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傳統糕點味道已經足夠好,無論是慕晏府中的廚子,還是易苒帶來的廚子,都是做糕點的好手。但其餘眾人從未嘗過的新奇糕點,才更讓人沉醉其中。

  華國的美食博大精深,但西方在甜點上,的確有獨到之處。華國點心的確有味道不錯的,但論樣式和口味,確實比不過西方。這點得虛心承認。

  當賓客一口一個奶油小蛋糕,果醬小蛋糕,果仁小蛋糕,肉鬆小蛋糕,那幸福的感覺從內而外,讓人由衷的滿足。

  當然,麵包也是一樣的。

  這一頓飯下來,雖然分量小,但是樣式足,本來就已經墊過肚子才來的賓客,吃了個十足的飽。只是肚子填飽了,心中還是饞得很。

  每樣一小點,真是讓人饞得慌。

  在餐後,僕人們撤下所有碗碟,上了一人一小碟水果,和以小杯溫酒。

  酒色澤黃亮,入口醇厚,入口綿柔,吞入腹中之後卻如同火燒一般,頓時讓人升起微醺之感。眾人一喝,便明白,這是天師拿出自家的美酒了。只是只有一小杯,讓人實在是難受。

  水果紅色的是西瓜,白色的是蘋果,紫色的是葡萄,也就三種,西瓜和蘋果只有一小塊,葡萄只有一顆。葡萄這時候倒是有,但不該是這個季節有,且這葡萄居然是無子的。西瓜和蘋果此事都還沒有傳入華國,眾人自然沒有吃到過。

  看他們那模樣,是當做仙果對待了。

  明明已經覺得兌換點不夠用,宿誼還是拿出了這些東西。既然要裝逼,就裝個夠。這點兌換點,他還是有的。

  只是易苒和慕晏顯然都不是很高興。水果也罷了,宿誼道以後會拿出來種植。但那酒可是喝點少點,即使每人一小杯,合在一起,還是有半罈子了。剩下還有半罈子酒,宿誼還拿了一罈子出來,用小玉瓶分裝好,準備讓眾人以請帖為單位,作為禮物帶回去。

  釀酒的方子宿誼已經交了出來,但仍舊是因為宿誼用的是系統出品的釀酒原料和水的緣故,宿誼自己釀的酒仍舊是精品。而宿誼現在已經不再釀酒,酒喝一點少一點。突然拿了兩罈子出來,易苒和慕晏自然是心疼無比。好似這些不拿出來,他們兩就能一人多分一罈子似的。

  對此,宿誼裝作沒看見。

  他太忙了,兌換點又不如以前充足,就算要兌換東西出來享受,也該是他能享受到的。宿誼不愛喝酒,自然就要剩下釀酒原材料這些點數。

  用其他材料釀酒,不比系統出品,那還不如讓自家匠人去釀造,不用他出手了。

  一頓飯之後,賓客的積極性已經調到最高。即使宿誼整個宴席上一言不發,但如此美味,在賓客心中,當真算得上仙人般的享受了。

  從古至今,華國人對於口腹之慾,都是特別看重。宿誼拿出了一頓與眾不同的食物,在他們看來,就是高於常人,證實了其仙家手段。

  用過飯之後,慕晏便帶領眾人去賞花。易苒和宿誼仍舊全程隨行,卻像是慕晏身後陪同之人一樣,並不出來說上幾句,只是靜靜的聽著別人抒發才氣胸臆。

  有二皇子在場,這些人本就已經十分激動,如今見還有宿天師難得出現在人前,更是一個個如鬥雞似的,打足了精神。

  他們一邊高談闊論,一邊用視線瞟著宿誼,卻發現宿天師從頭至尾表情都是淡淡的微笑,似乎一直在認真的旁聽,又似乎什麼都沒有聽進去,讓人很是沮喪。

  不過宿天師這種高人,豈是被一兩句話就能打動的?眾人繼續振奮精神,千方百計的表現著自己。

  最終,有人按捺不住,朝著宿誼這邊走來,向宿誼請教問題。

  因宿誼是道士,他請教的問題也十分玄乎。他問宿誼,何為宿命,宿命可能改變。

  宿誼看著來人,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驚訝。他還以為造了這麼久的勢,肯定沒人敢上來問他話,打擾他呢。

  畢竟他現在地位高啊。對於地位高的人,一般人都是等問話,而不是直接上來請教。這樣算是失了禮數。

  眾人看那請教之人眼神也是如此。他們雖然也很想和宿天師說話,但都等著宿天師主動詢問,而不是這樣貿然上去找宿天師搭話。

  也是一直陪在宿誼身邊的二皇子正與慕晏說什麼,宿誼身邊只留下一伺候的僕從,不然他豈會貿然上前?

  宿誼問道:“居士並非心中迷茫,可是替人詢問。”

  來人苦笑。

  他也知道自己不該貿然上前詢問,只是因為前段時間被友人之事困擾,便不由自主……這大概也算鬼迷心竅吧。

  他本帶著家族的期望,現在給宿天師,甚至給刺史和二皇子殿下的印象就很差了。

  但若是世間能解答此事的人,除了天師,也無其他人了吧。

  宿誼其實是認識這個人的。雖然他沒出現在公眾面前,但並非沒和那些人見過面,不過並非以天師身份,別人也沒認出他罷了。

  這人算是他比較上心的人,因為他來自孔家。現在孔家並非宿誼那個世界,在封建王朝延續至今,擁有無上的光榮。即使有了漢武帝獨尊儒術,提高了儒家的地位,但儒家還並非到了一枝獨秀的地步,也沒有文臣之首的說法。

  且東漢漸漸開始流行道學,戰亂之後,其他學說也紛紛抬頭,儒學反而因為不符合上層放浪的生活態度,而受到壓制。

  因此孔家人雖然出現,卻並沒引起多少人的在意。

  但宿誼是在意的。在宿誼心中,對孔家當然是好奇的。

  歷史中對孔家褒貶不一,宿誼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封建社會的孔家人。孔子本身是很有魄力的變革者,他的思想在當時來說太過超前。但孔家人之後卻是傳統的維護者,拒絕變革。

  真不知道現在的孔家人如何。

  現在雖然沒有深入了解,但膽子是夠大的,也是夠重朋友。

  宿誼一看那人身份,就知道這問話,定是幫友人,幫被他一席話說回家了的李藹問的。

  只是什麼宿命啊命運什麼的,實在是太悲觀了些。真不知道李藹對他說了些什麼。若真是用宿命命運來推脫,倒是讓他對李藹評價低了些。

  對了,這次雖然給李藹發了帖子,但是他並沒來。

  宿誼平靜的看了孔彥許久,直看得孔彥大汗淋頭,連脊柱都忍不住彎了下去的時候,才收回自己的視線。

  “這話若是你友人來問,倒是讓貧道高看一眼,現在,實在是有些失望。”宿誼嘆氣。

  孔彥結結巴巴道:“天、天師知道我因何發問?”

  “貧道知道,又不知道。”宿誼道,“邀請的賓客,貧道自然知道,不然豈不是很失禮?但各位居士自己的事,貧道又非仙人,怎會知道。”

  眾人心中先是欣喜宿誼居然說他知道在場所有賓客,但聽宿誼說他並非仙人時,心中齊齊不信。

  若不是仙人,僅憑那人沒頭沒腦的一句問話,就知道他心底所求所想?

  宿誼只能說自己願望,他只是碰巧關注了李藹和孔彥而已。

  “不過你對朋友一片赤誠之心,倒是不錯。”宿誼轉身,道,“既然河清大邀賓客,又有殿下在場,貧道也就獻醜一番,彈一首命運吧。”

  宿天師要彈琴???那傳說中的天上的樂器?!

  “很久沒聽道長彈琴了。”易苒道,“那曲子叫命運?”

  宿誼道:“大概吧。彈者無心,聽者有心。全憑居士聽後,自己感受,貧道怎麼說,都是無意義的。”

  “既然道長難得願意彈奏一曲,我倒是沾了這位小友的光了。”慕晏笑道,“那我們就直接前往聽琴吧。”

  宿誼點頭,帶著眾人往山腳下走去,那鋼琴安放在池水中央一處亭子中。看那亭子題字,便知這是宿誼慣常練琴之處。

  才怪,這是臨時打造的,誰會把鋼琴放在如此cháo濕的地方,不過臨時裝個逼罷了。

  讓其他人看著以為這是撞上的好事,而不是安排好的就成了。

  孔彥心中十分忐忑。他欣喜宿天師似乎對他印象並沒有變壞,又難過宿天師似乎知道他友人的事,對他友人印象不佳。

  他又十分好奇,一曲琴音,真能聽出命運之音?是世事無常?還是因果有報?

  宿誼慢悠悠的拉開遮住琴的布簾,看著那一座比起現在所有樂器而言都十分壯觀的琴,眾人齊齊吸了一口冷氣。

  宿誼掃了坐在亭子對面排排坐準備聽琴的人,看著他們驚訝的視線,心想,他準備的琴曲,正好符合那人的問話,還真是運氣啊。

  第125章

  說到命運的話, 就不得不說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可謂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交響曲之一, 更有“交響曲之冠”的美譽。

  《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處於人生最痛苦的時刻創作的曲調。那時候貝多芬耳朵失聰,情人另嫁他人,一連串打擊讓他已經寫下遺書,卻沒有選擇死亡。

  “假使我什麼都沒有創作就離開這世界,這是不可想像的。”貝多芬在信中如此寫到。

  音樂的感動是沒有國界的,《命運交響曲》, 尤其是第一樂章, 在華國也算是受眾很廣,即使不知道這首交響曲的人, 也在各大影視節目中聽過這個交響曲的變奏。

  《命運交響曲》雖然是管弦樂團演奏的交響曲,但早就有人將其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宿誼自然也學習過, 並且經常彈奏。

  不過,宿誼雖然口中說的命運, 但是要彈奏的卻不是命運, 而是貝多芬一首同樣著名的鋼琴曲, 《悲愴》。

  《悲愴》是貝多芬早期的曲子,其實本意是“激情”的意思,並非《命運交響曲》時表達的沉痛悲傷但又不屈不撓那種感情那麼深刻,但它仍舊是貝多芬早期巔峰之作。只能說, 因創作背景不同,所以表達感情不同而已。

  《悲愴》同樣有抗爭,但比《命運》更富有朝氣些。

  因此, 宿誼原本選擇的就是《悲愴》。而《悲愴》也能體現出命運一感。《悲愴》三個樂章,對英雄氣概和抗爭精神表現的更多一些,其實悲傷倒是沒有。

  《悲愴》這個曲子挺長,三個樂章加載一起,大概有二十分鐘左右。宿誼原本只想彈奏第三樂章,不過在慕晏和易苒聽後,認為宿誼應該將整首曲子彈完。因為三個樂章有各自的感情述說,合在一起更體現這首曲子的感情。

  反正這些人就算是俗人,在宿天師彈鋼琴的時候,也不可能露出坐立不安的樣子。何況他們也不算俗人,對音樂的涵養還是很高的。

  雖然是亭子對面,但也就隔不到一米左右,只是隔著細細的水流而已。因此宿誼的鋼琴聲,他們聽得很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