘沒有子嗣,可以猜測是二奶奶搗鬼。正妻自己沒有生下兒子之前,不想讓妾室誕下庶長子是可能的。

  那麼兩位林姨娘是怎麼回事?

  東瑗突然覺得人好難看透,她從前對世界的把握與通透好像一下子就失去了作用。她看著婆婆,直覺她是個敦厚善良的人,她眉宇間的溫良不是裝出來的。

  可公公的姨娘沒有子嗣,難道真的跟婆婆沒有關係?

  二爺的生母是婆婆的通房,那個女人好像沒有抬妾就歿了,也跟婆婆沒有關係嗎?

  「大奶,只要您和薛姨娘有了男孫……」薔薇低聲補充道。後面的話,她沒有說出來。

  東瑗卻明白。

  在盛家男孫急缺的情況下,只要她或者薛江晚生下男丁,她在盛家宗族的地位就徹底保住了

  「想誕下男孫?」東瑗微微苦笑,「那要看咱們的道行了。」

  東瑗此刻才覺得,她的滕妾薛江晚是個完全無用的人。她對薛江晚很了解,那個女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不過爾爾。

  倘若盛家子嗣艱難是人為而不是天意,那麼想要誕下嫡子,就需要步步算計、層層防範。而薛江晚的自以為是,她就算有命懷了子嗣,也沒命保住

  東瑗只能靠自己。

  到底是天意還是人為?

  越想,越覺得心裡亂糟糟的。

  她和衣躺下,直到亥初盛修頤才從小書房回來。

  他簡單的洗漱後,躺下背對著東瑗,沒有了昨晚的溫存體貼。

  東瑗則是累了一整日,見他回來,又不肯同她說話,她一時間亦沒有話題,說了句「我先睡下了。」就放心沉沉睡去。

  亥初三刻,東瑗已經進入夢鄉。而遠在東南角的元陽閣依舊亮著燈火。盛夫人還沒有睡,在等盛昌侯。

  盛昌侯今日比往常回房都要晚。

  康媽媽便在一旁服侍,跟盛夫人聊天解困。

  話題兜兜轉轉,就轉到了新媳婦薛氏東瑗的身上。

  「長成那樣,簡直是造物者的恩賜。」盛夫人笑道,「頤哥兒好福氣。你瞧見沒有,薛氏行事大方,說話得體,教養得規規矩矩。侯爺說要防她,讓我把蘼蕪和杜若給頤哥兒,可是我心裡思量,薛老夫人是什麼人?那是個敢告御狀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人鎮顯侯府幾次災難,甚至鎮顯侯被判當即問斬,她都能把丈夫救下來。她溺愛的孫女,品行能差嗎?我瞧著薛氏,就樣樣好,有薛老夫人的遺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