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文心累。他還在老家的兒子都沒讓他這麼心累。

  陳文只得委婉道:“禹川也有喝藥。”不管他是不是想要倒掉,總之喝掉了,這一點沒欺君。

  劉蕁笑道:“我本想去看望你們,但子傑讓我端著架子,等你們來找我。如果你們覺得我不夠重視你們,都是子傑的錯。”

  司俊乾咳一聲:“陛下救了他們的命,是該他們先來謝陛下。而且,陛下你話這麼多,會吵得他們不好養傷。”

  劉蕁瞪圓了眼,不敢置信的看著司俊:“你居然說我話多!我話哪裡多了?哪裡會吵得他們不好養傷了?子傑,這話我可不能裝沒聽到!”

  付風老氣橫秋嘆了口氣。陛下你現在話就很多啊。

  劉蕁一個眼刀子向著付風飛了過去,付風立刻嚴肅板臉。

  劉蕁沒好氣道:“裝,你繼續裝。”

  付風繼續嚴肅板臉,我什麼都不知道。

  付壽看著兒子被皇帝陛下懟,笑得跟個智障似的。

  陳文頭疼。他覺得皇帝陛下這群人是不是有點不靠譜啊。就這群人兵不血刃拿下荊州?這是傻人有傻福嗎?

  劉蕁冷哼了一聲,絕對不理睬這幾個拆自己台的下屬,繼續道:“聽子孟說,你擅政令,我回成都之後想要廣納賢才,你有何建議呢?”

  陳文正好有這樣一個國策想要呈給劉蕁。但是他仍舊在猶豫,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好機會。

  陳文處事中庸,雖能勸誡主公,但世家大族出身的他更懂得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現在他還沒摸清楚皇帝脾性,手上國策實在是不敢貿然拿出。

  最終,陳文猶豫了一下,道:“草民一時半會兒也給不出好的建議,陛下是否可容草民三思幾日?”

  司俊看向劉蕁,心道,陛下又在皮了。

  陳文最著名的人才選拔言論是什麼?當然是繼承並將漢代察舉制發揚光大了。

  或許這個時代的世族都提出過類似言論,無論是宿誼那個時代的舉薦制度,還是蕭悅那個時代的九品中正制,亦或是陳文所提出的制度,最終達成的效果就是鞏固士族門閥統治,造成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當然,這怪不得陳文。

  首先陳文自己是高門望族,肯定要維護自身利益。其次自漢中期以來,士族勢力空前膨脹,再加上察舉制和黨錮之爭,讓士族勢力達到了和君權分庭抗爭的地步,漢末分裂也不奇怪了。

  在劉蕁看來,雖然君主集權有種種弊端,但就像是那位姓馬克思的賢人所說的一樣,生產關係要匹配生產力,穿大鞋不成穿小鞋也不成,君主集權的確是最適合封建制度發展的政治體制,這一切要等到封建社會發展到頂端,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之後,才會變成民主制。

  所以劉蕁是絕對不會仍由地方豪族繼續發展下去的。

  不然,他吃多了撐的跑去爭奪天下,而不是弄死於澤後就在京城一呼百應慢慢收攏權力治理天下。

  要有底氣懟地方豪族,就得手握兵權,且把這些不聽話的人挨個兒打服了。得讓他們求著自己,而不是自己求著他們。

  劉蕁都已經下定這個決心了,還去問陳文如何納賢才,這明擺著是欺負人了。

  司俊想,得私下再多嘮叨一下劉蕁,可別又滿嘴跑火車才是。

  第38章

  劉蕁早就知道陳文很謹慎, 這次問話證實了他的想法。

  沒有哪個皇帝願意被世家鉗制, 即使劉蕁對權力並不怎麼在意, 但他知道,要治理好這個國家,顯然也是必須和世家爭奪權力的。

  因為有系統中小夥伴在,劉蕁心裡穩得一逼。且不說楚銘和蕭悅世界的史書上明確記載了歷代帝王興衰史,就說宿誼和慕晏, 這兩人是親身經歷了逐步分化世族權力的過程。無論是科舉還是吏治改革, 慕晏都是主力軍。

  嗯,宿誼是吉祥物。有他在, 世族誰也不敢動手。

  現在這個神棍, 顯然要劉蕁自己裝。

  有楚銘的各種沒卵用的法術卡支援,劉蕁當然能裝的比宿誼更加得心應手。憑空搓出個火苗苗出來, 肯定是沒問題的。

  因為心裡很穩,於是劉蕁就更加浪了。沒辦法,順風浪是人類的本性。

  早就知道該如何做的劉蕁,現在就開始欺負陳文,他從皇帝為什麼要扶持外戚說到為什麼要依靠宦官,以及為什麼這麼造成黨錮之禍,說的陳文汗流浹背。

  難道這些世族們不知道,皇帝最在乎的不是天下安寧, 而是自己的皇位嗎?難道他們不知道皇帝依靠外戚和宦官都是因為外戚和宦官的榮辱皆系在皇帝一人身上,更容易控制嗎?

  他們當然知道。但知道了,誰又會說出來?

  世族不願意放棄道德的制高點, 皇帝也不想輕易示弱。現在被這個完全不像皇帝的小皇帝揭出來,陳文啞口無言,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劉蕁還在那裡一臉無辜的說,這種事肯定是必須要聊的,在其他人那裡需要隱瞞,但皇帝自己的小智囊團肯定需要將這種事拿出來反覆論證的。朕信任劉初,劉初信任你,那麼朕也信任你。既然你擅長政令,這種事當然要問你啊,你不會辜負朕的信任,對吧?

  陳文渾身都在冒冷汗。

  他當然想被皇帝信任,但現在他才和皇帝見面,皇帝就說,好了,陳文,你是朕的智囊團了,朕信任你,咱們之間有話說話,別繞彎子了。

  誰聽著都會覺得不對勁,覺得有陰謀,覺得壓力很大吧!

  可皇帝又能算計他什麼?

  陳文思來想去,陳家的確是高門望族,但在這亂世中,除了有兵在手的望族,他們這些望族東躲西藏,好似也沒什麼可以被皇帝算計的。

  他們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家族裡的人才。可其他割據勢力也就罷了,皇帝還缺人才嗎?就像是他好似已經因為黨錮之禍死心的祖父和父親在聽聞皇帝陛下的傳聞之後,就立刻催促著自己趕快上路,去益州投奔皇帝陛下。

  祖父和父親還對酒灑淚,說大漢有救了,他們這群無能的臣子,終於有臉面面對大漢的先帝們了。

  呃……是誰在幾日前還在跟他分析,這個世界哪個割據勢力最可能接替漢室江山?你們前後變化這麼大,讓我很害怕知道嗎?

  已經為人父的陳文被祖父和父親嚇得一驚一乍,一臉驚恐的看著他們飛速打包好行禮把自己趕出門,他離開的腳步都是虛浮的。

  這到底是怎麼了?他們家不一直是鄙視漢朝皇帝,一副亂臣賊子畫風嗎?為什麼在得知皇帝陛下的與眾不同之後,就秒變忠臣了?

  這一點,等他到了益州之後,大概會和很多人有共同語言。

  然而,現在看著劉蕁那閃爍著噼咔噼咔信任光輝的大眼睛,陳文卻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當然,皇帝的信任,是他所追求的事。但現在……這信任也太廉價了吧?這皇帝莫不是個傻的吧——陳文不由浮現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他又看一眼用大鬍子臉還能笑得溫文爾雅的疑似司俊,傻笑的應該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將付壽,老成精悍聲名在外但現在面部表情十分豐富一看就在腹誹的付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