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刑秋輕輕嗤笑了一聲,道,「選在這裡,皇帝礙於面子。他倒是可以不必死了。」

  陳微塵看著階下謝大人, 卻搖了搖頭, 道:「你仔細看,他是要死的。」

  刑秋仍有些不信:「哦?」

  只見那謝大人對著上方御座,自懷中取出諫章:「臣謝兗, 請削官體,開科舉,養精兵,革舊制,變新法。」

  眼下眾目睽睽,即便是只為了從諫如流的美名,皇帝也不能不接,不能不看。

  便有宦官取了,奉給皇帝。

  皇帝展卷而讀,臉色卻是愈來愈差,讀至一半,將那諫章往面前一擲:「一派胡言!」

  龍顏一怒,眾人皆噤若寒蟬。

  唯有謝大人一個,昂然抬頭,與面色不善的皇帝對視:「今日我朝,至腐至朽,如不變法,再難回天。」

  皇帝俯視下方眾人,強自按捺下方才看見諫章中「亡國之象」「與昏君何異」這般激烈詞句時的怒意,道:「如今正值清平,都中繁華,不輸往日,愛卿多慮。」

  皇帝大約是知道這類文人的,曉得他們喜歡「死諫」的美名,接下來就要陳情,就要撞柱。

  然而諫官愈正直,顯得皇帝愈昏庸。撞柱——這是萬萬不能的,他對身邊的宦官使了個眼色,宦官彎下腰迅速離開,傳下命令,令侍衛們嚴陣以待,一旦發現不好的苗頭,立刻用御前失儀的罪名將人制住。

  「都中繁華,源於重賦,天下清平,乃是偏安。二十年中,無須外敵入侵,我朝國力殆矣。」

  「偏安」二字,實在刺耳,皇帝深吸幾口氣,將「愛卿多慮」又重複了一遍:「如今我朝外有天險,內有良田,休養生息,來日……」

  不等他說完,謝大人重重叩一個頭,聲音沉悶,額上滲出血珠。

  「陛下,」他一字一句:「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

  將「無德」二字明晃晃甩在皇帝頭上,他全然不顧皇帝已漲成豬肝的臉色,又是叩頭,鮮血淋漓。

  皇帝胸脯狠狠起伏几下,侍衛長察顏觀色,知道是到了自己為陛下分憂的時候,喝一聲:「御前失儀,妖言惑眾,大膽!」

  便帶了一眾手下向中央去,要把人帶下。

  ——卻被駭人一幕鎮住。

  只見那謝大人緩緩閉目,兩行血淚滑下!

  「陛下,」他聲音悲切,「陛下,聽臣一言——」

  陳微塵所在桌上,一行世外人卻都凝了臉色。

  謝琅小聲道:「這是……」

  侍衛長喝斥手下:「還愣著做什麼!」

  「大人……」一個手下,伸手,抖抖索索道:「你看那裡。」

  侍衛長循那手指看去,也是一驚。

  那一行血淚滑下的同時,謝大人十指指尖也洇出血來,鮮血滴落玉階,忽然瘋狂蔓延,先是紋路猙獰,繼而大片暈染。

  不多時,那晶瑩的白玉階已成了血玉階。

  而血色的蔓延仍然沒有止歇,以他身體為中心,漣漪般散著。

  侍衛們實在不敢接近那詭異的血灘,甚至被逼退了幾步。

  滿座驚駭。

  皇帝身體不穩,向後跌去,喘了幾口氣,看向刑秋的方向:「國師,這、這是……」

  刑秋輕輕「咦」了一聲,伸出手來,朝那處凌空一抓,手指緩緩合攏。

  隨著他的動作,鮮血蔓延的勢頭稍減,眾人驚疑不定的目光便又投在了國師的身上——一場進諫,竟成了如此詭譎的場景。

  皇帝見國師果然神通廣大,心中稍安,喝一聲:「謝兗,你竟使邪術!」

  話音未落,卻見刑秋臉色一變,火燒一般迅速撤回右手。

  血跡像是有生命一般扭動起來,猛地掙脫束縛,血海一樣掀起波濤。

  刑秋皺眉看自己的手,而一旁謝琅冥思苦想。

  卻是葉九琊沉聲道:「天書殘卷有載,儒起於巫,以血祭天地,為『祀身』有奪氣運之功。」

  陳微塵問他:「此法要如何用?」

  「文氣聚集之地,至赤至誠之心,佐『祀身』秘法。」

  桃花宴選址大有講究,眼下座中又有許多文臣,民間書生有才學者亦聚集於此,果真是「文氣聚集之地」。

  「可他一介凡人,如何得知?」

  兩人對視一眼,葉九琊道:「是遲前輩。」

  陳微塵也想起來之前那句「靜觀其變」來。他嘆一口氣:「既然是她出手擾皇朝氣運,我們也只好乖乖看著——虧得我們與她要做的事情是同一樣,不然誰能算得過這老妖婆?」

  皇帝看見以謝大人為中心的翻騰血海,心中大駭,聲音顫抖:「國、國師……」

  陳微塵手肘碰碰刑秋:「不要去管。」

  國師大人抬眼瞧瞧外面明顯暗下來的天色:「是了,我反正也沒有這樣能耐。」

  他施施然起身,到皇帝御座前:「陛下,此乃天意。」

  皇帝臉色煞白:「天意——如何是好?」

  話音剛落,白光閃動,外面轟隆一聲雷響,震人心魄。

  肅冷的狂風哐當一聲刮開窗戶,近百個桌岸上寫詩用的宣紙呼啦啦掀起,滿大殿飄飛紙頁,像極了送葬時一把一把撒下的紙錢。

  「唯今之計,陛下假意納諫,變革新法,下罪己詔,臣藉機顯現天瑞,以示陛下誠心,天意昭彰,正可藉機封禪以定民心。」刑秋說得煞有介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