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旦有了罅隙,花百倍心思都不一定能彌補。

  感情不僅僅需要付出,亦需要機遇。

  當年東瑗能夠得老夫人喜歡,除了她的虔誠隱忍、守禮練達,還有老夫人最疼愛的孫女薛家四小姐薛東婷正好出嫁,她膝下空虛,而其他孫女難入她的眼,東瑗正好代替了薛東婷,成為祖母跟前最得寵的。

  這樣的機遇,需要天時地利,以後想要如此湊巧就難了。

  而且感情是個奇怪的東西,倘若喜歡這個人,她的俏皮可愛,便是不諳世事的爛漫;倘若心中懷疑,便是處心積慮的做作。

  東瑗不敢做出一點讓自己後悔莫及的錯事,矜矜業業維持現在的恩寵。

  心口卻似簇了火焰,燒灼著她,令她寢食難安。

  她的玉佩,到底是丟在哪個角落,還是被昨日那位「太監」撿了去?

  想著,她的眸光便落在穿著月牙色杭稠裘襖的五老爺薛子明身上,心中微動。她的父親也每日上朝,朝中大小事務,他應該清楚吧?

  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了飯,便圍在老夫人的西次間分主次坐下,閒話家常。

  看著滿堂兒孫,老侯爺眉眼舒展。

  他把三歲的重長孫薛函嘉抱在懷裡,問他今年的粥好不好吃。

  薛函嘉是長房的大爺薛華靖的嫡子,是薛老侯爺這一脈的第四代。粉雕玉琢的嘉哥兒活潑又懂事,闔府上下皆喜歡。

  他眨巴著秋水般澄澈的大眼睛望薛老侯爺,奶聲奶氣道:「曾祖父,粥好吃。」

  童真的妙語,惹得大家都笑起來。

  老夫人懷裡則依偎著大爺薛華靖的嫡女,八歲的薛風瑞。比起東瑗她們姊妹,薛風瑞活得輕鬆又快樂,八歲依舊是懵懂幼兒,見曾祖父問弟弟,她亦搶著答:「曾祖父,今年的粥特別香甜……」

  大奶奶杭氏忙給她使眼色,輕聲道:「瑞姐兒,曾祖父問你弟弟呢。」就是說,大人沒有問,不要擅自插嘴。

  薛老夫人已經笑起來,捏了捏薛風瑞的臉頰:「今年的粥里放了乳酪,只有我們瑞姐兒吃出來了。」聲音里滿是慈愛。

  大家便附和著誇獎薛風瑞聰明,把大奶奶的話蓋了過去。

  說了會話,外院的管事說世子爺有客,請世子爺出去;然後總管事葛陶祥又進來說,蕭國公來拜訪薛老侯爺了。

  世子爺和薛老侯爺離開後,四老爺、五老爺及大爺、四爺五爺等人紛紛藉口外院有事,退了出去。

  屋子裡只剩下女人和孩子,氣氛輕鬆歡愉起來。

  老夫人又留他們吃飯。

  吃了飯,大家知曉老夫人中午小憩的習慣,都不敢久留。

  東瑗跟著五夫人和五房的十小姐薛東婉、十一小姐薛東姝、十二小姐薛東琳,及六爺薛華逸,去了五夫人的院子。

  姨娘們等著給五夫人請安。

  五夫人坐在東次間宴息處的臨窗大坑上,讓薛東瑗和薛東琳坐在自己下首,十二歲的六爺薛華逸抱在懷裡,薛東婉和薛東姝依次坐在挨炕的金絲楠木鋪著彈墨椅袱的太師椅上,幾位姨娘賜了錦杌,沿炕各自坐了。

  說了幾句話,五老爺從外面回來。

  五夫人就吩咐東瑗她們各自散去,不給她們在五老爺面前說話的機會,卻喊了十小姐薛東婉:「婉姐兒略站站,我有幾句話說……」

  薛東婉的生母何姨娘眼眸狂喜。

  和薛東婉同住在桃慵館的十一小姐薛東姝卻有絲不易察覺的不安。

  五老爺又留了薛東琳和薛華逸,其他人這才退出去。

  剛剛出了院門,五姨娘章氏就抿唇笑,低聲對薛東瑗道:「五爺真疼孩子,每次在夫人這裡吃飯,總是讓琳姐兒和逸哥兒陪著。自古嚴父出孝子,五爺倒也不顧忌……」

  這是在暗示東瑗,她雖然是嫡女,可是在五老爺心裡,和姨娘、庶女是一樣的地位。

  是挑撥離間嗎?

  東瑗裝作不懂,柔婉輕笑:「父親朝中事務繁忙,難得在母親這裡吃飯,自然想兒女繞膝。」

  章姨娘是前年翰林院掌院學士裴大人賞給薛子明的,今年才十九歲,明妍嫵媚,五夫人總是防著她,她的待遇不及其他幾位姨娘。

  難道她想借著挑撥離間,把自己和她拉到一個陣營,對抗五夫人?

  東瑗好笑。

  五夫人再厲害又能如何?拾翠館的大丫鬟和管事媽媽,拿的是老夫人屋裡的月例,不與五夫人相干。

  章姨娘還想說什麼,一旁的十一小姐薛東姝就拉了東瑗:「九姐,我聽說祖父書房那塊寶硯賞了你,可是真的?」

  東瑗頷首,也感激她把章姨娘的話打斷。

  「我正好沒事,去九姐那裡討杯好茶,瞻仰瞻仰那塊寶硯。」薛東姝嬌笑,挽著東瑗的胳膊就往拾翠館去。

  東瑗的拾翠館四周種滿了翠竹,繞過兩條迴廊,便是一大片桃林,桃林的西南角有棟精緻小樓,就是薛東婉和薛東姝住的桃慵館。

  「我做了梅花酥,十一妹幫我嘗嘗味道如何。」東瑗亦親昵沖薛東姝笑,然後跟幾位姨娘見禮,就回了拾翠館。

  薛東姝的生母二姨娘眼角有了幾縷淡然笑意,然後看到身後的三姨娘和四姨娘,問道:「今日怎麼不見妍姐兒和嫻姐兒?」

  十三小姐薛東妍今年八歲,是五房的三姨娘袁氏所生;十四小姐薛東嫻五歲,五房的四姨娘宋氏所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