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說是用他們的理論來適配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就算甲乙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甲國的發展經驗都不會完全適合於乙國,更枉談其它。宋教授,我說一句可能有點冒犯的話,您之前所作的努力,一直都是從老李家孩子的身上比對有沒有隔壁老王的血脈,或許問題存在於基石之中。”

  宋忠堂教授的臉頓時就紅了,他這是羞的。

  不過宋忠堂教授並非聽不進勸諫的人,他當下就決定道:“雖然我和你的研究思路不一樣,但我們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蘇老師,我一會兒就去安排,你看需要多少人,我從課題組裡給你指配去。”

  蘇嬌楊的標準之後一個——越多越好。

  人數越多,需要消耗的時間就越少,就能越早地完成發展經濟學理論驗證。

  蘇嬌楊不想把這件事情拖到下一個學期去了,如果能在暑假期間將問題解決,自是再好不過。

  宋忠堂教授靈機一動,直接去找了陳潤之老先生,說動陳潤之老先生給系裡的學生都安排了一個暑假實習,實習內容便是蘇嬌楊要採集的數據。

  蘇嬌楊也光榮上崗,成為了這一次實習的帶隊老師,宋忠堂教授則是從課題組裡選了許多老師過來應援。

  臨放假前,蘇嬌楊將自己甄選出來的名單分配給那些過來應援的老師,兩個老師結伴帶十數個學生,前往不同的省份進行調研。

  有些省份的城市多,國營企業多,比如北河省,蘇嬌楊足足派去了六個老師和六十多位學生;有的省份比較閉塞落後,蘇嬌楊就只派去兩個老師和二十個學生,差不離都是一個老師十個學生的配置。

  在這個暑假期間,國防科大數學系傾巢出動,前往祖國各地收集發展數據,如同散布下了無數火種,大約過了二十天時間,各處的數據收集工作陸續完成,開始返程,散入神州大地的火星再次聚成了火把。

  蘇嬌楊再次放棄了暑假,留在國防科大數學系全力驗證收集上來的數據,宋忠堂教授也帶著團隊過來應援了。

  同時,國防科大校園北邊新修的數學系也已經完工,是一棟氣派的六層大樓。

  九月一號前,數學系就需要將所有的東西都搬到新的辦公樓中去,而這處陪了蘇嬌楊兩年的大平層,將成為國防科大的教職工食堂。

  作者有話要說:  天女散花第一朵。

  第40章 動力機車

  蘇嬌楊想得挺美,可真到了拿到數據驗證發展經濟學是否存在問題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想的有多麼簡單了。

  首先,將那兩千多組雜亂的數據優化成可以直接代入公式中運用的數據,就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哪怕有很多數學系的老師來幫忙,數學系所有參與暑期實習的學生也全都被趕鴨子上架,依舊沒能趕在暑假前將工作完成。

  蘇嬌楊現在已經佛系搞科研了,“沒完成就沒完成吧,反正這個截止日期是我定的,我們推遲到國慶節完成也行。如果國慶節也完成不了的話,就元旦吧,剩下的沒什麼大活兒了,都是一些掃尾工作,慢慢來。”

  真實情況是,她當初給學生們選畢業論文題目的時候圖了一時爽,結果真到了指導學生寫論文的時候,差點把自己保送火葬場。

  她就是一個地地道道搞數學出身的,雖說中途跑去搞了幾個月石油,還搞了一年多的發展經濟學,但這些項目都是同數學沾親帶故的,需要她下手解決的也全都是數學問題。

  可她給本科生指的這些題目不一樣,這些題目都是其它院系直接編寫好送過來的,哪怕那些院系認為已經把題目精簡到不能再精簡的地步,但對於血外行一般的蘇嬌楊來說,這些題目依舊很難。

  自己都不會,怎麼給學生指導?

  ————————————————

  搬去新的辦公場所後,蘇嬌楊每天都會抽出幾個小時的時間來泡泡圖書館,看一些與她所指導的本科生的論文題目相關的知識,不為成為內行,只為在學生需要她提供指導的時候,她不要掉鏈子。

  至於發展經濟學的驗證工作,蘇嬌楊親自帶隊驗證了幾遍,然後就將整個活兒都丟給宋忠堂教授課題組了。

  相比起蘇嬌楊這邊順風順水的科研進度,宋忠堂教授帶領的團隊一直都不算順當,多次改變研究方向,最終才確定了一條‘或許能走通’的路,才摸索著走了幾步,結果蘇嬌楊就說,她已經跑到終點了。

  宋忠堂教授足夠狠,當場就從原先的課題組中抽調了三分之二的人出來,用於幫助蘇嬌楊完成發展經濟學的論證,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是沿著原先的研究思路推進。

  萬一蘇嬌楊的研究成果出現了問題呢?總需要給國家一個交代。

  蘇嬌楊知道宋忠堂教授的考量,她沒多說什麼,只是按部就班地催著手下的本科生趕緊做畢業論文。

  用蘇嬌楊的話來說,甭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我都親自指導你們,你們一天還不寫個一章半章的?

  天地良心,一篇論文最長也就五六章,按蘇嬌楊這種說法,最遲半個月,絕對能完成的妥妥帖帖,可單單是‘了解前人的研究現狀’與‘找到適合的切入點’這兩件事,跟著蘇嬌楊做畢業論文的那些學生就做了四個月的時間,從上學期六月到九月底,這些學生總算做出了一個像樣的開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