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想了想,道:“乾,兌,震。”

  宿誼微笑道:“陛下心中所想,可是‘李’字?”

  皇帝微微點頭:“正是。道長如何得知?”

  宿誼略微一沉思,把“這是個數學問題”咽了下去,改口道:“這不過是《周易》罷了。”

  “《周易》?”一直端著的大臣終於露出點驚訝神色了。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易經》被尊為六經之首,也是萬書之首。

  如今雖然不是魏晉時代,但老莊思想仍舊開始盛行。在新道學中,《易經》也是“三玄”之一。

  眾大臣本以為這只是什麼街頭把戲,江湖騙局,怎麼和眾經之首的《周易》扯上關係了?

  宿誼微微一笑,開始講述《周易》中的二進位。

  陰爻代表0,陽爻代表1。陰陽生萬物,“0”和“1”也可以衍生出所有的數字。在這一前提下,道士們所做的“卜卦”計算,就是一種二進位的語言。

  以上,全為胡扯。

  二進位是十八世紀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萊布尼茲推導出二進位之後,發現二進位與許多古老文明有聯繫,比如《易經》。萊布尼茲由此相信古代的中國人已經掌握了二進位並在科學方面遠遠超過當代的中國人。這一將數學和古老中國的《周易》想聯繫的的嘗試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二進位數學指向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即計算機語言。

  宿誼為什麼要胡扯,把簡單的額數列問題上升到《周易》的高度,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因為宿誼突然意識到,這個古代社會,欺君之罪是會被砍頭的。

  他倒是暢快,嘴皮子一翻就把前面僧道的“神奇手段”揭穿了。皇帝要是一生氣,砍了前面的人的腦袋,這豈不是自己的過錯?

  宿誼雖然不覺得自己是好人,但也不想因為自己搏出位而害得別人丟了性命。

  這手段可以揭穿,但不能把人說成江湖騙子。

  占卜就是占卜,是源於《周易》。我只是說明這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不代表別人就是騙子。

  就像是某家藥堂出售的十全大補丸效果十分好,誰吃了誰續一秒。後來有人把這藥方公開了,發現那藥方用的就是平常藥材。但你不能說現在我知道了藥方,知道了這大補的療效是怎麼來的,所以那藥店就是騙子。

  以上還是狡辯。

  反正宿誼扯了半天玄學,再把計算加在其中,皇帝和大臣聽那“陰為一陽為二陰陽生萬物那一二的數字也能代表一切”這種不明覺厲的東西,居然覺得那道士猜出別人的姓氏,果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當然,最厲害的還是宿誼。

  真厲害,真高大上,真……聽不懂。

  實際上其核心,其實就是把姓氏用數字進行標號,然後通過二進位換算成其他數字。每個區域排列組合都能得到一個二進位的數字,把那數字換算回十進位,就得到原本姓氏的編號。

  聽起來是不是很複雜?確實挺複雜的。一般而言,這種江湖騙術不會採取這麼麻煩的加密,直接是每個區域的數字進行相加,就能得到姓氏編號。

  這個道士,相當於是將這個數字進行了再加密。而這加密方式,還是現在沒有的二進位。

  若非確信沒有人能解讀出來,道士也不敢拿到皇帝面前顯擺。

  畢竟被人拆穿了,那就是掉腦袋的事。

  宿誼之所以知道,一是對這種騙術的原理瞭然於心,二是宿誼心算能力很強,作為一個技術宅,又對二進位非常了解。且皇帝之前測的字,正好數字比較小,計算起來很容易。

  沒兩把刷子,怎麼能自稱技術宅?

  宿誼這一複雜的解說,連最開始對他十分有意見的顧大人都開始用審視的眼光打量他,其神色好像說著“這個神棍騙子好像有點能耐”。

  成功繞暈皇帝和大臣之後,宿誼又開始解說“滴水成冰”。

  滴水成冰的原理也很簡單,雖然硝石製冰是從唐朝末年才開始流行起來,但誰也說不準在那之前就有人發現了,只是沒推廣而已。

  不過到了宿誼口中,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小把戲,而是“煉丹術”。

  “煉丹術”可不是憑空練出東西,這都是有道理的,是符合事物規律的。

  宿誼笑得雲淡風輕,十分具有高人風範:“無論是占卜還是煉丹,亦或是修道成仙,都是有規律,有道理在其中的。世間萬物,哪怕展現出來的效果再神奇,但掰開了說,也都是些世間人都懂的道理。不然,那些小道童小沙彌什麼都不懂,要如何入門?”

  皇帝拈鬚點頭:“道長言之有理。但難道修道成仙,其道理,也是可以被普通凡人所理解的嗎?”

  宿誼微笑:“當然。陛下大約也聽過,人是有靈魂的。”

  來,繼續忽悠。

  人類靈魂是什麼?人類靈魂是空間反物質結構的負宇宙粒子。思想這個過程應該不是一瞬間就可以形成的東西,人為什麼並不記得一兩歲時事,那應該是靈魂還未完全成型。靈魂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就像跟著人體細胞一樣慢慢形成。

  聽不懂對吧?聽不懂就對了。因為宿誼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這整合了幾大神秘學觀點的“靈魂學說”在講什麼。反正上首的帝後和大臣頻頻點頭略有所思,就夠了。

  “普通人的靈魂在出生之事慢慢形成,在記憶整合中漸漸穩固,又於死亡之際消散。若將將死之人放於稱上,死亡的那一瞬間,將死之人的重量會突然減少。這就是靈魂的重量。”宿誼道,“修道者的修行原理,就是通過呼吸吐納等修行方式,穩固自己的靈魂,達到靈魂脫離身體也能存在的地步,那就是飛升了。之後靈魂反作用於身體,將身體也改造成反物質的存在,就是修行的繼續。”

  宿誼道:“這些理論很枯燥,若陛下不介意,貧道給陛下講一個故事吧。”

  皇帝問道:“故事?”

  宿誼略帶神秘的笑道:“這是一個故事,虛構的修仙者的故事而已。說了那麼多枯燥的理論,陛下大概也聽膩了吧?貧道講一個虛構的修仙者的故事,給陛下醒醒神。”

  帝後和眾大臣立刻坐直了身體。

  剛才宿誼也說“醒醒神”,結果說了這麼一大堆不明覺厲的東西。現在又“醒醒神”,難道還有更不明覺厲的東西?

  皇帝還真有點期待:“道長請講。”

  宿誼道:“貧道就講一位在小千世界出生的姓石的道長,一心求道的故事吧。”

  《滅運圖錄》什麼的,去掉穿越那一點,還是挺可以唬人的。剛好宿誼在穿越前才重溫了第十一遍,現在記憶猶新啊。

  第3章

  宿誼開始自己的故事大會,評書大會。

  傳說有一位姓石的小道士。他天資卓越,早早的就有了氣感,靠著一無意間得到的殘本,尋找成仙的道路。他找遍了神州大陸所有有仙人傳說的地點,才憑藉著自己那個殘本,見到了真正的“上仙。”

  原來這個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每個大千世界有三千中千世界,每個中千世界有三千小千世界。其靈氣濃度依次遞減。

  小千世界即普通凡人所在的世界。石道士既是在小千世界中。小千世界要想被人引領,進入修仙門派,必須得在百年之內,自行進入引氣期才成。而小千世界,已經近千年沒有人達到這個境界了。

  畢竟小千世界靈氣弱,修行之路艱難。因為修行之路艱難看不到希望,凡間的誘惑就更容易讓人墮落了。

  宿誼開始講故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高估了自己。他好像……沒將對啊。原本《滅運圖錄》好像不是這麼講的?好像他把其他修仙小說跟《滅運圖錄》搞混了?

  算了,無所謂了,反正聽起來是那麼一回事就成了。作者烏賊又不會跳到這個世界來指責他亂說。

  宿誼當然不能一扯扯完幾百萬字,他只選擇了石道士從開始修行,到終於達到引氣期,達到進入“飛升”的標準為之。

  為了突出修行的艱難,原本順水順風年輕有為的石道長被宿誼認為的製造了許多障礙,好幾次差點放棄修行道路,最後在垂垂老矣時頓悟,終於進入引氣期,凡間所說的“仙人”境界,得“上仙”丹藥一枚,延壽百載,進入門派。

  而因為他有殘本這個“機緣”,所以直接可以進入大千世界的門派修行。

  “石道長感嘆,若有這延年百載的丹藥,即使是小千世界,也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引氣期吧?畢竟引氣期前,壽命也就一百左右而已。”宿誼見一提到延年益壽,上首諸位貴人蠢蠢欲動的樣子,微微一笑,“上仙嗤笑道,這延壽的丹藥,只有進入引氣期的修行者才能服用,才會有用。你餵一名嬰兒服下十全大補丸,你覺得嬰兒是精神百倍,還是虛不受補,立刻爆體身亡?”

  皇帝倒吸一口冷氣,道:“言之有理!”

  可不是這個道理?普通凡人怎能服用仙人的丹藥?

  “石道長又請求上仙,是否有靈糙靈藥,可以留在小千世界,造福這裡的修行者。”宿誼果然又見那些人露出激動神色,他嘆口氣,搖搖頭,道,“上仙嗤笑道,靈糙靈藥,要有靈氣才能生長。你們凡間的糧食瓜果,能在沙漠生長嗎?”

  宿誼立刻聽到上首處傳來細微的嘆氣聲。

  一大臣不死心道:“那依上仙這麼說,凡人不能服用仙丹仙藥,這個世界也沒有仙糙靈藥,那豈不是成仙幾乎不可能?”

  宿誼道:“石道長也是這麼問的。上仙道,你不是成功了嗎?”

  “石道長又說,並非人人都像他有大機緣,大智慧,大毅力。”

  “上仙道,修行之路,本就非大機緣,大智慧,大毅力者不可。不依靠外物,在百年大限之內頓悟達到引氣期,看似困難,實際上是修行道路上最簡單的一個考驗。一個小千世界,隔個幾百上千年,也有人能做到。引氣期只是修行的門檻,之後有更多更艱難的考驗。一個大千世界,包含三千中千世界,一個中千世界,包含三千小千世界。但大千世界中,萬年來,也不一定有一個修得正果的。”

  “石道長心情灰暗。他不知道原來凡間所說的仙人,不過是修行之路的起點。”宿誼舔了一下嘴皮,嘴都跟他說幹了。

  皇帝見狀,立刻叫內侍上來一杯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