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候茶葉並不是流行的飲品,而“茶”甚至是食物,是用來加奶加肥肉加生薑蒜用來用來“吃”的。則賜的自然不是茶,而是白水,還是涼的。

  不過有涼水就夠了。宿誼抿了一口,嗓子終於好受了點。

  於是他繼續講述道:“石道長悲嘆,修行如此艱難,還修什麼道。上仙哈哈大笑道,這小千世界就相當於你們一個村,大千世界就相當於一個國家,修行和你們讀書類似。即使在整個國家,讀書讀到為官做宰能有多少人?能稱得上聖人的,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而平攤到一個村子,從一個國家建立到滅亡,說不定一個能把書讀出來的,都沒有。”

  “可是凡人啊,難道成不了孔孟之類的聖人,就不讀書了嗎?難道一輩子仕途無望,就不讀書了嗎?有更多的人,讀書只是為了讀書,為了追求學問,為了陶冶情操。修道也是如此。難道你在修道過程中,所堅持下來的動力,就只有延年益壽嗎?”

  “石道長若有所思,然後仰天大笑道,若是只有延年益壽支撐我,那我早就堅持不下去了。凡人延年益壽只是為了享受更多富貴生活。但是苦修哪有什麼享受生活可言?凡人活五十年,享受五十年的錦衣玉食嬌妻美妾;修道者活一百歲,日日都在山間林中清修。我修道只是為了道,為了追求,大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石道長大笑之後,身上桎梏頓時一清。上仙微微頷首,兩人身影頓時消失,如同那裡本來就沒人出現過似的。”宿誼用優雅的姿勢,又灌了一大口水,“這只是個故事而已,諸位可不要當真啊。”

  皇帝和皇后對視一眼,然後又和大臣們對視一眼。

  那姓顧的大臣皺眉道:“按照道長說法,為了修道,不可與世俗過多聯繫。那你為何還受召前來呢。”

  宿誼微笑:“世間多誘惑,道法財侶,在修道者心中,總有比修行更重要的是,為此折損道行也心甘情願。”

  “龍氣乃世俗界保護傘。若是與龍氣太過糾纏,基本上這一世修道無望。”宿誼道,“且帝王乃是大氣運者,很多都是大能轉世體會世俗完善道心的化身。因此帝王只要有民心在,基本術法無用。就算有點道行的道士僧人想要做什麼,自己都會遭到天譴。”

  宿誼答非所問,先拍了一下皇帝的龍屁。底下大臣也十分上道,立刻高呼萬歲。

  宿誼有點走神,原來這時候萬歲已經指代皇帝了嗎?

  宿誼見所有大臣都拍完馬屁之後,才繼續忽悠。說來京城的修行者多,能受到皇帝,特別是明君的讚揚,對修行也有利。但是不能過多參與進來,不然就會被龍氣反噬。

  沒有道行的僧道倒是無所謂,如果有道行在,過多干預政事,基本上等於自廢道行。

  但人總有些比修道,比前途,甚至比性命更重要的東西,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逆天改命之人了。

  說到最後,宿誼就是滿嘴跑火車,連自己說什麼都不知道了。

  剛才他塑造修行者大神通的時候,發覺皇帝和大臣都有警惕的神色,現在他就是在自己圓場,告訴皇帝,其實修行者也沒那麼厲害,屬於空有道行不能用的那種類型。且如果在很對大氣運者,比如皇帝,就是自尋死路。

  好說歹說,宿誼以自己經常討好高地位的長輩的敏銳雷達,終於感受到了警報解除的信號。

  不過那姓顧的大臣顯然還是並不願意放過宿誼,仍舊咄咄逼人道:“那宿道長是準備為太子祈福之後就回道觀嗎?不是要損害道行嗎?”

  皇帝頓時用緊張的目光看著宿誼。

  皇帝陛下如此情緒外露,讓心中一直覺得有些異樣的宿誼更是敲響了警鐘。

  皇帝好像很想留下自己的樣子,而且對自己也過分溫和了。難道自己真的是什麼有名氣的道長的徒弟?

  宿誼記憶中的師父就是一普通老道,每日做的也就是普通道士那些事。因為宿誼不常下山,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師父到底有沒有名氣,有多大名氣。

  但宿誼來這裡,就是為了儘可能的留下來吃好穿好。哪能被激一下就說回去?

  宿誼微笑,做高深莫測狀:“貧道既然前來,自然是有比修道更重要的事。比如,榮華富貴?”

  宿誼話音落下,諸位大臣眼中都露出不信的神色。

  宿道長一看就是仙風道骨有大毅力之人,年紀輕輕都有如此道行(宿誼:道行在哪裡……忽悠算?),哪會因為榮華富貴就進京接受供奉。

  姓顧的大臣還想說什麼,皇帝卻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皇后更是神色似乎有些悲傷有些痛苦。

  宿誼:?????

  總覺得有什麼不好的預感。

  第4章

  “請道長看看我兒。”皇后忍不住了,悲戚道。

  宿誼眨眨眼睛。咦,不是給太子祈福嗎?怎麼祈福之前還要去看看?難道太子有什麼問題?

  等等,如果這不是平常祈福,而是因為太子有什麼問題才病急亂投醫讓僧道來看,那自己裝這麼大的逼豈不是要糟?

  宿誼腦袋中嗡嗡直想,剛才不好的預感似乎馬上就要應驗。然而他現在卻只能微笑微笑再微笑,端出一副“萬事皆在我預料之中”的樣子:“貧道正是為此事而來的。”

  哎喲媽呀,可千萬別是什麼大病啊。他進京的時候,聽說太子好好的,前不久還出來跟著皇帝晃悠了一圈,不像是有事的樣子啊。

  皇帝聽後,也露出激動神色,不管那姓顧的大臣激烈的反對,當即決定直接帶宿誼去看太子,其餘僧道入宮的時間直接無限期延後。

  看來是要等宿誼搞不定再看其他人。

  宿誼覺得這架勢有點大啊,不會真的出問題吧。

  宿誼強裝鎮定道:“謝陛下和娘娘信任,讓貧道覲見太子。但貧道並非看太子一眼就能解決問題,希望陛下和娘娘不要焦急。”

  別抱太大希望啊,千萬別啊,我這是要掉腦袋的節奏啊。

  宿誼內心的小人已經在用腦袋撞牆了。

  “朕省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道長不必顧慮。無論好否,朕不會怪罪道長。”皇帝閱人無數,自然一眼就看出宿誼的憂鬱,十分好說話的給了個承諾。

  哎喲喂!真的是好人啊!陛下我祝你成為千古明君!萬世傳頌!

  宿誼心裡稍稍安定些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既然已經說了沒事,那自己先去看看再說吧。

  皇帝皇后都這麼說了,大臣們都只得認了。

  但這些大臣們心中很是疑惑。之前僧道表現不錯的也有,帝後二人似乎都不為所動。雖然現在這位小道長一看就是能耐人,但畢竟年齡在那,帝後直接就讓宿道長去見太子,好似前面都只是走了個過場似的,讓人十分奇怪。

  難道說,帝後早已經得知宿道長是能人異士,之前不過真的走個過場?但帝後也不必如此麻煩啊,直接單獨召見宿道長入京就成。

  帝後二人要帶宿誼去見太子,這皇家的熱鬧,普通大臣可不能看。於是那些大臣紛紛退下,在內侍的引領下離開宮殿。

  出宮之後的,大臣回家立刻召集智囊分析此事,後他們得出一個統一結論。帝後二人這是在守株待兔。宿道長的確是有能耐之人,但就是因為太有能耐了,所以帝後二人不想得罪宿道長和他背後的門派,只能用這種廣撒網的方式,對宿道長的門派提出請求。若是宿道長有意前來就算應下此事,若是宿道長無意前來,也不會給其造成麻煩。

  之所以帝後二人如此慎重,就是因為宿道長剛才所說“道行”一事。真正修行有成之人,貿然摻和進宮廷之事,是會折損道行的。

  宿道長門派果然了不得。

  不過宿道長為何會願意前來,大臣們普遍不相信他真是如自己親口所言那樣為了“榮華富貴”。真為了榮華富貴,就不會說出來了。

  大概是欠了帝後什麼人情,或者說有更高大上的理由吧。

  大臣們肚子裡都是一大堆彎彎腸子,很快就給這次奇怪的為太子祈福活動想出了一大堆理由。

  現在他們就是等待結果。若是宿誼真的能解決帝後的難題,那麼他們的猜測就可以確定是事實了。

  太子已經那樣子五年了,眾多名醫也束手無策。若宿道長真能治好太子,那肯定是有能耐之人。

  宿誼雖然心裡有感覺異樣之處,但他被可能會掉腦袋給嚇住了,沒多想,只以為帝後二人病急亂投醫。

  還好這群位極人臣的朝中大佬們慣常想的比較多,自個兒圓了。

  帝後二人似乎真的是很焦急,宿誼還以為自己會第二天再被召進宮,畢竟他故事講了太久,太陽已經西斜了。結果他直接就被帶去太子宮中,半點沒有耽誤。

  帝後還非常客氣的給了宿誼一頂轎子,讓人抬著去。

  宿誼真是受寵若驚。在宮裡坐轎子,這可是殊榮中的殊榮,大臣王爺也不一定有啊。

  看來帝後真的是急得不得了,都為自己破例了。

  宿誼心裡更慌了。太子這到底是什麼病啊,難道是疾病?

  他的系統現在還處於未開啟狀態,而且就算開啟了,他也不知道系統里到底是些什麼東西。這病,真的能治嗎?

  宿誼一路忐忑,等轎子停下的時候他還沒回過神來。

  這麼快就到了?

  宿誼整理了一下儀容和表情。算了,都在這地步了,伸頭縮頭都是一刀,先看看吧,說不定……不是什麼大事呢。

  宿誼自欺欺人想。

  結果到了東宮,太子卻不在。太子去藏書閣看書了,還沒回來。

  帝後二人走得急,也沒問,結果出了這種烏龍。他們連忙叫人把太子喚回東宮。

  不過大概在兩人起駕去東宮的時候,已經有人通知了。只是他們所在的小宮殿比藏書閣離東宮更近,所以太子還沒到而已。

  在等太子的時候,宿誼終於知道太子得了什麼病。

  原來這太子本身說話時間就很晚,而且性子十分孤僻,不親近人。等到了三歲的時候才好轉,變得像普通的孩子了。

  不過在太子七歲的時候,出了些意外,太子性子又開始孤僻起來,最後越來越寡言少語,甚至好幾天不說話。

  而在行為上,雖然能裝出個靠譜的樣子,畢竟現在太子才十二歲,是個小少年而已。但皇帝年齡日益增大,身體也因為打江山的暗傷不怎麼好。太子像個啞巴似的不言不語更不和人交流,皇帝陛下哪能放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