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謝寧那些好吃懶做的老婆們在進入雲氏之後,大老婆就帶著一群小老婆懇求宋喬給她們安排一些活計,她們不想在雲氏白吃白喝。

  秋天的第一場雨終於還是下來了,淅淅瀝瀝的,不算大,卻纏綿的厲害,讓人心中充滿了愁緒。

  「有這樣的見識,我覺得謝氏還能輝煌起來的。」

  宋喬翻了一個身,將下巴放在丈夫的胸膛上幽幽的道。

  「沒機會,這跟謝寧是不是有才華無關,他的本事再好,皇帝不用全白搭。謝寧也沒有抱著建功立業的想法去的陽關,而是想著多少能立下一些軍功,讓謝氏莫要被歸類到罪囚的行列里去。謝氏想要東山再起,看他兒子這一輩人吧,他這一輩子算是毀掉了。」

  「五天前,謝長川的小妾來找我們看病的時候,跟下人還有些頤氣指使的模樣,誰能想到,僅僅幾天之後,謝氏大宅就空無一人。夫君,您說,陛下會殺了謝長川嗎?」

  「不會,不過,發配田橫島已經不可避免。」

  「妾身聽當利說,這一次去田橫島的人很多啊,大概有上千人。」

  「人越多,局面就越慘,那座島不大,長不過四里,寬不過一里,容不下那麼多的人,一旦食物不夠分配,島上一定會發生不忍言之事。」

  宋喬哀嘆一聲道:「如果是這樣,還不如在關中被處死算了,死的時候多少會體面一些。」

  雲琅默不作聲,雨水打在窗外的竹葉上沙沙作響,就像秋蠶正在吞噬桑葉一般。

  兩人都沒有睡意,抱得時間長了,就有些相互安慰的意思,也不知過了多久,喘息聲才停下來。

  這種環境下,相互取悅,相互安慰的心思很濃,對於過程並不是很講究,也沒有多少愉悅可言。

  謝寧算是雲琅的朋友,白登山時候的謝長川也算得上是一位敦厚的長者。

  回到長安之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個鋼鐵一般的漢子,身處溫柔鄉之後,很快就垮掉了。

  雲琅這時候就在想,留著一個虛弱的匈奴對大漢來說或許不是什麼壞事。

  至少會讓大漢的君臣們知曉,天下還沒有平安,大家還需要小心謹慎。

  皇帝終究是要滅亡匈奴的,西極的天馬沒有得到,崑崙山上的白玉沒有采盡……皇帝不會停下西征的腳步。

  秋雨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讓人煩躁,雲琅披衣而起,站在桌案前,磨好了墨,宋喬挑亮了燈芯,幫他鋪好紙張,等待丈夫下筆。

  「臣,雲琅叩拜:古人云:內無法家拂士,外無強敵外患者,國恆亡!而今,大漢天兵稱雄宇內,兵甲之利,遠超前代,凡陛下一聲令下,雖千萬里之敵教之滅亡,亦非難事……寰宇天下,敢稱兵仗者寥寥無幾……」

  雲琅寫了整整一夜的《自潰論》天明的時候,午時就已經出現在劉徹的案頭。

  劉徹看的樂不可支,拍著桌案呼喚阿嬌一同觀看。

  阿嬌剛剛到來,劉徹就舉著雲琅的摺子對阿嬌道:「看看,看看,一個自稱混吃等死得傢伙,居然從謝長川的事件中咂摸出一些東西來了。告誡朕,要戒驕戒躁,莫要以為平定天下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還告訴朕,平定天下,不過是在修築萬里長城的時候,擺下的第一塊磚。重新修訂上中下三戶,讓我大漢百姓吃飽穿暖,再無下戶,才算是真正的蓋世功業。」

  阿嬌湊過來看了一遍《自潰論》點點頭道:「雖然是老生常談,雲琅能想起來給您上這樣的摺子,難能可貴了。」

  劉徹點點頭道:「朕也這樣認為,他的奏章全篇都在用謝長川做例子,說此人在白登山的時候,不可謂不忠瑾,不可謂不英勇。回到長安才幾年就退化成了貪官污吏,膽子之大駭人聽聞,蛻變之速,前無古人。最後還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來警告朕,謝長川蛻變不過是疥癬之疾,如果朕變成了謝長川,才是天下的災難。呵呵,你別說,這道奏疏里還真是有些新東西,小中見大,朕預備將這封奏疏昭告天下,你以為如何?」

  阿嬌撇撇嘴道:「雲琅寫出來的奏摺有幾個人會重視呢,這樣的詔書就該陛下親自動筆,親自告誡天下,趁著謝長川一干人的教訓血還沒幹,告訴他們大漢國時至今日,還沒有到驕矜自滿的時候。雲琅以前就說過,國家富裕了,最容易出蛀蟲,倉庫滿了,最高興的就是鼠雀。就如同他在奏疏上說的,如今打敗匈奴不難,平定天下也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讓大漢國真正的走進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第八十章 培養貪婪心

  雨還是在下。

  已經下了六天了。

  如果再不停止,地里將要成熟的糜子等作物就要倒在地里了。

  今年上林苑裡的牲畜遭了災,糧食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遭災了。

  農家的主要食物就是糜子,夏日裡出產的麥子跟稻米都用來糶賣交了皇糧。

  勛貴家對於秋糧並不是很在乎,反正他們家裡的糧庫中裝滿了精細的食物。

  霍仲孺坐在輪椅上,看著兒子催促家丁們騰空糧庫,他的精神很差,整個人胖了一大圈,這其實不是胖,而是浮腫了。

  霍光安排好家事之後,就回到父親身邊輕聲道:「倉庫準備好了,就等雨停之後,好收割糜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