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宿誼道:“凡人所能觀測到的維度,只有三維而已。若是更高層次的人,就能觀測到更高的維度空間,據說整個宇宙空間有十一維。不說這麼複雜,凡人還是能理解四維空間的。四維空間就是在在長寬高中加入了時間。這樣一個靜止的空間,就變成流動的空間了。”

  王詡繼續點頭。這個他也能理解。

  宿誼道:“五維空間可能就比較難理解了。不過五維空間,就正好回答了司徒的疑問。所謂四維空間的時間線上的每一個時間點,都可能衍生出無限的可能性。這無限的可能,就是五維空間。”

  宿誼促狹的笑道:“雖然貧道多次叮囑,但少宏肯定還是跟家裡說過平行世界的事吧?”

  王詡頓時有些尷尬,他道:“少宏也是無意……”

  宿誼擺擺手道:“其實既然貧道說出來,就知道不可能完全保密。”

  王詡差點脫口而出,難道王博源不小心被他們套話,難道也是天師已經預料到的嗎?

  宿誼道:“雖然世界有很多維度,但凡人只能觀測到三維。三維,即為穩定。”

  王詡腦袋中消化著宿誼那信息量極大的話,然後黯然點頭道:“雖然每個人可能做出無數的選擇,衍生出無限的可能,但只要做出選擇,那之後的發展就固定了。而做出選擇的人,對他而言,世界也只有一個。他不可能進入其他世界中。”

  宿誼心中稍稍有些驚訝。他本來還以為自己還需要詳細解釋,沒想到王司徒這麼容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古代人果然還是很聰明的,只是少了文明的積累罷了。

  宿誼點頭,認可了王詡的說法。

  王詡道:“天師所謂世界支柱是何物?又為何待王家與眾不同?”

  宿誼道:“若是多維空間是一顆大樹,那世界支柱就是每一段樹幹長出的最粗壯的枝丫,其餘小樹枝都是從那最粗壯的枝丫中生長出來的。”

  宿誼見王詡有些迷茫,他道:“用比較片面的話來解釋,就是一段歷史中,總有些人的存在,會影響這段歷史進程。這些影響歷史進程的人就是這一段時期的世界支柱。若是他們的消亡,則會對這段既定的歷史造成很嚴重的影響。甚至讓一個文明歷程瞬間中斷。”

  王詡吶吶道:“既定……”

  宿天師難道看到的空間不止三維嗎?宿天師看到的空間果然不止三維吧……

  宿誼點頭:“雖然皇帝為一國之主,但支柱不一定是皇帝。比如傀儡皇帝,肯定就不是支柱。而且世界上的支柱並非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而是一個團體。他從政治、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影響這段歷史。他可能是英明的君王,也可能是貴族們瞧不起的普通平民。他並非是一個時期最具有權力或者是財富,甚至文化的人。”

  “這些支柱唯一的共性,就是左右了文明進程的發展。”宿誼道,“在這個世界中,皇帝陛下自然是最重要的世界支柱之一,他還身負龍氣。一般身兼龍氣和支柱二責的人,修行者都不敢過多接觸。修行者都是一棒子想要脫離三維空間的人,離這種人越近,自身道行損壞就越快。”

  王詡心道,天師你不是說已經沒有道行了嗎,哪還擔心什麼道行損壞?他思及那些突兀出現的新作物,心中已有了答案。

  天師雖然喪失了大部分道行,甚至連自保之力都沒有。但他仍舊艱難的保存了部分道行。那些道行,都用在了和新的農作物相關的方面了吧。

  許多世家看不起這些泥土裡的事,但王詡不會。民以食為天,這些糧食,不僅能替陛下得到大量民心,而且也能向宿天師所言,推動文明的進程。

  原來這就叫推動文明的進程。

  宿誼那雙睿智的眼睛投向窗外,穿過虛空,他的聲音也變得斷斷續續:“你知道你所在的空間有多麼有意思嗎?”

  宿誼伸出右手,在虛空中一划:“我所能觀測到的華夏的無限的可能性中,這一段歷史都是破碎的星點,只這裡,是聚合的星光。”

  “光芒的強弱代表文明的強弱。”宿誼轉頭看向王詡,“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王詡瞳孔頓時一縮。

  宿誼道:“龍氣不能觀測,不能預測。但非龍氣的支柱,若是光芒夠強大,是能被窺得一二的。越是與自身越緊密的事,越不能預測。貧道既然已經投身此間,便是此間中人。至此,這此間所有事貧道都看不到了。貧道在此間就是一凡人,也只能觀察到三維的靜止的空間。”

  “但世界支柱是個奇妙的東西,有時候,無數空間中,會出現一個類似的支柱。”

  “在其他世界線中,這一段瀕臨破碎的星點,艱難的黏合在一起,這都是世界支柱的功勞。”

  “那些世界支柱,並非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其中有兩個家族,艱難的黏合了一部分星光。”

  “雖然他們很快就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只讓星光維持了很小很小一段的聚攏,甚至為了黏合這一段星光,他們燃燒了自身的一切。”宿誼看著王詡,幽幽道,“但一瞬間的聚攏,也讓這一段星河沒有乾涸,讓星河等到了新的星光,星的支柱,最後重新匯集成星辰大海。雖然以人的壽命看來,那非常遙遠。但在這個空間中,瀕臨破碎的星光居然能短時間能匯集成大海,那是多麼不容易啊。”

  “司徒大人,凡人之身,居然能做到左右歷史進程之事,是不是很偉大?”宿誼輕笑,“對了,我現在也是凡人了。”

  王詡動了動嘴皮,不知道說什麼好。

  信息量太大,他腦袋有些懵。

  兩個家族……其中就有王家嗎?在其他世界中,王家會為了華夏文明的延續,而拼盡一切嗎?

  王詡覺得這很荒唐,他的家族觀念多麼強大啊。但是他又無法否認這一點。

  漢末戰火紛飛,北方蠻夷虎視眈眈,若昱朝沒有建立,若華夏仍舊處於戰火中,北方那些人會安安靜靜等中原打完嗎?

  不可能。

  王詡閉上眼,仿佛眼前是一片火海。

  在漢朝還未滅亡的時候,王詡曾經跟隨家中長輩,去過一次北疆“混資歷”。即使他並沒受什麼傷害,但邊疆悽慘,戍邊將領節節敗退,淪陷之地民不聊生,他是看在眼中的。

  那時候,王家真的會為了保全自家,無動於衷嗎?

  王詡知道,他父親肯定不會,他弟弟也不會,他那沉穩的和跳脫的兒子都不會。

  那他呢?會不會?

  宿誼見王詡似乎思考完了,道:“這個世界特別神奇,破碎的星光提前聚攏,星辰大海似乎要提前出現。雖然貧道不能觀測,甚至世界中的人和事都完全不一樣,但奇怪的事,貧道仍舊在這個世界那兩個家族身上看到了和其他世界線上同樣的特質。大概有些本質上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吧。”

  宿誼笑道:“說起來,還真奇怪。王家仍舊是屹立於貴族頂端的大世家,而另一個家族,則十分平凡,碌碌無為。不過想來金子放在哪兒都能發光,說不準很快,他們就能出現在這個歷史中,也說不定。”

  王詡不知道自己是該信好,還是不該信好。他來找宿誼,就是希望宿誼能為他解惑。但是宿誼說完之後,他似乎更加疑惑了。

  宿誼好似什麼都說了,又好似什麼都沒說。

  他好似什麼都明白了,又好似什麼都沒明白。

  宿誼卻不管這個正在迷茫的人,他坐到鋼琴旁,打開鋼琴蓋:“司徒大人難得一來,貧道就先為司徒大人彈奏一曲吧。在同一時刻,其他世界的聲音。”

  宿誼閉上眼,手指輕輕敲動,《克羅埃西亞狂想曲》,你能聽出戰火紛飛嗎?

  作者有話要說:

  道長全方面裝逼,不但要說,還要配上背景音。以及,道長忽悠是隨口亂扯,和真實歷史沒有關係。

  第99章

  《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是馬克西姆的代表曲, 不過作曲家並非馬克西姆, 而是赫吉克。

  馬克西姆鋼琴曲中絕大部分都不是他作曲,因此非要從他的鋼琴曲中聽出作曲者的心聲,實屬腦補。聽演奏的人,當然只能聽到演奏者的心聲。

  不過《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是例外。

  或許其餘曲子,可能演奏者和作曲者想的不是一件事,但這首曲子, 理應是兩者的共鳴。因為赫吉克和馬克西姆都是克羅埃西亞人。

  克羅埃西亞自一九九一年起內戰開始, 一直到一九九五年,戰亂才結束。不管這戰爭背後有那幾個國家骯髒的那啥, 但戰亂對這個國家的損害,對這個國家人民的損害,是實實在在的。

  《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描繪的就是戰火紛飛的克羅埃西亞。

  國外的戰爭不提, 只說這首曲子,的確非常震撼人心。宿誼之所以選這首曲子, 是因為在他熟悉的鋼琴曲中, 這首曲子就算在吃飯的時候放出來, 從未聽過這首曲子的人,都會問宿誼,這曲子是不是描繪的戰爭類似的主題。

  宿誼覺得,現代人都能聽出來, 古代人應該也能吧?何況他提前做了說明,自己對鋼琴演奏的感情表達也上了一個台階,怎麼也該聽出來了。

  其實宿誼本想演奏一下革命歌曲之類, 但是革命歌曲不輸於傳統鋼琴曲,他還得自己捋一捋曲譜,練一練手才成。現在即興演奏,奏不出來。

  所以就《克羅埃西亞狂想曲》好了。

  宿誼這次心血來cháo要在忽悠中加一段bgm還是比較成功的。或許之前就知道了其他歷史線上,華夏正處於戰亂中的緣故,王詡一聽這曲子,腦海中就浮現出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民眾餓殍遍地,生靈塗唐的景象。

  跳躍的音符一個一個的閃現,在王詡腦中的景象中,都變成了點點火光,點點血淚,最後匯聚成悲鳴。

  這奇特的樂曲並非王詡聽過的任何曲調,並非中原,也並非胡樂。它的音域十分廣,好似只有這麼廣闊的音域才能表現出這曲調的所有的感情。明明是同樣的樂器,有的聲音清脆如泉水叮咚,有的聲音卻如人聲婉轉,很難想像這是同一個樂器中發出的聲音。

  這究竟有多少個音?

  “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王詡今日總算明白為何帝會悲不能止。

  因為如此廣闊的音域,表現出的音樂太過震撼,讓人陷入樂聲之中無法自拔。

  王詡耳邊的鋼琴音已經不是鋼琴音,是戰場上的廝殺,是戰後的悲鳴,是那燃起的戰火,是那倒下的戰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