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好曾令宸和暉哥兒要釣魚,這屍體進過一晚上就漂了起來,讓他們看個正著。

  不過幸虧這姑侄兩個只是遠遠的看著有東西,要是真的看近了,那晚上肯定得做惡夢,就是這樣,家裡人也怕這兩個小祖宗被嚇著了,讓人去上香求符呢,就是那碧雲庵的主持靜會師太也親自上門,給兩人做了法,又去了晦氣,這才是好了。

  其實曾令宸對這個靜會師太沒有什麼好印象,別以為這人是出家人,就四大皆空,其實好多人家的陰司還不是就是這些尼姑傳出去的,甚至參與別人府里的宅斗,就是為了銀子。

  這碧雲庵每年鎮國公府都會給他們送好幾百兩的香火錢,這都夠普通人家吃一輩子了,想著紅樓夢裡的趙姨娘,可不就是通過這些道婆之類的裝神弄鬼,想要把人家的嫡子給弄沒有了?說不定鎮國公府就有這樣的人呢。

  既然眼睛已經沾染了錢財,那就不是正經出家人了,所以曾令宸對靜會師太是沒有好印象,當然也不會在面上表現出來,不然吃虧的可是自己,這家裡人信神佛的,她不想做那與眾不同的事情,還跟人說什麼,世上無神佛的論調,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出了花枝這件事,三太太想著要趕緊給五爺曾令揚娶親了,又把自己房裡的丫頭訓誡了一番,三老爺被父親鎮國公給訓斥了一頓,也不敢再弄什麼花花腸子了,說實話,他真不知道那個花枝是給自己兒子預備的通房,要不然他也不會動手動腳的,誰知道就那麼巧,要說這太太房裡的丫頭,一般都是給男主子預備的,要是看上手了,和正房太太說一聲,正房太太同意了就成了,他壞就壞在當時喝了點酒,有些猴急了,所以才有了這個事兒,如今這麼多年沒有被父親責罵,現在是後悔死了。不過眼下是自己兒子娶親,他打理好自己的心情,要把這個喜事給弄的熱熱鬧鬧的。

  作者有話要說:雙更君說,俺這麼英俊瀟灑的,你們還是喜歡三更君!

  ☆、46幫幫忙

  威遠侯府二房是在外面做知縣,不過卻把姑娘留在了侯府里,等這二房嫡長女要出嫁的時候,丁敏之的二嬸就回來了,操辦自己閨女的婚事。

  好在一切都有規矩可行,丁敏之嬸娘又給女兒添了許多嫁妝,免得到時候被妯娌瞧不起,丁家二房之所以把嫡長女嫁給鎮國公府五爺,除了這三房是嫡出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三房目前為止只有這五爺一個兒子,以後就是分家了,也不會差太多,至於和別房的妯娌相處,相信只要不太為難的,都能過的下去。

  且鎮國公府大房的大伯母是個為人厚道的,到時候有什麼事兒了,也會幫襯著,兩家又是世交,所以這婚事真的是門當戶對。

  所以這婚事辦的是順順噹噹的,第二天新人見親,也都得了很多見面禮,曾令宸作為堂妹,得了丁氏的荷包,見這荷包做的針線細密,且上面的圖樣也活靈活現,就知道這個五嫂的女紅很是不錯。

  女人讓別人知道自己,從一些細小的方面就能看到,所以為什麼大家對見面禮這麼重視,可不就是關係到自己在大家眼中的印象。

  二太太楚氏在小聲嘀咕,這還是大房賺了,兒子多就是好。以為剛出了見面禮,她正心疼著呢,自己這邊就只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是庶出的,到時候得的見面禮可是少的,不過這三房只有這一個兒子,更是吃虧了,想一想,楚氏又覺得心裡平衡了。

  姑奶奶們除了遠在江南的二姑娘沒在場以外,都回娘家了。新媳婦見親,本來就是讓大家認識的時候,所以這場面是熱熱鬧鬧的。

  大姑太太陳曾氏也過來了,而且認親後,還跟著去了大房那邊。

  “令霜現在是越長越標誌了!“陳曾氏很慈愛的看著七姑娘曾令霜。

  九姑娘曾令宸怎有有種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感覺?以前這姑媽可是一點兒也看不上七姐姐的,現在這是怎麼了?難道是那樣?表哥陳文的原配難產過世了,不會這大姑母想著要讓七姐姐給陳文表哥做填房吧。這還真有那個可能。

  只是七姐姐今年也才十三歲,要出嫁可得等兩年呢。倒是六姐姐已經十四了,明年就及笄了,難道是大姑母看不上六姐姐?

  李氏對七姑娘和九姑娘說道:“你們今天也一大早就起來了,先回去歇著吧。”給七姑娘解了圍,兩人告退。李氏不是不能容忍庶子庶女的人,只要這庶子庶女不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成。

  七姑娘這些年做的挺好的,她也樂意給她做這個主。

  只不過七姑娘還是有些擔心受怕,這大姑母的意思,她是明白的,只是心裡也不樂意,就怕母親李氏同意了,他們這樣的庶女,婚姻大事兒是上頭說了算的,要是真的嫁過去了,那才是吃苦呢。看著九姑娘無憂無慮的樣子,如果自己也是這么小就好了,不用操心婚姻大事了。

  “九妹妹,有空去我那玩吧。”七姑娘說道。

  曾令宸笑著點點頭,說道:“成,我有空了就去七姐姐那邊。”七姐姐這是著急了吧,平時從來不邀請自己去的,生怕惹上了麻煩,現在讓自己過去玩,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了。

  不過曾令宸覺得七姐姐是白操心了,娘心裡不待見大姑母,對和她成為親家是很不樂意的,且李氏也不會糟踐自己的庶女呢,當填房,那也得看當誰的填房了!就是這樣,也不一定樂意呢。

  九姑娘想了想說道:“我小姨母當初出嫁的時候,我娘就很不高興呢。”

  這話點到為止,相信七姐姐能聽得懂。

  七姑娘當時是沒有聽懂,覺得九妹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後來等她姨娘齊姨娘過來,她問了問,齊姨娘忙霧散雲開,“姑娘不用擔心了,我看這事兒肯定不成的!”

  七姑娘問道:“姨娘為什麼這樣說?”

  齊姨娘笑道:“你知道九姑娘為什麼這樣說?九姑娘的小姨母當初就是眼高手低的,非要給人家做填房,弄得夫人和姨太太的關係都不好了,你說有這樣的事兒,能讓七姑娘你去當填房嗎?”

  當初那姨太太說了,你看不起我,那我就等著,看你到時候有了好的人選,不給你那些女兒當填房的,有了這句話,夫人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庶女給別人當填房去?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嘛。

  “九姑娘這才幾歲了,就想的這麼明白!”齊姨娘高興之餘,又慶幸,這些年一直都很低調,沒有礙著別人的眼。七姑娘和九姑娘關係也不遠不近的,一直都很低調。別人都覺得她們是懦弱好欺負,其實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本分那,免得弄得心高氣傲的,自己害了自己。

  像二姑娘倒是不低調,不過做出的事兒,讓人厭惡,現在不嫁的遠遠的,說起來是過的舒服,但是中間有什麼事兒,誰知道啊,娘家隔得遠,人家就是欺負你,你也沒處說去。

  七姑娘也放了心,不過齊姨娘有些怒氣的說道:“按理說這話不該我說,只是這大姑太太也太不識眼色了,覺得我們鎮國公府的姑娘就盡著她挑啊,哪裡是當姑母的樣子?這樣的,真的成了她兒媳婦,也過的不好。不就是想讓兒媳婦從娘家給婆家扒拉好處嗎?”真要是讓七姑娘嫁過去了,這七姑娘在家裡也不怎麼受寵的,讓她給婆家扒拉好處,怎麼能成,這一不成了,說不定就要罵兒媳婦沒有用,到時候日子是越過越苦呢。還好夫人是個明事理的。

  那邊陳曾氏是說了半天,只是李氏都不上道,把陳曾氏給氣的,讓七姑娘嫁給自己的兒子,那還是抬舉了她呢,不過是個庶女,自己的兒子可是嫡出。

  她為什麼選這七姑娘,一來這兒子找的是填房,身份太高了,也不可能,二來嘛,這大嫂李氏還是個公正的,到時候嫁七姑娘的時候,嫁妝肯定是少不了的,兒子以後也不愁了。且大哥大嫂成了自己的親家,以後對自己的哦兒子也有好處,隨便扒拉一下,就受用了。

  況且她不是給大嫂幫忙嗎?則庶女的婚事,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自己把七姑娘娶回家當兒媳婦,人家會說李氏賢惠呢,給庶女找的都是好婆家。

  但是為什麼這大嫂就沒有那個意思呢?不行,兒子已經當鰥夫這一年多了,是要趕緊娶一個進去,想著父親想來對自己不錯,她覺得有必要找找父親說說,只要父親發話了,這邊大哥和大嫂肯定不會因為一個庶女不聽父親的話的。於是陳曾氏就去找了鎮國公。

  “父親,您看文兒也是您親外孫,我是看上七丫頭的人品了,想著要娶進門呢,咱們也好親上加親。”

  鎮國公說道:“這是內宅的事兒,我不會管,你大嫂他們要是同意那就成,不同意那就算了!”

  怎麼能這樣呢,“父親,你就幫幫女兒我吧,和大哥他們說一說!”

  鎮國公道:“嫁出去這麼多年,還是一點兒也沒有長進,只看到眼前,既然你大嫂他們不同意,那事兒就這麼算了。強扭的瓜不甜,現在是結親,不是結仇,你那些小心思千萬給我收起來,我怕你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