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淡水不夠,可以用簡易海水提取淡水的裝置。那些純水不一定能喝,但是可以用於生活用水。而且靠岸行駛,應該在補給上應該沒有問題。

  對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被土著坑了很多次。他一定要寫好與外國人相處指南,一定要讓最jian詐的商人去和他們打交道,一定要配備最好的武裝,可不能什麼為了“大國威儀”自己吃虧。

  咱們不是為了弘揚什麼國威,單純就是去賺錢的。當把錢賺的夠多了,敢來挑釁的人都打趴下了,國威就有了。

  國威都是建立在經濟實力和武力上的,什麼以德服人寬宏待人,那是先把人收拾夠了,才有用。

  宿誼搖頭晃腦,覺得自己思路現在異常清晰,一定要趁此機會把現在所想的都記下來。

  於是他立刻回書房,用他那勉強可以入眼的毛筆字,寫起各種指南了。宿誼一邊寫,一邊心裡罵街。這玩意兒毛筆寫太多字,真是太累了。

  我需要鋼筆。

  但現在的技術還不能製造出鋼筆。能便利使用的鋼筆,是有了“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這三種發明之後。宿誼為了一個鋼筆,還得解決許多技術難題。

  首先,他還沒發現橡膠樹,也不知道怎麼找到銥。不過沒有銥,鋼筆的使用壽命只是降低而已。或許,他有朝一日可以製造出鋼筆。

  如果發現了橡膠樹的話。

  但宿誼知道橡膠的製造方法,卻不知道橡膠樹長啥樣。嗯,別笑話他,誰讓樹上只寫了方法,沒畫橡膠樹。而且畫了,他也記不住。

  於是現在宿誼還得苦哈哈的繼續用毛筆奮筆疾書。

  慕晏急沖沖的進宮,當然不是像宿誼所想的那樣,因為金錢的事。

  他認為,宿誼只是打著賺錢的旗號,“獻策”而已。

  而這兩條策略,完全可以作為國策存在,可以解決現在昱朝的許多問題。

  第一個,因地方被世家把持,信息流通各方面都有很大問題,造成政令不能及時下達的危機。

  宿誼的提議,就是拓寬商路,鼓勵商業流通。民間商人走南串北,自然會把各地的事傳開。不過經商這種事,有很多難題。比如戶籍,比如會不會因商廢農。

  農是國之本,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擔心人口流竄,對戶籍管理,對農業生產不利。

  慕晏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在聽宿誼說了“市場”和“統一”的關係之後,慕晏又有了新的想法,這種想法迫切的需要跟皇帝陛下分享一下,想來皇帝陛下很願意將其作為今後幾年,十幾年,甚至好幾代皇帝的施政方針。

  這種能降低世族對地方的影響力的方法,皇帝陛下一定會很感興趣——“世族叛徒”慕晏想。

  第二件事,便是國庫庫銀的問題。

  在發行銀幣之後,國庫中的錢財,自然從銅幣變成了銀幣。而黃金雖然沒有作為官方貨幣,但是在貴族彼此之間,已經國庫存儲的時候,也是存在的。現在的黃金,多是切割成可計量的金條保存。

  現在國家百廢待興,雖然已經有欣欣向榮之意,但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完全入不敷出。世家擁有了大量的金錢,有些人甚至將金銀珠寶撒進江河湖海中聽響。世家又占據大量田地,也是不用繳稅的。

  而國庫已經空虛,皇帝陛下已經動用了好幾次私庫來補充國庫。

  也還好開國時候收繳的漢室寶庫和敵對世家財產的時候,得了不少金銀。但這樣下去,只出不入,也不是辦法。

  皇帝有些忍不住想要弄死幾個世家的衝動,也是有國庫空虛,皇帝自己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那些世家還把珍寶扔進水裡打水漂聽響聲的緣故。

  說實話,這種太過囂張的,遲早會被弄死。

  不過現在有了對外貿易這條路走,或許皇帝可以再忍耐一下。

  當然,慕晏並不是覺得那些傻逼炫富的世家死了讓他痛心,他只是覺得現在還不是和世家對立的好時機。先把視線集中在國內建設上更好。

  原先慕晏沒想到這些,是因為這時候的華國人都認為中原之外全是蠻荒之地,能有什麼好東西?但是宿誼既然是國外遍地金銀,隨便拿出點什麼都能換金子銀子,慕晏肯定是相信宿誼的。

  國外的確蠻荒之地,但野蠻的是人。至於地底下,也是有金銀銅鐵的。

  慕晏不知道玻璃是什麼,但宿誼不是說,國外最稀罕陶瓷了,燒點品質較低的廉價陶瓷,也是可以換金子的。

  官窖為了燒出合格的御用瓷器,其餘殘次品都砸了。現在嘛,那些殘次品,可以銷往國外啊。

  若是再往後面一點,比如明清什麼的,這種想法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上層人士的腦袋裡。但現在時間還早啊,大家的思想還開放著,沒有那麼多桎梏約束。

  在漢代的時候,專門開拓了絲綢之路;在唐代的時候,海外貿易更是發達。而且漢唐時期,都熱衷於對外擴展,知道外界很廣闊,沒有井底之蛙之態。所以慕晏能想到這麼多,並不奇怪。

  唯一奇怪的,大概是宿誼和慕晏兩人腦迴路差距有點大的問題。

  宿誼只是想賺點錢,慕晏卻從宿誼滿嘴跑火車中提取出兩點今後支撐了昱朝進入盛世的國策,而這也影響了後世的王朝,“農商並重”以及“奉旨出海經商”成為華國王朝常態,最後提前萌生了什麼先進思想,就理所當然了。

  這時候時間這麼早,宿誼根本沒想現在所做的事能影響到現代社會去。

  但有時候,現實比想像中的更有意思。

  慕晏進宮之後,就直接在宮裡留宿了。

  慕晏的下人還專門出宮,回到府中拿了幾套衣服。

  宿誼很驚訝,原來皇帝老爹也這麼愛錢嗎?不過這兩人是不是太激動了,賺錢這種事,可以慢慢來啊。

  慕晏一連在宮裡留宿了五日,並且有一些人陸陸續續被召進宮中,跟著一起在宮裡留宿。

  其餘人的事宿誼不知道,但慕晏五天沒回家,宿誼當然知道。

  最開始的時候,宿誼心想,賺個錢而已,他們兩又不缺錢,至於這麼激動嗎?後來,宿誼就覺得,不可能是為了賺錢的事,肯定是為了其他國家大事吧。

  現在不是鄉試已經結束,明年二月就要第一次考進士了嗎?是不是為了這件事?還是說,是有其他事?聽說秋冬時候,是北方遊牧民族侵犯邊關的高峰期,難道是這個原因?

  宿誼有些同情慕晏。他只是進宮說一下和皇帝陛下一同賺錢的事,結果就被抓壯丁了,真可憐。

  宿誼慢吞吞的繼續寫他的出海指南。

  反正慕晏看上去這麼激動,這份指南肯定會用上的。頂多明年開春,就會出海吧?聽說慕家本來就有對外貿易的船隊,只是去的地方不遠,大概也就在印度洋轉悠。不過既然有成熟的船隊,以後要遠航,就有基礎了。

  “不過我要不要改進一下船隻?”宿誼咬著毛筆桿子,道,“要不要把內燃機做出來?不過這得挖掘石油,煉製石油才成。要不從蒸汽機開始?現在已經有人用煤炭取暖了。不過現在就把蒸汽機做出來,是不是有些過早了?會不會有些危險?”

  更重要的是,宿誼製造出來的蒸汽機,要用在船隻上,得經過很多次的實驗。

  “算了,蒸汽機和內燃機還是等我死後再說吧。”宿誼果斷的放棄了提前工業化的想法。

  他準備把蒸汽機和內燃機,以及石油提純等能讓工業大幅度發展的東西都寫下來,作為遺物,獻給當時的皇帝。嗯,如果自己壽終正寢,那皇帝應該是自己弟弟或者自己侄兒吧。

  他把圖紙留下來,然後寫上用途,想來一個有野心的皇帝,知道怎麼用。

  至於皇帝會不會因為這些驚世駭俗的東西而猜忌自己。自己都死了,猜忌有毛線用啊?

  就這麼決定了。

  “不過說實話,就算我能製造出蒸汽機和內燃機,也不知道怎麼用在船上呢。”宿誼嘆口氣,搖搖腦袋。

  不過火藥……要不要先弄出來?海上的話,弓箭什麼的,還是沒有火炮威懾力更大吧?

  但是弄出這麼危險的東西,他很擔心啊。

  “火藥和火藥武器也作為圖紙留下來吧。”宿誼又給自己增加了一個遺物,“不知道煉出來的鋼能不能用上了……等等,雖然不能做火器,但是大型弓弩可以當槍炮用嘛。

  宿誼愉快的畫起來弓弩製造圖。作為男的技術宅,武器什麼的,無論是冷兵器還是弓弩,他怎麼可能不了解呢?

  第104章

  宿誼畫了弓弩製造圖之後, 又畫了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只要他記得的, 可能對航海能扯上關係的東西,他都畫了出來。

  這時候就體現出一個有錢的技術宅的牛逼之處了。他若是有興趣,就可以全世界到處跑,去博物館去看那些古老的文獻。

  世界各地古老技術,基本上都已經保存在各國博物館裡,可以讓人參觀學習。宿誼有興趣之後, 網上不能查到的就去圖書館, 本國圖書館查不到的就趕飛的去其他國家圖書館,連圖書館都沒有的, 那就去博物館。他甚至還能憑藉家庭關係,去拿著各種感興趣的圖紙或者實驗去找國內專家請教。

  宿誼的智力其實很高。其實技術宅的智力都不可能低。只是他沒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沒有想過讓自己學到的東西發揮用處罷了。

  很多技術宅, 只是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

  現在換了一個時代,宿誼無意識中, 卻讓自己所學過的東西, 開始發揮用處。

  比如宿誼雖然記不下來船的總的構造圖, 但是對於古代戰船上幾個比較有趣的地方卻是記得很清楚,也能進行還原。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西方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他們的船隻既然能夠應對全球航行, 自然技術已經很先進,有許多很特殊的構造。

  宿誼曾經組裝過類似的模型。

  雖然零件都是他畫出來,提出要求之後, 直接訂購的,但組裝的人可是他自己。

  只要自己動過手的東西,宿誼的記憶就很深刻,重新畫出構造圖也很容易。

  那些古代兵器和盔甲也是一樣。

  宿誼還曾經弄出一整套西方騎士的全套裝備,準備去漫展。當然,後來他放棄了。東西倒是打造出來了,但是他穿不動。這就很尷尬了。

  不過全世界像他一樣厲(無)害(聊)的技術宅還有很多。

  你以為技術宅就只會爆炸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