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出乎蘭妧,乃至劉淵意料之外的是,從小怯懦聽話的劉綾,只相了一眼,便定下了。她擇中了安平侯崔烈的孫子,崔浩。

  看著劉琅與劉綾眼中流露出的喜悅之情,劉淵心裡也有所感染。以往,一向是劉紓這般陪著他,給他帶來喜悅的。

  對於自己的子嗣,除了年長的幾人,其餘的,劉淵是不怎麼了解的。說父子之情,都少的可憐,算下來十幾個皇子公主,劉淵也沒有那麼多精力顧及到所有人。

  早期的時候,劉淵為了培養繼承人,培養打天下、安天下的臂助,劉淵是不願將兒子養於深宮的。像劉珩這些王,可都是劉淵慢慢培養起來的。

  到現在的情況,劉淵反而覺得將諸子養於深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身側的劉琅,也十三四歲了,仍舊少不更事。

  想想他的幾個兄長這個年紀,都已經跟劉淵上戰場了。若再過些年,幼子長成,再出幾個龍虎之傑......

  劉琅這個年紀了,或可給他封國,劉淵腦中突生念想。

  ------------

  第425章 故人酒坊

  劉淵此次出宮,是微服出行的,上了這街市卻發現根本低調不起來。身邊的宿衛們強硬乃至張狂地將左右行人驅散,給劉淵父子空出行路觀游的空間,雖然擾了劉淵的心情,卻也是盡護衛之責,劉淵默認之,畢竟他是不可能混身於那人潮之中,太危險!

  劉淵這一行人,從入市開始,便吸聚了一大片目光。不知有多久,未見著有敢如此猖狂於北市橫行之人的。長安市集,雖是龍蛇混雜之所,但在管理上卻是嚴格無比的。欺行霸市這種狀況是有的,背地裡的黑暗齷齪之事也少不了,但在明面上,市集已經持續了好幾年的“和諧繁榮”了。

  早期之時,北市的風氣也不怎麼樣,倒不是什麼貴族浪蕩子行為不舉(相比於市集之熱鬧,他們更喜流連於各坊之伎館,抑或於角斗、馬球、蹴鞠此類爭風),只是各類不法之徒肆虐。

  陳王劉珩此閒賦之時,主動攬過市集秩序整治的事。以他的風格,很是簡單粗暴,無能之吏盡數裁撤,另從軍中調了些老卒充任市吏。而但敢行為不舉,尋釁滋事者,也不問責處罰下獄了,直接被劉珩扔到角斗場。

  與角斗場那干為了自由的野蠻人、為了前途的勇夫搏命,結果便是,陸續送去上百人,活著走出角斗場的不足五人,其餘盡數殞命。北市風氣大變,不過月余,便至一片祥和。劉珩甚覺無趣,撂下,不過市集秩序的穩定倒一直延續至今。

  市各里市吏、市卒來回幾無間隙地尋視,似劉淵這行人,已然影響到市集秩序。帶著十來名市卒巡察此間的市吏早盯上了,只是有些猶豫。許久沒有遇到這般猖狂的人,如今遇到了,反而小心翼翼地。

  劉淵早注意到這種情況,喚住劉琅與劉綺:“這街市是逛不了了!”

  吩咐隨侍的呂布,去給那市吏“解釋”一番。遠遠地看著呂布嚴肅著張臉,掏出一物遞與小吏,很快便見那市吏點頭哈腰,極為恭敬地交還與呂布,帶人巡視他處。

  市集之上,是不缺酒肆旅坊這類設施的,商客盈棧。劉夏重農牧,卻不抑商,各地的商旅多擇其而宿。打通河西走廊的好處,慢慢體現出來,阻隔的商道重開,來往於隴西之右的商旅,漸漸增多。可惜,從西域而來的,仍舊是鳳毛麟角。

  選了一處裝飾精緻的酒坊,占地不小,很乾淨,給劉淵一種熟悉的感覺。酒坊的管事眼睛賊,一眼便看出了劉淵這一行人的特殊之處。高大威武的宿衛且不論,華服穿著也不說,劉淵收斂的表情更看出什麼,但僅觀劉琅與劉綺那自然流露出的貴氣,便能得知,這必是大貴族!

  他們這一處酒坊,還是小有名氣的,這些年來,什麼侯伯將臣,什麼高門子弟,也見過不少。但像這種前呼後擁,排場十足的,還真不多。

  恭敬地引上三層之樓,管事不敢打擾,趕緊遁去,派人通報主人。

  劉淵在雅室休息,觀瞻長安市集風物,實則也沒有什麼好看,只是盯著外邊發呆出神罷了。外界的東西,也難入劉淵之口,倒不是挑食,怕擔風險。隨侍的宮人在張讓的吩咐下,於案上擺上一些備好的糕點,嘗兩口,便又發呆。

  不思國事,不想家事,就純發呆。近年來,劉淵是越發感覺身體疲憊,精神不濟,他累了。

  倚窗枯坐,劉淵有這個耐心,侍立著的宮人侍衛也有,但劉琅與劉綺二人可坐不住。東張希望的,悄然打量著劉淵,幾欲張口,卻不敢出言。

  也看出了二人的不自在,劉淵面上露出溫和之色:“讓你們陪朕枯坐,倒是勉強了!”

  “不勉強!一點也不勉強!”聞劉淵之言,劉琅當即搖頭,嘴裡念叨著。

  側過臉看著六子,有點小胖,眼神不住地往外瞄,心思顯然不在這兒,給劉淵一種“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覺。

  “常年在宮中,也是把你們憋壞了。”劉淵不禁輕笑著對張讓吩咐道:“派人帶六皇子與三公主在長安各坊逛逛,要保護好他們的安全!”

  “諾!”

  “奉先!”劉淵突然喚道。如今,能得劉淵親切地稱呼表字的漢臣,不多了。

  呂布低聲應道:“臣在!”




章節目錄