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喜得薔薇連連給世子夫人磕了三個響頭,心中卻想:什麼鄭姨娘覺得她像三小姐,不過是藉口。她是老夫人賞九小姐的,連世子夫人都無權做她的主,鄭姨娘哪裡敢看上她,還要了她去?

  回到拾翠館,薔薇就把她拒絕世子夫人的話,告訴了東瑗。

  東瑗一聽這話,就知道老夫人換了人選,把薔薇留在她身邊做管事丫鬟。東瑗忍不住彎起眼角笑:「薔薇,你這個傻丫頭,做了鄭姨娘的女兒,就是薛府的小姐了,你倒是誠心推了,多不識好歹?」

  言語裡很高興,並無刻薄之意。

  薔薇聽得出來,就嘻嘻笑:「我福薄,沒有做小姐的命。再說,我是個笨的,在老夫人屋裡,只認得老夫人;在小姐屋裡,只認得小姐,旁的東西再好,薔薇也不眼饞。」

  說的東瑗心中暖流陣陣。

  還有二十多天便要出閣,東瑗很想知道,薛府到底會選誰做她陪嫁的滕妾。

  不是薔薇,總有別人。

  歡愉又被這種無奈的情緒替代,東瑗有些悶。

  薔薇推辭了世子夫人的第二日,東瑗就聽說老夫人認了屋裡的寶巾做孫女,同家裡的庶出小姐一樣。

  寶巾是老夫人最喜歡的婢女,她是個孤女,小時候爹娘都在薛府當差,後她爹身子骨不好,她三歲她爹就亡故了。她娘是個膽小怕事的,在府里做事小心謹慎,獨自撫養著寶巾。寶巾七歲的那年冬季,她娘親也病逝了。

  後來她就一直在老夫人屋裡,從粗使丫鬟做到一等丫鬟。

  東瑗知道老夫人最喜歡寶巾。

  比起老夫人屋裡的其他一等丫鬟,寶巾沉穩、寡言,做事盡心,嘴巴很緊,瞧著有些木訥,誰討好她她都不受,眼裡真正只有老夫人。她行事雖然不知道變通,得罪了些人,可老夫人抬舉她,倒也無人敢欺壓她。

  寶巾,大約就是東瑗滕嫁之人了。

  聽到這個消息,東瑗眼眸微黯。雖知道老夫人是為了她好,雖知道寶巾嫁過去是為了她誕下盛家子嗣,為她在盛家固寵。可是她的心,就是難受。

  哪怕不是她自己做主的,妾室卻是她自己帶過去的,她自己把自己推入了一妻多妾的境地。

  在老夫人面前說了幾句話,就輕鬆把薔薇換下來,她應該很知足。可是心不由自主的揪起來。

  薔薇看得出東瑗聽到寶巾做了老夫人孫女時的不開心。她不明白東瑗為何不開心,但是她隱約猜到,寶巾做孫女,和她做乾女兒,都是為了同一件事,一件讓九小姐不開心的事。

  到底是什麼事?

  薔薇隱隱不安起來。

  三四月間,*光明艷,薛府幽香襲人,各色鮮花怒放爭艷,為春日添了喧闐。四月初一這日,盛昌侯夫人帶著二兒媳婦葛氏來給薛老夫人請安。

  東瑗是待嫁之身,原本就不應該見客。來客又是她未來婆家的人,更應該避嫌,家裡的姑娘們都去坐了,只有東瑗依舊在拾翠館做針線。

  盛夫人在薛府吃了午飯,而後陪老夫人說話,直到申正一刻才回去。

  東瑗讓薔薇去打聽盛夫人來做什麼。

  「給侯爺送生辰禮。」薔薇回來跟東瑗道,「盛家和咱們家原先不怎麼往來,盛家不知三月十九是侯爺壽誕,直到那日在涌蓮寺遇到才曉得。盛夫人回來就準備了禮物,今日才準備齊全,親自送了來。」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

  東瑗沒有多想。

  薔薇接著又道:「世子夫人把盛家二奶奶請去後花園逛了逛,單獨留盛夫人和晚兒小姐在老夫人跟前說話,說了一個多時辰,晚兒小姐出來時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了。老夫人和盛夫人臉色如常,倒看不出什麼……」

  東瑗聽了這話,手裡的針才微微一頓。

  盛夫人的來訪,難道還牽扯薛江晚?

  對這個遠房親戚,東瑗沒有好感。正月里知道東瑗被賜婚,嫁給盛修頤為繼室,十一妹被封淑妃,她居然挑撥東瑗和十一妹的感情,想讓東瑗去爭取進宮這個機會。

  薛江晚大約覺得:東瑗長得如此穠艷,定會想進宮去博一番前程;她估計也打聽了東瑗在老夫人跟前行走,才擺脫楊氏的迫害。那麼,薛江晚一定以為東瑗巴結老夫人,是為了那個進宮的機會

  所以她才敢初來乍道就挑撥離間。倘若成功了,東瑗會視她為知己,以後處處照拂她。有一個淑妃娘娘的照拂,她的前程會錦繡輝煌。單單這一點,值得她孤注一擲。

  有膽有謀的女子,可心地太壞,妄圖踩著別人謀取利益,令人憎惡與不齒。

  若東瑗不是有了後世對皇宮的認知,大約會很心動吧?再被薛江晚一挑撥,可能真的會去爭取。

  那薛東姝和東瑗姊妹之間,就是一場血戰。戰敗的那個人,註定悲慘。萬一不幸,兩敗俱傷,薛家也許一下子便損失了兩位孫女。

  從那時起,東瑗心裡就不喜薛江晚,雖然她孤身一人在薛家,很可憐。

  那次的事情,被老夫人敲打一頓後,薛江晚安分不少,再也沒有弄出什麼花樣來,在薛府平靜過了這些日子。

  東瑗看來,薛江晚並不是灰心喪氣,而是在韜光養晦等待時機。像她這樣的人,沒有達到目的,是不會罷休的。因為她一旦罷休,她的未來就看不到希冀。

  她的目的,就是謀個好姻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