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哪位皇族之人願意娶個蠻女為妻,且要在這一棵歪脖樹上吊死呢?聽到皇帝如此一問,那些到了年紀還沒有娶妻的王公們都低下了頭,沒有誰正告奮勇為君分憂;聽到水慕霞開口眾人以為可以躲過一劫,卻沒有想到他只是開個玩笑。

  皇帝瞪水慕霞:“要不要朕封你為親王,你去迎娶大陽蠻的王女為妻?”

  水慕霞搖頭:“糙民無德無能不敢妄念。”

  “你當真不肯為朕分憂?”皇帝的臉色有些不好看起來。應該逼一逼的時候就要逼一逼,不然水慕霞是不會乖乖上套的。

  水慕霞再瞧一眼紫萱——這種神情落在皇帝的眼中當然是高興,而讓太后看到當然是不喜:“糙民豈會不為君分憂呢?出使九黎需要的人不少,糙民自薦之不知道皇上以為如何?雖然糙民無德無能,但至少會說些九黎土語和蠻族之言,說不定到時能幫上什麼忙。”

  皇帝眯起眼睛來盯著水慕霞,過了好一陣子才道:“你向來是個憊懶的性子,會開口當真是難得;只是朕……”

  水慕霞馬上反悔了:“糙民也就是一說,自知學知淺薄,再加上糙民身子嬌弱,還是不要隨使團出去免得更添亂。”他說遠深施一禮就要歸座。

  皇帝哪裡能放過他?說起來當真沒有想到水慕霞反悔的如此之快,看來應該是知曉了他的心思:“朕只是擔心你沒有那個耐性,但你已經開口了朕豈能不讓你去歷練一番?學知淺薄才要行萬里路嘛,去九黎的正使就是你了。”

  水慕霞一臉的吃驚:“我是正使?不行,不行,萬萬使不得,還是請皇帝另請高明。”他是說什麼也不干。

  皇帝生怕有變,再者也怕水慕霞離開皇后宮想出什麼壞主意來阻止紫萱去九黎,因而是一再的堅持,連小時候皇帝為水慕霞遮掩功課沒有做完的事情都拿出來說,最終各讓一步:水慕霞做副使,讓禮部侍郎做正使帶使團去九黎。

  這個結果皇帝很滿意,有水慕霞在,再加上紫萱能得馬家一族相助,他還會給其一些兵馬,九黎那裡的事情應該可以解決的;並且把紫萱遠遠的支開,能讓太后睡得踏實,同時讓他的姑母、姐妹們都安穩些,也免得錢天佑再發瘋。

  水慕霞也很滿意,雖然他一臉的苦相和皇帝喝乾杯中的酒:如此一來紫萱可以離開京城,免得總被太后、公主們惦記。蕭家會為他所逼不再找紫萱的麻煩,可是那些公主們卻是無法無天慣了的,哪會那麼容易放過紫萱呢。

  如今紫萱進可以躲去九黎,一個不開心就可以留在九黎永遠不回上唐,這裡的紛擾當然同紫萱再無干係;如果九黎不成,紫萱再回來事過境遷,世事多變啊,到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是什麼情形呢——至少,給了他足夠可以安排的時間。

  各懷鬼胎的君臣對飲三杯後,皇帝開心的和太后又飲一杯;而水慕霞卻低下頭吃菜,好像是一肚子的沮喪實則是為了掩飾眼中的喜色。

  紫萱謝過恩後早已經起身,沒有想到連去九黎她就要和水慕霞一起,實在是忍不住在心中翻了個白眼;不過想到水慕霞的才能,她心知到了九黎要藉助水慕霞的地方肯定有,為了外祖父一家她倒是真心的想和水慕霞能有個愉快些相處。

  她著急去九黎救人:“不知道何人是婚使?”沒有婚使,就算是有了去九黎的正副使,她也不能馬上啟程的。

  皇后看紫萱一眼:“婚使還沒有定下人選來,而要娶親的人也沒有定下來呢;再說使團要啟程還需要準備很多事情,就是商隊至少也需要十幾天的準備,妹妹還是按住性子等一等吧。本宮知道你心急外祖一家人的性命,但是也不急在這十幾天了——九黎王后不會輕易殺人,不然也不會等到現在還容你外祖一家在世。”

  紫萱當然是等不及的,可是她還沒有說話那邊錢天佑已經道:“我,不,臣願為婚使。”

  皇帝差點被酒嗆到,看向錢天佑道:“太皇太后還需要你侍奉,你豈可以稍離?”

  錢天佑看到太皇太后不贊成的目光,只得低下頭默不作聲:沒有太皇太后的支持,他心知自己是不可能成為婚使的,就算是副使也不可能。

  太皇太后想了想道:“哀家倒是認為晉親王已經到年歲理應成婚了。”

  此話落到太后的耳中極為不快,要知道晉親王那幾乎就等於是她的另外一個兒子:“晉親王不妥,他的性子必不會得大陽蠻的承認。此事關係重大,太皇太后。”她向來和太皇太后不太和,倒不是因為她不賢惠,而是因為宮權之爭。

  說白了,就是太后遠不如端賢皇后有心機手段,在保地位、宮權的時候不能同時取悅於太皇太后;當然,她和太皇太后並沒有紅過臉,都是在宮中過了大半輩子的人,就算是再不和也不會擺在臉上。

  皇帝心知皇祖母和母后的性子,不敢讓她們在此事較勁,尤其太皇太后越來越糊塗,如果較起真來他和母后根本就拿其沒有法子:“皇叔那裡朕早有安排……”

  “小王是正使,大陽蠻的正使。”晉親王開口了,他低著頭看著眼前的杯子並沒有抬頭;他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不得嫡母太皇太后的歡心,不說其它就算是到了現在他的生母福太妃還住在宗廟中祈福——皇帝和太后想盡了法子也不能讓其回到宮中,或是到他的王府里享福。

  太皇太后的目光微微一閃,垂下眼皮來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於她來說,晉親王這一去少說也要一年半載的,在南蠻之地會發生些什麼誰也說不準:如果讓大陽蠻不高興了,興許晉親王再也回不來。

  202章正使203章打理一切204章小丫頭

  皇帝有皇帝的打算,為了安撫九黎讓其能代上唐抵禦南蠻,他把主意打到紫萱的身上,也只不過是看中紫萱身上有九黎的血脈罷了:因為九黎的國後害馬家親善南蠻各族,使得皇帝認為紫萱有何用之處;如果九黎的國後只是害馬家而親上唐,他定不會高看一眼紫萱的。就算現在高看紫萱,但他也有他的顧忌。

  紫萱有九黎的血脈,而剛剛和皇家的公主們有過不快,他還真是信不過紫萱;這是其一,其二是紫萱倒底是個女人,由她去九黎應對也實在讓他放心不下來,他需要一個能幹的人、又不會引起南蠻各國注意的人去九黎——此人,皇帝想來想去當然是非水慕霞莫屬。但是水慕霞於仕途功名根本不屑一顧,想要讓他成為出使九黎的人,實在是很難。

  可巧,今天水慕霞送上門來,讓皇帝在其對付錢天佑的事情上看出他的心意來,用紫萱來釣不怕水慕霞不上鉤。

  皇帝看著水慕霞眼底閃過精光,心知這次水慕霞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願不願意都要為上唐出份力。他的目光直直的定在水慕霞的臉上,如同在看一條入網的魚兒。

  水慕霞撫撫下巴看看紫萱,現在無人不知紫萱想去九黎之決心,無奈在他的眼中閃過:“糙民認為輔國縣主去九黎之事要從長計議才成。”

  太后開口:“哀家也不認輔國縣主受思親之苦,只是的確不能不考慮其安危,但也不能大動干戈免得生出不必要的誤會來;”她看向晉親王:“正好南蠻的大陽蠻遣使來示好,不如藉此機會遣婚使前去提親。”

  大陽蠻是南蠻較大的蠻族之一,人極好戰。如果能得大陽蠻之助,以後上唐也不必總是受九黎牽制,可以用大陽蠻來牽制九黎且能便南方的邊境更加平靜。此事當然是太后和皇帝商議過,因而太后才會如此說。

  “如此一來婚使正好途經九黎,護送輔國縣主護其周全且不會引人誤會;”太后繼續說了下去:“既然是遣使提親,人員當然不能太少,而且深入蠻族就算是些將士跟隨也能讓九黎之人諒解。”

  皇帝微微點頭:“母后所說得法子不錯,輔國縣主前去九黎也就不用擔心安危問題;只是,要提親總要有人要娶親才可以啊,如今我們皇族之中哪個到了娶親的年紀?”

  水慕霞笑起來,端起酒杯來遙敬皇帝:“依糙民看既然是要和親,由我們皇族之人迎娶不如由皇上您來迎娶——如此方顯我上唐之誠意,定能取得大陽蠻的信任。”此話當然是玩笑,因為蠻族之人都是雙雙對對,從不曾有妾室一說。

  做為對蠻族的尊重,上唐當然不可能讓大陽蠻的王女入宮為妃:就算是皇貴妃那也是妾室啊不要說皇帝已經有皇后,就算是無後也斷不可能迎娶外族之女為後讓其母儀天下的。最好的法子,當然是選個倒霉皇族出來,給其一個尊貴的出身讓其迎娶大陽蠻的王女為正妃。自然,這位皇族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再納妾、收個通房之類的。

  有哪位皇族之人願意娶個蠻女為妻,且要在這一棵歪脖樹上吊死呢?聽到皇帝如此一問,那些到了年紀還沒有娶妻的王公們都低下了頭,沒有誰正告奮勇為君分憂;聽到水慕霞開口眾人以為可以躲過一劫,卻沒有想到他只是開個玩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