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彭壽家的叫訓的滿臉土灰,連聲念錯,不敢再說話了。

  另一位方臉的婆子瞥了彭壽家的一眼,嘴角暗諷,上前一步道:“稟夫人,我這兒有個計較。自開春後,那班子泥瓦匠分三班開工,每日三餐外加茶水點心,都是不老少的。我看澄園的幾位老姐姐們,很是忙不過來,不如……”

  明蘭不發一言,只微微蹙眉,似在思忖此事的可能性。

  那婆子暗窺明蘭臉色,連忙又道:“我們幾個原本就是廚房上,以前主子多,廚上人手也多。雖兩位老太爺搬走時,也帶走了些廚子,但還是空下許多人手呀,咱們白領著月錢,也是心裡不安。”

  明蘭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其實澄園裡的確人手不夠,光伺候主子那是剛剛好,可一有個什麼旁的活動,就立刻捉襟見肘,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她。

  “只是現下已有人管著這事了……”採買伙食可是一樁肥差。

  那婆子見事有鬆動,趕緊趁熱打鐵:“不用夫人費神。咱們幾個只去給老姐姐們幫手便是,別的一概不敢插手的。”

  明蘭微微凝神,看了她一會兒:“這豈不是太麻煩你們了。工頭們天不亮就要吃飯,你們就得半夜走許多路過來。還有……別的法子麼?”

  那婆子聽出明蘭話里的暗示,驚喜的抬頭:“這個……若夫人信得過,咱們沒三日支領一筆銀子,在空的廚房裡預備飯食,跟澄園的老姐姐們一個樣兒,按時提著送過去,反正其中兩處工地離咱們那兒也不遠,一應鍋碗瓢盆都是現成的。夫人,您看……”

  明蘭點點頭,輕輕揮手:“成。就這麼辦。”

  那婆子立刻跪下謝恩,感激不已,滿口‘夫人仁慈能幹’的好話,旁邊眾婆子看著,直是又羨又眼紅。

  “你是范安家的罷。回頭你就去找廖勇家的,叫她帶你去帳上支銀子,下午晌就去辦,明日就開工,可來得及,好,那就這樣。”

  下頭那范安家的磕頭如搗蒜,明蘭微笑道,“不過醜話說在前頭,你既領了我的差事,就得照我的規矩來,若飯食不好,或是誤了鐘點,我可是不輕饒的。”

  范安家的抬頭高聲道:“若辦不好,夫人只管拿我下酒菜!”

  明蘭忍不住,撲哧笑了出來,屋裡的丫鬟們也是樂了。

  幾個廚房婆子,外加一些打雜的媳婦丫頭,四五兩房走時沒把她們帶走,太夫人和朱氏也沒要她們,只叫她們這麼閒著,回頭裁了差事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之前未受重用,之後也沒見有出頭的機會,能用就先試試吧。待會兒把這些人的資料翻出來看看才是真的。

  “夫人……”另一位帳房上的婆子道,“那,這帳目?”

  “如今工事還沒修完呢,還是照老樣子。兩邊各管各的,你們這個帳房只管太夫人,大嫂和弟妹這三頭,另使喚人手的月錢,不過你要向我報帳。我這兒的對帳規矩,你每個月去郝管事那兒支領銀錢,然後造冊,錄入……這不用我來教你了罷。以前是以前,如今是如今,祖宗本有留下來的用度成例,主子怎樣,下人怎樣,咱們照辦就是。”

  那婆子聽的暗驚,心想你卡住了進項銀子,我這帳房以後不過是個過場,你叫我滿我就能滿,叫我空我就得空著。“那……倘有個要緊的呢。我這邊帳上的常例銀子不夠,那可怎辦?”

  明蘭一陣發笑:“你這媽媽真是好笑。你統共那麼些銀子,拿不出來有什麼辦法,總不會有人殺了你罷。若誰急要銀子,你就指著我這兒的帳房給他,叫他來這兒支銀子!你手裡的銀子,卻是專項專用,別拿買糕餅的錢去買了脂粉便好!”那婆子聽懂了,暗道明蘭厲害。

  邵氏是個識相的,朱氏是要面子的,至於太夫人母子……跨這麼老遠來要錢,想來她也不好意思今日買個古董花瓶,明日要副寶石頭面,顧廷煒的老娘和老婆都是私房厚厚的,想來他也不會向帳上伸手買鳥買馬什麼的。其實就算那母子倆亂買一氣,明蘭也有對策,叫帳房將明目銀錢細細記下,待分家那一日,把東西一一羅列,用公中的錢買的,自然不算私產,是要列入分家項目的。

  “那主子惱了可怎麼……?”那婆子猶自憂心。

  明蘭利落的打斷她,緩聲道:“如今叫你管帳房的是我,我不惱了你就成。”

  那婆子如醍醐灌頂,終於理清了頭緒,首先這位新夫人看著頗和氣,大約是不會追究之前的帳目了,只要求以後好好干,其次,以後自己的主子就是她了。倘若自己叫她不滿意,那這差事也算到頭了。

  明蘭捧著銀耳羹慢慢吹著,慢悠悠的掃視下頭眾婆子的臉色。

  由於太夫人預料不到顧廷燁會殺回來,所以之前的幾十年,她一直都是以替自己兒子做鋪墊,而用心經營侯府的,從人事分管到支出條例,基本清楚和離,並無多少糜爛腐敗之事,便是眼前這幾個婆子也是個能幹活絡的,就是眼睛刁的很,太愛看人下菜碟了。

  “如今七姑娘也出閣了,大哥還沒出三年,想來家裡也不會大肆宴飲的。撐死了不過是逢年過節,請親戚朋友們來吃頓便飯。”明蘭放下盅盞,交握纖細手指,緩緩道,“太夫人也說了,之前花錢花海了去了,如今家裡不寬裕,你們也是知道的,我盼望各位用心做事才好。”

  其實只要按照她的預算來過日子,是絕對不會入不敷出的,還能存下些積蓄來,將來好給蓉姐兒嫻姐兒置辦嫁妝,哦,還有肚裡的這個小混蛋。

  下頭一個穿戴體面的婆子笑著上來,滿臉討好道:“瞧夫人說的,如今咱們侯爺正得皇上重用,再緊巴還能緊巴到咱們府里?便是咱們下人出去,在外頭也是風光的呢。”

  明蘭靜靜的看著她,她訕訕的停住了笑。

  “……去年我整治聖上發下來的田莊,莊上有個管事,雖入了顧家的奴籍,卻依舊欺壓良善佃戶,直逼出了人命。侯爺便把那管事四肢打斷,送往有司衙門發落,最後斷了個斬立決。侯爺又把那管事一家老小七口人,一氣發賣到了乞力巴赤。”

  眾婆子臉色發白,屋內靜如落針可聞。

  “還有,去年八月,澄園有幾個不省心的,合謀不軌,侯爺察覺後,便直接把那幾家都發去了西北做苦役。”

  彭壽家的心頭一震,這事她捕風捉影知道些。那時顧廷煜剛過世,藉著辦喪事,賴媽媽在兩府之間走動勤快,後來也不知怎麼了,賴家的兒子叫人告了徇私貪腐,落了個發配充軍,賴媽媽一家足足八口人,無聲無息就不見了,連帶著澄園也沒了好些人,也不知賣去哪裡了。

  自這之後,澄園愈發嚴得跟個鐵柵欄般。

  “你們是顧府的老人兒了,看著侯爺大的,可比我嫁進來的日子長多了。”明蘭並未有半分恐嚇之意,只一概平淡直敘,“侯爺是個什麼性子,你們想來比我清楚。”

  顧廷燁是個什麼性子?眾婆子低著頭,面面相覷。

  十歲敢騎著烈馬在市井裡橫衝直撞,一路上傷了十幾個百姓,老侯爺賠錢賠禮無數;十二歲敢揪著堂兄顧廷煬的領子往糞池裡按,險些沒把人淹死(不過拖上來時也熏暈了);十三歲,眾人從屋頂上把吊了半夜的顧廷炳救了下來,人已凍嚇的半死;十四歲就敢把令國公的世孫拴在馬後,拖著在校場跑了三圈,令國公差點沒把官司打到御前去;到了十六歲,更是見天兒的跟老子叫板,敢回嘴,敢動手,一腳下去,把多少個不長眼的奴才踹得吐血。

  如此彪悍盛名,眾婆子不禁縮了縮脖子。

  明蘭就要這個效果,她涼涼道:“這裡預先說一句,有些事兒,就算你們欺我年輕臉皮薄,不好發落老人兒,可也得想想侯爺。反正哪日我若沒法子了,就只能去請示侯爺咯。”

  這個威脅很奏效,眾婆子老實的退了下去。

  捧著肚子,明蘭仰天看屋頂,不敢過多的做針線看書,怕壞了眼睛,現在晚上雖有些娛樂活動,卻依舊無聊,這種時候,最適宜的活動莫過於搓麻將。既不過分勞累身體,又能鍛鍊腦力,可惜為了保持美好形象,明蘭死死忍著。

  最可恨的是小沈氏,託言說要求子,想走十廟祈福,居然鼓動了婆母,此時春光正好,天氣也一日暖過一日,鄭老太太在家養病久矣,想著也不知自己還有幾日活頭,頓時心癢。鄭將軍夫婦均是至孝,見一向安靜無求的母親流露出門踏青的願望,便是無論如何也想替母親達成願望的。如此,小沈氏便打著陪婆婆的旗號,開開心心出門遊玩去了。

  你說她自己出門也就罷了,明知明蘭此刻閒的發霉,還故意時時送信過來饞她,一會兒是‘山澗水頭好極了,回頭給你帶一筐酸果子來,又脆又香’;一會兒又是‘這裡風光極好,站在山頂,幾yù凌峰而去’——這個不愛讀書的,還寫錯別字!應該是‘風’好不好!

  明蘭愈發氣悶,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和這半文盲絕交!

  要說還是娘家人疼她,約又過了七八日,王氏帶著新兒媳柳氏連同華蘭一道來了,明蘭擺出前所未有的熱qíng來迎接,不料卻見王氏一臉漆黑。

  明蘭請她上座後,便去打量一旁侍立的少年婦人,只見她上著大紅百蝶穿花銀鼠薄緞襖,下著淺芍藥紅鑲兩指寬黑絨邊的萬福字百褶裙,漆黑的頭髮一絲不亂的梳成了個圓髻,頭上規矩的戴著赤金五鳳朝陽大釵,耳畔是一對大珠墜子。

  怎麼說呢?很正規的打扮,從頭到腳找不出毛病來,很正規的一個人,從站立的姿勢,到視線下垂的角度,都完美的好像教科書里出來。不過長相嘛……明蘭以前見過她,如今仔細打量,便知小桃的觀察沒錯,雖有幾分端正文氣,但的確長得挺……嗯,挺國泰民安的。

  “這位便是新嫂嫂吧,合該我上門去看嫂嫂才是,卻叫嫂嫂勞累了。”明蘭給王氏行過禮,便趕緊請柳氏坐,那邊華蘭早已不客氣的自己坐下了。

  “六妹妹快別這麼說了。”柳氏的聲音倒好聽,寧靜溫雅的,“都是自家人,說什麼勞累的,你如今身子重,正該如此。”

  丹橘見不得明蘭捧著肚子還太活潑,已趕著把她攙著坐下了,明蘭已看出王氏不對勁了,這時候不能說她‘氣色好’,也不能光說場面話。她想了想,趕緊道:“瞧太太似是瘦了,想是這陣子累著了。太太可要好好保養才是,大哥哥大嫂嫂都在外頭,指不定多心疼呢。”順帶配上微蹙的眉頭,恰當的顯出關懷和擔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