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老夫人抹著眼淚道:“也能理解,宿道長為何明明能推脫,還主動前來了。他還記得,記得我曾帶過他。永康啊,要是姐姐還在,不知道有多高興。”

  陳仲也忍不住流著淚道:“道長說,知道可能是人禍,便主動過來了。原來道長居然是……居然是他。天啦,我做了什麼!陛下小心翼翼的想要道長遠離紛爭,我居然被人利用。若不是這次道長不需要法力就能解決,那道長豈不是會折損道行?”

  “那人估計不知道宿道長之事,也只有我和陛下、娘娘知道了。”陳老夫人道,“宿道長長得跟老國公年輕時極為相似。而見過老國公的人,只剩下我了。你知道就好,以後定要好好照顧宿道長。宿道長已經失去夠多了。”

  說罷,陳老夫人又開始抹眼淚。

  她和太后感情極好。太后無子,皇后一直跟在她身邊,她與皇后宛若親母女。陳老夫人自然也和皇后感情頗深。皇后兩個孩子她都帶過,長子永康更是時常見到。

  那時候陳老夫人也是被留在老家,惶恐度日的人之一。那一段磨難,讓三個女人的關係,恐怕比各自丈夫也親密的多。

  陳老夫人兒子也在外面,家中又沒有孫子,所以陳老夫人也是把乖巧懂事嘴也甜的永康當做親孫兒看待。

  當知道永康自請祭天之後,別說太后,連陳老夫人都病了一場。

  陳老夫人在認出宿誼之後,對著陳仲痛哭了一場。

  陳仲也嘆息連連。

  他之後得知所謂祭天其實是一些人的陰謀手段,但永康自請祭天之後,的確之後順利的很,很快就攻破了京城。

  祭天的起因可能是一場陰謀,但知情人都認為,祭天的那孩子身上的確有神異之處,說不得真是天界仙童之類。

  若是那孩子,經歷的那些“故事”肯定是真的,自毀道行也是真的,與龍氣糾纏過重會損害壽命肯定也是真的。

  若非如此,腦袋簡單的陳仲,完全無法理解,為何皇帝找回了永康,還不認回來。

  宿道長如此優秀,太子又年幼,還有痴傻之名。明明讓宿道長做太子,對昱朝江山更有利。

  陳仲在知道自家這是人禍之後,就終於明白了皇帝說有人把他當槍使的意思。

  雖然別人不知道宿道長的真實身份,但外界都傳聞,宿道長是如古代那些賢明之君一樣,上天派來輔佐皇帝的能人異士。

  昱朝雖然已經建立五年,但人心並不穩。世家大族只是被打服了,心還不服,老想著搞事。

  陳仲道:“兒子以後一定好好保護宿道長,絕不會讓人欺負他!”

  陳老夫人握著自己兒子手道:“你一定要做到!宿道長苦啊!就算我走了,你也要將其當親生孩子一樣照顧!這是姐姐的悔恨,也是我的願望。”

  陳仲跪在陳老夫人面前磕頭髮誓。

  ……

  宿誼並不知道自己頂不住壓力去忽悠了一場,居然掉馬甲了。

  之後陳仲對他好的過分,宿誼也只當因為他“救”了陳老夫人一事。

  終於完了一件事,宿誼回家補覺安撫自己受驚的小心肝,慕晏則進宮將此事稟報給皇帝。

  皇帝冷哼道:“還用查嗎?能弄這麼大陣仗,還不被人發現的,除了陳仲那不安分的媳婦兒,還能有誰?嫁進陳家也不當自己是陳家人,現在都敢害婆婆了,正好有理由把她趕出去。”

  慕晏跪地低頭不語。

  世家女子,多是出嫁之後也不認為自己是夫家人,心中多為娘家謀劃。

  若是兩家利益合一,倒還是好說。若是兩家利益不合,夫妻之間爭鬥,比起官場爭奪都不須多讓。

  同床異夢,不過如此。

  聯姻的兩家大多勢均力敵,這勾心鬥角也越發激烈。

  不過陳家這種使手段使到了婆婆身上倒是少見。因為世家女子聰慧,並不會露出如此顯眼把柄。

  畢竟女子地位還是比男子低,若是犯了此錯,就算是娘家,不但也無話可說,面上還會蒙羞。

  慕晏並不認為如此顯眼之事是陳家媳婦做的。即使是她做的,應該也抓不到把柄才是。

  果然,陳仲最終只揪出了下人,那下人只說自己曾經遭了陳老夫人訓斥,懷恨在心,才如此行事。

  這一看就知道主動替罪的,就算腦子簡單如陳仲,也不會相信。

  陳仲也覺得是自己妻子所為。就是他妻子不斷遊說他,讓他去找皇帝陛下哭訴尋宿誼來。若是有人把他當槍使,那肯定是說出此話之人。那麼就該是他妻子了。

  就算謀害他母親的事不是妻子所為,但妻子肯定有放任的地方。

  雖然陳仲知道妻子心系娘家,但他自認為自己和岳父家並無利益衝突,且娶妻就要對其尊重,他對妻子也很滿意,所以家中後宅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給妻子。

  陳老夫人又是個慈祥寬和之人,並不插手後宅之事。

  所以若真是陳仲妻子所為,那想要查出什麼,也確實是困難。

  不過陳仲是個直腸子,即使沒有證據,他也會說,會做。

  夫妻兩感情終是淡了,且陳仲和岳家也成了仇人,在朝堂之上,陳仲毫不掩飾自己的敵意。

  陳仲的岳家,正是慕晏曾經帶來的友人之一的家族,司馬家。

  宿誼在得知,此事可能是司馬家為了試探自己而做的,十分驚訝。

  他覺得,最有可能是陳仲的夫人對陳老夫人早已經懷恨在心。試探自己,不過順帶吧。

  宿誼可聽過,陳仲的夫人因多年無子,陳老夫人為陳仲納了好幾個妾室。雖然孩子生出之後記在陳仲夫人名下,但陳仲夫人肯定心中是不舒服的。

  慕晏十分奇怪:“陳老夫人如此寬厚,陳夫人怎會心中不滿。此事肯定為了試探你做的。”

  宿誼嘴角直抽。

  好吧,在這個時代,婆婆如此做為是寬厚呢。孩子都認到了嫡母名下,嫡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不管陳夫人心中如何,司馬家是徹底得罪了陳家了。

  宿誼心想,是不是應該也算得罪自己了?雖然自己沒什麼感覺,但按照常理,自己應該生氣才是。

  不過他本來也不和外人來往,一直宅在家中,所以得罪不得罪也無所謂了。

  至於會不會因為他拆穿這些事而記恨他。宿誼表示,作為被設套的人,因為沒跳進坑裡就被人記恨,那他怎麼也都會被記恨,無所謂了。

  ……

  陳家這件事外界並無多少傳言,至少普通民眾不知道。

  但眼睛一直盯著宿誼的人,該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

  陳家禍起後宅他們不關心,宿誼的確是真本事,他們是知道了。

  之後慕晏友人又來了幾次,但司馬家的那人卻不在其中了。

  “雖然那小子不知情,但畢竟是他家做出的事。”王博源道,“放心吧,我家絕對不會向司馬家那樣,蔫壞蔫壞的。”

  宿誼笑而不語。

  雖然歷史走向不同,熟悉的歷史人物也不再出現,連社會制度民俗文化什麼的都有所改變,但宿誼覺得,這個時代的人,和他所熟悉的歷史中的那些人,還是有關係的。

  比如這司馬家,很可能就是他歷史中本應該稱帝的司馬家。

  那麼王家應該是司馬家的臣子了。

  現在這個時代,王家卻一副不太看得起司馬家的樣子,實在是喜感無比。

  不過在宿誼的歷史中,王家的人也狂得很,並不怎麼看得起晉朝皇族。

  那晉朝皇族,也的確並沒有多少讓人看得起的地方。但這裡的司馬家,卻是挺能幹的。雖然這件事上蠢了些,但說不準人家根本沒打算如此試探。

  不管怎樣,事情已經結束,宿誼就沒打算繼續關注了。關注這些烏七八糟的事,還不如關注一下陳家送來的這頭牛怎麼吃。

  宿誼穿越這個時代之後,對飲食非常不習慣。其中一點就是肉。

  宿誼對味道十分挑剔,對腥臊膻味都十分敏感。因此大部分羊肉,他都吃得十分難受。畢竟這裡還沒有那麼多祛除膻味的調料。

  至於牛肉,在百廢待興的開國之處,耕牛禁止屠宰,唯一能吃的就是老弱病殘的牛。

  有些朝代,連老弱病殘的牛都不能吃,只能吃自然死亡的牛。

  不過世家貴族總是有特權的。他們有拉車的牛,還有專門養做食用的肉牛。這些牛都是從北方遊牧民族購得的。

  當然,牛的價格就貴的嚇人,就算是大世家,也只能偶爾嘗嘗鮮。

  所以陳家送一頭可食用的肉牛來,可比金銀珠寶更有誠意。

  至少在宿誼看來,十分有誠意。他穿越至今,還沒吃過牛肉。

  在剛穿越來的時候,宿誼覺得,能吃上肉就算不錯了。之後,他又嫌棄羊肉太膻了,購買了調料大禮包,就等著開春種一些。

  現在,他又嫌棄畜類肉中只有羊肉可吃,想吃其他肉了。

  人,總是貪心不足啊。

  其實宿誼還是很想念豬肉的,不過這個時代貴族基本不吃豬肉。

  當然,要用周禮那一番說辭,說豬肉低賤貴族不吃……嗯,聽著挺高大上的。但實際上,以咱華國人熱愛美食的傳統,豬肉“低賤”不在於它養的多——在那時候食用肉類多養雞鴨羊,論規模數量都比豬大得多。而在於,它不好吃。

  沒錯,古代的豬肉不好吃啊,臊味特別重啊,那時候還沒有發明仔豬閹割技術啊。仔豬無論公母都是要閹割的,除了可以更好的育肥和育種之外,最重要的是,未曾閹割的公豬母豬,會有強烈的腥臭味。常人難以接受。

  對於這種完全不好吃的肉類,自然就低賤了。你看仔豬閹割技術發明之後,連皇宮的御膳房菜譜中都出現了豬肉。那時候的牛羊肉,才是真正的物以稀為貴。

  這時候,單純就是豬太難吃。

  宿誼剛開始沒怎麼關心為什麼沒有豬肉吃,今天看到牛了,才想起這茬。在詢問了僕人,僕人回答“不好吃”之後,宿誼才想起這一茬。

  當然,宿誼還詢問過慕晏,慕晏回答當然是“豬肉低賤,豈是我等食用的?”。不過,他又補充了一句“豬肉腥臊難食”。

  得,明白了,總而言之就是不好吃。

  宿誼便把仔豬閹割技術告訴僕人了,讓他們明年的豬按照這個方法養——雖然主人家不吃豬肉,但是莊子還是有養一些豬的。養的豬可以下仆吃,也可以賣給普通老百姓。

  下仆倒是無所謂,這種閹割技術在其他養殖動物上有做過。既然主人家說閹割,那就閹割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