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宿誼既然回來了,雖然讓皇帝差點嚇得恨不得拎著宿誼暴打一頓,但這事就有了許多操作的空間。

  皇帝決定,不讓別人知道宿誼的行蹤,這樣他就既不能召宿誼進宮,也不能自己出宮。

  皇帝出宮,即使再隱蔽,也不可能悄無聲息。至於召宿誼進宮,皇帝怕宿誼被龍氣熏生病。

  宿誼離京之後,太子也經常來宿誼宅子來幫宿誼打理家務,生怕宿誼不在京中,京中下人就偷jian耍滑。太子要讓宿誼在京中的宅子,即使宿誼不在,也要保持宿誼在的時候的樣子。

  而在宿誼宅子中,太子心情會得到放鬆。每當他有什麼煩惱或煩躁的事,都會請求出宮,來宿誼宅子住幾晚。最後皇帝嫌棄太子太煩,直接給了他令牌,讓他可以隨意出宮。

  太子已經大了,能力也得到朝中認可,皇帝不需要為了拘著太子學習而管著太子的行動範圍。只要太子不出京城,皇帝就隨太子在工作學習之餘亂跑了。

  於是宿誼宅子,宛如太子別苑。

  正因如此,太子去宿誼宅子,不會引起任何人的主意。

  太子得知宿誼已經回來之後,當然立刻就出宮表示要去宿誼宅子小住。

  在得知宿誼要隨軍回京知乎,太子在宿誼宅子住的頻率更高了,想要通過太子的行蹤查探什麼的人也懶得查了。

  誰知道宿誼這次是真的回來了。

  宿誼回家之後,已經沐浴更衣,並小睡了一會兒。太子過來的時候,宿誼正指揮家中廚子做好吃的。

  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路上,宿誼都吃的很差。以宿誼嬌生慣養的性子,這幾月一生苦都沒叫,可以說非常厲害了。

  不過現在有條件了,宿誼當然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的胃。

  太子時隔許久重新見到宿誼,宿誼樣子變化了不少。隨軍之後,宿誼皮膚顏色深了一些,人也瘦了一些。當然,宿誼認為自己是強壯了不少,泡泡肉變成了肌肉了。

  但在太子眼中,宿誼就是受苦了。

  太子眼圈一紅,撲上前抱著宿誼就開始哽咽,連稱呼都忘記遮掩了:“大哥,你受苦了。”

  宿誼還在感慨,小弟抽條了,長高了,稚氣已經幾乎看不見,變得很沉穩了,誰知道太子就撲上來開始哽咽,嚇了宿誼一跳。

  聽到太子抽噎,宿誼感動之餘又有些好笑:“沒受苦,打仗,就是這樣,總不能還長胖幾斤吧?不過我身體健壯不少,下次狩獵,說不準我能陪你一起呢。雖然打獵是不可能,騎馬已經沒問題了。”

  在外已經是一副成熟穩重儲君模樣的太子,抱著宿誼,仍舊像個小孩子一樣,臉頰在宿誼肩膀上蹭了蹭:“大哥,我好想你。”

  宿誼拍了拍太子的後腦勺,道:“我也想你。哎呀,一年多沒見,都長這麼大了。來,讓我好好看看你。”

  太子鬆開懷抱,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挺起胸膛,讓宿誼“檢閱”。

  宿誼拍拍太子的腦袋,又拍拍太子的肩膀:“長成一帥小伙了,聽說還定親了?都要成家了呢。”

  在宿誼提起他定親的時候,太子心中並未有害羞或是喜悅的情緒。又不是自由戀愛,太子妃他也就遠遠見過一面,要說期待喜歡什麼的都說不上,只要皇帝皇后覺得合適便成。

  不過成親畢竟是大事,太子忙道:“我成親的時候,大哥會在京城吧?”

  宿誼毫不猶豫道:“當然。”

  就算那時候他在青州,也會回來。小弟結婚,他這個當大哥的怎麼能不在?即使不能以兄弟的身份出席,但也得親眼看著小弟穿上紅衣,騎著高頭大馬去接新娘啊。

  太子咧嘴笑道:“大哥累了吧?我們進去坐著說。高句麗那邊可傳來了不少大哥的傳聞,可要跟我好好講講。”

  宿誼點頭。

  他的確有許多要講給太子的。光是高句麗採取的新的安撫民眾的方式,就得跟太子好好講講。

  一是能讓太子提前了解高句麗情況,太子了解了,皇帝老爹也就了解了。在慕晏回京之前,他們做好準備,也能應對那些朝中一些肯定會持反對意見的人。

  第二,他覺得太子或許會從中學到一些東西,有利於太子當好一個未來的皇帝。

  因久別重逢,宿誼也忽視了太子稱呼的變化。

  不過現在太子一時“口誤”,也不會泄露出去。太子將宿誼的宅子當做了自己別莊,宿誼宅子中的下人們被太子梳理了很多遍。帝後也有意用宿誼家中之事來給太子練手,教導太子如何識人用人。

  現在宿誼家中如鐵桶一般,連掃地的粗使小廝都值得信任。太子完全可以更隨意一些。

  這也是皇帝敢讓宿誼繼續“下落不明”的依仗之一。只要宿誼不出門,其他人就不會知道宿誼回來了。

  皇帝早就有意讓太子去戰場歷練。雖然有危險,但沒有上過戰場,太子怎知道昱朝江山來之不易?昱朝的天下是皇帝和先帝在馬背上廝殺而來的,後代子孫絕對不能是連戰場都不敢上的孬種。

  太子本想問一些戰場上的故事,誰知道宿誼講的故事,和太子從皇帝口中聽到的艱辛艱難完全不同,簡直有些……太容易了?

  太子聽到宿誼很鬱悶的吐槽,那些人完全不懂科學,以為他在施什麼仙法,結果一個個嚇得屁滾尿流,完全喪失了反抗之心,心中滿滿的自豪感。

  即使是在戰場上,即使不懂戰場拼殺,大哥還是一如既往的棒棒噠。太子心中美得冒泡。

  宿誼看太子那興奮勁兒,就知道太子完全沒get到他想說的點。

  他其實是想通過此事,讓太子知道,懂得科學知識有多重要。因為敵方弄出一些自己沒法理解的動靜,就驚慌失措,這必須避免的。

  這要如何避免呢?不僅僅是身為將領的心智要堅定,最重要的,是開民智。

  不然就算將領能穩住,軍心散了,即使將領能重新聚集軍心,也可能貽誤戰機。

  若是還在打天下的時候,搞一些封建迷信有利於自己的統治。但王朝統治已經穩定之後,民眾再搞封建迷信,就可能動搖統治了。

  比如發洪水了不去築堤壩而是去給河伯送童男童女或者新娘,比如有蝗蟲災害了不知道滅蝗蟲而是以為是老天警示只會磕頭燒香,比如被僧道迷惑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封建社會,這些事挺常見,每一件事,都會影響統治。

  “當統治穩定了,下一步就是讓老百姓吃飽穿暖。老百姓吃飽穿暖之後,就輪到教化民眾。”宿誼道,“教化民眾,不僅僅是讓老百姓讀書習字,還要讓他們懂得道理。不要擔心老百姓懂得道理之後,會威脅統治。若是想要成為明君賢君的皇帝,是恨不得老百姓越厲害越好。若是昏庸愚昧,只想奢侈享受……”

  太子冷漠打斷道:“那樣的皇帝,還是別做了吧。若是昱朝後來皇帝變成那副樣子,昱朝還不如滅了吧。”

  宿誼忍不住揉了揉太子的頭。哎喲我的弟弟真霸氣,一看就是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就算是千古一帝,都不如自己弟弟厲害。

  宿誼微笑道:“若是雋樂有此想法,至少你的下一代不會變得愚昧。”

  太子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自己的臉頰,道:“大哥繼續說。”

  大哥終於又叫我名字了,好開心~\\(≧▽≦)/~。

  宿誼又講起安撫高句麗民眾,讓高句麗百姓揭竿而起,紛紛依附昱朝,讓昱朝軍隊所向披靡之事。

  太子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宿誼道:“是不是覺得很可怕?”

  太子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宿誼點頭:“秦末不就是如此?”

  太子道:“會有人這麼對……對咱們嗎?”

  宿誼搖頭:“不會,要這麼做,是有條件的。老百姓的忍耐性都很強,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要讓老百姓反抗,一般而言,有兩種可能。第一種,便是如同秦末,民間生靈塗炭,不反抗,便沒有活路可走了。這時候若有人喊此口號,就會聚集大量民心。”

  “第二種,便是如這次攻打高句麗。舊的政權已經被打垮,新的政權用這種方式聚集民心。雋樂可知兩者差距?”

  太子冥思苦相,但他畢竟從未思考過此事,又一直受的封建思想教育,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

  宿誼道:“前一種,雖然短時間內會聚集民心,但不會成功。不但是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希望自己比別人過得好。而且這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普遍規律。人不可能完全平分所有東西。有用之人,有功之臣,總會分得多些,不然誰會甘心為其所用?所以最終這口號會淪為空談。”

  “第二種,則會成功。”宿誼道,“因為高句麗並非昱朝國土,我們短時間也不能讓那個地方完全納入自己的管轄內,也不可能用當地的貴族。若是用當地的貴族為官,恐怕沒多久,又會有其他國家在高句麗國土上建立。”

  “我讓慕晏如此做,不僅僅是為了聚集民心,也是為了找藉口完全摧毀當地舊的統治階級。當地的老百姓得到了舊的貴族的土地和錢財,就不會希望舊的貴族死灰復燃。而新的貴族還會過一段時間才會產生。這段時間,便是緩衝期。”

  太子想了想,道:“前者目的便是均分土地,後者目的則是摧毀舊有貴族,穩定當地秩序,為將其完全納入統治做準備。因目的不同,結果也就不同。若是有人想如此針對昱朝,便是昱朝已經滅亡……”

  宿誼道:“其實每朝每代開國時都會這麼做。他們收繳原有貴族的土地,分給當地老百姓。在開國之初,幾乎都是人人有地的。只是後來,土地兼併會越來越嚴重,並且沒有方法制止。”

  周朝的井田制,唐朝的均田制,以及宋朝、明朝開國之初都是如此。統治者會將舊有貴族的土地分給平民耕種。雖然沒有打出這種口號,實際上性質是一樣的。

  不過之後,都難免會遇到土地兼併。

  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肯定有土地兼併。但土地公有制,在如今生產力條件下,又會降低生產積極性。

  “土地兼併……無法解決嗎?”太子問道。

  宿誼本只是想跟太子講民心,然後講講教化。他下一個話題本是準備講如果讓百姓擰成一股繩子,有國家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

  沒想到太子感覺如此敏銳,一下子就戳中了封建社會的大難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