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俞墨道:“真不容易你!不過大家都不容易啊。”俞墨這家裡還沒有什麼實權的,現在也有人在拉攏他們,就是想讓他們站隊,給與支持,“對了,你大哥那邊怎麼辦?他可是四皇子的連襟,到時候牽連到你們這邊可就完蛋了!”
秦密這人有野心,跟著四皇子的目的他們這些人都知道,而且秦睿得了這個世子之位也是不容易,其中這秦密和他娘在中間就搞了不少鬼。
“已經分家,他怎麼辦,別人也無法。”
九皇子點頭,“六哥說的對,這本來就是兩家事兒,就是以後犯事兒了,也牽連不到六哥家,就是怕以後我那四哥真的成了事兒,到時候那秦密才不會顧念兄弟情份。”
要說六哥這邊,秦密做了那麼多對他不利的事兒,現在這秦密還不是好好的或者,兒女妻妾都在,一點兒傷害也沒有,但是如果是這秦密得了臉,那不定怎麼樣呢。
俞墨道:“四皇子要成事兒,我自己覺得吧,不成的很,雖然他是長,可是當初二皇子不就是覺得自己是長子,才起了心思嗎?皇上可見不得人說這個。要是因為長立太子,那也早就立了,犯不著等到現在還在考慮。”
“以前是父皇覺得自己身子骨還強健,但是現在卻不比以前,不然朝臣們也不會這樣,要說父皇這次又是試探,但是那麼多的大臣,總不會都罰了,那前庭不成了空了?如今也是時候了,就是不知道最後是誰。”九皇子說道。
那個四哥他不樂意,六哥勉勉強強吧,自己就算了,老十,他才多大,立了太子,那就是個活靶子,被人戳的,根本不可能。算了算了,不去想了,這還真是一團亂麻,自己偏偏也是個皇子,以後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呢,雖然做了呢麼多戲,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會安心,非要死人才安心,所以他自己也要防備著,被人逼到那個份上,也得要反抗反抗才成!
“六哥,你有什麼主意不成?我這段時間,不說別的,心都沒有靜過。”
“你什麼都不必做,靜等著吧,這個事兒不會太遠,快要有結果了。一動不如一靜,到時候你自然知道怎麼做了!”秦睿說道,九皇子是個心思簡單的,沒有那些太多的彎彎繞,有些事情和他說的多了,也是煩惱。
不過秦睿和俞墨在事後也單獨在外書房說了半天的話,然後俞墨也心思有些沉重的離開了。
過後沒有多久,皇上就下旨,把已經過世的大皇子記在皇后娘娘的名下了,因為皇后娘娘沒有孩子,這樣算起來,大皇子就是嫡子了。雖然皇室不缺少供奉,尤其是皇后娘娘,不論誰當了皇上,都要敬著她這個嫡母,皇上的這一道旨把大家都弄得糊裡糊塗的,大皇子早就已經不在人世
了,這個時候記名到皇后的名下是什麼意思?大皇子一個死人也不能當太子?
不過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有提名給大皇子追封為太子的,這樣的事兒,在歷朝歷代都有過,也不是出格。很多人也跟著附議。皇上竟然點頭同意了,只不過一道旨意,大皇子就成了先太子。
一個死人,自然就沒有人注意,但是既然已經被追封為先太子,那麼先太子的後人對皇位的繼承權就提前了很多,終於有嚴太師和鎮國公還有恭親王聯名,請皇上冊封先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以示正統。
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完全的震驚了大家。
要知道,這位嚴太師,雖然是太師,但是很少管朝廷的事兒了,現在卻直接過來,他可是太子太師的頭銜,滿門清貴,門生遍天下,而鎮國公是世家權貴的代表,和定國公,忠勇侯,威遠侯等等都有親,恭親王呢,他是世襲罔替的親王,是皇室宗親,代表了很多皇室中人的意見,這三個人,把清貴,世家,宗親都給一網打盡,就為了立先太子的嫡長子為皇太孫。
這,這真是,大家不相信也要相信了,很多人立刻就也跟著請奏,要知道聰明人也是很多的,既然這三位一起過來了,那麼這中間要說沒有皇上的意思,那是不可能。加上前一段時間,皇上竟然立了大皇子為太子,這一系列的動作,說明什麼?說明皇上就是為了今天做的鋪墊。
皇上真是高明那,大家都在為誰立為太子而煩惱,爭執,他老人家,就直接挑過了眾位皇子,立了自己的孫子當繼承人了!
真是想都想不到!
要說這皇長孫年紀小呢,大家還能反對,但是這皇長孫比九皇子都要大呢,再用這個藉口那就是說不過去了,何況,人家的老子已經被立為了太子,他繼承皇位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還有些不死心的四皇子黨,六皇子黨要垂死掙扎,勸諫這於理不合,哪裡有皇子在,立皇太孫的?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的事兒。
不過吵歸吵,最後還是請皇上絕對,皇上說了什麼,外面的人不清楚,但是卻讓那些反對的人都直冒冷汗,後悔剛才是腦子裡進水了,就是反對,也得等回去想對策才是,明擺著皇上讓這三個人上摺子,就是這個意思。他們反對那就是反對皇上。
“就眼睜睜的看著立皇太孫了?”
☆、283爵位
“皇上的態度在那裡,誰敢多說?當初那些要立太子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受了懲戒了,咱們現在也只能看著立皇太孫了!”
四皇子把手重重的排在了梨花木的桌子上,好個父皇!竟然給他來這一手!他這些年的辛苦都全白費了!
四皇子的大舅哥唐大爺見秦密一聲不吭,就問道:“秦大爺,你難道就一點兒消息都不知道?恭親王好歹是你的親爹,他做這麼大的事兒,難道你一點兒風聲也不知道?該不是知道了,也瞞著咱們吧,畢竟哪裡比得過親爹?”
唐大爺一句話,把大家的視線都轉移到秦密身上來了,四皇子也看著秦密,秦密拱手說道:“我與王府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四皇子,微臣絕對不會隱瞞這麼重要的消息!”
四皇子對大家說道:“各位不要冤枉了我這位堂兄,他確實不知道此事,也只怪我那堂叔,口風太嚴,連自己的親子都隱瞞。哼,這三個人,說來說去,都是有姻親關係,倒是打的一手好算
盤!”
秦密道:“四皇子,事實已經成了這樣,我們應該想想,怎麼走出困境!”
有手下人說道:“從來沒有的理兒,哪裡有兒子還在,就立孫子的?要不,讓咱們手底下的御史拼死進諫?”
“皇上意已決,誰能改變?”又有人反對,“朝堂上也不是沒有我們的人反對,可是有何用?”天子的話就是金口玉言,誰也反駁不成,何況,這事兒還不是皇上先提起來的,嚴太師都同意的,他這裡清貴一派絕對會支持,關鍵是這位皇長孫人品確實是沒有瑕疵。
“那就讓皇長孫當不成這個皇太孫。”唐大爺說道:“就說他吃喝嫖賭樣樣精全,就不信不能把他的名聲搞臭了!”
聽了唐大爺的話,大家都心裡鄙視,這樣就能把名聲搞臭了,那也太不費事兒了,這個時候,潑髒水,那就是最不明智的。
“你們也別這樣看著我啊,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咱們不用自己人出面,讓別人指證,到時候狗咬狗,咱們坐收漁翁之利,反正對咱們也沒有壞處,最好是有什麼貪污之類的,就不信他沒有缺點。”
四皇子道:“舅兄說的也有道理,只是這些都傷不了根本,就是他真的有這些事兒,父皇也會給他找理由撇清。”他就是知道,父皇是絕對不會讓兒子繼承皇位了,真是可笑,就因為那可笑的疑心,把他的兒子都跌下了塵埃。
可是,他偏偏不這麼認命,為什麼要低頭?低頭了,那個侄兒能饒得了自己?既然這樣,何不拼著性命來一次?
他總算體會到了,那幾個兄弟的心情,上面哦寶座是如此的誘人,得了它就得了天下,享盡一切最好的東西,近在咫尺,為什麼不去爭?
好,要立皇太孫是吧,立就立吧,看誰笑到最後!
皇上立皇太孫,冊封大典特別隆重,皇上最後把皇太孫的玉印親自交給了皇太孫,臣民山呼萬歲。
而皇太孫的正妻則被冊封為太孫妃,曾令宸和婆婆孫氏去了那冊封大典上,拜見了太孫妃,比曾令宸年紀大,已經有一子一女,曾令宸的品級和她一樣大,不過曾令宸也不以長輩托大,畢竟以後這位就是皇后了。
“倒是個明白人,皇太孫有福氣。”皇后娘娘私底下對曾令宸道。
她覺得現在這個局面挺好,她自己沒有兒女,要是別的女人生的兒子當了皇帝,雖然自己是嫡母,可是心裡還是很難受,自己丈夫和別的女人生的兒子成了九五之尊,想著自己還沒有生下來的幾個孩子,怎麼能心情好?
而孫兒輩的這種感覺就淡了許多。這位皇長孫的母親在大皇子過世後幾年,也熬不住生病去世了,所以以後也沒有一個太后在中間,她當個太皇太后,自己過自己的,也未嘗不可以。
秦密這人有野心,跟著四皇子的目的他們這些人都知道,而且秦睿得了這個世子之位也是不容易,其中這秦密和他娘在中間就搞了不少鬼。
“已經分家,他怎麼辦,別人也無法。”
九皇子點頭,“六哥說的對,這本來就是兩家事兒,就是以後犯事兒了,也牽連不到六哥家,就是怕以後我那四哥真的成了事兒,到時候那秦密才不會顧念兄弟情份。”
要說六哥這邊,秦密做了那麼多對他不利的事兒,現在這秦密還不是好好的或者,兒女妻妾都在,一點兒傷害也沒有,但是如果是這秦密得了臉,那不定怎麼樣呢。
俞墨道:“四皇子要成事兒,我自己覺得吧,不成的很,雖然他是長,可是當初二皇子不就是覺得自己是長子,才起了心思嗎?皇上可見不得人說這個。要是因為長立太子,那也早就立了,犯不著等到現在還在考慮。”
“以前是父皇覺得自己身子骨還強健,但是現在卻不比以前,不然朝臣們也不會這樣,要說父皇這次又是試探,但是那麼多的大臣,總不會都罰了,那前庭不成了空了?如今也是時候了,就是不知道最後是誰。”九皇子說道。
那個四哥他不樂意,六哥勉勉強強吧,自己就算了,老十,他才多大,立了太子,那就是個活靶子,被人戳的,根本不可能。算了算了,不去想了,這還真是一團亂麻,自己偏偏也是個皇子,以後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呢,雖然做了呢麼多戲,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會安心,非要死人才安心,所以他自己也要防備著,被人逼到那個份上,也得要反抗反抗才成!
“六哥,你有什麼主意不成?我這段時間,不說別的,心都沒有靜過。”
“你什麼都不必做,靜等著吧,這個事兒不會太遠,快要有結果了。一動不如一靜,到時候你自然知道怎麼做了!”秦睿說道,九皇子是個心思簡單的,沒有那些太多的彎彎繞,有些事情和他說的多了,也是煩惱。
不過秦睿和俞墨在事後也單獨在外書房說了半天的話,然後俞墨也心思有些沉重的離開了。
過後沒有多久,皇上就下旨,把已經過世的大皇子記在皇后娘娘的名下了,因為皇后娘娘沒有孩子,這樣算起來,大皇子就是嫡子了。雖然皇室不缺少供奉,尤其是皇后娘娘,不論誰當了皇上,都要敬著她這個嫡母,皇上的這一道旨把大家都弄得糊裡糊塗的,大皇子早就已經不在人世
了,這個時候記名到皇后的名下是什麼意思?大皇子一個死人也不能當太子?
不過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有提名給大皇子追封為太子的,這樣的事兒,在歷朝歷代都有過,也不是出格。很多人也跟著附議。皇上竟然點頭同意了,只不過一道旨意,大皇子就成了先太子。
一個死人,自然就沒有人注意,但是既然已經被追封為先太子,那麼先太子的後人對皇位的繼承權就提前了很多,終於有嚴太師和鎮國公還有恭親王聯名,請皇上冊封先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以示正統。
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完全的震驚了大家。
要知道,這位嚴太師,雖然是太師,但是很少管朝廷的事兒了,現在卻直接過來,他可是太子太師的頭銜,滿門清貴,門生遍天下,而鎮國公是世家權貴的代表,和定國公,忠勇侯,威遠侯等等都有親,恭親王呢,他是世襲罔替的親王,是皇室宗親,代表了很多皇室中人的意見,這三個人,把清貴,世家,宗親都給一網打盡,就為了立先太子的嫡長子為皇太孫。
這,這真是,大家不相信也要相信了,很多人立刻就也跟著請奏,要知道聰明人也是很多的,既然這三位一起過來了,那麼這中間要說沒有皇上的意思,那是不可能。加上前一段時間,皇上竟然立了大皇子為太子,這一系列的動作,說明什麼?說明皇上就是為了今天做的鋪墊。
皇上真是高明那,大家都在為誰立為太子而煩惱,爭執,他老人家,就直接挑過了眾位皇子,立了自己的孫子當繼承人了!
真是想都想不到!
要說這皇長孫年紀小呢,大家還能反對,但是這皇長孫比九皇子都要大呢,再用這個藉口那就是說不過去了,何況,人家的老子已經被立為了太子,他繼承皇位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還有些不死心的四皇子黨,六皇子黨要垂死掙扎,勸諫這於理不合,哪裡有皇子在,立皇太孫的?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的事兒。
不過吵歸吵,最後還是請皇上絕對,皇上說了什麼,外面的人不清楚,但是卻讓那些反對的人都直冒冷汗,後悔剛才是腦子裡進水了,就是反對,也得等回去想對策才是,明擺著皇上讓這三個人上摺子,就是這個意思。他們反對那就是反對皇上。
“就眼睜睜的看著立皇太孫了?”
☆、283爵位
“皇上的態度在那裡,誰敢多說?當初那些要立太子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受了懲戒了,咱們現在也只能看著立皇太孫了!”
四皇子把手重重的排在了梨花木的桌子上,好個父皇!竟然給他來這一手!他這些年的辛苦都全白費了!
四皇子的大舅哥唐大爺見秦密一聲不吭,就問道:“秦大爺,你難道就一點兒消息都不知道?恭親王好歹是你的親爹,他做這麼大的事兒,難道你一點兒風聲也不知道?該不是知道了,也瞞著咱們吧,畢竟哪裡比得過親爹?”
唐大爺一句話,把大家的視線都轉移到秦密身上來了,四皇子也看著秦密,秦密拱手說道:“我與王府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四皇子,微臣絕對不會隱瞞這麼重要的消息!”
四皇子對大家說道:“各位不要冤枉了我這位堂兄,他確實不知道此事,也只怪我那堂叔,口風太嚴,連自己的親子都隱瞞。哼,這三個人,說來說去,都是有姻親關係,倒是打的一手好算
盤!”
秦密道:“四皇子,事實已經成了這樣,我們應該想想,怎麼走出困境!”
有手下人說道:“從來沒有的理兒,哪裡有兒子還在,就立孫子的?要不,讓咱們手底下的御史拼死進諫?”
“皇上意已決,誰能改變?”又有人反對,“朝堂上也不是沒有我們的人反對,可是有何用?”天子的話就是金口玉言,誰也反駁不成,何況,這事兒還不是皇上先提起來的,嚴太師都同意的,他這裡清貴一派絕對會支持,關鍵是這位皇長孫人品確實是沒有瑕疵。
“那就讓皇長孫當不成這個皇太孫。”唐大爺說道:“就說他吃喝嫖賭樣樣精全,就不信不能把他的名聲搞臭了!”
聽了唐大爺的話,大家都心裡鄙視,這樣就能把名聲搞臭了,那也太不費事兒了,這個時候,潑髒水,那就是最不明智的。
“你們也別這樣看著我啊,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咱們不用自己人出面,讓別人指證,到時候狗咬狗,咱們坐收漁翁之利,反正對咱們也沒有壞處,最好是有什麼貪污之類的,就不信他沒有缺點。”
四皇子道:“舅兄說的也有道理,只是這些都傷不了根本,就是他真的有這些事兒,父皇也會給他找理由撇清。”他就是知道,父皇是絕對不會讓兒子繼承皇位了,真是可笑,就因為那可笑的疑心,把他的兒子都跌下了塵埃。
可是,他偏偏不這麼認命,為什麼要低頭?低頭了,那個侄兒能饒得了自己?既然這樣,何不拼著性命來一次?
他總算體會到了,那幾個兄弟的心情,上面哦寶座是如此的誘人,得了它就得了天下,享盡一切最好的東西,近在咫尺,為什麼不去爭?
好,要立皇太孫是吧,立就立吧,看誰笑到最後!
皇上立皇太孫,冊封大典特別隆重,皇上最後把皇太孫的玉印親自交給了皇太孫,臣民山呼萬歲。
而皇太孫的正妻則被冊封為太孫妃,曾令宸和婆婆孫氏去了那冊封大典上,拜見了太孫妃,比曾令宸年紀大,已經有一子一女,曾令宸的品級和她一樣大,不過曾令宸也不以長輩托大,畢竟以後這位就是皇后了。
“倒是個明白人,皇太孫有福氣。”皇后娘娘私底下對曾令宸道。
她覺得現在這個局面挺好,她自己沒有兒女,要是別的女人生的兒子當了皇帝,雖然自己是嫡母,可是心裡還是很難受,自己丈夫和別的女人生的兒子成了九五之尊,想著自己還沒有生下來的幾個孩子,怎麼能心情好?
而孫兒輩的這種感覺就淡了許多。這位皇長孫的母親在大皇子過世後幾年,也熬不住生病去世了,所以以後也沒有一個太后在中間,她當個太皇太后,自己過自己的,也未嘗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