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孫妃也是常見,為人端莊又賢惠,是太孫的賢內助,希望她比自己運氣好吧,畢竟已經生了一子一女,有自己的孩子,總比她這樣一個孩子沒有的強。

  皇太孫的性子很溫和,至於最後和太孫妃處的如何,她就管不著了,有些事兒能插手,有些事兒不能插手。

  曾令宸道:“還是姨母有福氣,以後更有福氣。”沒有選庶子當太子,那么姨母就不會因為太子生母和自己爭權而處境尷尬。不管太子和生母的關係如何,以後登了基,那肯定是和他的生母感情更深厚一些,姨母這個嫡母地位就尷尬了,皇上的生母也不允許有一個比自己地位高的太后,現在這些煩惱都沒有了。

  “呵呵,是啊,所以我們要惜福,你身子沉了,一會兒就在這裡,也別亂吃東西,咱們娘倆好好說話。”

  “嗯,我聽姨母的。”

  一會兒太孫妃帶著幾個姬妾過來給皇后祖母請安,見到曾令宸,也笑著行了晚輩禮,曾令宸忙道:“太孫妃客氣了!”

  “堂嬸也客氣了,我是晚輩,給您行禮是應該的。皇祖母,堂嬸過來,您都多吃了一碗,以後堂嬸得多來幾趟,皇祖母聽著堂嬸的聲音就高興。”

  後面的幾個姬妾也都笑著奉承著。

  皇后娘娘說道:“你也坐下,我們娘幾個說說話。”

  那幾個姬妾識趣,自然是出去守著了,皇后道:“雖然要賢惠,但是也不可過於賢惠,現在只是管太孫宮裡,以後這偌大的宮都是你管,咱們女人家啊,嫁了夫家過來,夫家是頂頂重要的,第一個都要想到夫家的利益,這一點兒你可記住了,可千萬別一步行錯,那就是步步錯了。”

  太孫妃鄭重的說道:“皇祖母教導的是,孫媳記住了!”她知道皇后娘娘是在教導自己,別為了娘家的利益而損害了丈夫的利益,要和丈夫一條心。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

  都說出嫁的女子,娘家是靠山,誰不想自己的靠山更大一些,所以就每每的為娘家謀劃,甚至很多人不惜傷害婆家和丈夫的利益,小門小戶倒也罷了,現在她的婆家是皇家,如果也這樣,那丈夫那邊不會輕饒,廢掉一個正妻在皇室是常見,他會另立一個聽話懂事的正妻,所以皇后娘娘這番教導是真心為自己打算,她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

  不過皇祖母當著堂嬸的面就和自己說這個,可見對這位堂嬸是很親近了,太孫妃心裡有了計較,她丈夫能夠當上太孫妃,恭王爺,鎮國公,嚴太師都功不可沒,這三位和位堂嬸都有關係呢,嚴太師的孫女嫁的就是這位堂嬸的六哥,鎮國公是這位堂嬸的祖父,恭王爺是這位堂嬸的公爹。

  皇太孫妃回到了太孫宮裡,想了想,又去內書房見皇太孫,把今天見到皇后和恭王世子妃的事兒說了一遍,至於皇后娘娘教導她的話,她沒有說。

  “嗯,皇祖母那裡,你多去走動走動。至於恭王世子妃那裡,看看庫里有沒有安胎的藥材送過去。”

  恭王爺既然能提出那個立皇太孫的摺子,那就是和他綁在一起了,所以送恭王府東西,也是光明正大的,他如今這個皇太孫,可以說是很多種原因造成的,既然已經立了皇太孫,那就容不得他退縮。

  鎮國公府上,鎮國公對長子和長孫說道:“這次我出了頭,也是把我們府上和皇太孫綁在了一起,你們切記,皇太孫能順利登基,才是我們的活路。”他自己年紀一大把了,也不怕立刻就死,可是得為子孫後代著想,“四皇子,六皇子都不是容人的人,他們哪一個當了天子,我們都只能是受壓制,唯有皇太孫,皇上中意,性情也溫和,不過你們不能因為這擁立之功,就忘乎所以,記住這只是我們的本分!”

  曾令宣道:“祖父,既然已經選了這個結果,那就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們曾家的兒男都是有擔當的,絕對不會退縮。”

  曾祥熙也是說道:“兒子這些榮華富貴,都是父親和祖輩打下來的,如今也該是我們的責任了,父親以後也安心靜養才是。”

  “你不說,我以後也不會出面了,這是我最後做的事兒,皇上用我也是這最後一會,以後朝堂上我已經請了摺子,再也不上了。老大,鎮國公的爵位,你好好的繼承下去吧。”

  這是要把爵位直接傳給大兒子了。

  “父親!”哪有當父親的還在世,就把爵位傳給兒子的?

  “你不必多說,我的年齡已大,早就該頤養天年了,以後整個鎮國公府都交給你了,你有什麼事兒和令宣商量,你忠厚有餘,但是魄力不夠,但是肯聽人勸,這點兒我不如你。令宣的世子的摺子也一起上吧。”操勞了一輩子,這時候是該退下來了。

  與此同時,恭王府恭王爺也上了摺子,要把王位傳給嫡子秦睿,孫氏一聽都懵了,這王爺不是王爺了,那她算個什麼?雖然也老王爺和老王妃的叫著,可是爵位上到底不是什麼了。

  恭王爺道:“是睿兒繼承了王位,你的封號少不了,等我不在了,你是太妃,有什麼擔心

  的?”不過是現在叫老王妃,有什麼損失?

  宗室那邊也不會沒有臉色,就把你王妃的品級給擼了,只不過實權都不在他這個當王爺的手上了,但是現在他已經放心了,畢竟睿兒是比他強,恭王府在他手裡也不算埋沒。

  “這麼說,咱們世子妃就是王妃了?”正則居的幾個丫頭都很興奮,這可是大喜事兒啊。

  “可不是,咱們大少爺就是世子爺了,聽說也是這次由皇太孫親自來冊封呢。”

  “那是不是要搬到榮慶堂那邊去?”恭王府的王爺和王妃都要搬到榮慶堂這個正堂。

  ☆、284大肆冊封

  “這個還真不知道,要看老王爺的意思吧。”

  也是啊,雖然是傳了王位,但是老王爺不說搬走,別人誰也不會有意見那。

  不過老王爺卻道:“既然已經把爵位給你了,榮慶堂就是你們住的,我和你母親去志遠齋住去,那地方僻靜,我們年歲都大了,在那裡靜養正合適。”

  孫氏很不樂意,她菜四十多歲的年紀,如今就要搬到那個志遠齋去,那地兒是在王府的東北角,很偏的一個地方,哪裡有榮慶堂好?

  “父親和母親安在,怎麼就住不得正院?讓他們住在榮慶堂,他們難道就心安?”孫氏說道。

  “你不住,那以後就永遠不住!”恭王爺也生氣了,到現在都還不懂事。

  最後還是孫氏妥協了,畢竟夫唱婦隨,恭王爺都去那志遠齋了,她還在榮慶堂算什麼?

  其實對曾令宸來說,她還是喜歡正則居,畢竟從嫁過來都住在這裡,有了感情,只是王府的規矩,必須得搬,以後等元宵到了七歲的時候,就要住在這正則居了,這裡是王府世子爺的住所。

  曾令宸自我安慰,好在這正則居的東西以後也能派上用場,也不算這幾年的心血白費了。

  所以花了幾天,搬進了榮慶堂,元宵還小,住在他們正房的暖房裡,又曾令宸還懷著身子,讓姚黃把志遠齋的小廚房也給安排人打掃了,恭王爺已經發話了,以後王府的一切事物他都不插手,直接就交給了秦睿。

  就是對外,也是秦睿接手,曾令宸知道這位公爹手底下肯定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勢力,如今也是全部交給了秦睿。

  “父皇倒是真的給我那大侄子長臉,鎮國公,恭王府,都是他去賣的好!”看來是真的打算把皇位傳給這個大侄子了,六皇子心裡不難受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說他為人賢明,可是父皇就是看不到。

  不過,相比較他那位四哥來說,他心裡平衡了許多,他那位四哥,一直以為自己是長子,所以上蹦下跳的,可惜到頭來是一場空。

  六皇子考慮的是,到底要不要跟著自己的大侄子,可是到底還是有些不甘心那。還是先看一看吧。

  沒過多久,除了恭王府和鎮國公府都把爵位傳給小輩了,嚴太師的兒子成了太子太傅,而四皇子,六皇子和九皇子分別被冊封為安王,平王,和賢王。

  九皇子有些無奈的對秦睿和俞墨說道:“你說父皇,這不是開玩笑嗎?竟然封了我為賢王,簡直是笑話死人了。”他要是賢,那大家都是賢能了。他怎麼不知道父皇還有這麼幽默的一面?

  四哥被封為安王,這也夠笑話的,是要警告他安定嗎?別出什麼么蛾子了?

  還有六哥,平王,這寓意真的是很耐人尋味啊。

  十皇子年紀小,還不到開府的視乎,所以也沒有封王。

  當初幾位皇子都開了府,但是皇上一直沒有給他們封號,如今下來了,算是塵埃落定,這幾位真的沒有了指望,至少皇上那邊的決心是一定的了。

  朝臣們大部分安了心,這皇上下定決心,把皇儲給定下來了了,這國之根本也定了下來,以後別人誰還想幹什麼,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有的是理由討伐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