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一直蟄伏,安安分分,並未有任何出格的舉動。就在別人以為,他還要韜光養晦許久的時候,他抱著一疊摺子直接面聖。

  這傢伙居然能夠直接面聖!皇帝陛下居然給了他特權!

  益州官吏轟動了。

  許多人捶胸頓足。他們看著孔瑾這麼安分,居然忽視了還有這麼個大威脅!他究竟給皇帝陛下遞了什麼摺子!

  雖皇帝陛下現在還沒有大動作,不過誰都知道,皇帝陛下既然離開京城,肯定會重開朝廷,到時候他們就能瞬間升官。

  坑就那麼多,多一個出彩的人,他們的位置就要靠後。

  孔瑾這傢伙怎麼跟狗似的——咬人疼的狗根本不叫啊!

  知道自己被比作會咬人的狗的孔瑾嘴角抽了抽,對於益州官場這群紙糊的同僚情又有清醒認知。還好他早在同僚大搞皇帝個人崇拜的時候,就認清了這幫人的真面目。

  這群人簡直不是上趕著做官,而是上趕著去侍寢似的。對誰多得了皇帝陛下注意力,都會眼紅嫉妒咬手絹。

  不過如果他們是爭寵的話,司益州就是地位穩固的正宮?

  孔瑾臉色灰暗,他覺得,自己被益州這幫神奇的同僚給傳染了。他以前不是這種人,怎麼能有這種聯想呢。

  劉蕁正翻看著孔瑾遞上來的摺子,並不知道孔瑾那神奇的腦洞聯想。

  他看完之後,深呼吸了一下,對司俊道:“天啦,古人真可怕!”

  司俊挑眉。

  劉蕁拍著胸口,長舒一口氣:“雖然我是穿越者,命定的主角,自帶金手指和王霸之氣,但也不能小瞧古人啊。你看這主意損的,完全沒辦法提防啊。”

  劉蕁搖頭晃腦道:“嘖嘖,怪不得別人說地位不夠腦袋不夠,穿越古代就是作死。還好我有你這個純粹的古代豪傑幫忙,不然朕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司俊:“……”不,其實我才是穿越者,你才是那個土生土長的古代人。

  司俊微笑:“小草能收起輕視之心,自然最好。”

  劉蕁訕訕道:“我從來沒有輕視過……好吧,這段時間我是有點飄啦。誰讓他們被煙花震住了,這可不怪我。我現在會立刻落地,再也不飄了。”

  司俊道:“小草是想直接實施這件事嗎?你選誰去宣旨?”

  劉蕁道:“這會有危險吧?我不知道選誰啊,總覺得選誰心裡都不安。”

  司俊道:“雖有危險,也是大功勞。你何不在朝會上說此事,也可公榜民間,讓賢人自薦。”

  劉蕁想了想,道:“那就公榜吧。無論平民或者官吏,願意來的就揭榜來。他們揭榜的話,應該是做好了有危險的心理準備吧。”

  司俊點頭:“你可要派孔瑾去?”

  劉蕁道:“這不要了吧?他這麼能幹,要是出了事怎麼辦?”

  司俊道:“雖是如此,但我覺得孔瑾會主動請纓。”

  劉蕁驚訝:‘為什麼?“

  司俊道:“孔瑾是你親自邀請的第一人,他受到的關注太重。為了今後仕途,他一定渴望得一場大功勞。”

  劉蕁搖頭,道:“孔瑾獻策,這功勞已經夠大了,還不夠嗎?”

  司俊道:“如果說貢獻,這貢獻其實夠了。但孔瑾是想給陛下的臣子們留下,他願意為陛下赴險甚至赴死的印象。他要展現的除了自己的才華,還有自己對你的忠誠。若不這樣,他如何比得上益州原本班底?就算要做臣子,也是有野心的。”

  劉蕁眉頭緊鎖。

  司俊道:“小草若不願意,也可阻止。不過我覺得,你應該聽一聽孔瑾所說的話。”

  劉蕁愁眉苦臉:“我肯定是不願意他去冒險的。雖然這對其他人不公平,但從這獻策,就看得出來,孔瑾是名副其實的人才中的人才。讓他冒險,我真的捨不得。不過……好吧,看他怎麼說服我。如果他不能說服我,我就不讓他走。作為皇帝,我就是這麼任性!”

  司俊無奈笑:“好。”

  ……

  於是劉蕁將要派人去四處州郡宣旨的消息公榜貼出,這件事在開春之前都有效。

  畢竟春耕是在開春之時。

  聽到風聲的賢人們加快了奔赴益州的腳步。他們都知道,這事雖然冒險,但絕對是出人頭地的捷徑。只要能安全宣旨歸來,無論成功與否,肯定就有官做。

  不過他們也好奇,這件事是誰提議的。

  劉蕁要宣的旨意主要是兩個意思。

  第一個是,朕現在在成都,要重建朝廷,愛卿們快來朕碗裡,朕等著你們,明年年中朕就要組建班底了,過期不候,就算以前你有官職在身,朕重新定了班底,你的官職就算是被擼掉了哦;

  第二個是,朕現在要推廣新糧食,作為天下之主,大漢每一寸土地都理應受朕管轄,和朕一起推廣新糧食。朕會派天師去各個勢力宣旨,所有得到旨意的勢力,第一是要積極配合推廣宣傳新作物的事,第二是要立刻隨著宣旨的天師來成都拜見朕,朕要重新整合這天下勢力。如果你們不親自來,那就是背叛朕。

  當然,朕知道,有可能有各種事拖住你們的步伐,比如生老病死之類。但是沒關係,如果你們不能親自前來,就派子嗣,帶著兵符和官印一起來。朕給你們重新整合好官職之後,你們事情忙完直接赴任就成。赴任的時候,朕會讓你們帶上種子和農官,一起去新的任地推廣新糧食。

  如果這方勢力並非原本大漢任命的勢力,朕也給你們歸順的機會。你們只要親自來成都叩拜朕就成了。朕會給你們官做,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也會給你們種子和農官,一切按照正常任選的地方官的待遇。

  嗯,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其實這些旨意很簡單,但合在一道旨意里頒布,就很有意思了。

  你到底是來成都領種子呢,還是不領呢?你來領了種子之後,是去新的赴任地,還是不去呢?

  如果你不按照旨意做,就表示你是叛出了大漢不說,也享受不到皇帝陛下提供的好東西。

  皇帝陛下順利甩鍋,如果哪個地方沒有推廣新作物,就是這些亂臣賊子不聽話的緣故。

  到時候各地不占良田的新糧食豐收,百姓們得到恩惠,各個豐衣足食,你們領地卻要勒緊褲腰帶,你說你治下的百姓,是逃走呢,還是逃走呢?

  以現在皇帝陛下那攔也攔不住的聲勢,百姓們肯定很相信皇帝陛下推廣的新糧食。他們即使有心造謠,也要考慮一下民間消息傳播的速度。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他們能堵得住嗎?

  皇帝陛下提前放出這旨意,也是給各大勢力反應的時間。

  他不怕這群人不討論,不制定對策。他要的就是這群人越討論,越人心惶惶,越不堅定自己的立場。

  孔瑾這獻策,不是天真的以為,拋出這個餌,皇帝陛下就能一呼百應,那些勢力主就肯投降,乖乖來成都朝拜,將領土獻上。而是要讓那些勢力主手底下的人知道這道旨意,知道皇帝陛下這推廣有何作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