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嬌楊眉頭一皺,提筆就在黑板上寫下一道題目,刻意壓低了聲音,輕飄飄地說,“雖然課程考核計劃中那樣要求了,但你們應該相信,只要命題人稍微變一變題目的樣式,你們依舊什麼都做不出來。就比如這道題目,你們看,與課本中的例題1-1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只是有兩個條件稍微變了一下,你們誰能做得出來?”

  “仔細審題,解題需要用到的知識,我剛剛都講了,在課本中也都能找得到,你們這道題如果能做出來,平時分加五分,如果做不出來,今天這節課算曠課。”

  學生們滿堂轟然,有學生壯著膽子問,“蘇老師,我們明明已經來了,怎麼還能算曠課?”

  “問這個問題之前先擦擦自己嘴角的哈喇子,讓你來上課,不是讓你來睡覺的。人來了,心沒來,腦子也沒來,等同於曠課!”

  蘇嬌楊把粉筆丟回粉筆盒中,走下講台,去教室中轉悠。

  能將《實變函數分析》與《近代數學基礎》學明白的人沒有多少,包括國防科大數學系的很多老師,他們都不大會用實變函數分析的理論,所以蘇嬌楊想試試,看能不能逼著這些跟她上課的學生努力一把,將這個硬骨頭給啃下來。

  教室中學生的反饋證明,蘇嬌楊純粹就是想多了。

  她從第一排轉悠到最後一排,沒見到一個學生能解出這道題目來,這還不是最讓蘇嬌楊震驚的。

  真正讓蘇嬌楊震驚的是,很多學生連筆都下不了,本子上只是抄了一道題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怎麼都愣住了?動筆啊!這道題就是課本上例題的變式題,考試題目就是這個難度,你們怎麼都不動筆了?”

  “瞅我幹啥!瞅書!瞅筆記!所有解題需要用到的知識,我剛剛都講過了,你們怎麼都不會?”

  偌大一個教室里,除了蘇嬌楊的聲音外,再無其他聲音。

  學生們安靜如雞,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他們就是仗著‘課程考核計劃’中列出來的要求簡單,說期末考試不僅開卷,而且試題都是課本中例題的變式題,這才敢上課不聽。

  可蘇嬌楊的行為給他們來了一個‘會心一擊’。

  只要出題老師不想讓你做出題目來,就算把類似的題目擺在面前,讓你對照著邊寫邊抄邊思考,你都不一定能夠做出來。

  蘇嬌楊見沒人能解出這道題目來,知曉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不再為難學生,走上講台親自將這道題目給拆解開講了一遍。

  講完之後,蘇嬌楊問學生,“這題目難嗎?所用到的原理,不都是課本中那幾道例題中用過的嗎?”

  學生們啞口無言。

  確實是課本中那道例題的變式題,可蘇嬌楊出題的時候實在是太雞賊了,嘴上說得萬變不離其宗,然而把題目變得就快連祖宗都不認識了。

  原先的例題都是根據公式一步步往下推算就可以,可經過蘇嬌楊的變式之後,若是再按照那例題的思路去做,第一步就要碰壁!

  這下沒人敢不把《實變函數分析》與《近代數學基礎》不當回事了,個個都課前仔細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遇到不會的題目還會堵到蘇嬌楊的辦公室去找蘇嬌楊答疑。

  蘇嬌楊依舊同陳潤之老先生在一個辦公室內,陳潤之老先生聽著蘇嬌楊與那些學生探討問題的對話,滿懷欣慰。

  一晃大半個學期就過去了,蘇嬌楊幾乎將國防科大圖書館內所有與經濟學相關的藏書都給看完了,總算從千頭萬緒中捋出一個大致的思路來,而那綠油油的靈感髮夾上也已經積攢了足夠多的啟發時間,蘇嬌楊再次對‘發展經濟學’這個課題發起了衝擊。

  與之前的課題攻關不一樣,蘇嬌楊之前做研究的時候,好歹能摸著別人走過的石頭過河,哪怕別人沒有走完,那也為她提供了許多啟發性的思路。

  可研究‘發展經濟學’這個課題時,是沒有引路人的。

  或者說,有引路人,但那些引路人提供的思路都已經被蘇嬌楊給否定掉了,她只能循著這個課題的‘初心’,重新開闢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道路。

  而這條道路,既阻且長。

  陳潤之老先生一直都知道蘇嬌楊在研究宋忠堂教授給的那個課題,他也知道蘇嬌楊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了瓶頸,可這個瓶頸是外人無法相幫的,只能靠蘇嬌楊自己走出來。

  陳潤之老先生能幫蘇嬌楊做的,就是盡力將系裡的那些雜事瑣事都派給別人去做,儘量不要讓蘇嬌楊分心。

  ————————————————

  另外一邊,東北油田的那些廢井經過‘搶救’之後,產油量都已經步入了正軌,東北油田的領導就快將蘇嬌楊當成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給供起來了。

  那些新打的油井所採用的打井方案、抽采方案等都是由國防科大地礦系給提供的,從一開始就沒有犯致命問題,產油量穩步增長,已經達到了之前完全不敢想像的高度。

  石油工業部的領導之前還擔心說這種成果是曇花一現,可這都生產了一年,單單一個東北油田的產油量就快趕上國內其他油田產油量的總和了,他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