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看著宿誼的眼神都變了。

  宿誼以為這些人不信,道:“這點要求,陛下還是會答應我的。至於免稅的事,我已經跟陛下說好了,河清,你也知道啊。”

  慕晏神情十分複雜:“我是知道……”

  但是我不知道你會拿著個說事啊。

  宿誼想了想,道:“我明白了,你們是不懂我為什麼這麼做嗎?”

  宿誼神秘兮兮道:“我讓你們知道,什麼叫做群眾的力量。你們以為高句麗治下平民過的很好嗎?他們的歸屬感很強嗎?他們可沒什麼家國觀念,只會跟著讓他們吃飽飯的人。”

  宿誼說這句話的時候,心中其實並不那麼高興,甚至有些悲哀。

  宿誼調整了一下表情,面帶諷刺道:“你們只管照我的說,然後去打殺幾個富商,開倉分糧,告訴他們我們不但不取普通老百姓分毫,還會給他們分東西,並且將這些事傳播出去。”

  “現在高句麗抽掉大量兵力屯兵邊境,腹地的城池的守備力量很弱,那些所謂貴族也就些家丁護院而已。”宿誼道,“若是底層老百姓反了,他們日子就不好過了。我中原王朝乃是禮儀之邦,漢朝打下的名聲,即使是高句麗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那是可以過好日子的地方,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現在,就要告訴他們,跟著咱昱朝,有糧食吃,有衣服穿,有田地種。”宿誼道,“反正高句麗打下來之後,這些高句麗的貴族都是要清洗一遍的。在攻打的時候,這些高句麗的貴族都是會頑抗到底的。何不用他們來為我們昱朝當收買人心的籌碼?”

  民智未開的時候,老百姓可不管什麼家國存亡。高句麗一地本長期是中原王朝屬國,他們自己民眾都肯定自己的祖宗和華夏民族是一路人,便更不會多加抵抗了。

  不過跟著昱朝,老百姓們的確會比跟著高句麗好過許多就是了。皇帝老爹是個好皇帝啊。

  半晌,一副將才驚訝道:“我們要把這地方占了?不是攻下他們都城就回去嗎?”

  宿誼:“……干白工?!”

  第133章

  宿誼一臉震驚的看著眾位將領, 眾位將領一臉迷茫的看著宿誼, 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慕晏乾咳一聲,道:“我們開個會吧。”

  “我們開個會吧”其實是宿誼的口頭禪,每次慕晏召開作戰會議的時候,宿誼都要來這麼一句。現在慕晏自己都習慣了。

  宿誼嚴肅的點點頭。必須開會,這些人咋想的啊?打仗這都不是勞民傷財,是勞命傷財了。居然打完就跑?裝完逼就跑, 真特麼刺激是吧?好像呵呵噠他們一臉啊。

  宿誼無語, 這些人都是逗比嗎?他們的腦袋裡都是肌肉嗎?

  宿誼不知道的是,不是這群將領逗比, 而是華國從古至今就是這麼高尚有沒有?

  在他的世界的歷史中,曹操打垮了高句麗的都城,然後認為對方滅國了, 於是收兵回老家了。高句麗見曹操軍隊走了,就一臉懵逼的回來繼續重建都城, 該怎麼過繼續過下去。

  唐朝幫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 錢沒有, 地不要,新羅還轉頭攻占了本來屬於唐朝的地盤,唐朝主力過不來,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簡直是感天動地好領居, 好宗主國啊。

  之後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華國領土大部分時候融合都不是當權者主動融合,他們幾乎都很慷慨的將打下來的地方還回去, 或者給周邊國家,一副咱泱泱大國不屑於占蠻荒小國地方的態度。

  因此別的國家對外擴張戰爭是賺小錢錢的大事,華國就是勞民傷財。

  這能怪誰?

  宿誼聽了一會兒,忍不住從慕晏開始,挨個兒罵。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宿誼和他們已經很熟了,所謂形象也早已經不存在了。雖然在將領心中,宿誼的形象大概更光輝,更可怕了。

  宿誼能觀天氣,能觀洋流,拿出可怕的望遠鏡和大炮。談論之中,天文地理,古往今來,無一不通。宿誼還講出許多軍事上的小故事,那些他們從未聽說過的將領的戰鬥故事,他們從中獲益良多。

  將領們認為,宿誼不僅僅是天師,名士,也是一位厲害的將領啊。他只是不願領兵打仗而已,至少當個軍師是肯定沒問題的。聽他那些“故事”就知道了。

  將領們對宿誼佩服得五體投地,加上他的天師光環和慕晏對他的信任,他在軍中話語權與日俱增,真的到了僅次於慕晏的程度。

  雖然宿誼從來不發表任何意見。不過之前又沒打仗,他也不需要發表什麼意見。

  宿誼表示,這些人想太多,他只是比較能侃,會講故事而已。

  因宿誼地位高,又積累了這麼多“聲望”,所以他對著將領們挨個兒訓的時候,這群人沒有不服氣的,都垂頭喪腦的聽著。

  在船上的時候,因天文地理對戰爭很重要,宿誼給他們上過課。這群將領,包括慕晏在內,都被一給人上課脾氣就很暴躁的宿誼訓的跟孫子似的。

  也幸虧這些人是慕晏的老將領,也早就受慕晏“荼毒”,對宿天師很是敬畏。要是別人,哪敢這樣?

  這其中當然也有慕晏故意去充當“弱智群體”中的一員,帶頭被宿誼訓的緣故。

  慕晏在人心方面,很擅長。

  這次也不例外。慕晏和宿誼其實已經早就商量好了,只是慕晏雖能直接下令,但不如他和宿誼一唱一和,讓這些將領更福氣。

  只是宿誼之前只是以為,這些將領或許是不適應扶持百姓去反抗高句麗貴族的方式,誰知道他們根子上就是錯誤的。

  裝完逼就跑,呵呵噠,好棒棒啊,要不要給你舉高高呢?

  宿誼背著手,冷笑著看著面前那群大氣都不敢出的威武漢子們。

  “你們知道打仗需要多少錢嗎?要死多少人嗎?可為什麼所有國家的帝王都想發動對外戰爭?好大喜功?只有咱們這裡才會認為!我現在就給你們講講,對外戰爭真正利益所在!為什麼那些人要對不屬於自己的國土虎視眈眈!”

  宿誼讓人搬來一塊小黑板,拿起自己做的粉筆,開始在黑板上邊寫邊說。

  利益!對外戰爭都是利益!

  在封建時期,土地,百姓,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有更多的土地,有更多的百姓,才能有更強大的國家,這個你們都不懂嗎?

  還有礦產什麼的,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咱們再來說說,對外戰爭對轉移國內矛盾的好處。

  以北方遊牧民族為例。他們是吃飽了撐著,每年冬季一定會來昱朝邊境搞事?不,他們精著呢。冬季的時候,水枯糙黃,他們是遊牧為主,不像農耕文敏一樣,耕種了可以囤一年,等下一年收貨。肉奶等製品是很難囤積的,貴族也就罷了,普通百姓要過冬很困難。老百姓吃不飽肚子就會反抗,反抗了就會統治不穩。

  怎麼辦呢?對外戰爭吧。讓老百姓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和昱朝戰爭上,若是能從昱朝搶來東西,這個冬天就好過了;若是從昱朝搶不來東西,那這個冬天不好過,就都是昱朝的錯,將仇恨轉移到昱朝身上。

  這就是轉移內部矛盾?這個懂了吧?

  眾位將領一臉驚恐的看著宿誼,使勁點頭。雖然這些事他們也知道,但被宿天師說出來,怎麼就覺得這麼可怕呢?

  “所以我們昱朝,也能這樣。”宿誼微笑,“昱朝最主要的矛盾你們也知道,但有什麼關係呢?百姓沒有地,那就打別人的啊。你看咱們腳下的地也是不錯的吧?有了玉米這些作物,雖然冷了些,但糧食產量也是不錯的,何況這裡有很多不錯的藥材呢。哪怕不種地,放牧也是不錯的。”

  眾位將領一臉若有所思,但是背後寒意更重了。

  “就算不占據這些地方,好處也是極大的。”宿誼掃了諸位將領一眼,“很多國家四處占地盤,離自己國家很遠的地方也要打過去。這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方,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力氣打呢?”

  將領們不由自主把身體坐直,總覺得會聽見什麼更可怕的東西。

  這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方,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打下來啊?當然是為了撈一把就走啊。你們這群人,以為違抗軍令,去城裡搶一把,就能叫以戰養戰,撈一把就跑嗎?你們真是弱爆了!來,我給你們講講殖民地的故事。

  用殖民地去供養宗主國,宗主國有享用不盡的糧食、礦產、金錢,即使之後很快殖民地反抗了自由了又如何?榨取的東西,足以讓宗主國飛速發展很多年了,而他們即使自由了,也很久都喘不過氣來。

  其他可以趕上,但礦產什麼的,是用一點少一點。金銀銅鐵這些都被挖掘了,送走了,他們自己就沒有了。

  你以為朝鮮半島上,礦產少嗎?

  “其實船隊再強大一些,倭國的銀礦很多啊。”宿誼總是對倭國念念不忘,大概穿越回來的人,都會對那個地方念念不忘。

  眾位將領們已經渾身冒冷汗了。他們覺得宿天師好可怕!這還是天師嗎!這是大魔頭吧!

  不過……好帶感啊……

  能帶兵打仗的人,心中那些迂腐的觀念當然都不重。要是重了,還打什麼帳?他們雖然剛開始覺得有些可怕,但仔細想想,覺得這簡直太有道理了。

  他們出生入死拼死拼活,打完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人,留下一身傷痕也就罷了,好歹還有國家獎賞撫恤。但是國家呢?花了錢死了人,打完之後什麼都沒有。不是他們不想占地盤,是實在沒有精力和金錢守住。

  但以宿天師的說法,這完全不必要顧慮啊。就算不將其變成自己的國土,好歹也要那什麼戰爭賠款。你們國家我不滅了,只要給錢就成,想必大部分國家王室都是十分願意的。反正這些錢也是落在老百姓頭上,不會讓他們貴族的生活水準降低。

  扶持別的國家,就是該這麼扶持才對。扶持了,也不能讓其變得強大,不然不是給自己樹立敵人嗎?

  宿誼見他們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並且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就知道自己的勸說生效了。現在給他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以後這顆種子總會變成參天大樹的。

  這些人也一定會將這種子播撒到別人心中的。

  宿誼見好就收,不再多提這個,開始說起自己之前“打土豪分田地”的用意。

  如果不占這地盤,就扶持當地貴族剝削老百姓;如果要占著地方,就必須毀掉當地貴族體系。因為老百姓是很少想到建立國家啊、擁兵自立啊這麼遠的。定是受過教育的人才會如此,而原本是貴族的人,可能性更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