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士人,簡直大膽,竟敢於人庭廣眾之下,妄議國政!”張讓有些把握不住劉淵的心意,不由湊到劉淵耳邊試探問道:“陛下,要不要奴臣派人警告一番!”

  “這些士人,都是各地官府舉薦的人才,如此關心國事,積極思策。此人心向夏,朕甚是欣慰!”劉淵止住張讓,淡淡道。

  劉淵這也就是說說,要是堂下的讀書人膽敢拿著大夏儲位之爭來說,只怕他就不會這般淡定地裝逼了。

  “奉先,你覺得這些人講得如何?”劉淵注意到了呂布眼中似有不屑,問道。

  “具體的臣說不上來,但總覺得這些人華而不實,紙上談兵!”呂布皺著眉,低聲道。

  “這些年輕人,雖有誇誇其談之嫌,畢竟經歷地少了,但有的想法,倒也不是沒有道理!”劉淵看起來對這些人還是挺滿意的,覺得此次下面人舉薦上來的,或多或少都還有些料。

  “諸位!”這個時候,從中站起一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劉淵一眼就認出來了,差點做了他女婿的烏承。

  其與太子劉瑞走得挺近,這是奉劉瑞命來看看這些士子,一段時間下來,關係倒處得不錯。

  “諸國分立的情況,以在下之見,尚可持續數十年,關東諸國,皆不可驟除。然我大夏大敵,河北袁趙、中原曹操,這是一定的。在下認為,此時當發揮我大夏鐵騎的優勢,東出南下,擾敵疲敵,消耗其國力。尤其當於耕種之季,壞其農時,長此以往,敵必疲敝,民不能養,國不能治。屆時我大夏再依大勢,一舉蕩平之!”烏承飲一口烈酒,意氣風發參與進來。

  彼言一落,立刻有人喝彩,畢竟是烏氏嫡子,有爵有職,還受太子器重,總有人吹捧。

  劉淵淺笑著,瞄了臉帶得意的烏承幾眼:“這烏氏子,還是有點見識的!”

  身旁的張、呂二人,可是都知道這兩年皇帝與烏氏的關係有些疏遠,並不敢接話。

  “聽聞張兄乃鍾刺史親自舉薦,不知有何看法?”有一人拱手向角落裡一名淡飲薄酒之人身上。

  其人大概有近三十歲,身上有種官吏的氣息,此次與這一干年輕士子一起來參加考舉,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劉淵初時也注意到此人了。聽聞其乃鍾繇舉薦,就更來了興趣。

  似乎有些不屑於與這些年輕人爭,說點什麼言之無物的東西,但經不住其人糾纏,終於道一句:“大夏仍需休養生息,治農桑,養士民,明法律,整兵馬!”

  大概都覺得其人想法保守,頓時引得一干人的反駁。

  “固地利,聚人和,待天時!”最後其人也只補充了這麼一句,不再說話。

  劉淵聞之則若有所思。

  ------------

  第426章 張既

  酒坊中的爭論,對劉淵來說,不過調劑了一下心情。難得地出一趟帝宮,總歸遇到了點有意思的事情,此次考舉,人才的素質與水平,倒值得期待。

  就酒坊那干人,看起來有空談之嫌,不過放到郡縣上為官為吏,還是可以的,對缺乏人才的夏國來說,這些向夏的讀書人,都是優質人才資源。

  不過劉淵倒是將那張姓士人放到了心上,涵養不錯,是個有見地的人。經過歲月的沉澱,不似年輕人那般揮斥方遒,激揚文字,卻給劉淵一種沉穩踏實的感觀。

  “派人查一查,那張姓士子何人?”出酒坊,劉淵便對張讓吩咐道。

  “奴臣遵命!”

  看了看日頭,已經西移,轉頭問道:“劉琅與劉綺在何處?”

  “下人來報,二位殿下去馬球場了!”

  “派人將他們接回宮!”一擺手,劉淵吩咐道,語氣不容置疑。

  “陛下欲回宮否?”張讓問道。

  “去張府!”劉淵沉吟一會兒,開口,面上蕩漾著點yin色。

  張讓聞言,略顯躊躇,猶豫半晌,低聲稟道:“陛下,鄒氏那邊,出了些許狀況!”

  劉淵眼睛一斜,看向張讓,盯得其埋下頭去。

  張既漫步在橫門大街之上,微低著頭,朝著他暫宿旅居處行去,他卻不知自己僅以隻言片語,便已經讓大夏皇帝記住了他。

  餘光掃著這依舊熱鬧的街市,感受著這胡人帝都的繁華與喧囂,不由默默嘆一口氣。沉淪的百多年的舊都,沒能在大漢手中復起,卻在胡夏的統治下煥發生機,不亦可笑乎!

  張既少為漢吏,後舉孝廉,然後......然後就是劉淵南侵,並、雍、涼相繼淪陷。在劉夏的統治下,蹉跎了近十年,直到被鍾繇發掘。

  若是過往的張既,是絕不會有仕夏的心思的,他寧願南去漢中,去侍奉那神叨叨的張魯。不過近年來,有一種思想不斷在胡夏雍、並抬頭傳播。

  各地不斷地宣揚“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鼓勵士人們“淈其泥而揚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以張既的心志,自然不會受此影響。

  打動他是其中一種說法。大夏缺官少吏,無奈而任用諸多貪猾小人與胡人粗漢之輩。這些人治民,百姓便遭苦厄。前漢已然覆滅,莫若替代這些庸碌暴虐之官,以善政治養百姓。仕夏,非為前途榮祿,而為衛護一方百姓。很有“曲線愛國”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