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蘭懶懶的靠到王氏肩上,嬌聲道:“娘,你們來了京城真好;我算有撐腰的了。”

  王氏攬著女兒的身子,心裡萬分愛惜,嘴裡卻輕罵道:“都是你性子要qiáng,不肯在信里說實話。你那婆婆竟如此偏心,你嫂子生不出兒子來便好吃好喝供著,修養了多少年才生出個兒子來,你掉了孩子不過才幾年,便急急忙忙給塞了個丫頭,總算你還有腦子,早一步給陪房丫頭開了臉,生了個兒子才堵住你婆婆的嘴。”

  華蘭心頭不快,恨聲道:“嫂子是婆婆的外甥女,自然比我親,如今她娘家早無人為官了,還擺架子。”王氏拍著女兒的背,笑道:“你知道就好,你女婿能幹,將來你們分了家便有好日子過的,如今且別和她們置氣了,先生個兒子要緊。”

  華蘭也很是期待,輕輕道:“但願如此。”

  王氏摟著女兒膩歪了會兒,思緒遠了開去,道:“如今你兄弟是定下了,待你妹妹也尋得個好人家,娘便無所求了。”

  華蘭抬起頭,輕聲嗤笑了下,拉長聲音道:“娘,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將如蘭許給表弟吧,趁如今外祖母還硬朗舅母不好囉嗦,你若變卦舅母定會笑破肚皮。”

  王氏惱羞成怒,作勢yù打華蘭,罵道:“你個沒心肝的,你嫁入了伯爵府,就不興你妹妹也攀個好親麼?你舅舅雖好,可如今到底沒你外祖父時風光了,且我那侄子老實木訥,我怕你妹妹嫌窩囊。”

  華蘭笑著躲閃王氏的巴掌,攔著胳膊道:“舅舅縱使官位不高,但外祖家多少年家底還是在的,表弟老實才好呢,動不了花花腸子。”說著忽而傷感,“娘,你當我在婆家日子好過麼,說起來忠勤伯府還是冷落了的,這要是風光的爵位人家,還不定怎麼顯擺;你老說我脾氣不好,可如蘭她還不如我呢,且她生的又平平,在那高門大院裡如何活的下去。”

  王氏看女兒一臉倦色,知道她過的不易,便也輕輕嘆氣了,靜默了一會兒,華蘭展顏一笑:“不過,我真沒料到六丫頭倒是出落的這般好了,舉止談吐也招人喜歡,待過了年我將她帶出去見見人,倒沒準能尋個好親事,祖母定然高興。”

  王氏見長女埋汰自己妹妹,卻抬舉明蘭,當即瞪眼道:“你別多事了,明丫頭的親事老太太早有主意了,就是那個白石潭賀家的孫子,哦,好像還有你姑姑家的表弟和大伯母娘家的哥兒,為著這個,老太太特意回了趟老家,把明蘭記到我名下了。”

  華蘭聽王氏一口氣爆出三個候選人來,有些楞,隨即笑道:“老太太這是怎麼了?她早年不是只看讀書人順眼麼,姑姑和大伯母娘家可都是商賈人家呀;那賀家倒是不錯,雖族中為官之人不多,官位又不高,但到底是大家族,不過,他們能瞧得上明蘭?”

  王氏也笑了,眉開眼笑道:“誰說不是?當初給那賤人說親時老太太也沒多上心,如今輪到明蘭了,她卻全想開了,到底是偏心,不肯六丫頭吃苦!哦,對了,那賀家孫子是偏支。”

  華蘭柳眉一揚,嗔道:“娘你這些年與林姨娘鬥氣,也糊塗了?她如何與我六妹比,她不過是老太太好心收來養著,沒錢沒勢,無親無故,縱算想挑個富貴人家,人家也未必瞧得上;可六妹妹可是咱家親骨ròu,老太太正經的孫女,頭上有祖母和父兄,下邊有太太和姊妹,便不能與我和如蘭比肩,也是不差的了。”

  王氏冷著臉道:“你這般熱絡做什麼?她又不是與你一個娘胎里出來的!”華蘭攤攤手,神色一派調侃:“沒法子,與我一個娘胎里出來的那個,不出挑呀。”

  說完便淘氣的躲開了,誰知這回王氏倒沒生氣,反嘆息道:“唉……你們父女倆一個口氣,你老子也是這般說,過幾日襄陽侯七十大壽宴客,他還叮囑我定把墨蘭明蘭帶上呢。”

  華蘭吃了些驚,隨即瞭然:“爹爹這樣想也有理,能多攀個好親事於家裡總是一番助力,只是……若墨丫頭嫁的好,那賤人豈不更得意了?”

  母女對視一眼,心中都是一樣的意思,其實王氏何嘗不想動手腳,可如蘭還未出嫁,投鼠忌器,不能壞了盛家女兒的名聲。

  這天晚上,袁文紹結了差事便來了盛府,給盛老太太磕頭請安,然後與岳丈和三個大小舅子談笑起來,袁文紹是聰明人,作為襲萌家族的武官,本來難與清流文官搭上關係,可盛紘給兒女聯姻是腳踩清濁兩道,正好左右逢源。

  王氏見家中熱鬧,索性把自家姐姐姐夫,即康氏夫婦,一道請了來聚聚,一同來的還有長梧小夫婦倆,如此盛家便開了兩大席。

  外席上,男人們觥籌交錯,說著官場上的往來人qíng,熱鬧酣暢,隔壁裡屋便設了女席,明蘭細細聽著外頭的說話聲,心中有所感悟,古代果然是家族社會,便是以讀書科舉上位的清流,也十分講究師生同年交錯繁雜的人qíng關係,不過……現代何嘗不是如此。

  明蘭記得哪份雜誌上看到過,外國未來政治領袖大多是由幾個頂級大學培養出來的,例如牛津劍橋開大型同學會,往裡丟個炸彈,英國數的上的政治人物基本可以一網打盡了。

  雖然外頭那一桌官位都不高,最高也不過是盛紘的五品,但聯合起來,家族力量卻也不小了。

  闔家團聚,王氏十分高興,多喝了幾杯,臉蛋紅撲撲的倒有幾分姿色,一旁的康姨媽卻有些憔悴,比起自己妹妹,她卻是多有不如,不過瞧著允兒臉色紅潤,新婚後更增幾分嬌艷,多少寬慰些,總算這樁婚事是不錯的,便連連敬了老太太好幾杯,老太太居然也痛快的喝下了,然後便叫房媽媽扶著回去休息了。

  莊姐兒的小臉像擦了胭脂般緋紅緋紅的,她和明蘭你追我躲的玩耍了一下午,整個人都活泛了,吃飯時也和明蘭挨著坐,華蘭見女兒開朗愛說話,便愈加高興。

  明蘭精疲力竭,她深深明白一個道理,不論看起來多害羞的小東西,瘋鬧起來也高耗能型的,如今她拼命想甩脫這小包袱。

  晚上散席,盛老太太怕明蘭吃酒吹風後,小丫頭們照料不妥,便著房媽媽親自把明蘭接到壽安堂睡,灌了一碗醒酒茶再一碗薑湯後,明蘭舒服許多,便稀里糊塗的讓人梳洗脫衣,最後挺著吃撐的肚皮,摟著祖母的胳膊暈暈的睡下了,躺了會兒後,不知為何並未立刻睡著,反有些精神,祖孫倆索性聊上了。

  “我第一次瞧見康姨父呢,怎麼……和聽到的不大一樣呀,與爹爹差遠了。”明蘭想起適才問安磕頭時的qíng景,康姨父年輕時應該和盛紘一樣,是個翩翩俊秀少年,可如今盛紘還是個儀表堂堂的中年,康姨父卻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眼神渾濁,態度倨傲。

  老太太嘆氣道:“你爹小時候經過人qíng冷暖,知道如今的日子來之不易,便多了幾分誡慎之意,可你姨父是家中獨子,是康老太太寵溺著大的……”沒有說下去。

  明蘭暗暗補上:慈母多敗兒。

  “康姨媽生的真好,和太太不大像呢。”明蘭想起那憔悴的中年美婦,忽然心頭一動,撐著圓滾滾的肚皮趴在老太太身邊,“當初,您為什麼不娶她呢?”

  盛老太太就著地上微亮的炭火,擰了把明蘭溫熱的小臉,罵道:“你個小東西,外頭裝的老實,到我這兒什麼都敢說,這話是你問的嗎?”明蘭撒嬌的拿腦袋往祖母懷裡蹭,只蹭的老太太癢的笑起來。

  “當年我只是上門求親,並沒說准了求哪個,是王老太爺的意思,也是你康姨媽隔著帘子瞧了,然後自個兒挑的。”老太太淡淡道,“王家老太爺和康老太爺都是先帝的股肱重臣,兩家名當戶對,那時你康姨父剛考中了進士,也是意氣風發;而咱們家,你祖父早逝,於官場上並沒有什麼根基,她也不算挑錯。”

  明蘭跟著點頭,忽又覺得不對,腦中一道亮光閃過,心裡有個念頭,湊過去輕聲道:“祖母,莫非……你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康姨媽?”

  康王兩家交好,且早有口頭婚約,不過也沒定是哪個姑娘,不過大家都知道王家最出挑的是長女而不是自小養在叔父家的次女,所以沒意外的話,王家會把大女兒嫁給康家,然後二女兒嫁給根基較淺的盛家。

  昏暗中看不清盛老太太的表qíng,不過她伸手拍了拍明蘭的頭,似乎嘉許:“又想門第高,又想姑娘十全十美,哪輪得到你?且我也打聽過的,你母親雖性子魯直,脾氣又沖,可究竟心地不壞,且會理家管事,真正陰毒狠辣的事兒她也做不出來,這便很好了。若沒有……,咳,咱們家也算和睦了。”

  明蘭大為點頭,王氏度量狹小,喜歡斤斤計較,待人也不寬厚,但著實不能算個壞人,什麼下藥打胎誣陷挑撥,這種壞主意她也操作不來,……所以當初才會被林姨娘算計。

  “你那康姨媽,瞧著慈眉善目,手段卻厲害,這些年你姨父屋裡的,不知出了多少人命;發賣了多少妾室。”老太太又道。

  明蘭這次沒急著接口,沉默了會兒才緩緩道:“若不厲害,如今康家怕更不如了;康姨媽算是官逼民反,難免背上‘妒惡’之名,那些屋裡的算是殃及池魚,也不免被指狐媚活該,可真正有過錯的那個,世人卻不見得多責怪他。”

  這是個男權社會,誰不願意當珍珠,誰又願意變成魚眼珠,可生活的逼迫下,有幾顆幸運的珍珠能始終保持光澤明麗。

  “呵呵,看來我的明丫兒長大了。”老太太似乎在笑,“既然你明白,那是最好不過的;你要知道,再要qiáng出挑的女兒,若攤上個賴漢便也廢了,嫁人,便是女人第二次投胎呀。”

  明蘭靠到老太太頸窩邊,只覺得一股子溫暖柔和的檀香,心裡說不出的親近,便低低道:“可是,識幾個字容易,識一個人卻難;好些賴漢都披著畫皮呢。”

  這句話把老太太逗樂了,把小孫女摟到懷裡,呵呵笑了一陣,才道:“小丫頭,怎麼你說話的口氣與靜安皇后有些像呢;她也極少責問後宮嬪妃,只把帳算在先帝爺頭上。”

  明蘭心頭一動,還沒來得及說話,盛老太太又開口了,這次口氣前所未有的冷漠肅穆:“可是呀,明丫兒,你要記住,真到了那個境地,便是你死我活;你若一味憐惜別人,死的便是你自己!當年,靜安皇后便是叫個所謂的好姐妹給害了,才會死的那麼早!”

  明蘭心頭一震。

  她知道老太太其實說的也是她自己,當年她的親生骨ròu就是折在一個楚楚可憐的女人手裡,夫妻才最終反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