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蘭瞥了一眼墨蘭,墨蘭被明蘭目光一掃,不安的動了動坐姿;明蘭轉過頭,斟酌著語氣,道:“說不上最要好,不過投緣多說兩句罷了。”

  連姐兒是個藏不住的人,立刻道:“那她為何不肯嫁我二堂叔?”

  明蘭雲裡霧裡,完全糊塗了,反問道:“你二堂叔是誰?”連姐兒見明蘭一臉懵懂,急了,低吼道:“就是寧遠侯府的二公子!剛才就站在老侯爺身邊的呀!”

  明蘭瞬間明白了,宛如被打了一悶棍般向後仰了下,心裡大罵自己是豬,剛才磕頭磕糊塗了,竟然忘了這茬子事兒。

  最初代的襄陽侯與寧遠侯是一對兄弟,不過第二代襄陽侯無嗣,也不知怎麼搞的,他沒有從自家兄弟那裡過繼侄子,反而從老家的顧氏族人里挑了一個幾乎不搭界的來做嗣子,從那時起,襄陽侯與寧遠侯便斷了往來,連子孫的名字排輩都不一樣。

  不過如今,襄陽老侯爺獨子早逝,只有平寧郡主一個女兒,他努力到五六十歲時,知道自己終究是生不出兒子來了,只好過繼侄子來做嗣子。所以剛才老侯爺身邊才會聚集了那麼一大幫子顧家子弟,怕都是衝著這爵位來的,連姐兒的父親便是老侯爺的一個侄子。

  剛才站的人里有嫣然的前未婚夫?該死的,居然沒注意看!

  明蘭使勁兒回憶適才的qíng景,好像……似乎……,她拜過的一群表叔中是有兩個獐頭鼠目的,不過到底是那個獐頭的,還是那個鼠目的呢?明蘭恨不得抓自己腦袋,怎麼也想不起來。

  “我們兩家從不往來的,這回是我大伯爺特意去請的,想請寧遠侯爺幫著挑個嗣子;我也是第一回瞧見那家的人,他家大爺身子不好沒來;來的是二爺和三爺。”

  連姐兒抬著頭,嘟著嘴道,然後繼續追問明蘭,“你說呀,為什麼余家大小姐不肯嫁過去呀,是不是聽說了什麼不好的傳言?”連姐兒的話雖說的像是擔心自家人,可表qíng出賣了她,她分明是一臉興奮的只是想知道八卦罷了。

  明蘭有餘家編好的第一手藉口,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淡淡道:“不是的,不過是當年余閣老與大理段家有過口頭婚約,後來兩家人天南地北分隔開了,大家便也忘了,誰知年初的時候,段家來信提起這樁婚事;余閣老是守信之人,便二話不說的應下親事了。”

  連姐兒難掩失望之色:“就是這樣嗎?”

  “是呀,還能怎樣?”明蘭儘量讓口氣真誠些,“其實余閣老挺中意寧遠侯家的婚事的,這不,又將二小姐許了過去;親事定了吧?什麼時候?”

  聽不到猛料,連姐兒很失望,甩甩袖子,隨意道:“定了,就在正月底。”

  然後又岔開話題和墨蘭如蘭聊起天來,明蘭這才鬆了口氣,學王氏的樣子在袖子底下雙手合十,暗念道:阿彌陀佛,幸虧余家的善後工作做的好,沒露出一點風聲,不然恐怕她也要折進去,太上老君作證,以後她再也不衝動了。

  第53回 襄陽侯府一日游(中)

  女客漸漸到來,一群服飾華貴的太太奶奶們三一叢四一堆的坐在一起吃茶說話,正當妙齡的小姐們也多起來,有認識要好的便湊在一起說話;在座的女眷們不是來自公卿門第便是高品大員之家,至少也是出自官宦世家。

  墨蘭似乎見到什麼人,笑著起身而去,走過去拉著三兩個華服少女說起話來,連姐兒轉頭對明蘭笑道:“你姐姐可真好人緣。”如蘭看著在人群中說笑的墨蘭,不悅的扁扁嘴,道:“這種自來熟的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會的。”

  明蘭看去,發覺墨蘭在那群貴女中滿臉堆笑,見fèng插針的湊趣兩句,頗有巴結討好之意,不由得暗暗搖頭——不是同一個圈子的,再巴結難道能巴結出真友誼來?

  連姐兒的這一房屬偏支小輩,她也認識不了幾個權貴,又懶得敷衍,便依舊和兩個蘭坐在一塊兒。

  “可惜如今兒天冷,地上都結了薄冰,不然咱們可出去逛逛;過逝的老侯爺夫人來自江南大族,因此這園子仿的也是江南園林,要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可好看了。”連姐兒惋惜的看向窗外,似乎十分想出去的樣子。

  明蘭看著外頭白茫茫的一片,畏寒的縮了縮腳趾,對著連姐兒笑道:“你是本家人,什麼時候不能來?待天兒暖些吧。”

  連姐兒搖搖頭,苦著小臉道:“郡主姑姑規矩大,我們這些分了家的親戚來一趟也不容易,何況最近她常請些貴客來,尋常不叫我們進園子的。”

  正在生悶氣的如蘭聽到這句話,終於回過神來,問道:“莫非是嘉成縣主?外頭都說郡主和六王妃交好呢。”連姐兒故作一臉神秘道:“我可沒說喲;……哎呀,說曹操曹操到。”

  說話間,外頭婆子傳道,六王妃並嘉成縣主到了。

  平寧郡主率先出去迎接,所有坐著的女客立刻都站起來,或跟著出去,或規矩的站在原地等,坐在角落的兩個蘭和連姐兒不引人注目,三個女孩悠閒的縮在一旁看著。

  過不一會兒,呼啦啦進來一群錦緞珠光的女眷,當頭一個中年美婦正和平寧郡主親熱的說話,後頭跟了一個前呼後擁的少女,明蘭知道,這便是六王妃母女了。

  六王妃生的白淨富態,一身大紅金團壓花妝花褙子,瞧著蠻和氣的,她身邊聚攏了許多女客問安,明蘭再去看嘉成縣主,只見她身姿曼妙,氣度華貴,一張嫵媚俏麗的瓜子臉脂粉薄施,明蘭忍不住笑了笑,輕聲道:“縣主和郡主倒有幾分相似。”

  連姐兒拍著明蘭的肩膀,輕呼知己:“你說的太好了,我也這麼覺著,只老也說不出來!”

  嘉成縣主約莫十五六歲,正是含苞yù放的迤邐年華,被七八個貴女圍著說話,便如眾星拱月一般,一忽兒嬌笑一忽兒戲謔,長袖善舞的模樣,竟與平寧郡主有六七分相似。

  再看平寧郡主,她如今把一腔熱qíng都用在六王妃身上,熱絡的幾乎跟親姐妹一般,其餘人便不怎麼搭理了,如蘭陰沉的瞪著,忽低低道:“馬屁精!”

  明蘭嚇了一跳,趕緊去看四周,好在人聲嘈雜,也沒人聽見;明蘭連忙把如蘭再拉開人群中心一些,到牆角找了個杌子坐,連姐兒也跟著過去。

  明蘭挑了話頭,扯著如蘭一道說泉州時的南方風光,連姐兒還沒離開過京城,十分好奇,明蘭那會兒病的一腦門子漿糊,自也不知道,兩個女孩連連追問之下,如蘭終也起了興致,端著架子細細說起來,三個女孩嘻嘻哈哈哈,倒也投緣。

  堪堪講到泉州著名小吃,蘿蔔絲菜包子,如蘭講的津津有味,幾乎把連姐兒的口水都引出來,這時忽聽平寧郡主高聲道:“……戲台子的點景都搭好了,咱們這就過去吧。”

  郡主首先挽著六王妃的胳膊,帶頭出去了,後頭一干太太小姐們都說著笑的魚貫跟出去,留下丫鬟婆子慢慢收拾桌椅茶碟。

  連姐兒輕快的跳起來,一手去拉一個蘭,笑道:“走,咱們看戲去,這回姑姑請的是最紅的雙喜班,他們的《玄女拜壽》和《醉打金枝》兩齣戲在京城可唱火了!”

  明蘭聽著也頗感興趣,剛要從杌子上起來,一隻手放下茶碗的時候,忽然旁邊一個正收拾的小丫頭手一歪,將一盅沒剩多少的蜜棗泥倒在了明蘭手背上。

  明蘭輕輕啊了一聲,連姐兒忍不住罵道:“笨丫頭!你怎麼弄的?!”

  那小丫頭才十一二歲,見闖了禍,立刻賠禮下跪,連聲道不是,明蘭無奈道:“算了,還好只是手上,若是衣服上就麻煩了。”說著甩甩手,只覺得手指fèng黏糊糊的,有些溫熱。

  那小丫頭十分乖覺,連忙道:“請姑娘去後頭淨下手吧,洗了手便好了。”

  如蘭皺眉道:“那戲怎麼辦?晚了可要開鑼了。”連姐兒是戲迷,也是心急難耐,她仰慕雙喜班已久,明蘭見她們的模樣,便笑道:“你們先去,我淨過手再來尋你們。”

  連姐兒大喜,又叮囑了那丫頭幾句,然後拉著如蘭先走了。

  明蘭一邊暗叫倒霉,一邊跟著那小丫頭從後頭出去,到一間裡屋坐下,那小丫頭很快捧出一盆溫水,幫明蘭捲起袖子,卸下指環手鐲,細細洗淨了,然後用乾淨布帕給明蘭抹乾手,再幫明蘭戴好首飾;一忽兒功夫便全好了。

  明蘭但看她如此動作利落,有些意外,一邊給自己捋平袖子,一邊打趣道:“瞧你手腳利落的,倒似常給人洗手,莫非你常把棗泥倒人手上?”

  那小丫頭十分伶俐,甜笑道:“瞧姑娘說的,奴婢哪有那個膽子。”說著,她還不住的偷眼打量明蘭,還贊了一句:“姑娘真好看,人也和氣,跟個仙女似的。”

  明蘭暗嘆:到底是侯府,瞧著丫頭的素質,手上嘴上都來的!

  然後這小丫頭便自告奮勇的給明蘭帶路:“姑娘走好,我來扶您罷。這路上滑,從這兒走去戲台子更近。”

  明蘭是路痴,只有老實跟著的份兒,穿出了垂花門,只見丫鬟婆子穿梭來往,明蘭忽心頭一跳,覺得有些不對,今日出來服侍的丫鬟婆子都外罩著統一的青藍色束腰比甲,怎麼這個小丫頭沒穿?不過人家府里的事兒,她不好多問。

  小丫頭扶著明蘭迅速的走著,東一拐西一繞,越走越偏僻,明蘭心裡開始打鼓了,連連質問,每回那小丫頭都說:快到了。

  明蘭越看這小丫頭越像人販子,奈何自己不識路,只好再忍一忍;直把兩整段的抄手遊廊都走完了,還要往前走,來到一處冷僻的花廳園子後,明蘭終於忍不住一把甩開小丫頭,瞪眼道:“你到底要帶我去哪兒?”

  小丫頭往前方一處指去,輕聲道:“姑娘您瞧,咱們到了。”明蘭微怒,厲聲道:“到什麼到?你家戲台子搭在半個人都沒有的地方?”

  忽聽一聲輕笑,有人道:“難道我不是人嗎?”明蘭嚇了一大跳,趕緊抬頭去瞧,只見一個錦衣金冠的翩翩美少年,扶廊而笑,不是齊衡又是誰?

  小丫頭見任務完成,沖齊衡福了福,一溜煙跑的不見蹤影,明蘭都來不及叫住,不由得氣急:你丫的練過神行百步呀。

  齊衡嘴角含笑,走到明蘭身邊,裝模作樣的拱手道:“六妹妹,許久不見了。”

  明蘭心裡生氣,又怕被人瞧見,不去理他,轉頭就要走,齊衡急了,連忙攔在明蘭身前,道:“這兒僻靜的很,不會有人來的,且春兒是我的丫頭,妹妹大可放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