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欽州的光明軍已經撤走了,現在欽州境內只剩下兩方勢力:欽州世家聯軍和王朔的袁州軍。

  欽州世家:「欽州是我們的欽州人的,你們是袁州人,將你們手中的地盤讓出來,趕緊回你的袁州去。」

  袁州軍:「這些地盤又不是你們的封地,是我們袁州軍從光明軍手中奪回來的,你們有什麼資格命令我們讓出地盤。」

  欽州世家聯軍和袁州軍互不相讓,刀兵相對,雙方還算是克制,沒有打起來。

  欽州世家聯軍也是有一定底氣,因為欽州世家聯軍的兵力更多,足足有十一萬,欽州境內的袁州軍只有不到六萬人,兵力相差比較大。

  雖然兵力相差如此之大,袁州軍方面卻沒有一絲害怕,袁州軍之前在袁州境內和光明軍的戰鬥中,在王朔的率領下,每戰必勝,打得袁州光明軍落花流水,而欽州的世家聯軍卻無法擊敗光明軍,還是因為袁州軍的出現,才使得光明軍敗退,由此可見欽州世家聯軍實力不行,就是一個普通的袁州軍士卒都相信,只要在他們的(王朔)將軍率領下,袁州軍戰無不勝,區區一個欽州世家聯軍,又有什麼好害怕的。

  一場意外的小衝突,引發一場流血事件,欽州世家聯軍和袁州軍各有損傷。

  得知此事後,王朔親自率領五千猛虎騎突擊欽州世家聯軍的防線,斬殺近萬人頭而歸,猛虎騎的損失人數卻不過千。

  嘶!

  袁州軍的強大讓欽州世家聯軍倒吸一口涼氣,有膽小者提議將欽州那些地盤讓給袁州軍,反正那些地盤不是他們的封地。

  一場戰鬥,讓欽州世家聯軍士氣大降,已無多少鬥志,無奈之下,欽州世家聯軍的兩大領導者廣武東方氏和昌邑林氏只能決定放棄那四個郡的地盤,不過也因為這一戰,廣武東方氏和昌邑林氏看出來鬆散的世家聯軍不行,兩家準備更緊密的聯合起來。

  ……

  新年剛過,一支五萬餘人的賀州光明軍進入衡州境內,與衡州光明軍回合到一起。

  衡州是一個小州,人口只比澤州多一些,土地富庶徹底也只比澤州稍好一點,在衡州,當塗黃姓(氏)一家獨大,控制包括衡州城在內的衡州近半地域,與衡州光明軍向對抗。

  衡州和賀州都歸光明教青木堂所管,青木堂堂主程英見賀州的戰局一直僵持不下,只能從衡州這邊尋找突破點,最終程英選擇和已死的黑水堂堂主劉坤同樣的計策,從賀州光明軍分兵一部分進入到衡州,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衡州,然後集結衡州之光明軍,再反過來支援賀州光明軍,最終一舉拿下衡州和賀州兩州。

  和劉坤不同的是,程英一出手就是分兵五萬大軍,當這支五萬和衡州光明軍匯合後,衡州光明軍的實力直接壓過當塗黃氏,若是沒有意外,衡州最終會被光明教掌控。

  賀州的世家聯軍一直密切注視著賀州光明軍的舉動,賀州光明軍的秘密分兵沒有逃出世家聯軍的眼線,當世家聯軍知道賀州光明軍分兵進入衡州後,迅速集結大軍向光明軍發動猛攻,意圖趁著機會將賀州光明軍消滅掉或者趕出賀州。

  程英心中非常清楚賀州光明軍當前情況,未分兵前賀州光明軍還能與世家聯軍相對抗,分兵之後想要擋住世家聯軍比較困難。

  為了保存賀州光明軍有生力量,程英命令賀州光明軍且戰且退,勢必不能被世家聯軍圍困,自身也不能有多少損失,儘量為衡州光明軍拖延時間,實在不行,賀州光明軍就全體退入衡州。

  ……

  萊州和宿州境內的光明軍在與世家聯軍的爭鬥中均處於劣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萊州光明軍被黑水堂堂主劉坤調走一部分進入澤州,若是沒有雲氏,澤州恐怕已經是光明教的天下,然後澤州光明軍揮師萊州,現在萊州的局勢還不一定是什麼情況;而宿州,卻是潼州的郭氏率領軍隊撤退到宿州,宿州的世家聯軍實力大增,宿州光明軍只能不斷收縮兵力。

  萊州和宿州一個在潼州之南一個在潼州之北,都與潼州接壤,潼州是光明教總舵,若是總舵能夠派兵支援,情況又會是另一種情況,只可惜潼州光明軍也有自己的敵人——來自臨州的平叛大軍,使得潼州光明軍被牽制住,無法支援萊州和宿州的光明軍。

  要想改變萊州、宿州以及潼州的局勢,必須要做出轉變,袁昊直接向萊州光明軍和宿州光明軍發出命令,讓兩州光明軍向潼州撤退,將萊州和宿州讓給世家。

  袁昊也是有著自己的思考,世家大族從來都不是一條心,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為了自身思考,不會去做有損他們利益的事情,一旦兩州的光明軍撤走,兩州中的世家聯軍很有可能止步不前,甚至是聯盟破碎,他們出兵進攻潼州的機率很低,世家們巴不得光明軍將朝廷的二十萬平叛大軍消滅掉,那樣朝廷的實力大減,對世家們崛起再也沒有任何威脅。

  新年之後,萊州光明軍突然向北發動進攻,一舉突然世家聯軍的封鎖線,之後萊州光明軍兵分兩路,一路向西而行,前往潼州和萊州的交界地區,用來防守萊州的世家聯軍,另一路繼續向北,與袁昊率領的光明教大軍匯合。

  同樣,宿州的光明軍向南撤退,退入潼州,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向西,防備宿州的世家聯軍,一路向南,與袁昊率領的光明教大軍匯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