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吧,爆炸也是一種技術。光與火的絢麗舞蹈,那是多麼攝人心神的存在啊。

  宿誼畫的忘乎所以,宮裡一群人也忙得昏天黑地。

  宿誼一段話,讓慕晏急沖衝進宮。皇帝聽了慕晏提煉出來的“核心內容”之後,也拍案而起,激動的召集了一大堆人進宮。

  不過宿誼的“策”雖然畫了很大一張餅,但是要讓這張餅變成實物,需要的解決的問題就十分繁多了。

  皇帝提出這兩點之後,大臣們立刻就意識到了這其中的益處,但也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麻煩。頭兩天,這群大臣吵成了一鍋粥,火大起來,甚至直接挽起袖子握著拳頭還是用武力說話。別以為這群人自詡為優雅,實際上瘋起來比誰都瘋。

  不過這也是文臣們的常態了。推後千餘年,在明朝的朝堂上,那些文人們在朝會上也會大打出手。這是文人們持續了千年的傳統呢。

  皇帝召集的是自己的核心圈子,這核心圈子甚至是他用來跟世家們互懟的底氣。

  宿誼所提的兩點,都必須瞞著世家。至少在定下計劃之前,瞞著世家。

  第一點自不用說,是削弱世家對地方的掌控力。其實世家的強大,一方面在於他朝堂上有人,另一方面,則是他們是地方豪族。

  第二個方面,才是他們的根本。就算朝中暫時無人,但是他們仍舊擁有地方上的資源,足以供養他們完成對中央權力的下一次逆襲。

  當然,兩者缺一不可。地方支持中央,中央保護地方嘛。

  不過若是他們對地方的掌控沒那麼強了,就相當於一身榮辱都繫於皇帝身上了,那皇帝也就輕鬆了。

  第二點,則是皇帝自己斂財。

  世家的底氣之一就是其強大的財力。皇帝想要充盈國庫,還想繞過世家。因為這些要是經過世家之手,只會讓他們積累更多的錢財。有了錢財,他們很多事就很好做了。

  比如現在皇帝雖然多次下令世家不能蓄養私兵,不能擅藏武器,否則以謀反罪論處。但是每朝每代都有這種規定,但地方豪族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方法“規避”政令。比如不是私兵是家丁,不是武器是農具之類。

  若是再過幾代皇帝,說不得能漸漸將這些麻煩消除,但皇帝現在還無暇顧及這些。

  皇帝想在世家反應過來之前,自己想幹上幾筆,賺夠了錢再說。等其餘人想跟著撿便宜的時候,想來也不會有頭一批人賺的多。

  何況,他還有大兒子的“鍊金”支撐呢。

  誰都知道皇帝有自己的核心小圈子,不同於小朝會的小圈子。

  當今皇帝又不是傀儡皇帝,他怎可能沒有自己的人?

  不過這些人頻繁的開會的時候,其餘人就有些心慌了。

  這是在搞啥呢?難道是要跟世家開撕了?

  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很難想像哪一件國家大事,皇帝必須瞞著他們。

  這幾日連小朝會皇帝都取消了,只說有重要大事直接面聖即可。讓世家們更是人心惶惶。

  但更讓他們心慌的是,當他們有了危機感,準備聯合起來給皇帝一點好瞧的時候,卻發現聯合不起來。

  慕晏和王稟兩人都在皇宮裡開會,衛家裝聾作啞,幾個大世家,有三個不能配合,其餘的,就有些猶豫了。

  至於其他小世家,基本上都是站在皇帝那邊的。因為小世家們,本來就是依託朝廷存在的,特別是現在科舉制度的推行,讓他們看到了不依附大世家也能讓族中子弟出人頭地的希望。且現在昱朝政治清明,皇帝勵精圖治,治理天下頗有成效,且還有天師宿誼下凡相助,本就是天命所歸。他們期盼能在明君帶領下,共同造就一個不輸於盛漢時候的太平盛世,期盼他們每個人都能為這個太平盛世做出貢獻,名留青史。這也是為了家族的繁榮昌盛。

  至於天下黎民,更不用說。新的更高產、更耐旱、更不挑土壤的糧食的推廣,已經百姓們感恩戴德,恨不得每日給皇帝陛下上香,乞求皇帝陛下無病無災,能讓他們的好日子多一些時日。

  他們恍然發現,若是他們要做什麼,根本師出無名,會成為萬人唾罵的亂臣賊子。

  當然,他們不一定顧忌這個臉皮,但是他們沒有這個勢力。至少現在沒有。

  他們只能暗中積攢力量,但現在無可奈何。

  京中暗cháo涌動,皇帝陛下雖然身處宮中,但也了如指掌。

  他這次,何嘗不是一次試探?看看誰有異心?

  王家他是徹底放心了。而衛家此時表現出來的態度,讓皇帝終於相信了他們的忠誠,決定重用他們了。

  其實衛家是除了慕晏之外,跟皇帝走的最近的世家。只是在之前一件事,讓皇帝和衛家起了間隙。

  衛家家主在教導太子之後,委婉的對皇帝言,國家不能有一個痴傻的太子,希望皇帝能擯棄私情,立二皇子為太子。

  而皇帝即使是從易家其他子弟中選人繼承皇位,也絕對不會讓易苒繼承皇位。因為易苒身負前朝血脈,因為易苒被許多漢朝遺老所看好。

  這是昱朝,不是漢朝。

  其實衛家家主當時若只說太子不堪用,勸皇帝三思,皇帝還不至於生氣。但明知道易苒血脈,卻說出讓易苒繼位的話,就讓皇帝心中生疑,衛家是不是心向漢朝。

  皇帝這麼想,也並非沒有原因。衛家和其他世家不同,衛家一直是心向漢室,後來被那篡漢的大將軍圍殺,家中子弟損失慘重,只餘下寥寥幾人逃回祖籍地。

  易家的天下其實說起來不是從漢朝手中奪取的,那時候漢朝已經滅了,留在京城的漢室皇族也已經被屠戮。之後才是各地英豪群雄逐鹿。

  不過還是有人認為,漢朝宗室還是有人的,易家在平定中原時,應該把中原還給漢室。

  當然,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是痴心妄想。漢朝已經滅亡了,無可更改了。

  衛家是在皇帝登基之後,三請五請才讓其回來的。

  回來之後衛家也是很裝糊塗了些時日,見天下大局已定,而皇帝確實有給天下黎民好日子的才幹和抱負之後,才積極起來。

  所以衛家家主說出這種話後,會被皇帝懷疑,真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平心而論,衛家家主真的半點沒有懷念漢室的意思嗎?

  這估計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過現在太子清醒,且已經顯露其才華。二皇子也和太子兄弟情深,且半點沒有被皇帝打壓的意思。而二皇子和前朝遺老十分疏遠,甚至拎著鞭子追了人家幾條街,半點尊老的意思都沒有。那些前朝遺老也再不可能將希望寄托在二皇子身上了。

  衛家就算心裡有些小心思,也終於安定下來了。

  其實皇帝一直很佩服這家人。他們雖然是世家,或許有時候也會變通,但真的將忠君、將百姓放在自己家族之前。不然也不會元氣大傷。

  所衛家家主算第一代,那麼第二代中有稍稍有點才華的人,無論嫡系旁系,基本上全在那次篡位中,給漢朝“殉葬”了。幸虧衛家第三代人才輩出,不然他們家已經跌落大世家之列了。

  皇帝希望這種家族為自己所用,又忌憚其對漢朝忠心。

  不過現在,漢朝已經徹徹底底成為過去,皇帝也敢放心用人了。

  於是皇帝一開心,傳旨給衛家老爺子,讓他選個最厲害的衛家小輩,一起來開會。老人家就不用來了,工作強度大,怕他吃不消。

  衛家老爺子哭笑不得,就讓衛琤去了。

  衛琤其實並非長子,不過衛家老爺子覺得衛琤腦袋最靈活,又和慕晏關係很鐵,好歹能被慕晏照顧一下吧?

  衛琤迷迷糊糊的進了宮,結果發現自己還真是當苦力來著。於是他也苦哈哈的投入了吵架和翻資料的大軍之中。

  因皇帝對衛家的猜忌,衛家這一代一直有意的選擇閒職,他還是第一次這麼忙。

  衛琤真不知道是開心還是難過,大概……是開心吧?

  不過這群智囊團全力開動起來,是很恐怖的。最終他們真吵出了一個結論。

  第一點可以慢慢來,他們制定了詳細的幾年計劃;

  第二點可以現在就開始,不過他們需要技術調試,先造出能符合遠航標準的大船,以及製造出天師口中造價低廉,但能賣很多錢的玻璃來再說。

  第二點製造的大船,也要讓天師把關。因為大概只有天師知道那船符不符合標準吧。

  宿誼:我倒是坐過大船,但是我坐的是遊輪,你們製造不出來。

  這時候,衛琤才知道,他們吵了這麼多天的事,居然是天師提出來的。

  慕晏似笑非笑道:“這可不是天師提出來的。天師怎麼會插手凡俗之事呢?”

  王稟也似笑非笑道:“那是自然,天師可從來不干涉政務。這只是我們和天師聊天的時候,得到的靈感。天師高才,和其聊天,得益甚多啊。”

  衛琤苦笑:“知道了知道了,不用說我也知道。天師之話,的確有許多玄妙之處。”

  “好小子,以後你也可以忙起來了。”王稟把著衛琤肩膀,一副“自己人”的模樣,擠眉弄眼道,“可惜啊,我家小輩沒這麼厲害的。你說,慕河清和你都這麼能幹,我家小輩都還在玩泥巴,多麼悲傷啊。”

  衛琤眼角直抽。

  別說王博源現在也逐漸褪去浮躁之氣,王甫洮早就已經擔任實職,而且乾的不錯了吧?什麼叫玩泥巴?你這個剛走入“正途”的長輩好意思說他們嗎?

  “謝誇獎。不過這些事什麼時候能開始。”衛琤轉移話題。

  慕晏道:“開始的話,現在就要開始了。不過都是暗地裡的前期準備。現在主要大事還是科舉。”

  衛琤點頭:“說的也是。”

  慕晏笑道:“科舉之事第一次做,大家都忙得焦頭爛額。現在玉德兄也能幫忙了,甚好,甚好。”

  衛琤扯動嘴皮子想笑一個,然後發現自己笑不出來。

  這幾日的高強度工作,讓他很有些心理陰影。

  當衛琤回家之後,將此事告訴祖父。衛家老爺子倒是很高興,皇帝這是重用他們家的意思啊。

  衛家老爺子道:“老夫心裡仍舊念著前朝,那是沒辦法的事,老夫做過前朝的官,受過前朝的恩。但你們不同,昱才是你們的國家,才是你們的時代,昱的皇帝才是你們唯一的君王。切記切記,無論哪朝哪代,我們衛家,都秉承一個‘忠’字。”

  衛琤跪下磕頭:“孫兒知道了。”

  衛家老爺子滿意的點點頭,道:“我還以為至少要等太子登基,衛家才能重新崛起了,都怪老夫一時口快唉。不過陛下心胸寬廣出乎我所想,你更應竭盡全力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