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後來國武監出來的學生,比國子監知識面更廣。讓國子監大為不甘心,也跟著改革。
咱們文人也是能夜觀星象的,也是能發明創造的(什麼鬼)。結果國子監漸漸開始發展自然科學,在晏朝改制之後,國子監成為文理兼備的綜合性大學。
這都是良性競爭的結果啊。
現在人們還想不到那麼遠去,就覺得國武監建立,培養未來的將領,是一件很不錯的事。
而且文人也要給這些學生授課,對文人而言,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他們決定一定要把武將那一身粗俗習氣都磨掉!
於是文人們爭相上崗。武官們就不樂意了。
怎麼能讓咱們未來的接班人被你們這群酸儒洗腦了?我們也要當老師!
武將們因為常年打仗,身體都衰敗的快。因此開國初期那些傳奇性的將領,如今都在京城養老,一個個本來都閒出虱子來了。
有這麼個消磨時光的好事,老將們都爭相報名,願意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繼續為晏朝發光發熱。
特別是家中子孫不爭氣的老將。
去教書還能建立人脈,說不定以後那些學生看在自己是老師的面子上,還能幫扶一下自己不靠譜的兒孫一把呢。
並且雖然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兒孫,但說不準其他老不死教的好呢?
因為如此原因,大家對國武監的建立都報以十二分的熱情。當戶部說預算的時候,朝中武將帶來了自家老爺子的話,甚至願意家中捐一部分錢,讓國武監早點建立起來。
這國武監越早建立,自家就越早獲的好處啊。
皇帝本來就不差錢,臣子們又這麼積極,國武監很快就籌備起來。
凌蔚在忙兵部的事之外,還要忙國武監建立的事,他所抄寫的兵書也要填充國武監的圖書館。
對了,他建立了圖書館制度。至於裡面的書籍——他也懶得抄了,把活字印刷琢磨出來,把兵書都刊印出來。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他還真沒想到活字印刷的事。
活字印刷又引起了怎樣的轟動,國子監也引進了圖書館制度什麼的,他就懶得管了。
反正書籍傳播是好事嘛。
凌蔚整理好檔案之後,還協助寧賢完善了兵籍管理等制度。這些制度上奏給皇帝陛下之後,皇帝陛下非常慡快的都批了,說就照著這麼做。
凌蔚用的可是後世已經成熟的制度,能不批嗎?
寧賢十分高興。
果然把凌蔚拉進兵部是一件再正確不過的事。凌蔚真是武將的好朋友啊。跟那群酸儒完全不一樣。如果凌蔚能一直留在兵部就好了。
得,這下子搶人的成五個部門了,真是修羅場。
得說幸虧刑部還在暗搓搓的籌建嗎?
……凌蔚消化了那麼多兵書,兵部逐漸走向正規,國子監籌備也十分順利時,終於要迎來第一次大型軍事演習。
其演習所在地就在一處大的狩獵場。那裡有山有水有樹有平原,非常具有挑戰性。
凌蔚早早的跟黎膺踩點,並且把地圖和沙盤製作出來。
黎膺和四位皇子圍在沙盤那裡,眼睛放光。
“……別看了,都看多久了。”凌蔚很無語。
“這……太厲害了。”黎膺拿著旗子插在其中一座高地上,“這太直觀了。”
“嗯,這個就是直觀。只是得事先踩好地形,並且有一定誤差。”如果後世的衛星運用進來了,沙盤就很精準了。凌蔚在心裡補充道。
“已經很厲害了。”黎膺愛不釋手,“這個一定要推廣……嗯,等這次演習結束後。”
“我突然有一種說不準可以贏的感覺。”太子興奮道,“如果贏了,我一定會高興的睡不著覺的。”
“殿下還是好好睡覺吧。”凌蔚嘆氣,“無論能不能贏,都先抱著要贏的心理才成。你們怎麼能在打仗之前就認為自己要輸,只求輸的漂亮?”
黎膺點頭:“士氣。”
“我給你們寫了幾篇稿子,你們先看看。”凌蔚抽出幾張紙,“能自己修改自然更好,就算修改不出來,也要背熟了。”
幾位皇子接過一看,上面寫滿了各種充滿著……嗯,少年意氣的鬥志昂揚的話,類似於我們一定要打倒那群老人家,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之類的。
怎麼……略感羞恥?
凌蔚摸摸鼻子,看天。雖然那頁紙上說的話很中二,但是有時候中二,才能調動氣氛啊。
“我會背熟的。”太子覺得自己不可能比凌蔚寫得更有鬥志(羞恥)了,還是背熟吧。
其他皇子紛紛點頭。他們只管背誦就好了,然後去……咳咳,鼓舞士氣。
真的有用嗎?
還真的有用。
在幾位皇子的帶動下,軍營中一股詭異的鬥志開始蔓延,似乎人人都充滿了希望,覺得那些老將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們的領軍者是黎膺這個常勝王爺,還有凌蔚這個被神化的智多星,並且太子王爺也在他們隊伍里,他們還受到龍氣保佑呢。
並且,他們帶兵者的年紀多青春啊,青春代表行動力強腦子靈活,那群老將們已經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了。
太子和三位哥哥面面相覷。
好吧,果然不能質疑凌蔚,真是太厲害了。
……軍事演習是按照現代社會中軍事模擬對抗來的。
無論是咱華國,還是其他國家的軍事演習,凌蔚都看過很多次。
雖然做不到後世那麼聲勢浩大,但很多都是能借鑑的。
比如紅藍軍隊的對抗。
他們發放的箭頭和刀槍都是沒有槍頭的,並且包了有顏料的布。只要身上受“傷”的人,身上都會有痕跡。
演戲設有觀察組,來計算損失。
打個比方,例如紅軍守城的時候,向城下的藍軍she箭,實行“火力覆蓋”,演習的觀察組根據紅軍的火力密度、攻擊範圍,防禦一方的防守態勢、抗擊手段、防護水平等諸多因素計算出藍軍相應的損失,當裝備、兵員損失達到預先設定值的時候,判定藍軍某一支部隊失去戰鬥力,退出演習場;或是損失達多少數量,相應退出同比例的藍軍人員、裝備。
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其他狀況,比如現代社會中的拓展訓練,奪旗幟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這其中,還設置了“俘虜”對方將領的條件。
總而言之……
“挺好玩的。”黎膺評價道,“很有意思。”
“我們是紅方,他們是藍方,各自有一座城。”凌蔚道,“一方旗幟被砍斷,就算此次演習結束。其中損失士兵、俘虜將士等都是有相應的加分。當然,如果同時砍斷了對方旗幟和俘虜或者殺死對方大將,那勝利就不用說了。如果砍斷旗幟大將逃脫就扣分。”
“挺現實的。”太子躍躍欲試。
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啊。
凌蔚關於這次演習的具體細節指定出來之後,不只是皇子這邊摩拳擦掌,另一邊老將那裡也是興致勃勃,躍躍欲試。
“這凌瑾堂腦袋到底咋長的,怎麼就這麼與眾不同呢。”軒轅豹笑道。
這次參加演習的是寧賢等幾位朝中正當權的將領,而觀察組則是已經退役的老將們。
“本來以為這次我們合力,雖然對手是秦王,勝率也是我們七他們三。”寧賢也笑道,“現在看來,說不準最大的敵人是瑾堂才對。”
“凌郡公現在是你的下屬吧?”史慈問道,“他可真像傳說中那麼神奇?”
“他究竟如何,就算不在兵部的人,都能看出來吧?”寧賢笑著搖搖頭,“國武監的事,你們不是都知道。”
“那事暫且不說,凌郡公是否真如傳說那樣,可能為秦王出謀劃策?”
“這個我倒不知道。”寧賢道,“不過我曾經和瑾堂討論過一些曾經的戰鬥。你們猜怎麼著?瑾堂對晏朝每一次戰鬥都如數家珍,並且其中許多我自己參與過的戰鬥,我自己都忘記了了細節,他還能記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瑾堂熟讀……不,熟背兵書,我從未考倒過他。”寧賢說著,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你們以為借來的兵書都只是刊印後,為國武監準備的嗎?瑾堂把每一本兵書都抄了一遍,並且似乎都背下來了。”
“至少我當時好奇之下,故意引導瑾堂評論其中基本我熟背的兵書的內容,瑾堂是全都一清二楚。”寧賢嘆氣,“若只是抄一次就背下來,顯然不可能。明顯瑾堂之前就已經熟背這些兵書了。雖然不知道其中一些孤本,他是如何得知的。但他借兵書,估計只是為自己知道哪些兵書找一個合理的來源吧。”
“這有什麼奇怪的,凌老國公府中所藏兵書可不少,長公主原先……咳,的家族也底蘊深厚。更別說凌郡公深受陛下信任,進出宮裡的書庫都是不受限制的。”軒轅豹道,“所謂的孤本,不過是我們自以為而已。誰知道其他家族有沒有藏本?誰知道宮裡有沒有藏本?瑾堂早就看過,也不奇怪。”
咱們文人也是能夜觀星象的,也是能發明創造的(什麼鬼)。結果國子監漸漸開始發展自然科學,在晏朝改制之後,國子監成為文理兼備的綜合性大學。
這都是良性競爭的結果啊。
現在人們還想不到那麼遠去,就覺得國武監建立,培養未來的將領,是一件很不錯的事。
而且文人也要給這些學生授課,對文人而言,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他們決定一定要把武將那一身粗俗習氣都磨掉!
於是文人們爭相上崗。武官們就不樂意了。
怎麼能讓咱們未來的接班人被你們這群酸儒洗腦了?我們也要當老師!
武將們因為常年打仗,身體都衰敗的快。因此開國初期那些傳奇性的將領,如今都在京城養老,一個個本來都閒出虱子來了。
有這麼個消磨時光的好事,老將們都爭相報名,願意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繼續為晏朝發光發熱。
特別是家中子孫不爭氣的老將。
去教書還能建立人脈,說不定以後那些學生看在自己是老師的面子上,還能幫扶一下自己不靠譜的兒孫一把呢。
並且雖然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兒孫,但說不準其他老不死教的好呢?
因為如此原因,大家對國武監的建立都報以十二分的熱情。當戶部說預算的時候,朝中武將帶來了自家老爺子的話,甚至願意家中捐一部分錢,讓國武監早點建立起來。
這國武監越早建立,自家就越早獲的好處啊。
皇帝本來就不差錢,臣子們又這麼積極,國武監很快就籌備起來。
凌蔚在忙兵部的事之外,還要忙國武監建立的事,他所抄寫的兵書也要填充國武監的圖書館。
對了,他建立了圖書館制度。至於裡面的書籍——他也懶得抄了,把活字印刷琢磨出來,把兵書都刊印出來。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他還真沒想到活字印刷的事。
活字印刷又引起了怎樣的轟動,國子監也引進了圖書館制度什麼的,他就懶得管了。
反正書籍傳播是好事嘛。
凌蔚整理好檔案之後,還協助寧賢完善了兵籍管理等制度。這些制度上奏給皇帝陛下之後,皇帝陛下非常慡快的都批了,說就照著這麼做。
凌蔚用的可是後世已經成熟的制度,能不批嗎?
寧賢十分高興。
果然把凌蔚拉進兵部是一件再正確不過的事。凌蔚真是武將的好朋友啊。跟那群酸儒完全不一樣。如果凌蔚能一直留在兵部就好了。
得,這下子搶人的成五個部門了,真是修羅場。
得說幸虧刑部還在暗搓搓的籌建嗎?
……凌蔚消化了那麼多兵書,兵部逐漸走向正規,國子監籌備也十分順利時,終於要迎來第一次大型軍事演習。
其演習所在地就在一處大的狩獵場。那裡有山有水有樹有平原,非常具有挑戰性。
凌蔚早早的跟黎膺踩點,並且把地圖和沙盤製作出來。
黎膺和四位皇子圍在沙盤那裡,眼睛放光。
“……別看了,都看多久了。”凌蔚很無語。
“這……太厲害了。”黎膺拿著旗子插在其中一座高地上,“這太直觀了。”
“嗯,這個就是直觀。只是得事先踩好地形,並且有一定誤差。”如果後世的衛星運用進來了,沙盤就很精準了。凌蔚在心裡補充道。
“已經很厲害了。”黎膺愛不釋手,“這個一定要推廣……嗯,等這次演習結束後。”
“我突然有一種說不準可以贏的感覺。”太子興奮道,“如果贏了,我一定會高興的睡不著覺的。”
“殿下還是好好睡覺吧。”凌蔚嘆氣,“無論能不能贏,都先抱著要贏的心理才成。你們怎麼能在打仗之前就認為自己要輸,只求輸的漂亮?”
黎膺點頭:“士氣。”
“我給你們寫了幾篇稿子,你們先看看。”凌蔚抽出幾張紙,“能自己修改自然更好,就算修改不出來,也要背熟了。”
幾位皇子接過一看,上面寫滿了各種充滿著……嗯,少年意氣的鬥志昂揚的話,類似於我們一定要打倒那群老人家,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之類的。
怎麼……略感羞恥?
凌蔚摸摸鼻子,看天。雖然那頁紙上說的話很中二,但是有時候中二,才能調動氣氛啊。
“我會背熟的。”太子覺得自己不可能比凌蔚寫得更有鬥志(羞恥)了,還是背熟吧。
其他皇子紛紛點頭。他們只管背誦就好了,然後去……咳咳,鼓舞士氣。
真的有用嗎?
還真的有用。
在幾位皇子的帶動下,軍營中一股詭異的鬥志開始蔓延,似乎人人都充滿了希望,覺得那些老將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們的領軍者是黎膺這個常勝王爺,還有凌蔚這個被神化的智多星,並且太子王爺也在他們隊伍里,他們還受到龍氣保佑呢。
並且,他們帶兵者的年紀多青春啊,青春代表行動力強腦子靈活,那群老將們已經老了,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了。
太子和三位哥哥面面相覷。
好吧,果然不能質疑凌蔚,真是太厲害了。
……軍事演習是按照現代社會中軍事模擬對抗來的。
無論是咱華國,還是其他國家的軍事演習,凌蔚都看過很多次。
雖然做不到後世那麼聲勢浩大,但很多都是能借鑑的。
比如紅藍軍隊的對抗。
他們發放的箭頭和刀槍都是沒有槍頭的,並且包了有顏料的布。只要身上受“傷”的人,身上都會有痕跡。
演戲設有觀察組,來計算損失。
打個比方,例如紅軍守城的時候,向城下的藍軍she箭,實行“火力覆蓋”,演習的觀察組根據紅軍的火力密度、攻擊範圍,防禦一方的防守態勢、抗擊手段、防護水平等諸多因素計算出藍軍相應的損失,當裝備、兵員損失達到預先設定值的時候,判定藍軍某一支部隊失去戰鬥力,退出演習場;或是損失達多少數量,相應退出同比例的藍軍人員、裝備。
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其他狀況,比如現代社會中的拓展訓練,奪旗幟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這其中,還設置了“俘虜”對方將領的條件。
總而言之……
“挺好玩的。”黎膺評價道,“很有意思。”
“我們是紅方,他們是藍方,各自有一座城。”凌蔚道,“一方旗幟被砍斷,就算此次演習結束。其中損失士兵、俘虜將士等都是有相應的加分。當然,如果同時砍斷了對方旗幟和俘虜或者殺死對方大將,那勝利就不用說了。如果砍斷旗幟大將逃脫就扣分。”
“挺現實的。”太子躍躍欲試。
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啊。
凌蔚關於這次演習的具體細節指定出來之後,不只是皇子這邊摩拳擦掌,另一邊老將那裡也是興致勃勃,躍躍欲試。
“這凌瑾堂腦袋到底咋長的,怎麼就這麼與眾不同呢。”軒轅豹笑道。
這次參加演習的是寧賢等幾位朝中正當權的將領,而觀察組則是已經退役的老將們。
“本來以為這次我們合力,雖然對手是秦王,勝率也是我們七他們三。”寧賢也笑道,“現在看來,說不準最大的敵人是瑾堂才對。”
“凌郡公現在是你的下屬吧?”史慈問道,“他可真像傳說中那麼神奇?”
“他究竟如何,就算不在兵部的人,都能看出來吧?”寧賢笑著搖搖頭,“國武監的事,你們不是都知道。”
“那事暫且不說,凌郡公是否真如傳說那樣,可能為秦王出謀劃策?”
“這個我倒不知道。”寧賢道,“不過我曾經和瑾堂討論過一些曾經的戰鬥。你們猜怎麼著?瑾堂對晏朝每一次戰鬥都如數家珍,並且其中許多我自己參與過的戰鬥,我自己都忘記了了細節,他還能記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瑾堂熟讀……不,熟背兵書,我從未考倒過他。”寧賢說著,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你們以為借來的兵書都只是刊印後,為國武監準備的嗎?瑾堂把每一本兵書都抄了一遍,並且似乎都背下來了。”
“至少我當時好奇之下,故意引導瑾堂評論其中基本我熟背的兵書的內容,瑾堂是全都一清二楚。”寧賢嘆氣,“若只是抄一次就背下來,顯然不可能。明顯瑾堂之前就已經熟背這些兵書了。雖然不知道其中一些孤本,他是如何得知的。但他借兵書,估計只是為自己知道哪些兵書找一個合理的來源吧。”
“這有什麼奇怪的,凌老國公府中所藏兵書可不少,長公主原先……咳,的家族也底蘊深厚。更別說凌郡公深受陛下信任,進出宮裡的書庫都是不受限制的。”軒轅豹道,“所謂的孤本,不過是我們自以為而已。誰知道其他家族有沒有藏本?誰知道宮裡有沒有藏本?瑾堂早就看過,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