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快死的人了,怎麼還扯她肩膀晃得這麼有力?

  ——明蘭被晃的悠悠醒來,迷濛的眼前出現綠枝放大的面龐,她急急道:“……夫人,夫人,您醒醒,郝管事遣出去的人回來了,您不是叫我一有人回來立刻叫您麼……”

  明蘭猛的驚醒,定定神,趕緊叫綠枝服侍自己起身更衣。

  外頭雨已停了,天色昏huáng,夾著半邊依依不捨的蒙蒙灰藍,遠處添上幾抹黯淡的橘紅,映得庭院中的樹葉都帶了些許頹廢,池邊幾株秋日裡栽下的晚jú叫風吹的微微搖晃,仿佛詩里寫的那般,huáng昏月影殘jú落,晚風秋水澹碧波。

  明蘭扶著翠微穩穩走去,傍晚涼慡的空氣叫她精神大振,偏廳不很遠,幾步便到,只見郝管事已躬身等在廊下,身後跟著幾個滿頭大汗的小廝;一坐定,明蘭便趕緊問qíng形如何。

  郝大成統共派出去十幾個小廝,此時陸續回來幾撥。明蘭心知此事干係極大,倘若之後無事,自己豈非有挑唆抗旨之嫌,是以也不拿無手書等信物,只叫小廝去傳上一句‘倘若宮裡有來宣旨的,請多叫小心,我家夫人覺著不對勁’。

  小廝們跪下行禮後,明蘭叫他們站著回話。

  最早回來的去鍾家和段家報信的,非因這兩家路近,而是待報信人趕去時,段夫人和鍾夫人已攜婆母和兒女進了宮,小廝一問主家已走,便飛也似的趕回來。

  ——明蘭心頭一驚,連這兩家也饒上了,難道自己真料中了?

  其次是耿家,因耿宅路遠,快馬趕去的小廝恰好早到一步,上氣不接下氣的傳達完主母的話,前頭宣旨的儀仗便到了。耿夫人雖不識字,但心思靈活,明蘭的話,她既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因怕抗旨連累了丈夫,一咬牙,便將兒女從後門送出,對天使只道‘去外地走親戚了’,然後自己跟著入宮了。

  ——明蘭搖頭嘆息,卻也無可指責。

  末了,那小廝還道:“耿夫人還說,請夫人看在相交一場的qíng分上給她做個證,若她有個好歹,叫耿大人討她娘家四房的三舅姥爺的二姑娘做填房,旁的狐狸精不許找。”

  明蘭:……

  相形之下,張沈兩家的消息就振奮多了。

  ‘申辰之亂’時,張夫人正是被扣在宮裡的倒霉人質之一,一朝被蛇咬,如今京中局勢有異,她豈能無有警惕,甫聽這旨意,張夫人當場生了疑慮。她也不咄咄質問,只仗著身份高貴,纏著兩個天使不住繞話。

  她的娘家夫家俱是頂尖的名門望族,打小起進宮便跟走親戚似的,皇城裡頭的規矩套路遠比明蘭更為熟稔,沒繞幾句,那兩個宣旨的便現出破綻。張夫人執掌英國公府數十年說一不二,當場發作,拿下來宣旨的一干人等。

  小廝趕到時,張夫人正張羅著要將‘假傳旨意的賊人’送交有司衙門法辦,叫小廝向明蘭轉致謝意後,還順帶送來四個精悍的弓手。

  “張夫人只說‘以備不測’,旁的便什麼不肯說了。”那小廝疑惑,暗想莫不是要打仗了。

  明蘭愈發心慌,大約張夫人也察覺出什麼,可無憑無據,並不好說;她繼續問道:“那沈家呢?”

  另一個小廝上前回道:“張夫人已給國舅府遞了信,本來國舅夫人想帶著兒女避去娘家,可聽國舅夫人身邊的媽媽說,鄒姨娘和大哥兒姐兒不肯走,累得沈夫人只好也留下。小的去時,沈夫人已託病趕走了來宣旨的那幫人,正關門戒嚴府內呢。”

  明蘭點點頭,轉頭道:“郝總管,就這幾家回來了麼?”

  郝大成面露難色,拱手道:“回夫人,就這幾家。”頓了頓,又道,“小的本想使人去打聽,可今兒晌午時分,重陽門那處有人械鬥了一場,如今劉大人已下令京城戒嚴了。”

  明蘭心頭咯噔一下,郝大成見狀,連忙又道:“夫人勿要憂心,小的自作主張,使人往親家府去瞧了。三舅太太說府里一切都好,還說若是得便,叫親家太爺下衙來瞧瞧夫人,唉……眼下怕親家老爺沒法來了。本來還想去忠勤伯府給大姨太太報個信的,可出門就碰上戒嚴,便走不成了。”

  文官沒事,武將家眷卻……?怎麼與上回qíng形迥異。

  明蘭眉頭擰成一團,如何也想不通,只能再三吩咐郝總管加倍戒備門戶,切不可輕忽失察,郝大成心知qíng形不妙,守衛干係重大,連聲應下,隨即下去辦差。

  正要回嘉禧居,忽聽外頭一陣喧譁,夾雜著女孩驚呼之聲,沒等明蘭發話,只見一個圓胖憨拙的女孩連滾帶爬的進來,噗通撲到自己跟前。

  明蘭忍不住笑道:“傻丫頭,一下午跑哪兒去了,累得綠枝給你看了半日爐子,仔細回去她擰你!”

  小桃抬起頭,慌張道:“夫人,不好啦!石二哥適才從外頭回來,他說……說……”

  “他說什麼?”明蘭臉色凝重。

  小桃急急道:“劉劉,劉大人,他,他……被刺了……”

  “什麼……?!”明蘭胸口急劇跳動。

  “不過沒刺中。”小桃咽下口水,補完。

  明蘭幾乎要尖叫:“把話一口氣說完!”

  差點把她嚇死!——“到底怎麼回事!哪兒聽來的!”

  小桃趕緊吸足一口氣,開始:“今兒中午石小哥叫我到外院去吃辱鴿我說可惜沒有酸甜的桑葚果來配他說他知道有個鋪子賣的南北果子極好我說外頭好像戒嚴了他說不打緊當年江淮兵亂時他還扛著小侄女滿街跑呢……”

  望著笨丫頭憋通紅的圓臉,明蘭閉了閉眼睛,嘆道:“好好說話,先喘氣。”

  小桃大口喘氣,半死不活的繼續道:“於是石小哥換了身小廝短打就出門了,我等了半天他才回來。他說趕去時,那家店已關門了,不過他記得附近還有家鋪子賣的果脯也不錯,就是那掌柜的愛缺斤少兩……”

  “別提你們那果子了!”明蘭只覺得血壓刷刷往上冒,“撿要緊的說!”

  小桃很委屈,講故事本來就要來龍去脈的嘛,“……石頭哥剛出了扇子胡同口,就聽見街上有人喊‘有刺客’!石頭哥趕緊往街上跑,誰知當頭碰上劉大人侍衛隊的小陳哥。小陳哥說中午重陽門有人鬧事,劉大人遍尋鄭駿將軍不到,正要親往五城兵馬司問責,誰知騎馬過前邊拐角時,屋頂和四面忽然冒出一大夥蒙面人行刺。劉大人受了傷,好在命保住了。”

  明蘭長長出口氣,疾言厲色道:“你個笨蛋!外頭亂成這般,你也敢叫石小兄弟出門,若有個萬一,怎麼跟他哥哥嫂嫂交代!他人呢?還不滾過來,臭小子,看我不教訓他!”

  小桃結巴了:“他他他……受了些皮ròu傷,現下正給屠二爺看呢。”

  明蘭陡然飆高嗓音:“不是說沒碰上刺殺麼!”

  小桃心虛的低頭:“那家店的掌柜見石頭哥穿的寒酸破舊,拿陳貨充新鮮的欺負人,叫石頭哥嘗了出來,理論著要退錢換貨,誰知那掌柜忽然發橫,叫幾個拿棍棒的夥計出來嚇人。石頭哥氣不過,就跟他們打了一架……”

  明蘭一點火氣都沒了,嘆道:“很好,很好,那果子究竟買回來了沒?”

  小桃昂首道:“石頭哥把他們都打趴下了,那掌柜的白送了幾斤最最上等的蜜餞!”看見明蘭後頭的女孩們都在偷笑,訕訕道,“回頭分給眾位姐妹嘗。”

  明蘭仰天長嘆——京城一片混亂,外面賊逆橫行,多少權貴人家膽戰心驚,這對活寶居然還因零嘴的質量問題跟人打架?何等粗壯的神經!

  見一旁的翠微已憋笑的快內傷了,侍立後頭的幾個小丫頭無不扭嘴扯臉,明蘭無力的揮手道:“罷了,你扶我回屋後,換身衣裳,就去看石小兄弟罷。若叫石當家夫婦知道這事,不知還要不要你當弟媳婦……”

  傻丫頭居然也知道臉紅了,扭捏著挪過去,和翠微一邊一個攙起明蘭,緩緩往外頭走去,一路上翠微不住打趣小桃,明蘭在旁聽的好笑,略略解了些心頭的煩悶。

  忽聽一個小丫頭驚呼:“瞧呀,那邊走水了!”

  眾人忙回頭,順著小丫頭的手臂看去,只見遠處冒起高高濃煙,滾滾火光傳至老遠。

  甫入夜的天空,如沾了煤灰的淺色布匹,墨黑的且濃且淡,襯著金烏西垂僅餘的光暈,遠處的火焰耀眼的驚心動魄。

  “夫,夫人,那方向不是……?”翠微驚疑不定。

  明蘭沉默的點點頭:“這麼高的火光,定是極高處的屋宇起了火……應是皇宮。”

  ——終於開始了。

  四周靜悄悄的,女孩們看來看去,彼此的目光中儘是驚懼。

  明蘭靜靜望向遠方,半邊臉沒入昏暗曖昧的暮色,半邊臉被沖天火光映的閃爍晦澀。然而,她卻從未這麼清楚明白過。

  中午崔媽媽勸她歇息時,曾說“夫人想多了,上回‘申辰之亂’被宣進宮去的都是哪些貴人呀,咱們又不是皇親國戚,捉您去何用”?

  當時她也不明白,現在都明白了。

  世易時移,當年四王爺作亂時,先帝健在,政軍權柄皆歸於帝位,四王爺缺的是正統的名分和宗族世家的承認,是以誆了滿京的皇親國戚和勛貴女眷進宮為質,需要qiáng逼閣僚和大學士寫詔書。而現在……唉,睿王,睿王!

  明蘭曾遠遠見過那個十歲左右的男孩,生的粉妝玉琢,又聰慧好學,溫文有禮,於士林中頗有美名,與鐵腕qiáng硬的當今相比,更得世家權貴的讚譽,連聖安太后和皇后都十分喜歡——果然是要拿這孩子做文章麼!

  睿王是先帝明旨入繼四王爺一脈的,三王爺又是先帝立過儲君,序位猶在當今天子之前,皇帝繼位方幾年,權位未穩,若不幸‘bào斃宮中’,幾位皇子一齊‘遇難’或失蹤自然更好,如若不然……那就只能看誰的腰杆子硬了。

  京中局勢未明,多數的軍隊西征在外。

  撇開生死不明的張顧一路,薄老帥重傷臥chuáng,伏將軍未必爭得過老jian巨猾的甘老將軍,何況聖德太后的娘家盤踞西北多年,盤根錯節,經營非同小可;而沈從興一路,如今實際掌控軍隊的是段成潛等人。

  倘宮變成功,讓睿王先繼位稱帝,再以家眷兒女要挾這些將領,便不怕大軍回京勤王,生米已煮成熟飯,不認也得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