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教育部要是不給呢?”陳潤之老先生以防萬一,給了校長一個‘會心一擊’。

  國防科大的校長挾了片豬頭肉,道:“他要是不給,那就把申請書改個名字,去石油工業部要。我可聽說了,你們系的這個蘇嬌楊同石油工業部的關係相當好,之前她拿那個科學技術進步獎都是石油工業部給提名的。”

  “那要是石油工業部也不給呢?”陳潤之老先生窮追不捨。

  國防科大的校長煩了,“石油工業部要是不給,那我們就自己從學科建設經費里掏!組建一個校級的實驗室,慢慢擴大規模,不管怎麼樣,蘇嬌楊得留住!這才來了國防科大三年,就做出這麼多成果來,要是在國防科大十年十五年三十年呢?為了留住這樣的額人才,我就算碰幾次壁又怎樣?大不了豁出這張老臉不要了唄。”

  得了國防科大校長的保證,陳潤之老先生就安心了。

  次日,陳潤之老先生早早地趕到了數學系,他都沒去自己辦公室,直奔蘇嬌楊辦公室,同剛到辦公室沒五分鐘的蘇嬌楊說,“你想留那些學生,提前同系裡打一聲招呼,只要他們能順利畢業,直接留校就行。”

  蘇嬌楊遲疑了一下,“咱數學系的名額不是不夠了嗎?”

  陳潤之老先生大方無比地擺手,“這都不是事,只要是真的人才,咱就破格留下!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嘛!咱學校的校長已經填寫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表,儘快會提交上去,教育部會提交一份,石油工業部也會提交一份、冶金地礦部也會提交一份,還有就是咱的大靠山國防部,都不會落下。咱廣撒網,能撈幾條魚就撈幾條,最差都會網住一兩條的,國防部就是咱的保底!”

  蘇嬌楊放下心來,“那我問問學生們的意見。”

  ————————————————

  這年頭的大學畢業生吃香的很,國家包分配,不是進入機關單位就是進入高校或者科研院所,能從那些跟著她做本科論文的學生中留下多少,蘇嬌楊自己心裡也沒底。

  會有一半嗎?

  三分之一也不少了!

  蘇嬌楊忽略了一點,她帶本科論文的這些學生都是她昔日的同學,絕大多數人都是拿蘇嬌楊當‘參照物’來比的,一聽蘇嬌楊有讓他們留校做老師的意願,沒一個不同意的。

  他們當了老師,就算是蘇嬌楊的同事了吧!

  總算能追上蘇嬌楊的腳步了,好幾個學生激動得一宿都沒睡著。

  蘇嬌楊指導這些學生做的畢業論文都是同應用數學相關的,利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其它學科的問題,適用得很。

  臨近十二月底,這些學生陸陸續續完成了蘇嬌楊對論文的要求,蘇嬌楊又來了一個騷操作,她讓學生們將學位論文中與數學相關的部分全部精簡出來,把一篇三萬字有餘的文章精簡成六七千字的長度,然後譯製成英文,全部都投了出去。

  蘇嬌楊這次瞄準的期刊,是位於普林斯頓的《應用數學》。

  雖然《應用數學》不如《數學紀年》的排名高,但在應用數學領域卻是無人能及的。

  而且自己帶出來的學生自己心裡清楚,這些論文確實不錯,要創新點有創新點,要基礎有基礎,可問題就在於沒有將成果升華出來。

  要是這些論文的成果都升華出來了,那肯定要投《數學紀年》,可在蘇嬌楊看來,這些成果的水平還不夠,《數學紀年》若是錄用了這些文章,怕是會拉低《數學紀年》的整體水平。

  至於蘇嬌楊為什麼不讓學生接著做下去,不把成果升華出來,一方面是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做到這個水準就足夠了,另外一方面,蘇嬌楊想把那些成果留給自己組建的課題組。

  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學生來,結果被人挖走了,項目核心也帶走了……那她該去找誰哭?

  作者有話要說:  ps:有霸王票和營養液的小夥伴都砸一砸,這本書在參加《科技興國》,咱是正兒八經的科技興國文,卻被一堆不知道啥類型的文給踩下去了,難受嚶嚶嚶。

  第44章 魚目混雜

  陳潤之老先生同國防科大校長說的話很快就奏效了,原以為希望渺茫的教育部頗為痛快地批准了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並且一次性撥款四百萬,用於國家重點實驗室(之後全部簡稱‘國重’)的建設。

  這建設不僅僅包括建設國重大樓,還包括國重內部優勢學科的建設,人才的吸收與招攬等。

  中央專項財政資金很快到帳,國防科大從兄弟院校濟同大學建築系約了一份建築設計稿,然後將湘南一建的團隊請來,湘南省第一個國重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始建設了。

  國防科大數學系的辦公大樓是新蓋的,足夠容納蘇嬌楊吸收進入課題組的學生,而且國防科大為了儘快給國重掛牌,還將那剛變成教職工食堂的‘數學系舊址’又給改了回來。

  教職工餐廳併入原先的學生餐廳中,單獨占了一個樓層,開學的時候只為教職工供應三餐,等假期時,會對全校師生開放。

  國防科大的校長為了防止夜長夢多,在申報國重時,直接將國重負責人的名字填上了蘇嬌楊,這樣蘇嬌楊之後就沒辦法單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