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考上舉人之後,就能進京趕考,考上之人就能進入殿試,在大殿上,由皇帝親自出題,並排列名次,直接授官。

  太學則由三種人組成,一是官宦之家有名額,可以讓家族子弟入學;一種是各地有一定名額推舉人才,這人才至少得是秀才;還有一種,則是宗室子弟入學。

  太學生地位等同於舉人,只要入學三年以上,便可以直接和舉人一起參加會試,參加進士選拔。

  當然,若是考不上,太學生也可以做官。他們比舉人強一些的是,一不用等候空缺,二是直接只從品級限制,不一定非要外放。至於之後,他們都和舉人一樣,可以憑藉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

  這只是正常途徑,家人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在皇帝面前直接為子弟求官。

  這些都是實職,至於可以繼承的榮譽虛階,就嚴格按照嫡長制。

  陳文在摺子中義正言辭道,嫡長繼承乃是人倫,這麼做可以規避不嫡不長的混亂現狀,不至於兄弟鬩牆,父子生隙。

  羅朗看了之後,忍不住嘆氣。

  嗯,說的好有道理。這一點一說出來,至少朝中儒士肯定會拍手稱讚。

  他們這群人就是對嫡長要求十分嚴格,如同他這種二房長子成為家族的,對他們而言,那是不遵禮法。

  這選賢的政策,確定了嫡長子的繼承權,至少各世家的主母會非常贊同。而世家的主母們勢力都非常強,她們背靠的娘家都是世族們的盟友。只要娘家還強盛著,世家就必須照顧主母的意見。

  誰家主母願意因為自己的兒子不如人,就被剝奪繼承權?能保證嫡子的繼承權,誰反對這政令,誰就是和世家的當家主母過不去。

  羅朗想了想世家主母們的戰鬥力,嘴角不由抽了抽。

  這《招賢令》,不僅對嫡長子有好處,對世家其他子弟的好處也是有的,特別是對於有才華之人。

  世家的資源分配不均,主要是在為子弟求官上。之前察舉制,要舉官,靠的就是各家實力和影響。因此因為家主偏愛,許多有才華的世家子弟獲得的資源和他們的才幹並不成正比。

  至少他們自己認為不成正比。

  羅朗也遇到許多世家子弟懷才不遇,鬱鬱寡歡之人。這些人中有嫡出的次子,也有庶出的人。

  平心而論,其中有些人的才華的確是不錯的,只是為了家族,他們只能忍耐,只能籍籍無名,只能被犧牲掉。

  但有了科舉之後,家族不給太學名額,他們還不能自己考嗎?家族的資源不平衡的是選官資源,又不是教育資源。世家孩子們的教育都不差,難道和連識字都困難的庶族們比考試都考不過嗎?若真是考不過還有什麼臉面說什麼懷才不遇?

  而且,世族子弟大多心高氣傲,只要有一批人去考了一次,考過的人絕對會鄙視那些沒有考過的人。同朝為官,他們也一定會親近於那些和自己同時和全天下的讀書人比試過的人。

  何況,會試之後,被錄取的貢生們可以在殿前考試,由皇帝親自出題!他們的策論會被皇帝親自查看!

  也就是說,只要能考上會試,他們就有了一次直接上達天聽,親自被皇帝問策的機會!

  即便是世族子弟,這種機會也十分難得。

  羅朗思來想去,覺得,若他遇到這種事,即使自己已經是羅家家主,都忍不住下場考一次。

  他自詡才高,若不去考,總覺得會有人嗤笑他怕落第似的。

  對於世族而言,沒有辦法全力支持的子弟們若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科舉,入朝為官,光明正大的又為家族增添了一分助力,何樂不為?

  從此之後,他們也不由再為了選拔家族繼承人而忍痛放棄自己的親生孩子。他們完全可以將家族資源都傾斜給嫡長子,然後盡心教導其他孩子,讓他們去科舉。

  說不定,他們還能取得比嫡長子更廣闊的前程呢。

  羅朗思來想去,不由嘆氣。

  若不是看了總綱,若不是看了陳文和翟陽寫給皇帝陛下的分析,他定不會對著《招賢令》心存牴觸。他甚至覺得,這《招賢令》明明就是對世家有利。

  你看,先確定了世家有名額,世家子弟可以直接進入太學,直接擁有了舉人身份,可以做官;其次世家的教育肯定比普通人強,這科舉還不是世家子弟你爭我搶?

  羅朗低聲道:“這獻策之妙,不愧是陳元長和翟禹川,朗自愧不如。”

  劉蕁回過神,回答道:“你不是不如,只是眼界狹窄了些。你若能跳出羅家的束縛,成就肯定不會不如他們,甚至比他們更大。不過科舉制度出現之後,你大概也能從羅家中解脫了。你大可以把家族族長的位置還給那群對你不滿意的堂兄弟們,讓其他人自己去考。考得上就有官做,考不上就是自己沒能耐,全部給閉嘴。你何必憂心每一個人的前程。”

  羅朗想努力擠出笑容,卻笑不出來。

  他覺得心裡空蕩蕩的。

  劉蕁嘆氣:“你爹專門找了朕,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訴羅家對你不好。”

  羅朗傻眼:“……什麼?”

  劉蕁道:“作為父母……好吧,是大部分正常的父母眼中,自己的子女才是最重要的。或許羅家人都盼著你把羅家發展得如何,你的父親只希望你過得開心,你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羅逡言,你小時候有許多夢想,有許多抱負,長大之後,就只剩下了羅家。他看著難受。”

  羅朗訕訕道:“父親對陛下說了這些?”

  劉蕁點頭:“你父親還言,他曾經告訴你,不要聽那些人胡扯,結果被家裡剝奪了教養你的權力,直接被派去了洛陽,當了近十年的洛陽令,待他回來,你都已經長大了,他也教不了你什麼了。”

  劉蕁嘆氣:“其實朕覺得啊,或許比起你那只是當了三公,卻沒有任何建樹的大伯,你的父親才是真正有大能耐之人。你大伯只是擅長做官,但你父親是一個有思想的人。若他有了機會,定能做出真正的成就。”

  羅朗不由眼眶有些發熱。

  雖然他接受家裡教導,也承認了大伯才是家中父親那一輩中最厲害的人,但這並不代表他和父親不親近。

  他的父親的確在羅家,在祖父口中,有些不著調,是個庸俗無能之人。

  但他記得,他的父親會不遵禮儀,將他抱在懷裡,讓他騎在自己脖子上,帶著那時候還年少,沒有展露出才華的自己滿院子瘋跑的過往。

  他的父親手把手教他識字,一字一句教他念書。他對這個世界、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都是來自於父親。他的夢想和抱負,也第一時間告訴父親,然後被父親鼓勵,說他一定能實現。

  可當他被祖父親自教導之後不久,父親就遠赴洛陽擔任洛陽令,這一走就是十年。雖然有書信往來,但書信中隻言片語,又怎能敵得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他和父親終究是生疏了,連見面都不知道說什麼。

  可他在心底,仍舊對父親十分親近。這畢竟是他血緣上的父親,畢竟是最初教導認識這個世界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