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說鋰硫電池的技術取得突破之後最高興的人是誰,一般人都比不上科技部。

  科技部的人心裡有壓力啊!

  這高能電池的研究任務並不是蘇嬌楊主動申請的,而是科技部派人去將研究任務指給蘇嬌楊做的。蘇嬌楊本身就不是電池領域的專家學者,這麼大的項目教給她來做,正常人心裡都會沒底兒,誰能想到中途還出了個韓中磊那樣的岔子,整整三年時間,高能電池的項目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科技部的人已經做好接受項目延期的準備了,誰會想到轉機居然發生在第四年?

  科技部的領導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蘇嬌楊會在最後的兩年中逆風翻盤,將一盤稀巴爛的棋局玩成這樣。

  心裡感慨著蘇嬌楊的能力,嘴上夸著蘇嬌楊的品德,科技部的領導痛快地簽了項目驗收通過的證明文書,還同自個兒的秘書說了一聲,“給所有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員都發放補助以及津貼吧。”

  等秘書走了,那科技部的領導還在嘀咕,“盛名之下無虛士,這蘇嬌楊果真有幾把刷子……”

  第107章 不不不不!

  最近幾年,老百姓越來越感覺生活變化太快了。

  前幾年出趟遠門,單單是在火車上就得耗費不少時間,而現在,雖然花的錢多了一點,但乘坐超級列車是真的省時省力。

  之前買的乾電池只夠用兩三個月,現在買一塊大小差不多、但價格貴了三四倍的鋰硫電池,一年都不用換新的,雖說剛開始買的時候花的錢多,但實際上算下來,其實是撿了大便宜。

  還有那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建築,今天這兒修出一道大橋出來,明天那兒就冒出一個高樓大廈,老百姓們都覺得自個兒似乎跟不上時代了,這樣的建築速度,原先只可能在電影放映中見到。

  另外,老百姓們還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點——物價漲了。

  隨著‘對外開放、對內改革’進程的穩步推進,原先稍顯匱乏的物資供應立馬就變得寬鬆起來,只要兜里有錢,想要什麼東西都能買到,像是布匹食材之類,早已不再是稀缺緊俏物資了。

  按理說物價飛漲是會讓老百姓抱怨的,可事實上並沒有。

  為什麼呢?因為物價雖然漲了,但上漲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工資上漲的速度,辛苦工作一年,到頭來攢下的錢比之前要多得多。

  都這樣了,還想上天嗎?

  老百姓比誰都不好糊弄,也比誰都好糊弄,只要你不作天作地,老百姓都會安安分分。

  誰不希望過上安生日子呢?

  誰不想把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呢?

  ————————————————

  盼著蘇嬌楊做出成果來的人多,希望蘇嬌楊失誤一下拐到陰溝里的人也不少。

  早先聽說高能電池研究出現問題的時候,川蜀電子科技大學等一大片被蘇嬌楊挖過牆角的高校心裡不知道有多麼樂呵,誰能想到蘇嬌楊居然在必輸無疑的‘鐵敗局’上來了一首逆風翻盤?

  這操作真是太騷了!

  更騷的操作還在後頭,以至於江大的那些季校長險些嘔出一升血出來。

  高能電池的研究突破是重大消息,自然會有媒體進行採訪,蘇嬌楊在接受國內最大最官方的紙媒《百姓日報》採訪的時候說,“高能電池的研究能夠取得突破,離不開高能電池研究所所有研究員的勠力同心,同時,也十分感謝江大材料系的支持,沒有江大材料系,高能電池的研究不可能這麼輕鬆得取得突破。”

  江大材料系的方主任一臉懵逼,他們做啥了?怎麼平白無故就被致謝了一波?

  能被蘇嬌楊在《百姓日報》上感謝一波,江大材料系的方主任一天內就收到了好幾波酸氣。

  “老方啊,你們材料系真是厲害,不聲不響的就抱上了蘇嬌楊的大腿,將來拿到項目之後,可別忘了我們啊!”

  “老方啊,苟富貴,勿相忘!”

  “老方啊,你是怎麼搭上蘇嬌楊那條線的?同我說說唄,我一直想從蘇嬌楊那兒申請一兩個項目做,他們那邊經費充足啊!之前我想搭上蘇嬌楊那條線,但是苦於沒有辦法,而且咱們上頭的領導也一直強調要避開蘇嬌楊,平時看你不顯山不露水,沒想到你悄悄摸摸就把線給搭上去了。”

  材料系的方主任有口說不清,他連蘇嬌楊的面都沒見過,什麼時候搭上蘇嬌楊的線了?他怎麼都不知道!

  還有那蘇嬌楊,是神經病了麼?無緣無故地感謝他一波,直接把他拉下水,有口說不清!

  “可像蘇嬌楊那樣的人,應該不會胡說吧,人家胡說也沒有啥意義啊!”方主任心裡存疑,又將《百姓日報》上關於蘇嬌楊的那部分採訪給翻了出來,從字裡行間找信息,還真被他給找到了。

  蘇嬌楊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感謝江大材料系的鼎力支持,沒有去年臘月末在江大材料系做的那些材料學方面的實驗,高能電池的研究不會這麼順利。”

  去年!臘月末!

  江大材料系的方主任趕緊翻出去年臘月的實驗記錄本,一看,果然,蘇嬌楊確實在他們實驗室做實驗了!

  可他怎麼完全不知情,連點兒風聲都沒有聽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