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給新國重命名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蘇嬌楊頭上,蘇嬌楊左思右想,始終沒想到一個一直符合自己定位的名字,最終素手一揮,敲定了下來。

  就叫‘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這個實驗室中,蘇嬌楊不單單打算搞理論數學,她打算將所有能與數學沾邊的學科都搞起來,她讓跟著她做本科論文的學生做不同的研究方向,為的就是這個。

  石油煤炭天然氣等這些與地質、採礦相關的學科需要研究,就叫數學地質。

  道路橋樑建築這些與工程類相關的學科也需要搞,就叫工程數學。

  經濟學、理論數學等最貼近數學核心的學科也不能落下,這是基礎。

  別人搞科研,最多兼顧兩個方向,那叫‘兩手抓兩手硬’,蘇嬌楊不一樣,她習慣跨界了,就和八爪魚一樣,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立馬沉溺進去好好學,遇到自己不怎麼感興趣、但國家有需要的,蘇嬌楊也會逼自己去學。

  當然,系統任務三擇一也是完全不可抗因素。

  就比如現在,蘇嬌楊一想到自己選擇的那個任務,就一個頭兩個大。

  那任務評定標準是→京城人起來可以乘坐超級列車去羊城喝一碗早茶,再去金陵吃一籠灌湯包,趕來平沙市逛一圈橘子洲頭,然後還能趕回京城,吃一頓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作午餐。

  三個任務放到一起比對,這個任務是最簡單的,可單獨把這個任務拎出來,同現行火車的速度比比,蘇嬌楊愁得想要咣咣撞大牆。

  她乘坐現在的火車,從京城到平沙市,需要三天兩夜的時間,將近六十個小時,而那任務評定標準中卻要求在4-5個小時內完成‘京城→羊城→金陵→平沙市→京城’的‘打卡’,而且並非到了地方立馬就走,而是要在那裡吃吃喝喝逛逛。

  別說是高鐵了,就算是飛機,那都不可能這麼迅速。

  蘇嬌楊已經能夠預料到了,她肯定會超時完成這個任務,屆時,系統也會再給她一個降級獎品。

  得虧蘇嬌楊覺得現在的生活挺舒適,一直保持現在這種生活狀態也不錯,她要是稍微‘上進’點,非逼自己按照系統要求的時間完成這任務,怕是她會把自己給活活逼死。

  ————————————————

  大致計算了一下任務評定標準,蘇嬌楊面前得到一個大致的速度,時速三千五百千米。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綠皮火車的最大時速是一百二十千米。

  飛機的最大時速是六百五十千米。

  任務給她要求的列車時速是綠皮火車的二十九倍,是飛機的五點四倍。

  時速三千五百千米是什麼樣的概念?

  一小時三千六百秒,想要達到時速三千五百千米,每秒都需要前進九百七十多米,大概就是眨了一下眼睛的功夫,已經繞著四百米的標準田徑場跑了兩圈半。

  這等於是要她的命啊!

  唯一能支撐蘇嬌楊的,就是她在那動力機車的儀錶盤上看到的最大時速,等於光速。

  可現如今的客運飛機最大時速連音速的一半都達不到,更枉談火車,而且她需要達到的目標還是飛機的二十九倍?

  想要完成這個任務,蘇嬌楊覺得已經不是一年兩年能做到的了,大概她得等到有生之年,或許是下輩子,下下輩子。

  可從智障系統以往的德行來看,不會給她搞出這種絕對完不成的任務啊……蘇嬌楊心中存疑,想打開任務面板再仔細看看,結果一打開,她發現自己眼前一片黑,就如同瞎了一樣。

  一道綠光突然從虛空中沖了過來,直直地懟到她腦門上,似乎是在暗示著什麼。

  冰冷而機械的聲音在她耳畔響起。

  “鑑於宿主能力不足,自動激活支線任務分類,當前任務轉為主線任務,支線任務將自動生成。待宿主完成全部支線任務後,主線任務將再次出現。為了鼓勵宿主積極完成支線任務,每一個支線任務完成後同樣有隨機獎勵出現,請宿主再接再厲。”

  那一團從虛空中飛來的綠光直奔蘇嬌楊的腦門,就仿佛是進度條一樣,從蘇嬌楊的髮際線開始,一點一點向下推移,直到蘇嬌楊被從頭到腳綠了一遍,任務面板上才彈出了所謂的支線任務。

  與原先的任務面板並沒有太大變化,只不過是任務內容變得更詳細了些,諸如此刻才新出現的第一條支線任務——將現有火車提速三倍,設計出單日運載量三億人的列車組。

  蘇嬌楊提筆在紙上飛快地列了一行算式,計算完成後,她鬆了一口氣。

  這個任務還是能完成的,只不過需要費點工夫而已。

  為了完成第一個支線任務,蘇嬌楊特意去圖書館找了很多與軌道交通設計相關的資料,並且將‘軌道交通研究組’定為國重的第二個已經確定的課題組,第一個課題組為‘數學理論與應用研究組’。

  除了這兩個課題組之外,蘇嬌楊還打算成立‘數學地質研究組’以及‘數學經濟學研究組’。

  這四個研究組都是有研究基礎的,跟著蘇嬌楊做本科設計的那些學生留下來之後,可以直接入組開展研究工作,她不用擔心人手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