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算是把那綢緞莊子給了九丫頭又怎麼樣?自己這三房好歹是太夫人的親骨肉,也肯定少不了他們的,現在因為沒有影兒的事兒,就這樣爭起來,真是眼皮子淺!

  她要是聽了這兩個女人的話,鬧了起來,那才是討人厭呢,怎麼這兩個女人就覺得自己是愚蠢好騙嗎?

  這四姑娘和六姑娘的姨娘從來沒有覺得小胡氏是愚蠢好騙的,相反,覺得這主母是個厲害的,不過這件事兒,她們覺得是她們共同的利益受損了,所以應該聯合起來,同仇敵愾,但是沒有想到人家根本就不和她們當成是一夥兒的,反而扇了他們巴掌。而且還真是不敢告狀,他們說的是太夫人的壞話,一個姨娘,說胡氏的壞話,那三老爺知道了,肯定就要懲罰他們了,想到這個,兩個姨娘都有些戰戰兢兢的,生怕三老爺知道了,會打他們,剛才三太太的耳光反而少了,如果多起來,三老爺看自己的慘樣,是不是就不懲罰了?

  九姑娘曾令宸可不管別人眼紅不眼紅了,自從魏紫定了親,她就放她出去準備親事去了,而屋裡把春芊給提上去了,成為了首席丫頭,魏紫嫁人,以後還會生孩子,所以精力在則幾年裡肯定是不足的,把春芊提上來,也能頂替魏紫。不過以後魏紫過來了,就成了吉祥家的了,真正是出嫁從夫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六一兒童節,三更君陪伴大家!

  ☆、45驚悚事件

  鎮國公府大爺曾令宣得到吏部任職的文書,去江北任鎮北大將軍,江北有個鎮北侯,現在有個鎮北將軍,這其中的意味,還是很讓人琢磨的,難道皇上真的對鎮北侯不放心,所以派曾令宣過去監督鎮北侯去了?只是那鎮北侯是江北的地頭蛇,曾令宣不過二十幾歲的小子去了能管用?

  鎮北侯的家眷都是在上京的,而曾令宣去江北,就帶了自己的妻子,兩個兒子也留在京城裡,還有一大家子呢,所以和鎮北侯的情況差不多,都是遠離家眷了。

  猜測是各種版本都有,只是誰也不會出來亂說,鎮國公也和大孫子說了一夜的話,曾令宣也不是小孩子,該如何當差心裡也有數,年輕的時候,多歷練歷練,對他也是有好處的,去了江北,困難肯定是有的,反過來說,也是皇帝對他的信任。且就是別人知道曾令宣去江北的目的,誰又能說什麼呢?畢竟是皇帝的意思。

  這些朝堂上的事兒,女人們不用知道的那麼清楚,曾令宸知道大哥要帶著大嫂去江北了,這一去至少也是三年啊。心裡再捨不得,也是要送大哥他們去江北的。

  錢氏捨不得兩個兒子,但是知道留在京城是最好的,只能依依不捨的跟著丈夫去江北上任去。

  太夫人胡氏也知道這樣一來,和袁家的關係就有些尷尬,不過普通的來往也是照常的,畢竟世家名門即使背地裡有疙瘩,這面上還是很好的。

  曾令宣和錢氏去江北之後,李氏就讓勖哥兒和靖哥兒搬到自己的院子裡住了。身邊丫鬟婆子安排妥當,讓曾令宣和錢氏沒有後顧之憂才是最要緊的。

  而曾令宸和兩個侄兒相處的時間就更多了,暉哥兒看這樣,也想搬到祖母這邊,只不過他父母都在呢,也沒有這個道理,所以只能是儘量的在這裡多呆。

  “九姑姑,咱們一會兒去釣魚吧。”自從上次跟著曾令宸去家裡的池子裡釣魚後,暉哥兒就喜歡上了這件事。

  “也好。”看著這天氣也不算熱,曾令宸讓丫頭們把東西準備好,然後換了一身衣服,就帶著暉哥兒去池塘邊上去了。

  李氏說道:“到水邊好好看著她們姑侄兩個,別掉下去了!”李氏不禁止孩子們這些娛樂活動,而且覺得小孩子就應該這樣多動動,所以只是吩咐要注意安全。

  暉哥兒在前面蹦蹦跳跳的,把他身邊的丫鬟婆子累的夠嗆,曾令宸在後面笑著跟著,這感覺真的是很舒服,有些郊遊的意思了。

  “九姑姑,一會兒我要釣個這麼大的魚!”暉哥兒比劃著名,眼睛都是亮的。

  “到時候九姑姑給我做魚湯吃!”暉哥兒撒嬌的說道。

  曾令宸笑著答應了,她只是吩咐廚房怎麼做就成,這就是特權階級啊,到時候做好了,功勞都是主子的。

  有繡凳在邊上放著,丫頭們給上好了魚餌,暉哥兒就靜靜的靠著曾令宸,看九姑姑釣魚。

  水面上靜靜的,大家都知道釣魚的時候不能發出聲音。所以都等著呢。

  “呀!那是什麼?”正在魚漂有動靜的時候,不知道誰尖叫了一聲!

  好像是湖中間有什麼東西飄起來,曾令宸心裡一咯噔,不會,不會是人吧!太嚇人了!曾令宸趕緊把暉哥兒給拉到遠離池子的地方,對人吩咐道:“趕緊去稟報去!暉哥兒我們先回去!”

  看大家這個表情,暉哥兒也知道事情不對勁兒了,不過九姑姑很鎮定的樣子,他也不慌了,“九姑姑,我跟你回去,我不吃魚了!”

  天啊,這個時候還說吃魚的話,要是那個東西真的是人,想一想就覺得恐怖啊。

  希望是自己看錯了,這府里看著平靜,難道現在不平靜了?

  外院的人也知道了,曾總管忙安排人去打撈,這個事兒可真是影響很壞的,小主子在釣魚,竟然發現有人死在池子裡,要是把主子給嚇著了,那可是怎麼辦好?

  連胡氏都驚動了,對李氏說道:“小九和暉哥兒沒嚇著吧,把太醫請過來,給他們開一安神的藥來。”

  李氏忙道:“姑侄兩個沒有看到,發現情況不對,就趕緊走了,小九說她什麼都沒有看到,暉哥兒更不用說了。都好好的呢。”

  胡氏聽了安心了許多,對李氏說道:“到底是什麼人?你一定要查清楚了,還有,府上上下都不准胡言亂語!”

  這不是什麼好事兒,傳出去也難聽,雖然每家每戶都少不了這樣的陰司。

  鎮國公世子那邊,也加強了府上的安全措施,甚至想把那池子給抽乾了填上得了,鎮國公一聽,就有些恨鐵壁成鋼,“你是打量著別人都不知道府上出了什麼事兒?非要弄得人盡皆知?不過是個丫頭失足掉下了水塘,就這樣慌裡慌張的沒有一點兒主張?”

  所以說這大兒子只能守成,不能開疆,還好大孫子是個好的。

  對於鎮國公來說,家裡死一個丫頭,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成,這幾十年要是都這樣的婦人之仁,鎮國公府也不會成現在這樣了。

  “讓你媳婦給那丫頭的父母賞些銀子,再送一副好棺材就成,你不必多管了!”不是他鎮國公心狠涼薄,身為當家人,若是一味的心慈手軟,就根本掌不了家,何況他還上過戰場上殺過敵了的,這樣的事兒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鎮國公世子被說了一頓,乖乖的去處理了。

  李氏自然是幫著自己的丈夫,安撫好了那丫頭的家人,這事情就這麼解決了,儘管私底下也有人說三道四的,但是誰都不想惹禍上身,而那死去的丫頭竟然是三房三太太那邊的。

  跟她或多或少就有些關係,二太太楚氏幸災樂禍,看這三弟妹平時裝的很仁慈,現在好了吧,自己的丫頭竟然想不開跳河自盡了,簡直是直接打臉啊。

  她倒是沒有想過這丫頭是被人謀殺的,畢竟這主子要打殺一個丫頭,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犯不著這麼複雜的推到水裡讓人發現,那樣也太蠢了。

  梅鶴堂小胡氏跪在太夫人胡氏面前,聲淚俱下,“誰知道那丫頭氣性這麼大,我不過說了她幾句,她就想不開了,真的是,以後這當主子的還什麼話都不能說了!”

  太夫人胡氏道:“你也別抱怨,這事兒鬧得,說起來當家的是你大嫂,只是她當家難道還能管你屋裡的事兒?說起來,儘管別人不會說什麼,但是你想一想,你房裡的丫頭投了水了,大家對你是個什麼印象?以後好好管著自己房裡的事兒,別再出現這樣的事兒!”

  小胡氏乖乖的聽著,她是心裡不痛快啊,別的房裡都沒有出現這個事兒,偏偏她房裡的丫頭投水了,這花枝也太氣性大了,還是專門讓自己難堪的?早知道自己就不要心軟了,直接給發賣出去就好了。弄得現在自己灰頭灰腦的,還被婆婆找著罵!

  不過想著一會兒丈夫也要被責罵,她心裡舒坦了不少,自己做的孽自己去消受去,別都賴在自己身上。

  其實這個事情也簡單,但是讓小胡氏咽不下一口氣,這個花枝是小胡氏身邊的丫頭,看著五爺曾令康要娶媳婦了,她見這花枝長得還行,性格也溫順,就想著給自己的兒子當通房,這事情還沒定呢,小胡氏就發現三老爺趁著自己不在,對這個花枝動手動腳的,這下子怒氣一下子就來了,把這花枝給打罵了一頓,畢竟要是傳出去,這爺倆爭一個丫頭,那可真是太丟人了,小胡氏也發了狠話,要把這花枝給發賣了,結果這個花枝受不住,晚上趁人不注意,直接跳了湖,人要死,別人誰攔得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